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707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docx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2451篇

2019年国家法考《国际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条约。

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

现间,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一项条约不予继承?

(  )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国际法上的承认与继承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继承。

根据条约继承的相关规则,人身条约一般是不予继承的,“非人身性条约”一般是可以继承的。

故选C。

2.2007年,甲国国内不幸爆发某种流行传染病。

据报,甲国驻乙国大使的官邸发现疑似患者。

乙国卫生防疫人员迅速赶到该官邸外,做好处理患者准备工作。

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彼此间没有其他的相关协定。

根据该公约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由于官邸处于城市居民区,乙国卫生防疫人员可以立即进入官邸调查处理患者

B、只要患者不是大使本人或其家属,乙国卫生防疫人员就可以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C、如果未得到甲国大使的明确同意,乙国卫生防疫人员不得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D、只要甲国大使没有明确反对,乙国卫生防疫人员就可以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外交特权与豁免

【答案】:

C

【解析】: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未经使馆馆长同意,接受国人员不得进入使馆馆舍,包括使馆的公务区、休息区以及馆长的私人官邸,选项ABD错误,C正确。

3.2010年3月,我国完成缔结某项条约的谈判工作,该条约中的某些条款与我国国内法律的规定有较大冲突,该条约目前尚未生效。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我国在缔结该条约时,有义务对那些与我国法律相冲突的条款作出保留

B、我国在缔结该条约时,有义务先行修改与该条约相冲突的我国法律

C、上述条约须经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D、由于该条约尚未生效,我国不得缔结该条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条约的保留

【答案】:

C

【解析】:

保留是国家的权利而非义务,选项A错误;该条约若为民商事条约,我国缔结时无须修改国内法,只需保证发生冲突时条约优先即可,选项B错误;根据我国《缔约程序法》第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选项C正确;我国可以在缔结条约时做出保留,而不是不得缔结条约,选项D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4.风光秀丽的纳列温河是甲国和乙国的界河。

两国的边界线确定为该河流的主航道中心线。

甲乙两国间没有其他涉及界河制度的条约。

现甲国提议开发纳列温河的旅游资源,相关旅行社也设计了一系列界河水上旅游项目。

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项活动不需要经过乙国的同意,甲国即可以合法从事?

A、在纳列温河甲国一侧修建抵近主航道的大型观光栈桥

B、游客乘甲国的旅游船抵达乙国河岸停泊观光,但不上岸

C、游客乘甲国渔船在整条河中进行垂钓和捕捞活动

D、游客乘甲国游船在主航道上沿河航行游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边界和边境制度

【答案】:

D

【解析】:

纳列温河是甲乙两国的界河,甲乙两国在界河上的活动原则上应恪守边界(本题为纳列温河的主航道中心线)。

但有两点例外:

其一是修建设施须经对方许可,故A项活动需要经过乙国的同意,其二是可在对方航道航行,但不得靠泊,故BC项须征得乙国同意,D项活动无须征得乙国同意。

结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项。

5.甲国公民詹某在乙国合法拥有一幢房屋。

乙国某公司欲租用该房屋,被詹某拒绝。

该公司遂强行占用该房屋,并将詹某打伤。

根据国际法中的有关规则,下列救济方式哪一项是正确的?

A、詹某应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请求

B、詹某可以将此事件诉诸乙国行政及司法当局

C、詹某应向甲国驻在乙国的外交团提出外交保护的请求

D、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4节>国际保护人权机制

【答案】:

B

【解析】:

当国民权利受损时,请求外交保护是权利而非义务,选项A“应……请求”的提法错误;

对乙国公司强行占有甲国公民詹某房屋的行为发生在乙国,乙国对该争端享有属人和属地管辖权,詹某当然有权将该事件诉诸乙国行政及司法当局,B项正确;

外交团不是特别使团。

狭义的外交团是指驻在一国的所有外国使馆的馆长组成的团体;广义的外交团则包括其他所有外交人员,甚至包括其家属。

外交团的作用主要在礼仪方面,如参加接受国庆典或国宴时,由外交团团长(一般由接受国中到任实践最长、等级最高的使馆馆长担任)代表各国使节致词等,外交团不具有任何

6.甲国政府与乙国Aier公司在乙国订立了一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

Aier公司以甲国政府没按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乙国法院,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甲国坚持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

如乙国采取的相对豁免主义,依国际法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甲国政府订立合同的行为属于商业活动,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

