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826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docx

固废处理复习资料

一、概论

1、解释: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固体废物:

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包括:

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减量化就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数量、体积,并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成分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从“源头”上直接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和能源.

资源化就是指采用适当的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再创经济价值的方法。

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2、略述固体废物的污染特点与危害,管理原则以及管理程序、内容和方法。

主要特点:

组成复杂、有机物含量高.

对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利用、贮存、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故亦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原则。

一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二是综合利用废物资源.

3、略述固体废物资源化方法和污染控制途径.

(1)物质回收,即处理废弃物并从中回收可回收物如纸张、玻璃、金属等物质;

(2)物质转化,即利用废弃物制取新形态的物质,如利用废玻璃和废橡胶生产铺路材料,利用炉渣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利用有机垃圾生产堆肥和有机复混肥料等;

(3)能量转化,即从废物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如通过可燃垃圾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进一步发电,利用可降解垃圾的厌氧消化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向居民或企业供热或发电等。

4、简述固废产量的计算方法。

1、重量负荷实测统计分析法:

选择几个典型区域,确定各区的人口数(Pm)或居民住户数(Hm)及每户的平均人口数(Pn),在确定的时间周期(D)内,获得各典型地区垃圾的实测重量(Qm)。

2、重量—体积实测统计分析法:

步骤与1相同,除实测废物重量外,还实测相应的体积。

应测出一定地点不同形式固体废物的密度数据.

3、物料衡算分析法:

以质量守恒规律为依据,即在一定边界所包围的系统中,物料的总投入量等于物料总产出量。

二、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

1、固体废物的收集原则是什么?

其收集方法有哪几种?

一、收集原则

1、危险固体废物与一般固体废物分开;工业固体废物应与生活垃圾分开;泥态与固态分开;污泥应进行脱水处理。

2、对需要预处理的固体废物,可根据处理、处置或利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3、对需要包装或盛装的固体废物,可根据运输要求和固体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与包装设备,同时附以确切明显的标记。

二、收集方法:

1、定期收集:

按固定的周期收集

2、随时收集:

根据固体产生者的要求随时收集。

3、混合收集:

将各种固体废物收集混合在一起

4、分类收集:

指在鉴别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固体废物的特点、数量、处理和处置的要求分别收集。

2、试述我国城市垃圾的收集方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多数采用混合收集的方法,提倡分类收集.

其他固体废物通常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

3、如何选择固体废物包装容器?

原则:

容器及包装材料应与所盛固体废物相容,要有足够的强度,贮存及装卸运输过程中不易破裂,固体废物不扬散、不流失、不渗漏、不释放出有害气体与臭味。

常用汽油桶、纸板桶、金属桶.

4、固体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运输前应认真验收运输的固废是否与运输单相符,不能让互不相容的固废混入;检查包装容器,查看标记,熟悉产生者提供的偶然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如出现意外事故,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

在运输完后,经营者必须认真填写运输货单,包括日期、车辆车号、运输许可证号、所运的固体废物种类等,以便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5、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你所在城市的生活垃圾收集采用哪种方式?

试简单论述?

生活垃圾的收集:

一般是由垃圾发生源运至垃圾桶,统一由环卫工人将垃圾桶内垃圾装人垃圾车,再运至中转站,最后由中转站运去最终处理场或填埋场处置。

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的收集-中转—集中处置系统.

6、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包括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1。

拖曳容器系统

(1)简便模式

(2)交换模式

2。

固定容器系统

7、城市垃圾转运站的设置条件是什么?

1、转运站类型选择:

(1)直接排料型

(2)贮存码头型(3)直接排料与贮存结合型:

2、转运站操作容量:

分为大(日装运量大于500吨)、中(100~500吨)、小(小于100吨)三种规模.是以收集车辆在转运站卸车等候时间最短为准则,综合多种因素经济分析结果而确定。

3、转运站的设备与建筑物:

装料斗、压实器与推料机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转运站建筑物包括转运站码头、装卸料站。

4、转运站地点的优选:

A.距收集路线终点最近(最经济距离);B。

易与主干公路相通;C.公众与环境目标最小;D。

建设与运输费用最小。

5、运输方式:

根据转运站所在地区的运输环境、最终处置点的距离、垃圾处置方式等因素确定垃圾转运方式。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

1、固体废物压实的目的是什么?

压实设备有那几种?

