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939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docx

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报告

精雕细琢话山水平淡淳美书田园——陶谢山水田园诗研究

内容摘要:

陶渊明和谢灵运身处的时代大致相同.都生活或在社会动荡的晋宋之交。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427年,享年63岁;谢灵运生于公元385年,卒于433年,活了49岁。

陶渊明、谢灵运作为山水田园诗派里程碑式的人物,对他们的研究历代不绝。

本文试着从二人的门第出生、仕途经历、以及诗歌的不同境界进行对比研究。

第一章、陶谢的门第差异

一、柴桑寒门

六朝时一个及其重视门第出生的时代。

“士大夫只知有家,不知有国”成为了反常的历史现象。

西晋太康时期的诗人左思以及南朝X宋诗人鲍照,都是因为出身庶族而得不到重用。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出身于贫贱之家,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最终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XX郡公。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司马政权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幸赖王导、陶侃等实力派支持司马睿,稳住了半壁江山。

然而,即便这样,在士族大家的的眼里,陶侃这样的人物还是不入流的,陶侃成就不朽功业后,士族之人依然瞧不起他,公然称其为“溪狗”这一带有蔑视性的称谓。

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宦已历三世。

如果按照三代做官便可成为士族的话,陶家应该算是够格了,但是与王、谢这样的大家世族相比,陶氏依然显得资历尚浅。

“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

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

直答语:

‘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世说新语·方正》)

王修龄,琅琊王氏子弟:

陶胡奴,陶侃第十子;谢仁祖,陈郡谢氏子弟。

按说人家主动送米给你,你不要也就罢了,怎么还出语伤人呢?

正如上文所说六朝时候门第观念极重,士庶之间不通婚,不较好,甚至不同坐。

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滑稽尴尬的场面。

而这篇文章出自《世说新语》里的方正篇,说明作者X义庆对王修龄这样的做法是持认同的态度。

陶渊明是庶出,在时人眼里,地位就更加低了一等。

这样,门第就不足以成为他傲世的资本,反倒郁结于胸,变成难以言说的隐痛。

正如逯钦立先生所说,“越是他的家族还未跻身于门阀士族之林,越是门阀士族不承认陶家的门第地位,陶渊明就越是对门阀士族表现出兀傲不逊,自负自己的门第的高贵,从而表现出强烈的门第观念。

二、乌衣之族

与陶渊明相比,谢灵运的家庭无疑是极其显赫的,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名门贵族。

谢灵运祖籍陈郡阳夏,陈郡谢氏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望族。

谢灵运的曾祖谢安是著名的风流宰相,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前锋都督。

叔侄二人联手击败号称百万的前秦苻坚,保住了东晋的半壁江山。

谢灵运就出身于这样一个闪耀着光环的神圣家族。

这个家族的日常起居、审美情趣,以及祖辈的言传身教都给了谢灵运重要的影响。

并且谢小小年纪就袭封了康乐公的爵位。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达,谢灵运从小就濡染了一种华贵的气质。

第二章、陶谢的入世之路和思想嬗变

一、陶渊明的用世之心和人生转折

陶谢带着不同程度的门第观步入社会,享受着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地位。

谢灵运自不必说,18岁就袭封了康乐公的爵位。

陶渊明虽然相形见绌,但也凭借着祖上的余荫,多次轻易地担任了镇军参军、江州祭酒、彭泽令等不大不小的官职。

权利和义务总是相互的,在享受着家族带来的名利时,也必须承担起振兴家族的使命。

下面我们来看看陶谢二人的用世之心。

个人是无法超越时代而存在的,评价历史人物时,只有把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能尽量做到客观准确。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读书人最大的梦想,谁能一出生就看破红尘对名利不屑一顾呢?

