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2262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docx

小升初冲刺重点中学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后附答案

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

1.1911年,清华大学定《周易》中的名句为其校训,后来减缩成八字校训,那就是“,”。

2.水变动不居,随岸赋形,与智慧相似。

山形巍然,屹立不动,与仁相似。

《论语》中就有“,”的说法。

3.孟子所谓大丈夫是有标准的,那就是“,,”。

4.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

6.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

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7.教育孩子不能打骂,通常要感化。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名句“,”虽是写雨,用来说“教育”,道理也是一样的。

8.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真是“,”。

9.两军相遇勇者胜,军队什么时候出击,士兵的勇气最盛?

《左传》中有谋略:

,,。

1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

11.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

”。

12.“,”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13.鲁迅对敌人和人民的态度十分鲜明,他爱憎分明,由此你想到了他的“

,”。

14.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

15.时间都去哪儿了?

它在孔子“,”的感叹中;它在晏殊“,”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的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16.荷是夏日的典型景物,荷叶初生时,“,”,妙趣横生,惹人喜爱;荷花盛开时,“,”,莲叶繁密茂盛,荷花娇美绚烂;等到“”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17.时下,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到乡村休闲。

到乡村,能感受陶渊明笔下“

,”的闲适;能领略到赵师秀笔下“,”的清新;能体会到杜甫“,”的豪迈。

乡村的魅力,在于重归宁静的安然,重归真朴的美好,欢迎你到乡村走一走!

18.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大量唐诗都吟咏长安之美,如韩愈的“,”;王维的“,

19.”;刘禹锡的“,”。

19.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

“,。

”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

“,。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用“,”表达自己高洁的操守。

20.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

《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眺楼,“,”,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21.古往今来,关于读书,我们的先辈感慨万千。

孔子的“,”折射出辩证的光芒;陈寿的“,”强调要多读书才能有所得;刘向的“,”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诗圣”杜甫的“,”则认为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22.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文天祥说道:

“,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

”王昌龄抒发了满腔豪情:

“,。

”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

”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

“,。

23.“,”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24.暑假,小红与妈妈到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树。

傍晚,她看到太阳圆圆的,像个大红灯笼在天边慢慢往下沉,农家炊烟袅袅上升,黄河缓缓流淌,她忽然想起诗句“,”。

夜晚,她看到起伏的山的上空,月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好像下了雪,小红真想用李贺的“,”来赞美。

25.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写出了儿童捕蝉时的专注:

“,”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26.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有一类以描绘山水景物、反映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山水田园诗”,它们抒发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感情,色彩雅淡,意境幽深。

如王维的“,

”刻画出“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孟浩然的“,”突显出自然率真的性情;陶渊明的“,”表现出恬淡闲适的心境;范成大的“,”则写出农事正忙时山村的寂静。

27.古往今来,梅花一直是高洁的象征。

它不慕虚名,傲视严寒。

为此王安石在《梅花》中用“,”来描绘它;王冕在《墨梅》中用“,

”来赞誉它;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

”来夸奖它;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用“,

”来刻画它。

28.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

“,。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

“,。

29.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让泱泱中华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

你瞧,高鼎《村居》中的“,”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多么清新明丽的田园春景图;杨万里的名句“,

”则描写出炎炎夏日里杭州西湖的独特风光;提到萧瑟的秋天,你自然会想到“,”这一千古佳句;而置身于寒冷的冰雪世界中,你更会由衷地赞叹:

“,”“,”这样的诗句真把冬景写绝了。

30.杏花春雨,西风塞北,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歌咏四季的序幕。

爱春花,苏轼漫步江畔,勾勒出“,”的优美画境。

爱绿水,自居易思绪万千,赞美那“,”的旖旎江南。

爱烟雨,翁卷轻扣柴门,沉醉于“,”的乡村四月。

爱秋月,月光下刘禹锡发现了“,”的秋夜静美。

爱冬雪,雪色晶莹闪耀着柳宗元“,”的独立人格。

31.诗有形。

那是“,”的轻烟淡月;那是“,”的花态草情。

诗有味。

“,”,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

诗有声。

“,”,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诗有色。

“,”,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绿意葱茏,如一首悠然的歌。

32.唐诗之美美在其写景,美在其壮志。

唐诗之美潜于细雨中,杜甫热情讴歌“,”的如酥春雨。

唐诗之美站在柳梢头,贺知章轻声吟咏“,”的二月春风。

唐诗之美飘于边塞外,王昌龄的豪言壮语“,”,闪烁着一尊尊英雄不灭的精魂。

33.幽州台上,陈子昂寂寞而歌:

“,。

”琅琊山中,欧阳修悠然而吟:

“,。

”晨雾茫茫,芦苇飘荡:

“,,,。

”暮雪纷纷,红旗不卷:

“,。

”战乱之际,白居易对月抒怀:

“,。

”心怀愁绪,李清照倦于晨妆:

“,。

”身处陋室,刘禹锡欣然而居:

“,,,。

34.月的阴晴圆缺,每每牵动敏感的心。

“,”是陶渊明隐逸避世,沐月抒怀;“,”是李白牵记朋友,托月寄情;“,”是白居易骨肉分离,望月抒怀;“,”是王维淡泊宁静,守约独坐;“,,”是李煜心系故园,对月伤怀。