B、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作出说明的事实不意味着甲国已放弃其国家豁免权

C、甲国在其他案件上曾接受过乙国法院的管辖意味着乙国法院在此案中也可管辖

D、甲国要求乙国宣布其法院作出的缺席判决无效,表明甲国此前已接受了乙国法院的管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国家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豁免

【答案】:

B

【解析】:

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行为本身不意味着豁免的放弃。

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的管辖作出反应,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都不构成豁免的默示放弃。

另外,国家对于管辖豁免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

同时不能将一国对某一特定事项上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其他事项上。

故B正确。

7.甲乙两国1990年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双边的《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

2007年两国交恶,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

之后,双方分别撤走了各自驻对方的使馆人员。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应承担国家责任

B、乙国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应承担国家责任

C、上述《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终止执行

D、甲国可以查封没收乙国使馆在甲国的财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外交机关

【答案】:

C

【解析】:

一国有与他国建交或者断绝外交关系的权利,这属于一国的内政,是国家主权的内容之一,他国不得干涉。

甲、乙两国行为并不违反国际法,也不应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故AB项错误。

根据《维也纳国际公法——条约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两国间签订的以外交关系为适用对象的《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由于两国断绝外交关系而终止,故C项正确。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使馆的财产和档案无论何时何处,均不得侵犯,即使两国断交、使馆馆长长期或暂时撤退、发生冲突时都不例外。

因此D项错误。

8.1989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严重违反国际法,联合国采取集体行动制止了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行动结束后安理会作出决议,其重要内容之一是销毁和限制伊拉克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这属于下列哪种国际法律责任形式?

A、限制主权

B、恢复原状

C、保证不再重犯

D、赔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国际责任的主要形式

【答案】:

A

【解析】:

限制主权是指限制责任国主权或主权的某些方面的行使。

储备、生产、发展一定量的武器属于一国主权的部分。

因而,销毁和限制伊拉克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构成了对伊拉克主权的限制。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9.为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联合国大会2006年通过决议,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联合国人权领域工作的大会附属机构。

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A、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B、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

C、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D、联合国人权法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4节>国际保护人权机制

【答案】:

C

【解析】:

2006年3月15日联大通过决议成立人权理事会,取代了此前的人权委员会。

人权理事会是一个专门负责联合国人权领域工作的大会附属机构。

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属于典型的“大纲考点”,所涉考点对应当年司考大纲的增加,重复可考性低。

10.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

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

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

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

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领土的取得方式

【答案】:

D

【解析】:

时效是指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主权的方式。

时效的合法性在国际法上争议很大,我国国际法理论界和实践界均认为时效在现代国际法中已经没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因此尽管本题并未直接针对中国,但仍应否认时效的合法性。

选项ABC错误,D项正确。

11.国际习惯是国际公法最古老、最原始的法律渊源。

关于国际习惯,下列哪种表述是错误的?

A、国际习惯具有客观要素,即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

B、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可以作为国际习惯存在的证明

C、国际习惯具有任意性,只有经国际法主体明确选择适用,才对特定的主体具有法律拘束力

D、国际习惯作为国际法的渊源,被国际法主体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国际法渊源

【答案】:

C

【解析】:

国际习惯具有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选项AD表述正确,C表述错误;国际习惯存在的证明包括:

(1)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

(2)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包括决议、判决等;(3)国家的国内立法、司法、行政实践和有关文件,选项B表述正确。

本题让选错,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甲国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

甲国的船舶在各国管辖以外的某海底进行矿产开采作业时,其活动应遵守国际法的哪一种制度?

A、公海海底的开发制度

B、甲国有关海洋采矿的国内法

C、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

D、公海自由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

【答案】:

C

【解析】: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称为国际海底区域,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区域内资源开发采取“平行开发制”。

C项正确、ABD项错误。

13.甲乙丙3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

甲国汤姆长期旅居乙国,结识甲国驻乙国大使馆参赞杰克,2人在乙国与丙国汉斯发生争执并互殴,汉斯被打成重伤。

后,杰克将汤姆秘匿于使馆休息室。

关于事件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卷一32题,单选)

A、杰克行为已超出职务范围,乙国可对其进行逮捕

B、该使馆休息室并非使馆工作专用部分,乙国警察有权进入逮捕汤姆

C、如该案件在乙国涉及刑事诉讼,杰克无作证义务

D、因该案发生在乙国,丙国法院无权对此进行管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外交特权与豁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外交人员外交特权及豁免权、使馆的特权及豁免权。