渊明父祖三代为官,曾祖还官居东晋宰辅。

这样辉煌的经历即使他出仕的思想基础又是人际关系的积累。

陶渊明早期的作品多表现用世的志向。

《停运》“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八表同昏,平陆成江”,喻示着诗人对于时事的忧心,以及功业难成的感慨。

《荣木》诗“先师遗训,余岂之坠?

四十不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更直接地传达出对儒家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的向往,“千里虽遥”一句更可见其昂扬的进取精神。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初仕到四十一岁归隐,在宦海中漂泊了十三年之后,终于上岸“止泊”,关于辞官的原因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

“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叶嘉莹先生说:

“如以渊明之志意而言,则用世乃其本心,归田才是不得已。

然而如果以渊明之质性而言,则归田才能保全其自然与真淳,而出仕则不免‘违己交病’之患。

所以渊明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的隐居的高名,也非为了世俗的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在‘大伪斯兴’的此一人世,保全其质性自然的‘真我’。

”诚哉斯言!

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陶渊明人生取舍的依据,简言之,就是为了保全自然质性。

二、谢灵运的心灵重荷和难脱执迷

能否善保家门是六朝子弟面临的严峻挑战,故而谢安早年虽然隐居东山,与王羲之、支道林等名士悠游山水,朝廷屡征不出,但当其兄弟谢万北伐失败,家族地位岌岌可危之际,谢安毅然出山。

谢安晚年非常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这些教育包括了道德、文学、人生诸方面。

《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与子弟们关于人生理想的一次讨论“谢太傅问诸子侄:

‘子弟亦何以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

‘譬如芝兰XX,欲使其生阶庭耳。

’”谢安点头称是。

“芝兰XX”在今天就成了有出息的子弟的代称。

继谢安之后,谢安之孙谢混担当起了家族文化领袖的角色。

他与谢灵运、谢弘微、谢瞻等以文义赏会,形成了一个谢氏家族的文人团体。

又因为他们住在建康秦淮河畔的乌衣巷,于是称之为“乌衣之游”。

据《宋书·谢弘微传》记载: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谢混不仅以文义赏会,还不失时机地指出他们的优缺点,督促他们的成长,从其《诫族子诗》中可见一斑:

“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

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数了勉之哉,风流由尔振。

如不犯所知,此外无所慎”

谢灵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濡染着浓重的家庭文化,被强化着以振兴家族为己任的意识。

晋宋之际,堪与谢灵运显赫门第比肩者寥寥;堪与其天才相媲美者几稀。

《宋书》记载谢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高贵的门第使他养成一种精英意识。

门第与才华两相作用,遂又养成他高傲、偏激的性格。

文帝即位之后,为了笼络士族,装点门面,招谢灵运入京,“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文帝看清了谢灵运的弱点,他绝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只不过是装点太平的花瓶。

谢灵运却看不到这一点,还在皇帝面前放肆起来多次称病不朝,远游百里,从不向皇帝请假。

第二次东归始宁后,结识了气味相投的族弟谢惠连以及何长瑜等人,“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又作裸体之游,惊扰百姓,大伤风化,被人告发,改任为XX内史,但他依然有恃无恐,“在郡游牧不异永嘉”文帝大为光火,却隐忍不发。

只是暗示谢灵运上表乞归。

后为有司所纠,发配XX,又被告发谋反而遭弃市。

由于“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深入骨髓,古往今来进入这个误区的文人犹如飞蛾扑火、前仆后继。

前有曹植、后有李白,都以文采冠绝一时,且都以建功立业自命,却没都是政治上的困顿之士。

谢灵运的死,主要是其狂傲的性格致祸。

《南史·谢灵运传论》说:

“灵运之才,江左独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谢灵运的杀身之由,概括起来为:

猖獗、轻燥、纵气,一言以蔽之,是“狂”。

第三章、陶谢诗歌艺术境界比较

一:

陶谢对真与清的追求

1、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诗文中多次使用了真这个字眼。

如《饮酒》其二十言: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逢使其淳。

”这里真和淳对举,指朴实的社会风气或人格。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云“养真衡茅下”,此处之真,指不受玷污的淳朴人格。

