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314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docx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

《小学艺术一年级下册辅导全册教案》

课题一:

《春天在哪里》

【主要内容】讲一讲:

春天的景象

听赏:

《嘀哩嘀哩》

画一画:

可爱的春天

【教学目标】

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春天有困难。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春姑娘范画一张、歌曲中出现的人物动物图片各一张。

★学生:

艺术书、绘画本、水彩笔。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大自然的变化,感受春天了解春天。

并用歌唱、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表现他们寻找到的春天。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站好上课队。

2、师生问好

寻找春天。

1、同学们,你们听这是谁在叫?

(课件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猜一猜。

)对,是布谷鸟,每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临的时候,布谷鸟总是第一个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报告春天的消息,所以人们又叫它报春鸟。

2、除了布谷鸟之外,你还知道鸟一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知道燕子、青蛙等小动物都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3、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不经意间,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更是人们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季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里尽情的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活动二:

1、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春天。

(建议:

教师可根据各校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变化,想象田野里的景象,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即时加以指导。

(1)天气变暖,同学们摘掉了帽子、手套,脱掉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轻便的衣服;

(2)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校园里的柳树发芽了,桃花和迎春花都陆续的开放了,非常漂亮;

(3)春天来到了我们的鱼池里,鱼池里的冰融化了,小鱼在里面快活地游来游去;

(4)春天来到了小燕子的家里,小燕子赶紧从南方飞了回来;

(5)春天来到了大地上,大地变成了绿色的世界,小草都露出了脑袋;

(6)春天来到了田野里,农民伯伯们开始播种,有很多的农作物都是春天里种下的;

(7)春天来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2、同学们,为了使春天更加美好,你认为该做些什么?

活动三:

拥抱春天。

1、听赏歌曲《嘀哩嘀哩》。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这首歌曲会告诉你春天到底在哪里?

2、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名字叫《嘀哩嘀哩》,谁听出来了它告诉我们春天在哪里呢?

活动四:

画春天。

(1)同学们,春天多美呀,你们喜欢春天吗?

让我们来给春天画幅画好吗?

建议;让学生画春天的一个角落或春天的一景。

(2)说一说你心中的春天主要都有什么颜色?

除了这些主要的颜色之外,还有很多五彩斑斓的颜色为春天做着点缀。

建议: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着重渗透美术中的色彩的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做画时大胆的运用亮色。

(3)学生动手画春天

(4)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评。

活动五:

课堂小结。

课题二小雨沙沙

执教时间:

3月17日——3月18日

【主要内容】画一画《雨中的景象》《雨中的故事》

【教学目标】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理解和想象,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春的意境,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描绘春天的美丽。

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的启迪。

【教学难点】仔细观察出并能完整表现小雨的特征或雨中情境。

解决方案:

大部分学生只要能用斜线画出小雨及能设计伞面即可,画雨中的故事可以作为作业留给画画比较好的同学去做。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生:

艺术书、绘画本、水彩笔等。

【教学设计意图】

注重体现“新课改”中“艺术与生活”,聆听、观看和分辨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中的艺术要素(如点、线、色彩、节奏、音高、音色等),并用其中某些简单的艺术要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自制打击乐器使学生在伴奏使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节奏,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歌曲听唱,就会在一定的体验水平之上学会唱新歌,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组织教学。

1、在音乐《嘀哩嘀哩》的伴随下,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步入艺术教室。

2、师生语言问好。

歌唱表演。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3、歌表演

可启发学生进行创编情境、小小舞蹈表演,打击乐伴奏等形式展开,形式可以单人、双人、小组、伙伴、以及自由结合的形式展开。

活动二:

动手画一画。

1、当春雨来临的时候,大自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谁来说说都有什么变化?

