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68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docx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

今天是端午节,天刚亮我就开车去了市场,最先看到的当然是粽子,因为我做生意的旁边是一个小餐馆,今天,小餐馆专门用火炉渚了一大锅粽子。

粽子这东西在我们乡镇市场,平日里是看不到的,今天满街都是,而且卖得特火,赶集的人们争着买,他一大锅粽子被一抢而光。

之后,我和餐馆老板说起这粽子的事,老板笑着说:

“这就是端午节,如果人们平日里就把吃粽子当小吃,反而把端午节的内涵丢失了。

”我说:

“是呀,我突然感觉我家乡的端午节是用眼睛看得到的,看,赶集的农妇们,背着一大捆的艾蒿,摆放在市场上,又是一道只有端午节才能看得到的风景。

我家乡的端午节不光是突出了粽子,还有艾蒿,艾蒿本来是一种很平常的草,乡间地头处都有,平日里看都没有人看,因为它不好看,可是端午节这天的艾蒿身价就变了,它仿佛是节日的灯,它的出现,就能照亮端午节,家乡的人们对艾蒿情有独钟,在端午节这天,买一捆艾蒿,然后把艾蒿插在大门门缝里,这艾蒿插在大门的门缝里能好看吗?

可是我家乡的人们有自己的看法,艾蒿插在大门的门缝里是家乡的人们对端午节的独爱,整个五月,艾蒿将在大门上,或者房子最显眼的地方亮相,这难道不是风景?

在哪个地方能看得到?

家乡端午节的市场是与平日不一样的,这天的集市上,农妇们不光背着艾蒿来卖,更有卖粽叶的,市场上做好了的粽子是不可能满足人们的,家乡的人们更喜欢自己做粽子,所以,市场的粽叶和捆粽子的棕叶满市场都是,这也是家乡端午节的市场上的一道风景,过了端午节,市场上是买不到的。

说了粽子,说了粽叶,说了艾蒿,还得说一说栀子花,端午节到了,栀子花也开了,人们喜欢把艾蒿插在大门上,人们还喜欢把栀子花插在睡房里,栀子花的香味很浓,睡房里插上一两朵栀子花,可以香好多天。

家乡的花,品种很多很多,却从没有象栀子花有这样高的持遇,被人们放时睡房,栀子花开在五月初,刚好开在端午节,所以,家乡的端午节是少不了栀子花的,栀子花在五月更是人们争着购买的唯一花种。

我家乡的端午节是别得地区不可以相比的。

人们把端午节看得比任何节日都重,别不相信,你会说,春节,中国最大的节,最长的节,春节是很长,人们辛苦了一年,就是积赞了一年的东西在春节里享受,也就是说,春节是人们用来享受的节日,可是端午节就不同了,端午节虽然也讲究吃,可最主要是吃粽子,人们是对我们的屈原一种想念,把这种想念变成了端午节,在端午节,乡村的农家人,会做成平日里没去做成的好事。

家乡的端午节是美丽的风景,整个五月,人们都欢乐在节日的氛围里,朋友们,来我的家乡过端午节吧,来感受感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现在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每家每户的端午节似乎都一样,现在就由我来介绍我家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

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高手——妈妈。

今天的早上,我跟妈妈学习包粽子。

妈妈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

妈妈见了就在旁指点:

“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

”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

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

可摇动筷子的时候不是把粽叶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

妈妈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一些。

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

我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绳。

只见妈妈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

随之,第2个,第3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妈妈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

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

虽然我们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

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

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着两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围着锅子,问妈妈:

“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

”妈妈总会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

瞧,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而在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个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乡,最兴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个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

而符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个差不多一个大人身高的大铁锅,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望着这么个大铁锅,都张大着嘴,发出“哇”的一声,而过了几年这样的端午节,我们也就不惊奇了。

大人们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厨房的灶放着几个大圆盆,都是一些红豆和糯米之类的。

开始包裹蒸粽了,大人们把些冬也先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红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间再放一块甘香可口的猪肉,表面再铺多一层糯米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包扎这些可爱的金字塔壮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的时候,裹蒸粽就会散掉,走失了里面的精华,那就不好吃了,大人们拿出一条草绳,紧紧地捆绑着裹蒸粽,在最后,也要再紧紧地打上一个死结。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刚刚的大铁锅倒,而我们这些小孩,也都来帮忙,提着小一点的桶,很快,大铁锅就已经装了一半水了,开始往里面刚裹蒸粽,每个人都从屋里拿出一张小木凳,在大铁锅面前,这一刻,是最为温馨的,这一蒸,即使十多小时,而且不时要往锅里倒水,以免干水,大家在铁锅前有说有笑的,火光中满是大家欢乐的笑声,等待着这些裹蒸粽的我们,或许享受的即使这一刻,这一个过程,而不时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开大铁锅的盖,那种香味真是无法言语,从村头飘到村尾,整条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美味是外面买来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端午节了,真怀念啊!