概念:

通过外力加压于松散的固体废物,以缩小其体积,使固体废物变得密实的操作简称为压实。

目的:

经过压实处理,一方面可增大容重、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以便于装卸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可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压实设备。

类别:

固定和移动。

常见的固定式压实器

(1)水平式压实器

(2)三向垂直压实器(3)回转式压实器(4)城市垃圾压实器

2、试简述城市垃圾压实处理的工艺流程。

高层住宅垃圾滑道下的压实器

(a)为压缩循环开始,从滑道中落下的垃圾进入料斗。

(b)为压缩臂全部缩回处于起始状态,压缩室内充入垃圾。

当压臂全部伸展,垃圾被压入容器中,如(c)图,当垃圾不断充人

最后在容器中压实。

可以将压实的垃圾装入袋内。

1、为什么要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处理?

定义:

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使大块的固体废物分裂为小块的过程。

作用:

减小固体废物的颗粒尺寸;降低空隙率、增大废物容重,有利于后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怎样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破碎方法?

1、机械强度:

指固废抗破碎的阻力,通常用静载下测定的抗压强度为标准来衡量。

2、硬度:

指固废抵抗外力机械侵入的能力。

3、有些固废在常温下呈现较高的韧性和塑性,难以破碎,需要特殊的破碎方法

3、怎样确定破碎比?

破碎比与破碎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破碎比:

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称之.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也表征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破碎段:

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称为一个破碎段。

一个破碎流程的总破碎比等于各段破碎比的乘积

4、选择破碎机时应综合考虑那些方面?

为什么?

(一)固废破碎的难易程度

(二)破碎方法

6、试比较低温破碎与常温破碎的区别。

对于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可利用其低温变脆的性能而有效的破碎,亦可利用不同物质脆化温度的差异进行选择性破碎,即所谓低温破碎技术。

常采用液氮作制冷剂。

1、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离性能。

间隙水(浓缩脱水)、毛细结合水和表面吸附水(机械过滤脱水).

2、污泥的性质指标有哪些.

1、污泥的含水率、固体含量和体积

2、污泥的脱水性能

3、挥发性固体与灰分

4、污泥的可消化性

5、污泥中微生物

3、污泥处理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

(1)降低水分,减少体积,

(2)使污泥卫生化,稳定化,(3)通过处理可改善污泥的成分和性质,以利于应用并达到回收能源和资源的目的。

方法:

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有:

浓缩、消化、脱水、干燥、焚烧、固化及最终处置

污泥浓缩的目的:

3、污泥浓缩的目的与方法?

就是降低污泥中水分,缩小污泥的体积,但仍保持其流体性质,有利于污泥的运输、处理与利用。

污泥浓缩的方法:

重力浓缩、气浮浓缩与离心浓缩

1、名词:

热分解、烧成、焙烧。

固体废物的热分解是指晶体状的固体废物在较高温度下脱除其中吸附水及结合水或同时脱除其他易挥发物质的过程.

烧成是指在远高于废物热分解温度下进行的高温煅烧,也称重烧。

焙烧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热处理废物的过程.目的是改变废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2、固废干燥一般采取哪些措施?

常用设备有哪些?

常用措施:

(1)将物料分解破碎以增大蒸发面积,提高蒸发速度.

(2)使用尽可能高的热载体或通过减压增加物料和热载体间温度差,增加传热推动力.

(3)通过搅拌增大传热传质系数,以强化传热传质过程

干燥设备1、转筒干燥器2、流化床干燥器3、隧道干燥器

3、热处理设备有哪些?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设备主要有回转窑、竖窑、隧道窑和倒焰窑。

第四章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1、筛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适用于什么场合?

固体废物的分选就是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采用适当技术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用之前应该进行分选,将有用的组分加以分选回收,将有害的成分分离出来,对固体废物进行分选有很重要的意义.

2、怎样计算筛分设备的筛分效率?

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筛分效率:

筛选时实际得到的筛下产物的质量与原料中所含粒度小于筛孔尺寸的物料的质量比,用百分数表示。

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

(1)固体废物性质的影响:

a、粒度组成b、含水率和含泥量c、颗粒形状

(2)筛分设备性能的影响:

a筛子运动方式b筛子运动强度c筛面长宽比d筛面倾角

(3)筛分操作条件的影响:

3、滚筒筛在什么情况下,筛分效率最高,为什么?

抛落状态:

筛筒转速足够高时,颗粒沿筒壁上升,沿抛物线轨迹落回筛底。

物料处于抛落状态时效果最佳,一般,物料在筒内滞留25~30S,转速5~6r/min时筛分效率最佳.

