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812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docx

上海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

上海2011年高考历史第二册考点全整理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

出现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定义:

以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取代采集与渔猎。

地位: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粟、黍、水稻、稷、大豆】

特点:

南稻北粟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黄河流域【粟类旱地作物】长江中下游【水稻】)

意义①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②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

③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典型: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中华文明的起源

炎黄传说: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

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

核心地区: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时间: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二里头遗址:

考古发掘显示----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

①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②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质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

③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二重证据法: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

用“地下之新材料”证明“纸上之材料”,即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

也引申为不同来源史料间的相互印证。

实践:

参照文献《礼记·礼运》与考古发掘成果----二里头遗址相互印证展现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文献记载: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司马迁《史记》

判断方向①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

②“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禅让制----世袭制】

③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世袭制、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等是其具体体现。

考古资料①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表明社会分化已很明显。

②进入青铜时代:

遗迹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符合《礼记·礼运》中的记载。

***体现了等级身份,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商朝与青铜文化

史称:

商朝时间: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开国君主:

商汤事件:

鸣条之战灭夏建商都城: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历史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方国联盟定义:

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内服:

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别称:

大邑商、天邑商

外服:

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别称:

四土、四方

青铜时代①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表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②商朝青铜器的特征:

商朝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

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专用于王室与贵族的礼典、祭祀等活动,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③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索商史的第一手资料。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史称:

西周时间: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开国君主:

周武王事件:

牧野之战灭商建周都城:

封邦建国制目的:

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内容:

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影响:

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

战国公元前476----公元前221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急剧的变革。

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

社会大变革:

经济领域的变革是最深刻的变革①经济技术: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②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③阶级关系:

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

④社会分工加速: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名利、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百家争鸣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方案。

儒家创始人:

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

的生命力,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孟子:

由“仁”发展出“仁政”。

荀子:

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法家时间:

战国初期代表人物:

韩非、李斯

主张:

正面肯定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

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

缺陷:

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十分明显。

道家时间:

春秋时期代表人物:

老子

主张:

对现世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和对财富权力的追逐,具有对事物恒变、矛盾对立的转化的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

意义:

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商鞅变法背景:

战国初期,秦国国势日弱

【法家】目的:

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内容:

废除井田制度、奖励农耕、废除世卿世禄、建县制和什伍连坐。

影响:

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秦的统一: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建立

史称:

秦时间: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开国皇帝:

秦始皇嬴政都城:

咸阳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内容: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

特点: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

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②建造驰道和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③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

④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⑤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影响: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秦的灭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①徭役繁重,过度征用民力。

②《秦律》名目繁多,刑罚苛刻。

③赋税繁重。

④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秦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表面原因】统治者忙于宫廷斗争,大肆诛杀宗室朝臣。

【导火线】秦末农民起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权利而展开了“楚汉战争”。

刘邦获胜,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史称:

西汉时间: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开国皇帝:

刘邦事件:

建立汉朝都城:

洛阳

汉承秦制:

汉朝建立后,汉统治者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

有所损益①政令施行宽简舒缓

②刘邦借鉴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分封同姓诸侯。

形成郡国并行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布衣将相之局定义:

汉初,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被封为将相重臣,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

形成原因①战国废除世卿世禄,代以军功授爵。

至秦朝末年,王侯将相不必贵胄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②汉朝的开国皇帝和群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

意义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汉初统治者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①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迎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

②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恢复发展。

③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景之治①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②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免田租。

③废除秦朝留存下来的严刑苛法。

积极: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

消极:

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

政治上①实行内外朝制: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

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②创设“刺使”制度:

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③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手段:

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建太学,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

注重改正朔,易服色等礼仪制度,实质是“儒表法里”。

②影响:

儒学成为“经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为儒学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东汉的兴衰

史称:

东汉时间:

公元25年----公元220年开国皇帝:

光武帝刘秀事件:

重建汉朝都城:

洛阳

东汉的衰败: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表现①政治上:

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官宦世家。

②经济上:

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③军事上:

拥有“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

④文化上:

具有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把持地方舆论。

影响①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②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纷纷起兵,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割据和分立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权、刘备。

军事是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

孙刘联军运用火攻打败曹操。

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

背景①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

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②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

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区域经济的发展①曹魏:

推行军屯、民屯,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少作用。

②蜀汉:

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

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

开发少数民族聚集的南中八郡。

③孙吴:

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

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

使“山越”人与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了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

评价①经济发展迅速,并且推动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②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比较稳定而有序的状态。

对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有利一些。

③实现了局部统一,且随着各个区域的不断发展,缩小了差别,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东魏→北齐

                 十六国【北朝】:

北魏

魏西魏→北周  隋

蜀西晋

吴               东晋【南朝】:

宋→齐→梁→陈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原因①南方比较安定;②北方人口及生产技术的继续南迁;

③少数民族出居平原与汉族融合,共同开发南方;④统治者的推动、自然条件优越等多方面因素。

表现①先进农业区的形成:

江浙、湘赣、巴蜀;

②农业技术进步:

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改进推广和北方作物的引进;

③手工业发达:

丝织、冶炼、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

④商业:

商业繁荣的大城市和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原因①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②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推行汉化。

体现①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收先进的汉族文化。

②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内容政治:

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与律令。

全面推行汉化:

迁都洛阳。

经济:

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

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风俗习惯: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姓为汉族单姓;促进胡汉通婚。

影响:

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汉文化吸收胡文化①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②高足家具【胡床】、胡服、胡食【胡饼、奶酪、烧烤】的传入,使人们的生活更趋丰富多彩。

③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为传统艺术文化添彩。

特点:

互相渗透,取长补短。

影响①增进了民族凝聚力。

②为全国大统一奠定基础。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的进步。

④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为中华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隋朝时间:

581年----618年皇帝:

杨坚事件:

杨坚篡周建隋都城:

长安

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唐朝时间:

618年----907年皇帝:

李渊事件;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都城:

长安

三省六部制

内容①初创于隋文帝时,唐朝时继承和发展。

②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③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唐朝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

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

以诏令的形式颁布执行。

实质:

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逐渐加强的产物。

作用:

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严格执行该制度,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隋唐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

世卿世禄制秦朝:

军功授爵制汉朝:

推举制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

科举制

科举制概念: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发展:

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

作用①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②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利完全收归中央,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

③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④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贞观之治

概念: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号贞观,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原因①隋的制度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隋末农民起义打击了统治阶级,唐朝积极吸取教训,调整统治建设。

③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内容①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②广招贤才,知人善用。

③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

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代表:

将文成公主嫁给土蕃君主松赞干布)

中外文化交流

开通:

西汉张骞全盛:

唐朝

原因:

唐朝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对外的开放、疆域的辽阔、国力的强盛,交通的便利。

范围:

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

文明交流①中国输往西方:

丝绸、纸张、瓷器、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

②西方输往中国:

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

人员往来:

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贾、僧侣、使节,尤其是粟特人。

安全保障: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意义①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朝鲜、日本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②丝绸之路东段终点的唐都长安,作为东西交通的枢纽,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③丝绸之路使唐文化对中亚、西亚文化的吸收、融合,内涵非常丰富,是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典范。

④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

与朝鲜(新罗)的友好往来①与唐朝互遣使节;②不断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③广泛吸收唐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科举制度等。

与日本的友好往来①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

②留学生和学问僧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

③吸收融合唐文化,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和渗透了儒家思想的社会风俗、伦理规范等。

东亚文化圈:

唐朝至19世纪上半叶,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唐对外交往的特点①交往的范围广泛;②交往的领域全面;

③交往的渠道众多;④双向的互相交流;

⑤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影响①唐成为了周边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中心;②加强了唐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③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④加强了唐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汇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宏;

⑤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深远,为亚洲和世界经济文化做贡献。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