在雨天,想一想大自然中的植物、大森林中的小动物、大街上的人们、校园中的同学都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2、看课件学生进行描述。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都非常的好,都能够用优美流畅的词语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3、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季节的不同、景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

范画中,景物的基本形状,如伞的形状、雨丝的形状、雨点的形状,明确点、线、圆。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色彩的组合。

4、学生用线条、图形及各种色彩来设计伞面。

建议:

对于画画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让他画雨中的故事。

活动三:

作品展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点评。

课堂小结

表扬学生在作画之中表现的观察力、表现力,并将完成的作品加盖小红花以资鼓励。

让学生体验创作完整画面的成功与快乐。

课题三春天真美好

执教时间:

3月24日——3月25日

【主要内容】画一画、做一做:

春天多美好

【教学目标】

在“体验春天”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欣赏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主动参与、愉悦表现。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录音机《春天在哪里》磁带、彩笔、图画纸、各种生活用品(如豆子、扣子、曲别针等)、胶水等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设计意图】

尝试用身边的彩色扣子、曲别针、各种豆子等制作花朵,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多种自然材料都可以进行加工、创造,知道艺术就在身边,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建议】

活动一:

*创设情境,体会春天的美:

用实物投影仪将国画《山花烂漫》投射到教室的墙上,营造出浓浓春意。

教师装扮成“春姑娘”随着《春之声圆舞曲》的音乐以三拍子的舞步进入教室,用语言将学生带入童话世界:

“我是春姑娘,小动物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跳舞吗?

”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舞,当舞到实物投影仪前时,《山花烂漫》映到了每个人的身上,“啊,春姑娘把你们都变成花朵了!

”大家在童话世界中忘情的随音乐跳着,体会春天带来的欢快心情。

活动二:

*运用语言、肢体动作感受春天的美:

“春姑娘”用自编的儿歌将学生引导到对国画《山花烂漫》的欣赏中来。

学说儿歌:

XXXXXO|XXXXXO|

柳枝吐绿芽,迎春绽黄花,

XXXXXX|XXXXXO¶

春风柔柔的吹,燕子把窝搭。

趁学生兴趣正浓时,引导他们谈谈这幅画带给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鉴赏美的过程。

结合学校最近搞的春游活动,鼓励学生或自创儿歌、或将学过的曲子填词演唱、或用表演的形式再现春游中的情景。

活动三:

*在欢快的游戏中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让‘春姑娘’和你们一起跳吧!

”“春姑娘”随着音乐向大家抛洒“花朵”,洒着洒着,“呀,花儿都洒完了,同学们能不能帮我再采一些呀?

”先引导学生拆拆看“春姑娘”洒的花朵都是什么“品种”的(有用曲别针、彩色扣子、粮食粘贴的,有用橡皮泥捏的,有用各色卫生纸层层卷、团成的……)“春姑娘”用启发性的语言“让我们也来创造美丽的春天。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生活中还有那些材料可以开发出“新品种”的花朵?

活动四:

*一齐动手,创造春天的美:

在《春天到了》的音乐中春姑娘鼓励同学们自由组合、自取材料,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春游的情景,也可以动手制作花朵、风车等。

(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用皱纹纸、塑料绳、铁丝、电线等缠出像柳枝这种可以拿在手里表演的道具;还可以用皮筋将手绢、彩色塑料袋、毛线、彩带等扎成花朵,对于制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瓶盖、笔帽、跳棋、石子等在桌子上摆出花朵;此外还可以用羽毛、布头粘贴、用橡皮泥捏、用挂历纸撕贴等。

甚至可以将简单易折的“东西南北”等折纸用撕、剪、贴等方法改造成花朵。

)也可以用做好的饰物将自己或同学打扮成“春姑娘”、柳树等。

“春姑娘”要用富于情感的语言发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创造春天”的活动中。

活动五:

*通过表演,享受春天的美:

“我们的教室现在成了‘春之乐园’了!

大家还不赶快跳起来呀!

”在《春姑娘》的音乐中,“春姑娘”与大家边唱边运用儿童基本舞步,在布满五彩斑斓的花朵的“春之乐园”中即兴舞蹈,让学生尽情的享受春天的美好。

*通过交换,共享创造的乐趣: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了春天的信物,让我们来交换一下,把春天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扮很更美丽,好吗?