4、振动筛为什么能提高筛分效率?

物料在筛面上发生离析现象,密度大而粒度小的颗粒穿过密度小而粒度大的颗粒间隙,进入下层到达筛面,大大有利于筛分地进行。

5、风力分选根据外加气流分为哪几种?

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

风选,以空气为分选介质,气流将轻物料向上带走或水平带向较远的地方,重物料沉降或抛出较近距离。

通常成为“竖向气流分选"和“水平气流分选”。

分离出具有低密度、空气阻力大的轻质部分(提取物)和具有高密度、空气阻力小的重质部分(排出物);

6、浮选中常用哪些浮选药剂?

他们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根据药剂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a捕收剂:

作用:

选择性地吸附在欲选的物质颗粒表面上,使其疏水性增强,提高可浮性,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而上浮

b起泡剂:

表面活性物质,促进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

c调整剂:

√调整其它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

√调整料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

1、何谓废物固化?

固化处理:

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基材中,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2、废物进行固化的目的?

固体废物的固化最早用来处理放射性污泥和蒸发浓缩液,后来用来处理电镀污泥、铬渣等危险废物。

3、怎样计算评定废物固化的效果——浸出效率的计算?

固化体的浸出率:

指固化体浸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时,其中有害物质的浸出速度。

4、试比较各种固化方法的特点,并说明它们的应用范围。

5、按照固化剂不同可划分为:

(1)包胶固化:

据固化剂类型分为水泥、热塑性材料固化(沥青、热塑性塑料)、石灰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

(2)玻璃固化:

(1)磷酸盐的玻璃固化连续式

(2)硼酸盐的玻璃固化半连续操作

:

(3)自胶结固化:

是利用废物本身的胶结粘性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主要用于处理硫酸钙和亚硫酸钙废物

(4)水玻璃固化:

5、试述废物固化的机理.

固化处理的机理十分复杂,目前固化过程有两种:

(1)将污染物化学转变或者引入导某种稳定的晶格中;

(2)将污染物直接掺入到惰性材料中进行包封。

二者单独或者结合使用。

主要用于处理无机废物

1、热解;热解造气;热解造油;高温分解;气化。

热解在工业上也称为干馏,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使有机物受热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可燃气、液态油、固体燃料的过程。

热解造气:

将有机物在较高温度下转变成气体燃料,通过对反应温度、加热时间及气化剂的控制,产生大量的可燃气,经净化回收装置加以利用或贮存于罐内.

热解造油:

一般采用500℃以下的温度,在隔氧条件下使有机物裂解,生成燃油。

高温分解:

固体有机废物在绝氧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热解过程。

气化:

指供给一定量空气、氧、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有机废物部分燃烧,整个热解过程可以自动连续进行,而无需外热供应。

气化过程产物中气体成分比例大,但热值相对较低。

2写出有机固体废物热解过程总的反应方程式。

有机固体废物—加热→高中分子有机液体(焦油和芳香烃)+低分子有机液体+多种有机酸和芳香烃+炭渣+CH4+H2+H2O+CO+CO2+NH3+H2S+HCN

3、热解产物主要成分是什么?

a可燃气主要包括C1-5的烃类、氢和CO气体;b液态油主要包括甲醇、丙酮、乙酸、C25的烃类等液态燃料。

c固体燃料主要含纯碳和聚合高分子的含碳物。

4、直接加热法与间接加热法有什么不同。

(1)直接加热法:

供给被热解物的热量是被热解物部分直接燃烧或者向热解反应器提供补充燃料时所产生的热。

(2)间接加热法:

是将被热解的物料与直接供热介质在热解反应器(或热解炉)中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

可利用干墙式导热或一种中间介质来传热(热砂料或熔化的某种金属床层)

5、热解过程控制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温度,气化

1、燃烧反应、热值、粗热值、净热值

通常把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称为燃烧.

