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530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x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双基训练

1、所谓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是指()

A.细胞质、细胞壁B.细胞质基质、细胞壁

C.原生质层、细胞壁D.原生质、细胞壁

解析:

注意区分三个概念:

细胞质、原生质、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的渗透失水而导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

答案:

C

2、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的浓度及颜色变化是()

A.浓度增大,颜色变浅B.浓度增大,颜色变深

C.浓度降低,颜色变浅D.浓度降低,颜色变深

解析:

在30%的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生渗透失水,液泡变小,使细胞液浓度增大、颜色加深。

答案:

B

3、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中,水分子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答案:

B

4、有关原生质层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去掉细胞壁的植物裸露细胞是原生质层

B.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原生质

C.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

D.组成原生质层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解析: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其中蛋白质和核酸使组成生命的两种最基本物质。

去掉细胞壁的植物裸露细胞或动物细胞是一个原生质体,故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答案:

D

5、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动情况是(  )

  A.水分子只进不出

  B.水分子只出不进

  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

  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

解析:

从微观水平说,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水分子的运动使双向的。

吸水时,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失水时,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

答案:

C

6、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

A.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的作用

B.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

C.细菌由于脱水而死亡

D.钠离子有杀菌作用

解析:

在高浓度盐水环境中,细菌会由于细胞渗透作用失水过多,而导致死亡。

答案:

C

7、如下图所示,在U型管的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

素c(分子量是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

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A.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解析:

细胞色素c是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b侧为无色。

因此,a侧溶液浓度高于b侧,水分子从b侧向a侧移动,a侧液面升高,b侧液面降低。

答案:

D

8、洋葱鳞片叶放在0.35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25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29g/mL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

A.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B.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渗透平衡D.细胞液浓度为0.29g/mL左右

答案:

D

9、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10、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细胞的吸水能力取决于细胞于外界溶液浓度差的大小。

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变大,吸水能力增强。

答案:

A

11、把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去掉,再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质壁分离B.形态正常

C.皱缩变小D.膨胀破裂

解析:

本题易错选A项,注意是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渗透失水而皱缩。

答案:

C

12、一学生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显微镜下只有一个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其他细胞都出现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这可能是因为()。

A.该细胞是正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

B.该细胞是死细胞

C.蔗糖溶液浓度太小

D.实验操作不正确

解析:

因为是同一个学生在同一次实验时的结果,所以C、D选项可以排除。

而正发育中的细胞也可能与其他细胞一样发生质壁分离。

只有原生质层已破坏的死细胞,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发生渗透失水,因此也就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的现象。

答案:

B

13、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其原因是()。

A.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

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K+和NO3+

D.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解析: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液浓度小于硝酸钾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

但K+和NO3-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液,例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最终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这时,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答案:

C

14、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

这说明()

A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B水稻根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C水稻根的细胞膜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D硅是小分子,钙是大分子

答案:

B

15、下列关于半透膜和细胞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半透膜是允许一部分物质通过,不允许另一部分物质通过的膜

B.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对H2、O、CO2、O2等可以自由通过外,其他被选择的小分子、离子也能通过,具有生物活性,高温或酸、碱处理可破坏细胞膜使其失去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不属于半透膜

D.半透膜包括物理性的过滤膜和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

解析:

半透膜包括物理性的过滤膜和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过滤膜上有一些小孔,物质分子能否通过这些小孔完全决定于分子的直径。

细胞膜属于选择透过性膜,物质能否通过这种膜是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与否,而不决定于物质分子的直径大小。

答案:

C

16、右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请依图说明(方括号内写图序号,横线上注名称):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

①具有[]_______________;

②在其两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溶液浓度[]>[]。

(3)假如[1]为清水,[2]为淀粉糊。

[1]与[2]的液面相同。

过一段时间后。

[1]与[2]的液面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分别向[1]与[2]中各滴3滴碘液,则[1]显____________色,

[2]显____________色。

答案:

(1)3半透膜浓度差

(2)2>1(3)1低于2无蓝

拓展提高

1、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则此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应是()。

A.水

B.30%的蔗糖溶液

C.低于30%的蔗糖溶液

D.高于30%的蔗糖溶液

解析:

洋葱表皮细胞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水进入外界蔗糖溶液中,使其溶液浓度略微下降,而由于细胞壁是完全透性的,蔗糖溶液可以通过,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于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

A.甲高于乙

B.乙高于甲

C.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行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解析:

在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葡萄糖分子是单糖,蔗糖分子是二糖,所以同样的体积内葡萄糖分子数目多于蔗糖分子,即单位面积内半透膜甲侧的水分子数少于乙侧,水分整体表现为由乙向甲流动,导致乙侧溶液越来越高,水分又流向通过半透膜而蔗糖不能,导致乙侧溶液浓度越来越高,水分子又流向乙侧,最终表现为乙液面高于甲液面。

答案:

C

3、(05上海生物)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

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

渗透作用产生的2个必备条件是: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水分子

能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将盛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后,蒸馏水将不断向透析袋中扩散,蔗糖溶液浓度不断下降,但受到透析袋容积的限制,到一定时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30、(05全国)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

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

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

启和关闭的功能。

要求写出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实验步骤、预测实验

结果并作出解释。

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解析:

本题中的实验是一个开放性实验,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并做出评价。

首先要分析说明方法可以使保卫细胞吸水,用说明方法可以使保卫细胞失水,用说明方法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时的变化。

所以,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应该使设计质壁分离实验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答案:

(1)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菠菜、清水、浓盐水、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吸水纸、滴管、镊子等。

实验步骤:

①取菠菜叶,用镊子剥取表皮。

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表皮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③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下找到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气孔状态。

④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浓盐水,再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盖玻片下的液体,反复几次。

⑤继续观察气孔的变化,并做记录。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在清水中气孔应开启,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变形,气孔开启。

在浓盐水中气孔应关闭,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双基训练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A磷脂双分子层B蛋白质双分子层

C蛋白质单分子层D磷脂单分子层

答案:

A

2、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膜的生物是()

A颤藻B大肠杆菌C酵母菌D烟草花叶病毒

解析:

A、B、C三种生物都是细胞生物,都有细胞膜。

烟草花叶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无细胞结构。

答案:

D

3、(2007广东文理基础)人体淋巴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和多糖B.多糖和脂质

C.脂质和核酸D.蛋白质和脂质

答案:

D

4、最能代表细胞膜的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C、H、O、NB.C、H、O、N、S

C.C、O、H、PD.C、H、O、N、P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所以其化学元素为C、H、O、N、P

答案:

D

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C.一种半透膜

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解析: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这种结构特点使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都不能通过。

因此,细胞膜的一个重要的生理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答案:

D

6、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这一事实说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解析:

根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修细菌,显然不能说明细胞的选择透过性,而恰好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

B

7、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指()。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上的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中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解析: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具有运动性。

答案:

C

8、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再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其原因是()。

A.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成分不同

B.两种海绵细胞的脂质成分不同

C.两种海绵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D.两种海绵细胞的细胞膜上上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解析: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

答案:

A

9、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磷脂

D、水

解析:

生物膜的选择通透性是由膜上的载体蛋白决定的。

水不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对于控制物质的进出没有选择通透性,只要是脂溶性的物质都容易通过。

糖类对于控制物质进出没有直接的作用。

答案:

B

10、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它可以将有毒的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用这种膜对水进行过滤,可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

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A.将物质阻隔在膜外的功能B.流动功能C.自由扩散功能D.选择透过性功能

答案:

D

11、下面有选择透过性作用的是哪一组细胞()

①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

④人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①④⑤D、②③④

解析:

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功能特性。

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都是死细胞,已丧失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12、回答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

_____________。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3)1925年,两位瑞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_____________。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_____________。