《感士不遇赋》序云: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

”这里的“真风”也是指真实淳朴的风气或人格。

《诗品》评陶抓住一个“真”字,曰“笃意真古”。

这个真字,从创作主题的角度讲就是真性情、真感情。

那么,陶渊明诗文中的“真”,与后人推崇其性格的“真”,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

《庄子·渔父》曰:

“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可见,真是天地生命的本性,圣人法天地故能合于真的境界,这样就将天地与人联系在起来。

又曰: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着虽笑不和。

真悲者无声而哀,真怒者未发而威,真亲者未笑而和。

“这就从天地之真转移到人格、性情之真。

《庄子·齐物论》郭象注曰:

“仁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而已,又何所有哉!

”可见,真与自然是同义语,陶渊明所追求的与后人所钦羡的,就是一种自然的人格或自然地风格。

陶渊明之真可分为两个层面:

人格、性情之真与诗歌风格之真。

萧统《陶渊明集序》说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明显地,萧统揭示了陶渊明人格之真,并且将其定位为正统的儒家形象,大概是联想到了箪瓢屡空而矢志不渝的颜回。

今人黄坤也指出了陶渊明人格之真与诗歌之真的关系:

陶杜成为伟大的诗人,全在他们身上所共有的纯真。

在陶渊明诗中表现一个真字,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

前人推重陶渊明,也往往集中在一个“真”字上。

萧统说他“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王十朋赞美他“潇洒风姿太绝尘,与性欲内任天真”(《观陶渊明像》)。

陶渊明的诗景真、情真,无非天机流行,均有真气盘旋之上。

任真、任自然地个性是陶渊明人生态度的重要标志。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

“渊明所有的,实在只是一个‘真’字。

‘质性自然’,这是陶渊明生而具有的一种可贵的禀赋。

”[]人格、性情之真又不能不影响到艺术风格。

清代钱谦益曾说:

“有真好色,真怨诽,而天下始有真诗。

”可谓肺腑之言,一语道尽性情与诗美的关系。

清代叶燮《原诗》也讲到:

“陶诗三昧也。

”也明确的指出了人格对诗格的影响。

清代温汝能也谈到了这种影响:

“渊明之诗何诗也?

渊明之为人何人也?

陶渊明出处俱在,盖始终不以荣辱得丧挠败其天真者也。

其心盖真且淡,故其诗亦真且淡也;惟其真且淡故其评之也难。

”陶渊明其人其诗晶莹透彻,诗如其人,人如其诗,可谓“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2、山水清音康乐辞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从儒家名教观念挣脱出来以后,晋人一下子久投入了山水的怀抱,发现了山水清新怡人的属性。

左思《招隐诗》其一云: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王羲之《兰亭诗》其二云:

“虽无丝与竹,玄全有清音。

”他们对山水一往而情深,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山水“清”的特质。

谢灵运之遨游比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的笔下山水也被赋予了“清”新的情调。

日本学者小西昇《谢灵运山水诗考》一文通过统计发现,谢诗中用清字41次。

这就令人信服的揭示了时代审美风尚。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云: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游岭门山》诗云:

“君子岂定所,清尘虑不嗣。

”《石门岩上宿》诗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云: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过始宁墅》诗云: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云: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清辉能娱人,游子澹忘归。