热值:

单位质量的固体废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粗(高位)热值,HHV:

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到达最终产物的焓的变化。

净热值(低位发热量),NHV:

意义与粗热值相同。

不过粗热值产物水为气态

2、简述固体废物焚烧过程。

实际燃烧过程中,通过加入足够的氧气、保持适当温度和反应停留时间,控制燃烧反应使之接近理论燃烧,不致产生有毒气体。

1、解释名词:

堆肥化;堆肥;高温好氧快速堆肥;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发酵周期;腐熟度。

堆肥化(Composting)是在控制条件下,使来源于生物的有机废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Biostablization)的过程。

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制得的成品叫做堆肥

好氧堆肥(高温堆肥):

在通气条件好,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有机物。

发酵周期指固体废物经好氧发酵过程由原材料成为稳定无害的堆肥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堆肥腐熟度是指成品堆肥的稳定程度。

在工程上,它是衡量堆肥反应完成的信号,在农业上,它是堆肥质量的指标

2、好氧堆肥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中温阶段(产热或起始阶段)堆制初期,15~45℃,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堆肥中可溶性有机物进行旺盛繁殖。

温度不断上升,此阶段以中温、需氧型微生物为主,一些无芽孢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在目前的堆肥化设备中,此阶段一般在12小时以内。

(2)高温阶段45℃以上,嗜热性微生物为主,复杂的有机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开始被强烈分解。

最易分解有机物,病原菌和寄生虫大多数可被杀死

(3)降温阶段(腐熟阶段)降温后,需氧量大大减少,含水率也降低.堆肥物孔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此时只须自然通风,最终使堆肥稳定,完成堆肥过程。

3、堆肥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

种类:

①细菌:

形体最小、数量最多,分解大部分的有机物并产生热量;②放线菌:

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角质素和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散发泥土气息,如树皮报纸等硬物;③真菌:

在堆肥后期与细菌竞争食物,更耐低温,部分真菌需氮比细菌低,能够分解木质素,细菌则不能;④微型生物:

如轮虫、线虫、跳虫、潮虫、甲虫和蚯蚓,在堆肥中移动和吞食,消纳部分有机废物,增大表面积,并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4、影响堆肥化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控制?

(1)化学因素

①C/N和C/P比:

初始物料的C/N比在30:

1较好,最佳为25:

1~35:

1;C/P比在75~150为宜。

为保证成品肥料中的C/N比为10~20:

1,初始原料的一般C/N比都高于最佳值,多为35:

1。

②氧浓度:

适宜的氧浓度为18%,最低不应小于8%。

③营养元素:

足够的K和微量元素对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是必须的,一般它们不是限制条件。

④pH值:

堆肥微生物最佳的pH=5.5~8.5。

(2)物理因素①温度:

一般认为最佳温度在50~65℃之间.②颗粒尺寸:

适宜的粒径范围是12~60mm。

③含水率:

堆肥原料的最佳含水率通常是在50%~60%。

5、试述好氧堆肥的通风供氧方式及其应用场合.

通风系统:

包括鼓风机和通风管路。

①通风管路:

固定式通风系统的管路放于水泥沟槽中或平铺在水泥地面上,上铺木屑、刨花等空隙率较大的填充料,以便均匀布气;或完全靠水泥沟槽充当通风管路。

移动式通风系统主要由简单的管道直接放在地面上构成,成本低,设计灵活,易于调整。

②通风方式:

正压鼓风机或负压抽气,也可用二者组成的混合通风。

③通风的控制方式:

一般常用温度或时间控制。

在堆体中安装温度反馈系统,堆体内部温度超过60℃时,鼓风机自动开始工作,排出堆料热量和水蒸汽,使堆体冷却下来。

也可每隔15min~20min(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风供氧。

6、试述评价成熟堆肥的方法及其参数和指标.

7、堆肥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主要污染因素有臭气、污水、粉尘、振动和噪音。

(1)粉尘安装粉尘去除设备,破碎设备配备收尘装置,排气中的粉尘浓度小于0.1g/m3(标)。

(2)振动(3)噪音(4)废水处理

(5)脱臭堆肥化系统中产生的臭气物质主要是氨、硫化氢、甲硫醇、胺等。

主要的脱臭技术有如下8种:

①气洗法:

是将臭气通入水、海水、酸(各种酸、臭氧水、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碱(苛性碱、次氯酸钠)等液体,臭气成分被吸收或转化为无味成分。

②臭氧氧化法: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同时依靠臭氧气味起掩蔽作用.

1、什么是胶凝性材料?

常用的气硬性和水硬性胶凝材料分别有哪些?

胶凝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自身的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将砂、石、砖、石块、砌块或块砖材料黏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的材料。

常用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石灰、建筑石膏、水玻璃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

2、常用的墙体材料有哪些?

普通砖、空心砖、建筑砌块

3、什么是铸石?

玻璃与铸石的生产原料有哪些?

