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295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一)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个位上的8表示(),十位上的8表示()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一个一个地数,从十六数到一百。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82读()

二十七写作()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83里面有()十和()个一。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7680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青青:

我吃了35只害虫。

蛙蛙:

我吃的比你少一些。

数的运算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9=17-8=

2.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飞走了8只,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培养思维的正确性、敏和灵活性。

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90-60=30+20=35+3=78-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鞋:

50元书包:

40元文具盒:

10元

1.买一双鞋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多少元?

2.鞋比文具盒贵多少钱?

常见的量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75元=()元()角()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体会人民币在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爱护人民币。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钟面上是()时()分

探索规律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

202030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至少用()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形。

让学生说出用做成的正方体,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几通过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不能用几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图形与位置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让学生在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及相对性,激发兴趣,发展创新意识。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你的座位是第()组第()个,你前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你左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用画“正”字和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正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形最多,()最少。

2、□比○多()个。

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值及位值的概念。

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小小的商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1、钉子板上不能围成的图形是()

(1)长方形

(2)正方形(3)三角形(4)平行四边形(5)圆

2、用这个长方体一共能画()个长方形?

能画()个不同的图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

(图见书P19页)

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图见书P21页第四题)

5、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可以折出三角形、长方形。

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图见书P22页)

6、用一张长方形纸最多只能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自己动手折一个试一试。

7、把书P23页第5题的两种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试着动手做一做。

8、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相同的小棒。

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相同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长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

摆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和正方形一样。

9、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位。

10、100里有()个十,()个一。

57里有()个一和()个十,43里有()个十和()个一。

35个一是(),49添上1是()个十。

11、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1、10、100。

12、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13、百数表中,从左往右看一个比一个大1,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大10。

14、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双数,写出25—34之间所有的双数。

一个数比70大,比79小,而且是个单数,这个数可能是()。

15、三十几加几的结果有3种可能(三十几、40、四十几),五十几减几的结果有3种可能(五十几、50、四十几)。

如果这里的加几、减几给出一个特定的数,结果就另当别论了,比如:

三十几加9的结果可能是40、四十几,五十几减1的结果可能是50、五十几。

16、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17、以分为单位的有1分、2分、5分;以角为单位的有1角、2角、5角;以元为单位的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8、1元=()角1角=()分1元=()分

19、1张1元可以换()个5角,还可以换()张2角。

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或()张5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还可以换()张20元,还可以换()张5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和()张5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20、一张邮票8角,买一张邮票怎样付钱?

一盏台灯56元,买一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才不用找钱?

(写出最简便的付法)

21、一个足球48元。

(1)买一个足球付的钱全是10元的,至少付了()张。

(2)买一个足球,带的钱正好,最多付了()张20元。

22、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

6元10元12元35元

(1)带50元最多能买几样不同的物品?

(2)买两样物品最多要付多少钱?

最少呢?

(3)买一个乒乓球拍和一个羽毛球拍大约要带几十元?

基本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位置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主题图(10页、11页)

(1)能从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理解减法的两个基本含义,并能利用此含义列出减法算式。

2、12页例1

(1)能依据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运算)。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交流优化算法的过程。

(3)能恰当选择算法,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3、15页例2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2)经历进一步优化算法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19页例3

(1)能准确的搜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能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整理与复习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2)正确掌握“一图四式”的内容。

(3)涉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优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间一共有多少个缝隙”类型的数学思考题。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1、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

2、通过“拼、组、剪”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动手的“搭、组、卷”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说明:

练习六3题:

能正确数出拼组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题:

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能连线。

5题:

能正确数出缺少的墙砖和地砖的块数。

6题:

能给打乱的平面图案重新拼组。

7题:

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含义,并能判断最简单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的每一组对面。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的数出、写出、读出100以内的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3、了解“十进制”,能估计100以内的数量,能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能完成相关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发展数感。

4、知道三个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意义,能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

5、能熟练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渗透加法交换率)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与价值,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正确掌握人民币基本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完成相关的清点与互换。

3、能认识“小数记法”的商品单价,学会简单的购物,并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简单的计算。

4、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包括“多几”、“少几”的应用),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尝试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能熟练计算相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并知道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即:

1时=60分。

2、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能写出已知时刻“过几分”或“过几时”后的时刻。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八单元:

找规律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图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几”、“几和1”、“几和几”的排列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2、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数列中所包含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3、能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有规律的一列图形或一列数,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

第九单元:

统计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