”……此类用法,不胜枚举。

谢客山水诗呈现出迥异于前人的清新特点,也不同于陶渊明平淡自然地风格,体现了宋人对山水的衷情。

谢诗对清的追求超出常人,谢诗的清词丽句也使其山水诗少了一份人世间的烟火气息,而多了几许高处不胜寒的名士风流。

清,作为一个中古美学的重要审美X畴,对谢灵运的审美观起着重要作用。

老庄倡导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世说新语》中以“清”来评价人物。

对清的追求,本质上表现了谢灵运对自然地渴望。

仕途失意后,谢就将满腔的郁结,寄托在山水之上,他希望能够在山水之上体验到书本中得来的玄理,从而派遣心中的苦闷,获得心灵上的升华。

这个目的事实证明是没有达到,他一生都在仕与隐之间徘徊。

但在客观上则促进了山水诗的勃兴。

因此,陶渊明的真和谢灵运的清,各从一个角度实践了对自然的追求,殊途同归。

陶渊明侧重从平淡、朴素的角度把握田园真意,表现了合于自然的风格;谢灵运侧重从精雕细刻、人力修饰的角度表现山水的清新,呈现出经过人工修饰之后返于自然的特色。

二:

陶诗的化境

陶诗的极致是化境,谢诗则被认为是写境。

化境乃大巧运斤,似非出于人力;写镜则天才纵放,锤炼之极,不遗余力。

化境是艺术的极致,写境也是不可多得的上品。

1、无我之境

诗人的创作,一般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

有的注重灵感的爆发,比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有的靠苦吟推敲,如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的骋才恃智如谢灵运;有的感兴随缘如陶渊明……

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委运乘化的人生态度,以一种不忧不惧、听任自然的态度投身到大化中,绝不刻意追求什么,也不躲避什么,凡事都坦然受之。

沉潜到物象之中做到无我交融,近乎庄子的“物化”。

当诗人把这样一种哲学认知和人生态度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就容易产生出一种境与意会的创作方式。

这种创作方式非常注重与外界事物的偶然兴感。

诗人平时在生活中感悟到人生与自然,一旦有默契于心的外物,审美感兴就随机产生了。

这类作品,正如朱熹所言“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近于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陶诗的特质在于物我两忘。

如为后世推崇备至的《饮酒》起五,它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传达“飞鸟相与还”的诗意回归以及“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的人生情怀。

诗人“悠然见南山”的自适态度赢得了无数士大夫的激赏。

“悠然见南山”是人与物和谐共荣,完全消融于大自然中。

合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心斋”、“坐忘”、“物化”、“齐物”的理论。

苏东坡说: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陶渊明此类创作俯拾即是,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物我交融,清新怡人,完全是诗人一时兴到之言,完全看不到预先设想。

因而清代沈德潜《古诗源》评曰:

“昔人问《诗经》何句最佳,或答曰:

‘杨柳依依’。

此一时兴到之言,然亦实是名句。

倘有人问陶公何句最佳,愚答曰: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亦一时兴到也。

”所谓“一时兴到之言”,即心与外物猝然遭遇,无意于诗而诗心自至。

此外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均娓娓道来,折射出诗人恬淡平和的心态。

2、信笔为诗合自然

陶渊明化境的风格是信笔而出、平淡自然,然平淡自然非平直平白,实乃远淡有深意。

前人论陶,均以平淡自然目之,可谓抓住了要害。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中说:

“靖节诗,初读之觉其平易,及其下笔,不得一语仿佛,乃是其才高趣远使然,初非琢磨所致也。

王元美云:

‘渊明托旨冲澹,其遭语有极工者,乃大人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

’此唐人淘洗造诣之工,非所以论汉魏晋人,尤非所以论靖节也。

朱子云‘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斯得之矣。

下面结合陶渊明的创作实际,尝试说明之。

陶渊明《答庞参军》四言其五: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岂忘宴安?