”在《春天到了》的乐曲中同学们互相交换自己“采摘”的不同“品种”的花,并向对方唱一句自编的赞美的或鼓励的歌词。

将自己认为最美的花装饰于画在黑板上的画中,共享创造的乐趣。

札记:

第三单元《妈妈的歌》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1、妈妈的歌

2、小乌鸦爱妈妈

3、送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1、通过观察、欣赏、、朗诵、绘画等形式,感受、学习摇篮曲,了解摇篮曲的基本特点,体验妈妈的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想,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与表现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学习各种艺术要素,帮助学生表达和传递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材分析:

妈妈的爱是人间最真诚、无私的情感,学生们都有直接的幸福体验,这一单元是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妈妈的爱的温暖与幸福,感受成长的力量。

艺术拓展

1、帮助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进行全年级的作品展评,达到相互的学习与情感促动。

3、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妈妈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一课《妈妈的爱》

【教学内容】:

观赏优秀作品《母亲》。

了解我国古诗《游子吟》。

欣赏:

欣赏三幅学生的作品。

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摇篮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妈妈的爱》这课内容包括、唐诗《游子吟》、欣赏学生的作品与欣赏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教学重、难点提示】:

感受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

歌曲〈〈小宝宝睡着了〉〉的反复记号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道具:

布娃娃、课件。

学具:

铅笔、水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执教时间:

3月28日——3月29日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

教授新课: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母亲)

教师提问:

“你们看图中有谁?

学生回答:

“有一位妈妈,还有一个小宝宝。

教师提问:

“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

“妈妈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宝宝躺在摇篮里,妈妈正在哄着宝宝睡觉。

教师总结:

“这幅画是作者余秀娟所画的。

名字叫母亲”。

年轻的妈妈身穿漂亮的衣服,,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布老虎。

而另一只手摇着精致的摇篮。

可爱的宝宝正躺在摇篮里听者妈妈的歌入睡。

”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中,你的妈妈有没有唱着歌入睡。

”同学们哄着你入睡的情景。

如果有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学生上台抱着可爱的娃娃唱着歌,哄着宝宝入睡。

活动二:

朗读古诗《游子吟》:

过渡语:

“同学们在你们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哄着你们睡觉,给你们洗衣服、缝衣服。

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多少妈妈对你们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游子吟〉〉吧!

”(板书〈〈游子吟〉〉)

教师简析古诗。

教师边读古诗边简单的表演。

范读完后解释:

孩子要远行了,妈妈最后一次再缝一缝孩子的衣服,妈妈密密的缝,想让孩子早一些回家,谁知道妈妈的心思呢?

只盼得孩子回来告诉妈妈好消息。

这首诗是唐代孟郊所做,诗中句句透露出妈妈对孩子的那一份关爱。

学生朗读。

在上学期语文测验背诵古诗十首中已经有许多同学背过,因此老师简单的读几遍就可以了。

创造二声部。

请两组同学背古诗,两组同学轻声跟着琴哼唱旋律。

两个声部注意不能比赛声音的大小,都用轻声。

或者哼唱旋律的两组稍小些声音,朗诵古诗的两组声音稍大一些,这样两个声部就协和了。

活动三:

欣赏作品。

用电脑出示三幅作品————〈〈妈妈的爱多温暖〉〉、〈〈谢谢您给我的爱〉〉和〈〈我也会照料小宝宝〉〉说说你喜欢这三幅中的那一幅?

为什么?

(第一幅画面整齐干净,颜色鲜艳,画面丰富,妈妈一边绣花一边看着小宝宝睡觉心里很高兴、很满足。

第二幅画是说小宝宝躺在床上睡着了,妈妈走过来给宝宝轻轻的盖上被子,所以起名叫〈〈谢谢您给我的爱〉〉。

第三幅与我们刚学过的〈〈小宝宝睡着了〉〉一个意思,用布娃娃模仿妈妈哄着自己睡觉的样子。

画面很有内容,颜色鲜艳。

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

初听世界名曲〈〈摇篮曲〉〉熟悉一下歌曲的内容。

用故事的形式介绍歌曲的作者与歌曲的来历。

跟着录音哼唱感受妈妈对宝宝的挚爱和催孩子入睡的一片柔情。

哼唱时情绪要充满温暖与抚爱。

完整的欣赏全曲。

活动四

布置作业:

画一幅妈妈哄着你入睡时的图画,请妈妈帮助你完成。

课后小结。

通过学过的〈〈小宝宝睡着了〉〉的表演、欣赏学生的画、欣赏世界名曲舒伯特的〈〈摇篮曲〉〉进一步了解了真挚的母爱。

加深了孩子与母亲的亲情。

札记:

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图画〈〈母亲〉〉、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古诗〈〈游子吟〉〉感受到其中的母爱是无比宽大的,妈妈也是和蔼可亲的。

从中了解到妈妈的辛苦,孩子们感受到了应该好好的学习来报答他们。

第二课《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体会一下自己从小到现在对于妈妈给予的爱是怎样的。

教材分析:

妈妈的爱是通过小乌鸦爱妈妈这一拟人化的形式来表达无尽的母爱。

首先是让孩子们听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体会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尔后通过画面来表现《快乐的家》

全家和睦相处的场面,为妈妈过生日,老猴子关怀小猴子等场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生活中他们比较喜欢的动物用拟人化的形式来体现人文特点,从而让学生来体验妈妈的爱。

从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从画、演中体验母爱

教学难点:

学会表达感情,从而达到感情传递,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别人。

教学构想:

在学习本课时,首先让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感情。

从歌词中体会小乌鸦是怎样做的,妈妈是怎样做的?

然后再欣赏书中的美术

作品是表达了什么意思。

看了美术作品后说一下每幅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编一个小故事讲一讲给同学和老师听,也可以讲一下在你身边发生的这样的故事。

最后老师小结点题:

妈妈的爱或爱妈妈、爱朋友。

从中体验情感交流。

首先听赏《小乌鸦爱妈妈》,教读歌词,有感情朗读,从中加深印象。

然后学习用一幅画来表达家庭团结相处,场面也可,动物也可。

画好了还可以讲一讲给大家听。

最后学习自己做导剧并且带着头饰来表演,体验艺术中的戏剧表演。

同时引导同学们由妈妈的爱延伸到博爱,培养学生爱心大奉献,从中收到好的教育目的。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剪刀、胶水、书、本

教具准备:

书本、录音带、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执教时间:

3月30日——3月31日

活动一:

放录音《小乌鸦爱妈妈》,请同学们听一下歌中唱的是什么内容,如:

它在做什么?

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有什么体会?

a.小结同学们的说法,并对歌词大意编成小故事,边讲边让同学记歌词,并加深对妈妈的爱。

b.请同学讲一下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关于爱妈妈的故事给大家听。

c.由以上故事还可以引申为博爱,联系生活实践,体验人文精神,是我们身边充满爱。

活动二:

欣赏书中P19的学生作品,并分析其表现内容。

请同学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

这几幅画都是表现了母子的故事。

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这样的母子之情充满了温馨。

请同学们把你们温暖家庭中妈妈的爱和你对妈妈的爱画一下,并用漂亮的颜色涂好。

作业要求:

画一画快乐的家,可以画动物,还可以画人物,画面内容要求突出重点。

学生做画:

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放录音。

课时小结:

对于创作有困难的同学及时给予帮助,并且展示好的作业相互学习,布置下节课准备工具。

第二课时

执教时间:

4月4日——4月6日

活动一:

用故事开头,从前有一只小乌鸦非常听妈妈的话,妈妈年纪大了,它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思考后,补充这个故事。

活动二:

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给的样板做一个头饰,还可以自己来做喜欢的小动物头饰。

制作时注意安全、卫生,有困难的老师还可以帮助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作业要求:

同学们先做头饰,再进行故事表演,并且要表现出爱妈妈的情景。

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安全、卫生。

活动三:

做完的同学还要把故事编完,并演一演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即兴表演,给每位同学一个宽松的机会让大家尽情展示自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第三课《送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内容]一、、做一做:

给妈妈的各种礼物

二、写一写:

给妈妈的心里话

[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

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礼物送给亲爱的妈妈。

二、情感目标:

知道妈妈的不容易、感受妈妈的爱,体验大家庭带给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礼物送给亲爱的妈妈。

[教具学具及媒体使用]电脑课件、自己准备做手工的各种材料(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走到学生中间,利用交谈的方式)

小朋友,妈妈是我们身边最熟悉、最依恋的亲人,平日里你肯定跟妈妈撒过娇、发过脾气、做过鬼脸、说过悄悄话,对吧?

(对),那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什什么时候最想对妈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你都对妈妈说过哪些心里话?

(……)妈妈又是怎样对你说的呢?

(……)你和妈妈说完心里话之后,感觉是怎样的呢?