真想再过一次。

离开家乡后,才知道虽然都是过端午节,可是怎么个过法,各地却有很多不同。

家乡的端午节还是很有气氛的。

端午节前一天,我们就要呼朋友引伴了,先约好第二天早晨出发的时间,出发干什么?

去踏青啊。

北方的端午节早晨还有着露水,树木的绿牙还在往外抽发,叶片还是那种新绿。

一片勃发的生机,显现在眼前。

踏青一般来说都要起大早,越早越好呢。

地点一般都是郊外,要骑好长时间自行车才能到。

所以很小的时候,哥哥们踏青不愿意带我,我又不会骑车。

就只好等他们采回来后看个热闹了。

当我起床的时候,他们已经把采回来的树枝插在了门上,还挂好了葫芦。

葫芦一般都要提前一天买好。

这时候你走出家门,会看到路上正有采了树枝急着往家里的赶着的人,再看看左邻右舍,多数门前已经插上了青青的树枝,各色的葫芦在风中摇着。

那情景很是好看。

再大一些,就可以自已去踏青了。

约了三五个同学定了时间地点,到时集齐了一起出发,不只是为了那青青的树枝,更是为了享受那份郊游的过程。

在城市里呆久了,到远郊看到那大片的农田,那碧绿的庄稼,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妈妈总跟我说,她们小的时候是要采艾叶的,说我们采的树枝不对,而且还要用露水洗脸。

我对五谷不分,更不知道哪种植物是艾叶。

反正出去一下,采回一些树枝来就算大功告成了。

至于用露水洗脸,我觉得难度太大,露水那么少,怎么洗呢?

所以从没洗过。

粽子是要吃的,很多时候都是妈妈提前买好了糯米,泡好包好,到时能吃上自家做的粽子。

还要吃一样东西,那就是鸡蛋。

我小时候还把端午节叫做鸡蛋节。

印象中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家里都要煮鸡蛋的。

到南方来后发现这里并没有这个习惯呢。

端午节的鸡蛋不只是用来吃的,还是用来玩儿的。

如果端午节那天上学的话,你会看到每个人似乎都带了煮好的鸡蛋来到学校,有的还不只带一个。

这鸡蛋不是为了吃的,是为了比赛的。

怎么比法呢?

每个人把自已的鸡蛋握在手里露出小头来,头露得越少越好,但不能用手指挡在前面。

比赛时双方握住自己的鸡蛋用力跟对方磕,磕一下看一看,如果有谁的鸡蛋被磕破了,那就算输了。

再换一个人来跟赢的磕,直到也磕破。

最后看谁的鸡蛋战败的对手多。

所以在出门带鸡蛋的时候,都要选择壳硬些的。

蛋不在大小,壳硬就是好的。

记得有一年班上的一个同学生病了,端午节也不能来上课。

于是班上同学组织去看那位同学。

每个人那天都带了鸡蛋来。

包括一个刚从上海过来的同学也带了鸡蛋来。

结果组织的班干部收了好多鸡蛋。

不知道那位生病的同学最后是怎样吃掉那些鸡蛋的。

临下班,收到家乡一位朋友的信息,祝我端午快乐。

就把我的飘泊的思绪带回家乡。

我回信息:

已经很遥远了,早起踏青的端午。

想念那些在家乡踏青的日子,不知明早你去踏青吗?

我的家乡坐落于一个小山村,离城市有60多里地呢?

虽然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大型的活动,不过也别有一番情趣,想知道吗?

let’sgo。

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和爷爷拿着镰刀、镐头和筐向山上走去,忽然,我有一个问题想问爷爷想问爷爷,就对爷爷说“爷爷,端午节是怎么由来的啊!

”爷爷听了就对我说: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屈原投江’的故事”。

那什么是“屈原投江”啊?

我打破沙锅问到底。

于是,爷爷给我讲了这个故事。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臣,由于他的主张遭到了贵族公子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边疆流域。

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百姓流离失所,心如刀割。

于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

他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在江上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好的饭团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老医师拿出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中,想药昏江里的蛟龙水兽,以免伤到屈大夫。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问着说着,我们来到了山上,我和爷爷割了一些“艾蒿”放在了筐里,爷爷又用搞头刨了一些“庞峰”、“荷连头”,把泥土抖净,去掉叶子,也放进筐里了。

抠了一会,筐快满了,天也亮了起来,我和爷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到了家里,爸爸也已经剪了一些柳条回来了,我们又拿出一些“葫芦”,把“葫芦”绑在柳条和艾蒿上,然后挂在了大门、屋檐上、牛圈上、猪圈上、玉米楼上等地方,我一看这么多的“葫芦”啊!