王事靡宁。

”其六: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敬慈良辰,以保尔躬。

”“昔我”“今也”句,化用《诗经·采薇》句,渲染离别时惨淡的氛围,发于XX,自然天成。

《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去,闲暇则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诗句由情入理,然而句句关情,源于陶渊明自己的心理写照,毫无芥蒂存于胸中。

3、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阅读过程中还存在着接受主体这一重要的因素。

少年读者,多半还处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段,相比人生感悟多,哲理韵味浓,语言平淡朴素的的陶诗,这些读者常更喜欢华丽的宋词、红楼之类,因为,那里寄托了他们青春的梦幻。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人格涵养的提升,才会多少品味出陶诗的胜境来。

黄庭坚《书陶诗后寄王吉老》说:

“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每观此篇,如渴而饮泉,如欲寐而啜茗,如饥啖汤饼。

”这就点出了读者对象的接受程度特点。

苏轼的认识更为深刻,他认为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就揭示出了艺术的辩证性,即看似相反的两种属性在同一事物上出现。

“质”、“癯”只是表面现象,“绮”“腴”才是陶诗的本质——陶诗枯淡、质实得外表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诗性内涵。

陶渊明创作方式重感性随机,物我交融,并不等于在艺术构思、艺术传达时是草率的。

恰恰相反,在很多时候高品位的读者仍然读出淡远,浑融。

甚至在有的时候陶诗还讲求炼字琢句,只不过因其驾驭能力高超,读者并不觉得有修饰、雕刻的痕迹。

如《和郭主簿》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用一“贮”字,将树荫的浓密茂盛,树冠的覆盖交织写得活灵活现;《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著一“洗”字,仿佛看到树叶愈发碧绿光亮之态。

X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就用了一个“洗”字。

两相比照,更见陶渊明首创之功。

《杂诗》其二: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几处动词“挥”、“劝”、“掷”,极见炼字之妙,对后世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似乎有直接的影响另如《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古诗归》谭元春评曰“翼字奇古之极”,钟惺曰:

“翼字看得细极静极”,沈德潜《古诗源》“翼字写出性情”。

“翼”字本是名词,于此用作动词,颇显活泼的动感,禾苗在南风的护佑下茁壮成长,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趣。

陶诗虽然也有语言的修饰,但它的好处实在是胸怀气魄在起作用。

若无人格力量的支撑,再华美的语言也是徒劳。

语言风格的平淡自然只是陶诗的皮相;悠然远怀的人生襟抱才是陶诗的骨象。

我们切不可徒赏与外部形式而忘记了陶诗的中脊和灵魂。

三、谢诗的写境与返于自然

清代沈德潜《说诗啐语》说:

“陶诗合于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追琢而返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陶诗高处在不排,谢诗胜处在排”。

受此启发,笔者概括陶谢诗的最高境界一为化境,一为写境;陶谢诗歌的风格,一个合于自然,一个返于自然。

1、精心营够返自然

谢诗的独特魅力在于他注重色彩的艳丽、辞藻的精工、对偶的整齐。

“康乐一字百炼乃出冶”谢诗以人工的修饰和雕刻,营够了自然的境界,刻画了自然的清新面目,一扫旧文坛“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局面”,从此“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丽而追新”的新诗风取代了“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词无闻”(《宋书·谢灵运传论》)的玄言诗风。

在对诗歌艺术风格的追求上,陶谢均力臻自然的境界,此为同;区别在于,陶是不期然而合于自然,谢是浓丽之极,雕琢之极而返于自然。

谢灵运以他天才的大手笔,精心营够了返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创作的法门。

谢灵运主要通过动词的锤炼、色彩的搭配、对仗的精工等方面,力图摹写自然的原貌,传达出自然界的无限活力。

下面各举数例说明。

首先看动词的锤炼。

与陶诗相比,谢诗运用动词的比例加大了,动感增强了。

《过始宁别墅》一诗有“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一“抱”、一“媚”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传达得惟妙惟肖,令人想见白云、绿筱的千娇百媚。

这样的写境虽见人工雕琢的痕迹,却如逼真传神的油画。

《游南亭》“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生命力之动感极强,特别是“密林含余情”与陶渊明之“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有异曲同工之妙该。

诗又写“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其中“被”“发”二字,写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状态。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有“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将自然界拟人化。