A项,本题中,杰克身为外交官与他国公民斗殴致其重伤,其行为并非从事外交工作,当然超出职务范围,但杰克身为外交官,享有绝对的刑事豁免权,乙国不能对其进行逮捕,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追究其刑事责任,所以A错误。

B项,使馆馆舍是指供使馆使用及供使馆馆长寓邸之用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各部分,休息室虽非使馆办公场所,但属于供使馆使用的建筑物,未经馆长许可,接受国人员不得进入使馆馆舍执行公务,所以B错误。

C项,杰克身为外交官,享有免除作证的豁免权,完全没有作证义

14.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

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

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乙国有义务迅速通知甲国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一事

B、渔船为甲国国籍,乙国执法船不能对其行使管辖

C、如甲国籍渔船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监禁

D、专属经济区是乙国的领海,因此,乙国执法船有权行使管辖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海洋法——专属经济区。

A正确,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处罚迅速通知船旗国。

B错误,依公约,未经沿海国批准所进行的捕鱼行为为非法行为,乙国有权对其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

C错误,依公约,沿海国对在专属经济区内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如有关国家间无相反的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

D错误,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既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中渔业资源的保护拥有管辖权。

15.甲、乙两国的全权代表对某条约的文本进行了草签。

对于草签,下列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

A、表明对全权代表所代表的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

B、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认证,但条约对草签国尚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C、所代表的国家不得对约文提出异议

D、表明所代表的国家可以对约文提出异议,但必须签署该约文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3节>条约的生效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条约法——条约的成立。

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草签的意义是双方对约文文本的认证,不是接受拘束的一种方式。

因此,草签的文本对签字双方尚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草签也不是缔结条约所必须经过的程序,国家对于草签后的条约文本也没有以后必须正式签署的一般义务。

B正确。

16.甲国从其飞船上发射探测器成功登陆了月球,在飞船返回地球时因技术原因偏离航线并降落于乙国境内。

乙国搜索到了降落的甲国飞船及所载的宇航员。

甲乙两国均为《营救协定》的缔约国。

依该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甲国发射的探测器成功登陆了月球构成对月球的先占

B、甲国宇航员未经许可降落在乙国,乙国可将其扣留

C、乙国只有在甲国要求的情况下才应对宇航员提供可能的援助

D、乙国应进行一切可能对甲国宇航员援助,并尽快安全地将其送回甲国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外层空间法律体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外层空间法。

A错,依不得据为已有原则,任何国家不得通过主权要求、使用或占领的方法,或采取其他任何措施,将外空据为己有。

《营救协定》规定了各国对营救宇航员的三项义务:

(1)通知,通知发射当局或联合国秘书长;

(2)营救、寻找,宇航员降落在一国领土内,该国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营救措施,并给予他们一切必要的帮助:

(3)归还,无论在何地发现了发生意外的宇航员,缔约国都应立即把他们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当局。

D正确。

17.《南极条约》对缔约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规定是下列哪项?

A、冻结现状

B、改变现状

C、缔约国放弃

D、缔约国相互承认和支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南极条约体系,南极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南极专用于和平目的。

但为科学研究或其他和平目的使用军事人员或设施不受限制。

(2)科学考察自由和合作。

(3)冻结南极领土主权要求。

(4)保护环境与资源。

(5)建立南极协商会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和我国有关法律,当发生我国缔结且未作保留的条约条款与我国相关国内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何者优先适用

B、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但知识产权条约中已经转化或应当转化的除外

C、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自由裁量,以公平原则确定优先适用

D、我国缔结的任何未作保留的条约的条款与中国相关国内法的规定不一致时,都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条约的保留

【答案】:

B

【解析】:

《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可见民商事领域的条约原则上在中国可以直接并优先适用。

但是,2012年底生效的《〈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

(一)》第4条一方面重申《民法通则》关于民商事条约在中国直接并优先适用的原则;另一方面又规定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条约已经转化或者需要转化为国内法律的除外”,这意味着部分知识产权条约在中国应当转化适用,故AC项错误、B项正确;

上述直接

19.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在乙国签订一份资源开发合同后,A公司称甲国政府未按合同及时支付有关款项。

纠纷发生后,甲国明确表示放弃关于该案的诉讼管辖豁免权。

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一30题.单选)

