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734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docx

级儿科学教学大纲修订

《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143L06G学分:

2周学时:

2总学时:

42

学时分配:

理论25/见习17开课学期:

3.2

开课学院:

医学院

英文名称:

Pediatrics

适用专业: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模块

先修课程:

基础医学课程、诊断学、外科学总论

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

所属基层学术组织:

儿科学教研室

二、课程简介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

本课程主要按课堂讲授方式上课。

教学的宗旨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措施和掌握各类儿科常见和急、危重症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儿科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方法,临床技能和儿科新知识和新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其实践环节能增强学生对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初步了解,为日后学习和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奠定基础。

通过学生深入病房,亲自接触病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了解各种化验情况和诊断与治疗等,使学生对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治原则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原则。

三、教学目标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临床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启发式讲授及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使学生具备对儿科各系统常见和多发疾病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拥有改善小儿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的医学专业技术基本能力;使学生独立学习、观察识别、思维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

(1)掌握儿科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及喂养的基本知识;

(2)掌握儿科各系统常见和多发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要求注意学科的系统性,在深度和广度上反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并符合我国儿科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授课内容

学时

章节

授课内容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0.5

第十一章

小儿腹泻病

1

液体疗法

1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

第十二章

支气管肺炎

1

不同病原肺炎

1

支气管哮喘

1

第三章

儿童保健原则

自学

第十三章

先天性心脏病

1

心力衰竭

1

第五章

儿童营养及喂养

1

第十四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

1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1

肾病综合征

1

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

1

第七章

新生儿总论、NRDS

1

第十五章

小儿造血血象特点,营养性贫血

1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1

小儿白血病

自学

内科

已讲

新生儿黄疸

ABO溶血病

1

第八章

先天愚型

0.5

第十六章

颅内感染(化脑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热性惊厥

2

苯丙酮尿症

0.5

第九章

原发免疫缺陷病

自学

第十七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自学

川崎病

过敏性紫癜

1

第十章

麻疹手足口病

出疹性疾病

1

第十八章

小儿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项目

讲解

结核病总论、原发型肺结核

1

结核性脑膜炎

1

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0.5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二)熟悉:

儿科学的特点。

(三)了解: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的战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二)一般介绍:

儿科学的特点、范围和任务及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的战略。

第二章生长发育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

(二)熟悉: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熟悉小儿体格生长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

(三)了解: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的增长:

包括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增长规律等。

身材的增长:

包括身高、坐高等。

体围的增长:

包括头围、胸围、上臂围等。

骨骼:

包括头颅骨、脊柱、长骨(骨龄)。

牙齿:

萌牙时间、顺序

(二)一般讲解:

小儿几个重要阶段的运动发育及语言发育及神经系统反射等

(三)一般介绍:

儿童常见的几个儿童行为问题;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一般介绍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章儿童保健(自学)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各年龄期保健原则,掌握儿童的预防接种。

(二)了解: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二、自学内容:

1.儿童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包括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的保健重点,重点讲解有关小儿预防接种的各项内容与实施程序。

2.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二、三、四节小儿营养和喂养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

(二)熟悉:

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

(三)了解:

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断奶时间、注意事项、提倡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奶方的配置和奶量的计算

3.辅食添加的原则、种类和时间

(二)一般介绍:

1.小儿对能量、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

2.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中牛乳、羊乳、代乳品的适应征、优缺点和成份

3.幼儿膳食的配制原则、种类和方法

4.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第五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以及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

营养不良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三)了解:

营养不良的实验室检查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营养不良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其临床特点和常见的并发症。

2.营养不良的诊断即分型和分度

3.营养不良的三阶段治疗

(二)一般介绍:

营养不良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并结合病因讲述预防措施。

第五节维生素营养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二)熟悉:

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了解:

维生素D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骨骼畸变体征、实验室和X线改变。

2.佝偻病的分期诊断标准和防治。

3.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一般介绍:

1.维生素D的代谢及其生理作用

2.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3.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

第七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二节新生儿总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新生儿分类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

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二)熟悉: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熟悉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

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检查、治疗及预防。

(三)了解: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护理。

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新生儿分类及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极早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的定义。

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二)一般介绍:

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体液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一般介绍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要求,一般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要点,氧疗、PS替代疗法等。

一般介绍预防措施。

一般介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四节新生儿窒息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后遗症,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治疗。

(二)熟悉: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本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Apgar评分及复苏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及后遗症。

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

介绍呼吸管理和监护。

(二)一般介绍: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本病的预防。

第五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

本病的原因、发病机制与预防。

(三)了解:

本病的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亚低温治疗的应用。

(二)一般介绍:

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与预后。

第十一节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一、新生儿败血症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了解: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感染途径及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强调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要结合产前、产时和产后的感染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加以判断。

治疗采用综合措施:

包括正确选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

(二)一般介绍: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包括感染途径和常见病因;新生儿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特点与发病关系。

 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

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了解:

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病因。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本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二)一般介绍:

本病的病因。

三、新生儿宫内TORCH感染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

(二)熟悉:

新生儿宫内病毒感染(TORCH)的病因及常见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病理性黄疸、巨细胞感染性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害等多系统先天性损害等临床表现及诊断,更昔洛韦的抗病毒的治疗。

(二)一般介绍:

介绍TORCH的病原学种类包括:

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

O是other的简写,指其他病原体,包括新生儿梅毒等。

TORCH的常见临床表现

第九节新生儿黄疸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掌握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二)熟悉:

新生儿溶血病(黄疸)的治疗。

(三)了解: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了解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鉴别诊断与黄疸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黄疸的分类,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重点讲解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二)一般介绍:

黄疸治疗。

一般介绍病理性黄疸的原因、鉴别诊断、黄疸实验室检查。

一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第八章遗传性疾病

第二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

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特点。

(三)了解:

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咨询。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

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特点。

(二)重点讲解: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三)一般介绍:

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咨询。

第三节苯丙酮尿症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熟悉: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三)了解:

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及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二)重点讲解: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一般介绍:

苯丙酮尿症的筛查。

第九章免疫性疾病

第二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自学)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法。

(二)熟悉: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二、自学内容: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过筛试验及确诊方法。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A缺陷症、胸腺发育不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

2.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每类疾病的共同特点。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般介绍小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

第八节川崎病及过敏性紫癜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过敏性紫癜的分类、临床表现、预后。

(二)掌握:

川崎病及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三)了解:

川崎病及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疾病的临床表现。

重点讲解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标准。

重点讲解川崎病的一般治疗及其治疗新进展。

重点讲解过敏性紫癜的分类、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二)一般介绍:

疾病的病因和病理。

第十章感染性疾病

麻疹、手足口病、出疹性疾病

麻疹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早期诊断要点、典型的临床经过、常见并发症、防治原则。

掌握麻疹与其他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二)了解:

麻疹发病机制。

其他类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预防、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流行病学、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重点讲解麻疹的诊断依据及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详细介绍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二)一般介绍:

麻疹的发病机制。

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二)熟悉: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

手足口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二)一般介绍:

手足口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出疹性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掌握一些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掌握一些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

第三节结核病

总论、原发型肺结核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掌握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及诊断。

(二)熟悉:

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熟悉结核感染的特点。

(三)了解:

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结核病的诊断,特别是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重点讲授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包括:

①临床类型;②病理及转归特点;③临床特点;④诊断要点,强调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既往传染病史、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痰和胃液找结核菌、胸部Ⅹ线检查对诊断的重要性。

重点讲授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重点讲解小儿结核病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卡介苗接种、预防性化疗。

(二)简要介绍:

小儿结核病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简要介绍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

一般介绍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结核性脑膜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熟悉: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临床表现分三期的特点,强调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

重点讲解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二)一般介绍:

结脑治疗的两个环节:

控制炎症和控制颅内压,强调早期、彻底治疗结脑的重要性。

一般介绍结脑发病机理,指出血行播散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发病机理讲解病理类型。

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节小儿腹泻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掌握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

本病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

本病的婴幼儿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型。

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二)一般介绍:

腹泻病的病因诊断方法。

一般介绍四种有代表性的腹泻病(轮状病毒肠炎、侵袭性细菌性肠炎、生理性腹泻、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一般介绍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及预防要点。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脱水程度、脱水性质的判断、低钾血症的治疗;掌握液体疗法的具体实施。

(二)熟悉:

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熟悉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熟悉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病因、治疗;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含义、简易配制及临床应用。

(三)了解: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不同程度、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低钾血症的治疗。

重点讲解液体疗法的具体实施,特别是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二)一般介绍: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以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阴离子间隙的意义及治疗。

一般介绍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含义、简易配制与临床应用。

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六节支气管哮喘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复发。

(三)了解: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几种类型哮喘的诊断依据。

重点讲解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本病的应用。

(二)一般介绍:

支气管哮喘危重状态的处理及预防复发的措施。

一般介绍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七、八节肺炎分类、支气管肺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掌握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

(二)熟悉:

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熟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

(三)了解:

小儿肺炎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重症肺炎的表现,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指征。

(二)一般介绍:

肺炎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异物和肺结核的鉴别。

一般介绍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和并发症。

一般介绍肺炎的分类。

第九节几种不同病原的肺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鉴别。

(二)熟悉:

G-杆菌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熟悉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支原体的病原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要点。

(二)一般介绍: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原特点和治疗原则。

一般介绍G-杆菌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第十三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二、三、四节先天性心脏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及大动脉转位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常见并发症。

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预防及治疗原则。

(二)了解: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了解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及介入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上述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特点等诊断方法与并发症。

(二)一般介绍: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预防及治疗原则。

一般介绍胎儿心脏胚胎发育、正常胎儿循环及出生后血循环的变化。

一般介绍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

一般介绍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一般介绍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

第九节心力衰竭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了解: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一般介绍: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

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和严重病例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症状产生的机制及处理。

(二)熟悉:

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和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及产生机理。

重点讲解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及其变化规律。

(二)一般介绍:

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一般介绍急性肾炎的处理原则。

一般介绍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一般介绍急性肾炎的病程、预后和预防。

第四节肾病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及及激素治疗方案。

(二)熟悉:

肾病综合征四大特征的产生机制。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三)了解: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常见的病理改变。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要求。

重点讲解肾病的治疗原则,尤其是讲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二)简要介绍: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简要介绍肾病的常见并发症。

一般介绍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常见的病理改变。

一般介绍预后。

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二、三、四节小儿造血、血象特点与营养性贫血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治方法。

(二)熟悉:

正常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小儿贫血的定义、程度与分类。

(三)了解:

贫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营养性贫血的治疗:

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等。

(二)一般讲解:

贫血预防措施。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⑴正常小儿造血的变化规律、髓外造血的定义与意义;⑵正常小儿血象变化规律;⑶正常血红蛋白种类的变化规律;⑷正常小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变化规律。

(三)简要介绍:

贫血的定义、小儿不同年龄贫血的标准与分类。

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六节小儿白血病(自学)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熟悉:

小儿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三)了解: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化疗方案。

自学内容:

1.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治疗原则。

2.各型白血病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改变。

3.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化疗方案。

第十六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四节化脓性脑膜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

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措施和并发症的治疗。

(二)熟悉: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

(三)了解: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化脑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的变化特点,强调新生儿和小婴儿化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