《登上戍石鼓山》中有“日没涧增波,云生岭逾叠。

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

”写出了自然界瞬息间的动态变化。

在常人眼里不过是和谐、静谧的静态化景物,在谢灵运看来一切都在生长、变化,充满活力。

这可能与谢灵运性格中躁动不安的个性有关,他本身就是不安的,经常深入自然之中探幽访奇,因此他笔下的自然也被赋予了他的性格特点——动。

除注重动词的锤炼外,谢诗还以色彩的搭配著称诗坛。

《入彭蠡口》诗“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一绿一白,状物精工。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XX映碧涧,石蹬泻红泉。

”一碧一红形成鲜明对比,给人极其强烈的视觉刺激。

谢诗中多喜用红、绿、紫三种重色调,可见谢灵运秾丽的美学追求。

《读书斋》写道:

“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

”《赠从弟惠连》:

“山桃发绿萼,野蕨渐紫苞。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谢眺》: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山居赋》中也有这样的色彩描写:

“播绿叶之叶茂,含红敷之缤翻。

”、“映红葩于绿蒂,茂素蕤于自枝。

”色彩浓重,搭配和谐。

谢灵运浓烈色彩的美学追求,与陶渊明对平淡之美的追求一样具有审美追求,与陶渊明对于平淡之美的追求一样具有审美价值,通过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写出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与无限生机,虽说是运用了人工的雕琢,然而也可以臻于自然的境界。

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不施粉黛而能倾国倾城,固然是佳致;浓妆艳抹而能光艳照人,也是不可多得的境界,套用苏东坡的话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对待陶谢之诗亦应作如是观,否则诗歌的王国里将是多么的单调。

不同的是,陶渊明的平淡之美以把握,传达大自然的神韵胜;而谢灵运的华丽之美以刻画、描摹大自然的外在状貌胜。

谢诗还注重对偶的工整。

如《从游京口北固应诏》:

“远岩映兰薄,白日XX皋。

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四句属句精工,形式整齐。

再如《登江中孤屿》:

“乱流趋更艳,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也给人以整齐的形式美。

此外如前文所举的“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不胜枚举。

诗歌是时间性艺术,山水诗空间性极强的事物,以时间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空间性的山水,谢灵运为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其中一个是对偶的描写,另一个就是游观的方式。

在对偶中诗人利用各种搭配组合关系,把相同、相近、相反的大量事物容纳在两两相对的诗句中,可谓事半功倍。

运用对偶还可以用精简的笔墨对外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精细刻画。

如《过始宁墅》:

“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写山行、水涉,写岩石、岭、洲、渚、云、石、筱、涟。

对偶句以最少的语言传达出最大容量的信息。

谢灵运的大量近似于格律诗的创作,无疑是后来沈、谢“永明体”革新的先导。

谢灵运的创作方式是“兴会标举”,这一界定已经内在的暗含了其创作必然是天才对自然的驾驭和统摄。

动词的锤炼、色彩的搭配、对偶的精工颇能说明这一点。

以合于自然和返于自然来概括陶谢诗歌的大体风格,这是相对的划分。

相对于陶诗的自然天成,谢诗当然显得雕琢。

但将谢诗与“元嘉诗坛之辅”颜延之相较,恐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南史·颜延之传》记载:

“延之尝问鲍照已与谢灵运优劣。

照曰:

‘谢公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绘满眼。

’延之终身病之。

”钟嵘《诗品》也说:

颜延之“其源出于陆机”,这是指他们都有语言艰深、讲究雕琢修饰、辞采华丽的特点。

可见在颜谢之间,谢诗显得自然天成。

与陶诗比谢诗属于雕琢一派;可与颜诗比,谢诗又见自然之美。

清X熙载《艺概·诗概》中说:

“康乐诗较颜为放手,较陶为刻意。

”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而,对待谢诗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简单的以雕琢、修饰论之。

在浓墨重彩的背后,隐藏着谢灵运孤独无依的心灵,流淌着他无处宣泄的生命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