铸石是硅酸盐结晶材料之一,其耐磨性比锰钢高5~10倍,比一般碳素钢高10倍多。

耐腐蚀性比不锈钢、铝和橡胶高得多,除氢氟酸和过热磷酸外,其耐酸碱性几乎接近百分之百。

此外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机械性能。

天然原料主要为辉绿岩、玄武岩、角闪石,附加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菱镁矿、萤石等,铬铁矿或铬铁渣做结晶剂。

所用的工业废渣主要包括组成类似于辉绿岩、玄武岩等天然原料的尾矿、粉煤灰、冶金渣和铬渣等.

4、建筑陶瓷有哪些?

建筑陶瓷是指用于建筑物装饰的陶瓷制品,可分为墙面砖、铺地砖、锦砖、陶管、琉璃等品种

5、建筑骨料主要有哪些?

(一)细骨料粒径小于5mm的骨料,也称为砂。

(二)粗骨料粒径大于5mm的骨料,包括碎石和卵石

(三)轻骨料松散容重小于1200kg/m3的多孔轻质骨料的总称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1。

简述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

1。

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焚烧处理比例逐渐增多;2.填埋法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较大比例;3。

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4。

其它一些新技术,如热解法、填海、堆山造景等技术,正不断取得进展.

2.国内外成套垃圾分选回收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发达国家设计了一系列的分选回收成套设备。

将破碎、输送、分选等工序有机的结合起来。

分选回收工艺系统的特点:

1。

基本上“干式”回收有用成分,极少数在工艺结束时辅以“湿式”回收。

2.通用工艺流程均为原始垃圾→破碎→分选→处理→回收。

3。

采用综合技术方法进行,很少用单一方法处理.4。

各处理工艺能回收的产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纸浆、塑料、有机肥料、饲料、玻璃以及焚烧热等。

3.畜禽粪便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的原理和技术分别有哪些?

(一)饲料化技术,1.用新鲜粪便直接作饲料2。

青贮3。

干燥法4。

分解法5.热喷技术

(二)肥料化技术1、好氧堆肥技术2、厌氧发酵--沼渣、沼液

(三)能源化技术1、焚烧2、厌氧发酵-沼气

4。

秸秆的组成和特点是什么?

组成:

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平均含碳44.22%、氮0.62%、磷0.25%、钾1。

44%,还有镁、钙、硫及其他重要的微量元素.

特点:

1。

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不好,家畜采食量小,消化率低.

5。

秸秆还田技术有哪几种?

1。

秸秆直接还田

(1)机械直接还田

(2)覆盖栽培还田(3)机械旋耕翻埋还田

2。

秸秆间接还田

(1)堆沤腐解还田

(2)烧灰还田(3)过腹还田(4)菇渣还田(5)沼渣还田

6。

简述秸秆饲料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的原理及要点。

1.物理处理

(1)切短、粉碎机软化,简单有效,采食量增加20~30%.

(2)粉碎后压块成型,铡切(5cm段)→烘干(含水16%)→压制成型(圆柱或块状)。

2。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制剂作用于作物秸秆,破坏秸秆细胞中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形成的共价键,以利于瘤胃微生物对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分解,从而达到提高秸秆消化率与营养价值的目的。

方法:

碱化、氨化、氧化还原、复合化学处理。

3。

生物处理

(1)青贮技术原理:

将新鲜植物紧实地堆积在不透气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使原料中所含的糖分转化为有机酸.技术要点:

①窑的建设:

容器有青贮塔、青贮窑和塑料袋;可建成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②原料的收割与切短:

适时收割;水分应降至60~70%。

③操作步骤:

配制菌液;粉碎分层铺实→湿度控制在55~60%→封窑→7~15天后开窑.

(2)微贮技术原理:

利用微生物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技术要点:

复活菌种→配制菌液→切断秸秆→装填入窑→水分控制→封窑→开窑。

7.简述秸秆能源化的方式。

1.秸秆直接燃烧供热技术2.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3.秸秆发酵制沼气4.秸秆压块成型及炭化技术

8。

简述秸秆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生产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2.用做建筑装饰材料

(1)秸秆轻型建材

(2)秸秆人造板

3.秸秆生产工业原料

(1)植物秸秆生产酒精

(2)秸秆制作淀粉(3)秸秆生产饴糖(4)生产梭甲基纤维素(5)制取木糖醇(6)生产糠醛(7)制生物蛋白.

4。

秸秆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如蚕豆秸秆栽培草菇:

原料处理→培养料配方→建堆发酵→翻堆→播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

5.秸秆的其他应用

(1)造纸工业

(2)秸秆人造丝(3)秸秆用于编织业

1.简述废钢铁的回收利用流程与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