(……)

活动二:

做一做:

1、导入:

这么好听的歌,你唱给妈妈听,妈妈一定很喜欢,想一想你还对妈妈做过什么?

(……)

2、做一做:

小朋友,现在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你想送给妈妈什么就做什么,看谁做的最好、最漂亮。

3、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展览、相互评价:

(1)你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什么?

(2)给大家看看好吗?

(3)为什么要送这件礼物给妈妈?

(4)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5)你认为自己做的怎么样?

(6)小朋友们认为他做的怎么样?

(7)老师评价

活动三:

小结:

今天回家后,小朋友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

[单元课题]:

我爱五星红旗

[教学内容]:

1、认识五星红旗,了解它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看图画,说图画让学生进上步认识到中国人的骄傲。

3、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国旗。

4、欣赏范画,了解我们56个民族并用不同的方式描绘出小数民族儿童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更加了解五星红旗,了解我们的祖国,从小树立热爱祖国,长大建设祖国的信心。

难点:

让学生分辩感受不同情绪的音乐所产生的不同感受将其与画面相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五星红旗,了解56个民族,了解我们的祖国。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加强学生美术的表现能力

3、教育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执教时间:

4月11日——4月12日

[课题]:

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欣赏《国旗多美丽》这首歌。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教育目标:

通过欣赏课本升国旗,奏国歌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爱国旗、爱国歌”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欣赏《国旗多美丽》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课本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

1、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的一次升旗仪式。

2、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们在操场上举行的仪式叫什么?

(生)升旗仪式

(师)对,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师)有谁知道国旗上的五颗星星是怎样排列的?

(生)一颗大的,四颗小的围绕在旁边。

(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时,你听到了什么?

(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师)在听国歌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

(师)进行表扬,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你想到了什么?

(生)~~

进行表扬同时播放录像,(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一名威武的解放军叔叔在向国旗敬礼)

(师)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想?

(生)~~

活动二:

看一看

1、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1)我们申奥成功了。

(2)渴望戴上红领巾。

(3)中国人的骄傲。

(4)山里的孩子爱国旗。

2、说一说从这些图画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活动三:

说一说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谈一谈自已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师小结,结束课业

教师进行总结与表扬学生在《国旗多美丽》歌声中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课题:

我爱五星红旗

[教材简析]:

在这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制作国旗,引入本课内容,将艺术元素进行融合,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我们的国旗形状、颜色及五颗星的意义。

了解我们祖国幅员辽阔,物种众多,风光秀丽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动手制作国旗,用歌声来赞美祖国

3、教育目标: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祖国,热爱五星红旗。

教学重难点:

感受欢快、庄严等不同风格的旋律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教学策略]:

本课是以手工制作为切入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们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国旗。

了解我们的祖国,说说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在这同时播放几组画面并选择不同的乐曲为这些图画配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1、在上学期,同学们制作了可爱的小星星今天我把它带来了,你们想想看将星星组合在一起可组成什么样的图案(星座等)看我利用大小不同的星星再次进行组合又组成了什么?

(国旗)

2、注意观察它们排列有什么规律,几颗星星都有各自不同的代表意义(进行讨论)

3、简述国旗的由来。

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说一说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骄傲。

活动二:

动手制作国旗

1、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形式,做一面国旗。

(可画可贴等不同的手法)

2、在制作过程中播放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国旗多美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巩固歌曲。

3、进行作品展示,鼓励表扬

4、复习歌曲,进行表演唱

(1)听音乐谈感受

1、播放几段乐曲的录音(舒缓的、雄壮的、激昂的欢快的等)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情绪。

2、让学生将音乐与乐曲情绪对号入座。

(2)选音乐并配音

1、展示上节课看过的几幅图画,让学生为图画选择适当的音乐做背景。

2、设小擂台,以解说员的形式让学生给有音乐背景的图画配音解说,分小组比赛。

3、宣布比赛结果,进行表扬与总结。

活动三:

教师小结、结束课业

同学们在这课上动手、动脑完成了这些内容,希望你们能像自己所说的那样热爱五星红旗,热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用你们的行动来证明,相信你们会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第三课时

课题:

我是中国娃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表演、绘画的综合课,在这节课上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一些表现儿童幸福生活的美术作品。

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培养艺术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