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纸的、塑料的各式各样,漂亮极了。

然后,奶奶把艾蒿拿出一把,捡干净,放进脸盆里,倒进热水,过了一会,盆里的水慢慢的“绿”了起来,一股清香弥漫在屋子里。

我用这水洗干净了脸和手。

妈妈在我的手腕和脚腕上系上“五彩绳”,又给我戴上了一个“香囊”,它是用朱砂、雄黄、香药,在外包以绒布做成的,再用五彩丝线扣成索,各种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清香四溢,并能驱除蚊虫。

最后,奶奶又拿出煮鸡蛋让我吃,并说是什么“初一”的,小孩子吃了肚子不疼的。

我们虽然没有“赛龙舟”的壮阔场面,没有那里的你追我赶的气势。

但是,我们这样的小山村也有我们自己的习俗,也有对先人的思念。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前夕大概一个月左右,人们就开始张罗端午了,街上和市场里到处都是卖粽叶、菖蒲、鲜艾的,空气中到处弥散着清新的香味。

街上四处吆喝着买卖的声音,绿豆糕,蜜蛋糕,竹节糖,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堂的糕点。

护城河里摇曳的小船上开始挂灯笼了。

各个乡镇开始筹备着龙舟队,参加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

端午节前一周左右,家家户户都开始陆续买鲜艾和菖蒲,和北方的不一样,江南都是用花盆把买来的鲜艾和菖蒲种上,在鲜艾的叶片上挂上红纸做的小粽子,满枝都是,很是好看。

盆栽的鲜艾大多放在屋外。

端午节在江南是重大的节日,也是除春节、中秋之外,另一个团圆的节日。

端午的团圆饭中餐晚餐都有,以晚餐更为隆重,晚餐之前,家家户户会燃放鞭炮,再齐根部砍断鲜艾和菖蒲,觥酬交错之后,长辈会带领晚辈来看看饭前砍断的鲜艾,据说可依此判断当年的雨水:

如果这个时候砍断的鲜艾根部透出嫩芽,说明当年风调雨顺。

事实情况是江南端午时节空气潮湿,气候温暖,一顿饭的功夫透出嫩芽很常见,我曾亲眼见过。

这个时候,大人们会把砍断的艾叶和菖蒲捆成一束,悬挂在门梁上。

一直悬挂到七八月,等风干了后,就可以用来燃烧祛蚊虫,或者用来烧水沐浴。

当然,端午节的龙舟赛都在护城河里举行,各个乡镇都有自己的龙舟比赛,也有全县的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是整个端午节最隆重的节目。

粽子都是自己做的,裹粽子很隆重,一家人围在一起,大人们裹粽子,孩子们都在一边玩耍,时而会用粽叶做一个奇怪的东西互相欣赏,但常常会惹来大人们的嗔怪。

我的生日就是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过于隆重,以至于我的生日自己都忘了。

在我的家乡每年都要过好多个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呀,清明节呀,端午节呀,中秋节,还有重阳节等等,每个节日我们都有自己的习俗。

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吃粽子和划龙船。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又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以前每到端午节时都是到街上买几个煮熟了的粽子吃表示一个纪念的意义就行了,今年为了增强过节的气氛,我们家决定自己在家包粽子吃。

外婆早早准备好包粽子的叶子,把叶子煮开消毒洗净,又备好糯米和馅。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外婆也是第一次包粽子,她凭感觉(以前吃的粽子)包了几次,不是露馅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包好的粽子捆好,还是我聪明,我快速地打开电脑,点开包粽子的视频,我们一起跟着电脑里学,很快就把粽子包好了,外婆很快就把包好的粽子煮熟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就是格外香。

赛龙舟在端午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大早,我和爸爸就来到了嘉陵江边,准备看赛龙舟。

赛龙舟终于开始了,五组一起开始比赛。

几十个水手拿着桨,划呀划,都想得第一。

擂鼓的水手也奋力地敲着鼓:

“咚、咚、咚……”仿佛在说:

“快点儿,一定要得第一呀!

这是非常大的荣誉。

”“快快,加油,加油”!

你听,那边的啦啦队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助威声、加油声,这让龙舟上的人们不得不使劲划船。

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传统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另外在端午节这天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据说这天采回的药材用来洗头、洗澡的话,可以消除很多的病痛,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端午节不仅好玩,端午节的文化也源远流长,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