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2326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5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针灸学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习题.docx

《针灸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习题.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学习题.docx

针灸学习题

针灸学模拟试题

(一)

35.在五输穴中,合穴主要治疗:

A.心下满

B.身热

C.体重节痛

D.喘咳寒热

E.逆气而泄

答案:

E

解析:

《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38.用背俞穴治疗耳聋,应首选:

A.肺俞

B.三焦俞

C.肝俞

D.肾俞

E.脾俞

答案:

D

解析:

背俞穴不但可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

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聋取肾俞。

103.患儿,女,10岁。

阵发性右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腹部平软。

用特定穴治疗.应首选:

A.原穴

B.络穴

C.背俞穴

D.八会穴

E.下合穴

答案:

E

解析:

“合治内府”,故取下合穴治疗。

105.患者因肺肾阴虚,虚火妄动,脉络受伤而致咯血。

治疗应首选:

A.孔最

B.梁丘

C.隐白

D.太渊

E.定喘

答案:

A

解析:

阴经郄穴多治血症。

孔最为手太阴肺经郄穴,故用治咯血。

 

51.治疗滞产,应首选:

A.合谷

B.太冲

C.足三里

D.血海

E.至阴

答案:

A

解析:

《针灸大成》难产:

补合谷,泻三阴交。

104.患者外感风寒,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咽干,咳嗽。

治疗应首选:

A.合谷

B.内庭

C.太溪

D.鱼际

E.廉泉

答案:

A

解析:

合谷穴主治火热恶寒、咽喉肿痛、失喑、咳嗽。

47.公孙穴位于:

A.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B.第一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

C.第一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

D.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E.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缘,赤白肉际处

答案:

D

 

50.采用背俞穴治疗皮肤痒疹,应首选:

A.肝俞

B.肺俞

C.脾俞

D.三焦俞

E.心俞

答案:

B

解析:

背俞穴不但可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

肺主皮毛,故皮肤痒疹首选肺俞。

52.悬钟穴位于:

A.外踝后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B.外踝前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C.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D.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E.外踝上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答案:

D

 

56.治疗中风闭证,除选太冲、劳宫外还应为:

A.水沟、

B.水沟、

C.下关、

D.中冲、

E.丰隆、

答案:

B

解析:

泻水沟具开闭泄热、醒脑开窍的作用。

57.治疗因痰饮引起的呕吐,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脾俞、章门

B.下脘、足三里

C.上脘、行间

D.梁门、内庭

E.膻中、丰隆

答案:

E

解析:

丰隆运脾胃之气,为袪痰要穴;膻中调气,使气行而痰化。

108.患者,男,45岁。

自觉心慌,时息时作,健忘失眠。

治疗应首选:

A.三阴交

B.神门

C.足三里

D.太溪

E.合谷

答案:

B

解析:

神门为心经原穴,具有安神定悸的作用。

109.患者,男,70岁,家属代诉:

患者于今晨起床后半小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遗溺,手撒,四肢厥冷,脉细弱。

治疗用隔盐灸,应首选:

A.肾俞、太溪

B.关元、神阙

C.脾俞、足三里

D.胃俞、三阴交

E.三焦俞、内关

答案:

B

解析:

任脉为阴脉之海,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穴,为三焦元气之所出,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含阳的穴位,元阳外脱,取之以救阳。

神阙位于脐中,为真气所系,故用大艾炷重灸二穴,以回垂绝之阳。

110.患者,男,50岁。

肩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抬举困难,夜间痛甚,劳累加剧。

治疗应首选:

A.手太阳经穴

B.近取穴为主

C.分部近取穴与远取穴相结合

D.循经取穴

E.手少阳经穴

答案:

C

解析:

根据痹证性质部位、发病部位分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以调和营卫,痹痛遂解。

111.患者,男,20岁。

左踝部疼痛,行走时加重,喜温热,舌苔白,脉弦紧。

治疗应首选:

A.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B.悬钟、照海、丘墟、三阴交

C.太溪、昆仑、阳陵泉、解溪

D.太冲、太溪、照海、悬钟

E.昆仑、悬钟、阴陵泉、申脉

答案:

A

解析:

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旨在疏通经络气血的阻滞,使营卫调和则风寒湿邪无所依附而痹痛遂解。

故取踝部穴位治疗。

112.患者,男,38岁。

素有腰痛,近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硬,俯仰困难,其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脉弦涩。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膈俞、次髎

B.命门、阳陵泉

C.腰阳关、养老

D.命门、志室

E.次谬、阳陵泉

答案:

A

解析:

膈俞为血会,合次髎以疏利膀胱经气,消络中瘀滞,腰肌劳损者宜之。

113.患者,女,45岁,失眠2个月,近日来人睡困难,有时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舌苔薄,脉沉细。

治疗应首选:

A.神门、内关

B.神门、胆俞

C.神门、三阴交

D.心俞、脾俞

E.心俞、足三里

答案:

C

解析:

本病治以养心安神为主,取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宁心安神,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

名师点拨:

此题考点为失眠的证治。

114.患者,男,60岁,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咳吐粘痰,胸皖痞闷,胃纳减少,舌苔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外,还应加:

A.风门、大椎、合谷

B.章门、太白、丰隆

C.脾俞、胃俞、列缺

D.尺泽、列缺、外关

E.脾俞、太冲、阴陵泉

答案:

B

解析:

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

丰隆可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115.患者,女,40岁,呕吐痰涎,伴头晕,胸痞,心悸,舌苔白,脉滑。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列缺、尺泽

B.膻中、丰隆

C.曲池、外关

D.风池、尺泽

E.列缺、合谷

答案:

B

解析:

本证治疗取丰隆运脾胃之气,膻中调气,使气行而痰化。

116.患者,男,50岁。

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时泛吐清水,喜暖恶寒.按之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

治疗除取章门、内关、足三里外,还应加:

A.脾俞、肝俞、下脘

B.脾俞、胆俞、上脘

C.脾俞、胃俞、中脘

D.胃俞、肝俞、三阴交

E.胃俞、胆俞、上巨虚

答案:

C

解析:

本证为中阳不振,脾、胃虚寒,故取背腹部俞募穴为主,胃俞与中脘,脾俞与章门为俞募配穴法,而辅以内关、足三里,和胃气而定痛。

名师点拨:

此题考点为胃痛的证治。

117.患者,男,55岁。

1年来每日黎明之前腹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腹部和下肢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胃俞、合谷

B.肝俞、内关

C.三焦俞、公孙

D.命门、关元

E.关元俞、三阴交

答案:

D

解析:

本证属肾阳虚泄泻,取命门、关元灸之为益命火、壮肾阳,以奏温养脾肾、腐熟水谷之功,属治本之法。

118.患者,男,18岁。

腹痛2日,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

A.合谷、中脘、气海

D.合谷、天枢、上巨虚

C.合谷、下脘、关元

D.曲池、梁门、足三里

E.曲池、上巨虚、内关

答案:

B

解析:

痢疾主因暑湿之邪滞留肠腑,故取阳明之原合谷、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三穴能通调大肠腑气,使气调而湿化滞行。

A.风池、太冲、合谷、内关、后溪

B.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C.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E.率谷、太阳、侠溪、内庭

147.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应首选:

答案:

B

解析:

足厥阴经脉会于巅,足少阳经脉布于头之两侧,取两经之病部与循经远取相配以平熄亢逆之风阳。

148.治疗前头痛风邪袭络证,应首选:

答案:

C

解析:

前头属阳明,远取阳明经穴合谷与病部近取相配,旨在疏通经络之气,含通则不痛之意。

A.膀胱俞、中极、行间、内庭

B.阴谷、肾俞、三焦俞、气海、委阳

C.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

D.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E.关元、中极、足三里、肾俞

149.治疗癃闭湿热下注证,应首选:

答案:

D

解析:

本证由脾经湿热之邪下注膀胱所致,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所出,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故分利脾经湿热同时,取膀胱俞、中极,疏调下焦之气而利湿热。

150.治疗癃闭肾气不足证,应首选:

答案:

B

解析:

肾气不足,命门火衰,治当以培补肾气为主,取肾经合穴阴谷配肾俞用补法振奋肾经经气。

肾气不足,致三焦决渎无力,所以取三焦俞及其下合穴委阳以通调三焦气机。

灸任脉气海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

107.患者,女,26岁。

非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多、色紫红、质稠.夹有血块,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应首选:

A.气海

B.中极

C.三阴交

D.隐白

E.太冲

答案:

C

解析: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有补脾统血之作用,为治疗妇科病的要穴。

119.患者,女,25岁。

痛经2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瘀块,血块下后痛可缓解,舌有瘀斑,脉沉涩。

治疗应以哪组经穴为主:

A.任脉、足少阴经

B.任脉、足阳明经

C.督脉、足厥阴经

D.任脉、足太阴经

E.督脉、足阳明经

答案:

D

解析:

本证治疗应通调冲任,疏调脾经经气,行瘀止痛,故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120.患者,男,50岁。

右额面部束带状刺痛5天,局部皮肤潮红,皮疹呈簇状水疱,排列如带状,小便黄,大便于,舌红苔薄黄,脉弦。

治疗除取血海、三阴交、太冲外,还应加:

A.曲池、合谷、大椎

B.外关、合谷、侠溪

C.尺泽、合谷、大椎

D.风池、合谷、膈俞

E.曲池、合谷、支沟

答案:

E

解析:

曲池、合谷有泄热作用,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疏利少阳经气,解在表之邪毒。

106.患者牙痛剧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

治疗应首选:

A.风池

B.外关

C.足三里

D.风门

E.内庭

答案:

E

解析:

内庭疏泻足阳明胃经经气,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便秘、热病。

 

针灸学模拟试题

(二)

1.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2004、2005)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

D

解析:

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

2.分布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少阳胆经

答案:

C

解析:

胸腹部第一侧线为足少阴肾经,第二侧线为足阳明胃经,第三侧线为足太阴脾经,第四侧线为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

A.胸部

B.腹部

C.胸腹部

D.四肢内侧

E.指(趾)内侧端

答案:

C

解析:

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交接部位在指(趾)内侧端,阴经与阴经交接部位在胸腹部,阳经与阳经交接部位在头面部。

4.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

A.目外眦

B.目内眦

C.目中

D.目内眦下

E.目外眦上

答案:

B

解析: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

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

5.阳脉之海指的是

A.阳蹯脉

B.阳维脉

C.带脉

D.督脉

E.冲脉

答案:

D

解析: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6.外邪由皮毛传入脏腑的途径,依次是

A.络脉→孙脉→经脉

B.孙脉→经脉→络脉

C.经脉→孙脉→络脉

D.络脉→经脉→孙脉

E.孙脉→络脉→经脉

答案:

E

7.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火的是

A.少府

B.大陵

C.后溪

D.曲泉

E.经渠

答案:

A

解析:

阴经荥穴属火,阳经经穴属火。

8.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

A.心下满

B.身热

C.体重节痛

D.喘咳寒热

E.逆气而泄

答案:

B

解析: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9.心包经的原穴是

A.神门

B.间使

C.大陵

D.内关

E.太渊

答案:

C

解析:

神门为心经原穴,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名师点拨:

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原穴。

10.心经的络穴是

A.少府

B.神门

C.阴郄

D.灵道

E.通里

答案:

E

解析:

少府为心经荥穴,神门为心经原穴,阴郄为心经郄穴,灵道为心经经穴。

A.太渊

B.合谷

C.后溪

D.内关

E.阳池

49.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

D

解析:

内关为心包络穴通阴维脉。

50.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腧穴是

答案:

A

解析:

太渊为肺经原穴,为脉会。

A.五脏六腑病证

B.表里经脉病证

C.五脏病证

D.六腑病证

E.急性病证

51.络穴主要治疗

答案:

B

解析:

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治疗表里经脉病证。

52.原穴主要治疗

答案:

A

解析: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治疗五脏六腑病证。

A.足三里

B.阳陵泉

C.悬钟

D.足临泣

E.公孙

53.八会穴中的筋会穴是

答案:

B

解析:

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

54.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

答案:

D

解析:

足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

11.膀胱经的郄穴是

A.中都

B.外丘

C.梁丘

D.地机

E.金门

答案:

E

A.地机

B.养老

C.外丘

D.郄门

E.梁丘

55.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

答案:

B

56.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

答案:

E

12.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

A.足三里

B.上巨虚

C.下巨虚

D.委中

E.阳陵泉

答案:

B

解析:

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合治内府”。

13.在八脉交会中,与后溪相通的奇经是

A.任脉

B.督脉

C.阳维脉

D.阳蹯脉

E.冲脉

答案:

B

解析:

“后溪督脉内眦颈”。

14.骨度分寸规定,髀枢至膝中的距离是

A.13寸

B.14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答案:

E

15.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答案:

C

解析:

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A.血海

B.少海

C.小海

D.照海

E.气海

60.属足太阴脾经的腧穴是

答案:

A

16.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中的腧穴是

A.神门

B.大陵

C.列缺

D.太渊

E.内关

答案:

A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少阳胆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太阳小肠经

57.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经脉是

答案:

E

解析:

手太阳小肠经缺盆部支脉:

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

58.从耳后,入耳中至目外眦之下的经脉是

答案:

D

解析:

手少阳三焦经耳部支脉: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17.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合谷

B.至阴

C.三阴交

D.太冲

E.足三里

答案:

B

解析:

至阴主治胎位不正、难产。

18.沿腹中线旁开5分,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厥阴肝经

答案:

C

19.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合谷-大肠经

B.太溪-肝经

C.列缺-肺经

D.阳陵泉-胆经

E.阴陵泉-脾经

答案:

B

解析:

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穴。

A.血海

B.少海

C.小海

D.照海

E.气海

59.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

答案:

D

 

20.百会穴在头正中线上,其具体位置在

A.入前发际7寸

B.入前发际5寸

C.入后发际6寸

D.头顶旋毛中

E.两耳连线上

答案:

B

21.四缝穴的位置在

A.手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八邪)

B.手1~4指掌侧,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C.手2-5指掌侧,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D.手l—4指掌侧,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E.手2~5指掌侧,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

答案:

C

22.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A.指切进针法

B.挟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套管进针法

答案:

C

24.提插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快

B.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慢

C.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D.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

E.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

答案:

E

解析: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25.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寒性呕吐腹痛

B.哮喘

C.瘰疬

D.疮疡

E.小儿脐风

答案:

A

解析:

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6.下列病症,不宜用三棱针治疗的是

A.高热惊厥

B.中风脱证

C.中暑昏迷

D.急性腰扭伤

E.喉蛾

答案:

B

解析:

三棱针刺具有开窍泄热、活血袪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症的作用。

27.治疗咳嗽肝火烁肺证,应首选

A.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C.中府、丰隆、肺俞、太渊

D.列缺、合谷、行间、章门

E.肝俞、肺俞、太渊、章门

答案:

B

解析:

本症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肺俞调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泻之以清肺热;阳陵泉、太冲清泄肝胆二经邪热。

28.治疗热结型便秘,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脾俞、胃俞

B.气海、神阙

C.关元、命门

D.合谷、曲池

E.中脘、行间

答案:

D

解析:

合谷、曲池泻阳明之热。

31.患者,女,43岁。

眩晕2个月,加重1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咣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

治疗应首选

A.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B.丰隆、中脘、内关、解溪、头维

C.百会、上星、风池、丰隆、合谷

D.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E.百会、太阳、印堂、合谷

答案:

D

解析:

本证为眩晕气血不足型,治当从培补脾胃着手。

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

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二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

32.患者,男,22岁。

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

治疗应首选

A.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B.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C.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E.头临泣、目窗、前顶、阿是穴

答案:

A

解析:

后头痛为太阳头痛,治疗取足太阳经穴昆仑配以局部后顶、天柱,以达通络止痛目的。

33.患者,女,59岁。

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尤以右膝部为重,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并见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

治疗除选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外,还应加

A.大椎、曲池

B.肾俞、关元

C.脾俞、气海

D.脾俞、胃俞

E.肾俞、合谷

答案:

A

解析:

本证为热痹,取大椎、曲池清热解表以治热痹。

34.患者,男,48岁。

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疫软乏力,腰冷,脉细。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风府、大杼、阳陵泉

B.命门、志室、太溪

C.人中、风府、足三里

D.风府、三阴交、太冲

E.风府、足三里、血海

答案:

B

解析:

本证为肾虚腰痛,灸命门、补志室,以补肾中真阳,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为脏病取原之意。

35.患者,男,47岁。

下肢弛缓无力1年余,肌肉明显萎缩,功能严重受限,并感麻木,发凉,腰疫痠,头晕,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

A.阳明经穴

B.太阳经穴

C.督脉经穴

D.少阳经穴

E.厥阴经穴

答案:

A

解析:

“治萎独取阳明”,故首选阳明经穴。

36.患者,女,45岁。

失眠2年,经常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平常遇事惊怕,多疑善感,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心俞、厥阴俞、脾俞

B.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

C.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D.肝俞、间使、太冲

E.脾俞、胃俞、足三里

答案:

C

解析:

本证不寐属心胆虚怯,取心经、胆经腧穴以宁心安神。

37.患者,女,53岁。

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

治疗应首选

A.足阳明、手阳明经穴

B.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C.手阳明、足厥阴经穴

D.足厥阴、手太阴经穴

E.手太阴、足太阴经穴

答案:

D

解析:

肝火咳嗽,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

38.患者,女,40岁。

呕吐清水,胃部不适,食久乃吐,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上脘、胃俞

B.肝俞、太冲

C.肾俞、太溪

D.胆俞、丘墟

E.次醪、血海

答案A

解析:

胃寒呕吐,取上脘灸之可温胃散寒,胃俞、中脘俞募配穴奏通降胃气之功。

39.患者,男,42岁。

胃脘胀痛,攻痛连胁,嗳气频作,并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

治疗应首选

A.足阳明、足厥阴经穴

B.足阳明经穴

C.手、足少阳经穴

D.任脉、足太阴经穴

E.足太阳、督脉经穴

答案:

A

解析:

肝气犯胃胃痛应取足阳明、足厥阴经穴。

40.患者,男,30岁。

两天前因食不洁水果,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中脘、气海

B.中脘、内关

C.行间、足三里

D.曲池、内庭

E.脾俞、肾俞

答案:

D

解析:

此证为湿热痢,曲池、内庭分别为大肠合穴和胃经荥穴,可清泄肠胃湿热。

41.患者,女,23岁。

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痛即缓解,脉沉涩。

治疗应首选

A.足三里、太冲、三阴交

B.中极、次醪、地机

C.合谷、三阴交

D.曲池、内庭

E.合谷、归来

答案:

B

解析:

本证治疗以通调冲任、行瘀止痛,取任脉中极通调冲任脉气,脾经郄穴地机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42.患儿,男,3岁。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时有口干腹胀,不思饮食,烦躁啼哭,毛发稀疏,大便如米泔,舌苔黄腻,脉细。

治疗应首选

A.下脘、足三里、四缝、商丘

B.上脘、三阴交、太冲、解溪

C.下脘、中脘、上脘、内庭

D.下脘、上脘、四缝、足三里

E.中脘、合谷、曲池、四缝

答案:

A

解析:

疳积当取下脘以和胃理肠清热,足三里可以扶土以补中气,商丘能健脾化积消滞,四缝为治疳积经验效穴。

43.患者,男,36岁。

右下腹疼痛1天。

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继而转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伴有发热,恶心,舌苔黄薄而腻,脉弦数。

治疗应首选

A.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B.合谷、委中、天枢、太冲

C.梁门、幽门、上巨虚、足三里

D.合谷、三阴交、太冲、内庭

E.上巨虚、阴陵泉、内关、合谷

答案:

A

解析:

“合治内府”取胃经合穴足三里疏导足阳明经腑气,阑尾为治疗阑尾炎之有效穴,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泻之以疏泄肠中热邪,天枢为大肠募穴,通调肠腑气机。

29.治疗肾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外关、风池

B.太溪、行间

C.太溪、外关

D.太冲、曲池

E.太冲、阳溪

答案:

B

解析:

太溪补肾阴,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