(6)1972年,_____________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答案:

(1)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脂质和蛋白质

(3)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桑格和尼克森

13、.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材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当两个标记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起初一半膜发出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出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________性。

(2)若在两个细胞融合后,将融合细胞置于低温条件下再保持40分钟,则可看到融合细胞仍然是一半膜发绿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荧光,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受_______影响。

解析:

构成细胞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

答案:

(1)一定的流动性

(2)温度

拓展提高

1、(2007上海生物)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答案:

A

2、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你认为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的特性

C.细胞膜上的载体的专一性D.以上都不对

解析: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因磷脂分子的运动而变化。

答案:

A

3、一个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的CO2扩散到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要通过的生物膜层数和磷脂的层数是

A.3、6B.4、8C.5、10D.6、12

解析:

一个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的CO2扩散到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需要通过两层细胞膜和叶绿体的两层膜,即至少要通过4层生物膜,8层磷脂分子。

答案:

B

4、(05北京)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线粒体膜

蛋白质

(质量分数/%)

脂类

(质量分数/%)

外膜

52

48

内膜

76

24

A、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

C、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D、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

解析:

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蛋白质含量不同是因为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膜上蛋白质的相对含量与膜的表面积无关。

就成分看,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都是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

答案:

D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双基训练

1、下列现象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②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⑤

答案:

C

2、(2005年上海单科卷)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

A.全部为主动运输

B.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

C.全部为扩散作用

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

解析: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能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主要是一些小分子物质(如O2、CO2、H2O、尿酸、尿素等),此过程不需载体,不需能量,只跟溶液浓度有关,而协助扩散只需载体不需能量,常见的例子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此过程跟载体的数量以及溶液浓度都有关系,而主动运输既需栽体又需能量,常见的离子(如K+、Cl-、NO3-等)属此方式。

答案:

C

4、下列哪项是自由扩散的特点()

A、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到低浓度的一侧

B、需要载体的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答案:

A

5、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下面两种曲线,

这种物质是()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解析:

由题意知,该吸收过程的运输速度只与细胞外物质浓度有关,与氧气浓度无关,为自由扩散方式。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答案:

B

6、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膜运输葡萄糖的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

解析:

红细胞膜运输葡萄糖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运输速度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后受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

答案:

C

7、下列物质进入肝脏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K+B.二氧化碳C.水D.胆固醇

解析:

K+进入肝脏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二氧化碳、水、胆固醇进入肝脏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既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A

8、大肠杆菌在繁殖时,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是培养液的3000倍。

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素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立即下降,这种药物很可能

A.使细胞膜变成全透性B.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

C.加快细胞膜的流动D.使载体运动方向改变

解析:

由于钾离子可逆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大肠杆菌,从而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大量积累钾离子,所以钾离子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加入箭毒素后载体的活动受到抑制,吸收受到限制。

答案:

B

9、对膜表面离子转移到细胞内部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水分吸收而吸收B.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

C.需要ATP提供能量D.吸收种类和数量决定于载体

解析:

吸附在膜表面的离子转移到细胞内,是经过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又要消耗能量。

答案:

A

10、以下哪一项是主动运输的例子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钠在肾小管远端的重吸收

C.氧由肺泡进入血液

D.大部分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主动运输原理在具体情况下的应用。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主要是小分子、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其特点是消耗细胞内能量和需要载体协助。

A项是协助扩散,C项为自由扩散,D项大部分维生素是脂溶性的,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答案:

B

11、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

C.渗透作用D.内吞作用

解析:

主动运输的意义。

答案:

A

12、消化腺细胞向消化道内泌消化液(含消化酶一一种蛋白质)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胞吐作用D跨膜运输

解析:

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向外分泌物质

答案:

D

1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保护作用D.胞吞和胞吐

解析: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建立在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基础上。

答案:

D

14、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因为前者的特点是()

A.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

B.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D.上述三项都具备

答案:

D

15、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