35.一切景语皆情语。

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透露出诗人对早春春草初出之景的喜悦之情;而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感叹“,”;欧阳修笔下的“”写出了琅琊山夏日山林之秀美;“,”则抒发了诗人“秋日胜春朝”的豪迈乐观的情怀。

36.撩开青青苇,站在《诗经》的河畔低唱:

“,。

,,……”推开一扇门,走进夫子的学堂聆听:

“,。

”“,。

”烽火连天,听“诗圣”啸吟:

“,。

,。

”月色入户,随东坡起舞:

“,,。

”……在文学的江河里,流淌着数不尽的风骨与温情。

每掬一口,便使生命获得甘露,心灵获得安宁。

 

语境填空常考的古诗文名句

1.1911年,清华大学定《周易》中的名句为其校训,后来减缩成八字校训,那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水变动不居,随岸赋形,与智慧相似。

山形巍然,屹立不动,与仁相似。

《论语》中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

3.孟子所谓大丈夫是有标准的,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

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7.教育孩子不能打骂,通常要感化。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是写雨,用来说“教育”,道理也是一样的。

8.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两军相遇勇者胜,军队什么时候出击,士兵的勇气最盛?

《左传》中有谋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13.鲁迅对敌人和人民的态度十分鲜明,他爱憎分明,由此你想到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4.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5.时间都去哪儿了?

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16.荷是夏日的典型景物,荷叶初生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妙趣横生,惹人喜爱;荷花盛开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繁密茂盛,荷花娇美绚烂;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17.时下,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到乡村休闲。

到乡村,能感受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能领略到赵师秀笔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清新;能体会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乡村的魅力,在于重归宁静的安然,重归真朴的美好,欢迎你到乡村走一走!

18.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大量唐诗都吟咏长安之美,如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9.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自己高洁的操守。

20.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

《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眺楼,“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21.古往今来,关于读书,我们的先辈感慨万千。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折射出辩证的光芒;陈寿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要多读书才能有所得;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诗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认为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22.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文天祥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抒发了满腔豪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待从头收拾山河,朝天阙。

”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2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24.暑假,小红与妈妈到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树。

傍晚,她看到太阳圆圆的,像个大红灯笼在天边慢慢往下沉,农家炊烟袅袅上升,黄河缓缓流淌,她忽然想起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夜晚,她看到起伏的山的上空,月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好像下了雪,小红真想用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来赞美。

25.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时的专注: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26.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有一类以描绘山水景物、反映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山水田园诗”,它们抒发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感情,色彩雅淡,意境幽深。

如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刻画出“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突显出自然率真的性情;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恬淡闲适的心境;范成大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则写出农事正忙时山村的寂静。

27.古往今来,梅花一直是高洁的象征。

它不慕虚名,傲视严寒。

为此王安石在《梅花》中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来描绘它;王冕在《墨梅》中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来赞誉它;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来夸奖它;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刻画它。

28.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9.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让泱泱中华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

你瞧,高鼎《村居》中的“草场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多么清新明丽的田园春景图;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描写出炎炎夏日里杭州西湖的独特风光;提到萧瑟的秋天,你自然会想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千古佳句;而置身于寒冷的冰雪世界中,你更会由衷地赞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诗句真把冬景写绝了。

30.杏花春雨,西风塞北,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歌咏四季的序幕。

爱春花,苏轼漫步江畔,勾勒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优美画境。

爱绿水,自居易思绪万千,赞美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旖旎江南。

爱烟雨,翁卷轻扣柴门,沉醉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乡村四月。

爱秋月,月光下刘禹锡发现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秋夜静美。

爱冬雪,雪色晶莹闪耀着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独立人格。

31.诗有形。

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轻烟淡月;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诗有味。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

诗有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诗有色。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意葱茏,如一首悠然的歌。

32.唐诗之美美在其写景,美在其壮志。

唐诗之美潜于细雨中,杜甫热情讴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如酥春雨。

唐诗之美站在柳梢头,贺知章轻声吟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二月春风。

唐诗之美飘于边塞外,王昌龄的豪言壮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闪烁着一尊尊英雄不灭的精魂。

33.幽州台上,陈子昂寂寞而歌: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琅琊山中,欧阳修悠然而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晨雾茫茫,芦苇飘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暮雪纷纷,红旗不卷: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战乱之际,白居易对月抒怀: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心怀愁绪,李清照倦于晨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身处陋室,刘禹锡欣然而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4.月的阴晴圆缺,每每牵动敏感的心。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陶渊明隐逸避世,沐月抒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李白牵记朋友,托月寄情;“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是白居易骨肉分离,望月抒怀;“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王维淡泊宁静,守约独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李煜心系故园,对月伤怀。

35.一切景语皆情语。

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透露出诗人对早春春草初出之景的喜悦之情;而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感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欧阳修笔下的“佳木秀而繁阴”写出了琅琊山夏日山林之秀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则抒发了诗人“秋日胜春朝”的豪迈乐观的情怀。

36.撩开青青苇,站在《诗经》的河畔低唱: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推开一扇门,走进夫子的学堂聆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烽火连天,听“诗圣”啸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月色入户,随东坡起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文学的江河里,流淌着数不尽的风骨与温情。

每掬一口,便使生命获得甘露,心灵获得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