A、乙国法院可对甲国财产进行查封

B、乙国法院原则上不能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除非甲国明示放弃在该案上的执行豁免

C、如第三国法院曾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则乙国法院可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

D、如乙国主张限制豁免,则可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国家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豁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主权豁免。

A和B项,主权国家的豁免权可分为三层:

(1)管辖豁免;

(2)诉讼程序豁免;(3)执行豁免。

每一层豁免权均需国家单独作出放弃表示,甲国明确放弃诉讼管辖豁免不等于放弃执行豁免,所以乙国法院不能查封甲国财产,A错误,B正确。

C项,国家主权豁免的放弃是特定和明确的,一国对某一特定案件或事项放弃豁免权,并不意味着在今后所有案件或事项中都放弃豁免权,所以第三国法院曾对甲国强制执行过判决并不能当然使乙国获得强制执行的权力,仍需甲国对乙国做出放弃执行豁免的表示方可,C错误。

D项,甲国

20.甲乙两国都是联合国会员国,现因领土争端,甲国欲向国际法提起诉讼,关于该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仿真模拟题,单选)

A、如国际法院受理该案件,发现主审法官中有甲国公民,则乙国可以申请该法官回避

B、如审理案件中甲国发现法官中有乙国法官,则可以申请增加本国国籍的法官为专案法官

C、如法院判乙国败诉又不执行该判决,则甲国可以申请国际法院强制执行该判决

D、如果国际法院作出判决,则该判决可以成为国际法渊源对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有约束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法院方式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院的有关问题。

A项,国际法院的法官不因国籍问题而回避,A错误。

B项,专案法官是临时法官,国际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求必须当事国的法官在其中,所以当有乙国法官时,则必须有一个甲国国籍的法官,B正确。

C项,国际法院没有执行权,C错误。

D项,判决对涉案国家有约束力,但是并没有普遍的约束力,也不能直接形成国际法的渊源,D错误。

21.联合国会员国甲国出兵侵略另一会员国。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制止甲国侵略的决议案,并进行表决。

表决结果为:

常任理事国4票赞成、1票弃权;非常任理事国8票赞成、2票否决。

据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卷一32题,单选)

A、决议因有常任理事国投弃权票而不能通过

B、决议因非常任理事国两票否决而不能通过

C、投票结果达到了安理会对实质性问题表决通过的要求

D、安理会为制止侵略行为的决议获简单多数赞成票即可通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国际组织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安理会的表决制度。

安理会的表决事项分为程序性事项和非程序性事项。

(1)对于程序性事项,安理会中只要有9个同意票即可通过。

(2)非程序性事项,也叫做实质性事项,其通过要满足“大国一致原则”:

第一,同意票必须达到9票;第二,不得有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第三,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缺席不影响决议的通过。

常见的“非程序性事项”包括:

(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及采取有关行动;

(2)向大会推荐接纳新会员国或秘书长人选;(3)建议中止会员国权利或开除会籍。

A项,本题中,“制止甲国侵略的决议案”属于上述第一类非

22.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

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姜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

B、姜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

C、如姜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

D、姜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国籍法》第4和第5条,中国人的子女无论出生在国内还是国外,原则上都有权因出生取得中国国籍。

除非①其具有中国国籍的父或母已经定居外国,且②其出生时已经取得外国国籍,才不能因出生而取得中国国籍。

本题中姜某已经在甲国定居,因此姜某之女出生时,若其没有其他国籍,则可以获得中国国籍;若已经取得了其他国籍,则无权再获得中国国籍。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3.甲、乙、丙三国对某海域的划界存在争端,三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

甲国在批准公约时书面声明海洋划界的争端不接受公约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乙国在签署公约时口头声明选择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丙国在加入公约时书面声明选择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

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34题,单选)

A、甲国无权通过书面声明排除公约强制程序的适用

B、国际海洋法法庭对该争端没有管辖权

C、无论三国选择与否,国际法院均对该争端有管辖权

D、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设立排除了国际法院对海洋争端的管辖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法院方式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海洋法法庭的性质、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诉讼管辖权。

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诉讼管辖权以争端方的同意为条件,甲国有权在加入公约时声明不受公约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约束,A错误,B正确,C错误;国际海洋法法庭仅对海洋争端有管辖权,但并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争端的管辖权,D错误。

24.甲团体是X国反政府一方,其与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