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45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汇编正文139Word文档格式.docx

推进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粉尘扬尘治理,推行封闭式运输和清洁化施工。

突出工业废水、养殖污水、门店经营污水和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实现污水处理相对集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

2.加快绿色体系建设,力促美丽宜居生态美。

强化“栽树就是存钱”的理念,开展以“广种树、多栽花、不露黄”为内容的全民绿化大行动,重点开展山体绿化、庭院绿化和“三边”(村边、路边、水边)绿化。

对分散居住的农户,鼓励栽种花草、美化庭院环境。

对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绿化带和生态景观带,按照“新建增绿、整治扩绿”的原则,合理搭配乔、灌、花、草等植物,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

加大森林植被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等违法活动,彻底关停严重破坏生态的采石场、取土场、挖沙洗沙场。

3.推进错位差异发展,力促地域特色个性美。

各乡镇突出自身特色,以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托,推动“一镇一特”,错位发展,不求大而全,但求精而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综合经济强镇、商贸物流重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风情小镇和产业特色镇。

推进村庄公共照明建设,打造精致乡村夜景。

继续推进“全民清整、全民植树、全民护水”行动计划,国省道沿线、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集中地实行连片整治,开展生活垃圾、经营秩序、户外广告、违章站场、线路整理五项整治,提升打造沩江水利风景区,高标准建设沿江风光带“十里画廊”,展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田园风光。

4. 

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力促兴业富民生活美。

加速乡镇经济整体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粗放发展向生态型、高效型、科技型转变。

乡镇不再新设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实施最严格环保准入机制,加快淘汰高危行业和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生产,杜绝季节性抛荒,扶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抓好禽畜养殖污染,加快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推进生猪退养转产工作。

突出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打造花明景区红色文化、灰汤景区温泉资源、沩山景区禅宗文化、香山景区森林公园四大名胜。

5.突出民风乡风淳化,力促文明和谐风尚美。

牢固树立“美化就是美德”的理念,全面开展以培养审美情趣、淳化乡风民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最美宁乡人”精神引导公众人文素养提升,加快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全民自觉。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农村文化民生项目建设。

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弘扬家庭文明新风。

实施美丽乡村“结对共建文明”行动,广泛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

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四、实施步骤

紧扣“一年有成果、两年大变化、三年新面貌”的目标,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1.宣传启动阶段(2015年)。

重点抓好宣传发动、制定规划和开展试点工作。

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各乡镇、村、组分级全面动员、全面铺开;

全面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开展净化、序化建设,重点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农贸市场、广告招牌六项整治,因时因地开展绿化、美化工作。

选择一批有基础的乡镇、村、屋场、组率先开展试点,打造示范样板,全县重点集镇和2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2.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

总结2015年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

各乡镇统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升,开展集镇和村庄主要公路、水体沿岸以及庭院绿化、美化,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创建聚焦在示范片区,全力打造特色风貌展示带和精品片区,形成和放大示范效应。

全县70%以上的单位、镇、村(社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3.提升创新阶段(2017年)。

巩固、提升2015、2016年工作成果,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推进全域整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以规范管控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建设100%全覆盖,力促处处皆画、步步为景,打造赏心悦目的美丽大公园,打响“美丽宁乡·

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品牌。

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较好成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谭小平、戴中亚、周辉、邓杰平、贺应辉、喻亚军任顾问,陈永高任组长,闵志平、彭韬(常务)、杨志武任副组长。

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农办、县爱卫办、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文体广局、县卫生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城管局、县绩效办、今日宁乡、县广播电视台、县旅游局、县畜牧局、县住保局、黄水局、沩管会、县能源办、县农科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县公路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电力局、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文明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指挥部、三城同创办、县环卫局、县园林局、县农开办、全县各乡镇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农办),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指挥调度和督查验收等日常工作。

姚鹤舜任办公室主任,苏剑波任第一副主任,杨向东任常务副主任,肖正良任副主任,县农办、县爱卫办、县环保局、县城管局、县交通局、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黄水局、县公路局、县国土局、县农业局、县发改局、县绩效办、县文明办为办公室成员单位。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2.落实责任,高点谋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党委书记、乡镇长要亲自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工作班子,出台指导力强、责任上肩、持续长效的实施方案。

县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制定本部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工作时序。

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群众工作紧密结合,实行“县领导联乡、县直部门联村、干部联组”的工作机制。

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干部每半年要到联系点参加一次劳动。

全县干部每人联系指导办好一个组,并确保该组建设成为美丽小组,纳入干部年度考核。

联点领导、联系单位、联组干部一定三年。

3.契合实际,高标定位。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让广大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既要积极作为,有适当的建设速度,又要量力而行,确保建设质量;

既要坚持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又不能贪大求全、好高骛远;

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既要有集中行动、突击整治,也要树立打持久战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推广好经验、好模式,以先进促后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4.部门联动,高位推动。

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参与,形成合力,建立健全运转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迅速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要加大资金资源整合力度,水利、林业、交通、能源、环保、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专项资金要尽可能捆绑,相关部门要把项目倾斜到试点镇、村,切实形成大帮扶、大建设格局。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迅速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开展宣传,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家喻户晓、全民参与。

宁乡电视台、今日宁乡要开辟专题专栏,宣传典型,推广经验,曝光问题。

5.严格考核,高效完成。

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对乡镇和联点单位、责任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

严格惩罚兑现,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层层奖罚兑现。

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办公室会同“两办”督查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邀请市专家、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企业家代表、乡村干部、普通群众参与督查。

凡乡镇开展工作不主动的,联系单位、责任部门建设不力的,进行工作约谈,责令限期整改,缓拨或不付专项补助经费,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台账,实行一月一检查评比通报,两月一观摩,一季一讲评,一年一总结,定期公布工作进展情况。

 

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

根据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为载体,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环境品质倍升、特色乡镇发展、乡镇经济转型升级、旅游名胜深度打造、乡风民风淳化等工程,探索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打造山水自然和人文历史、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高度融合的美丽宁乡。

二、工作目标

城乡环境品质提升。

通过开展环境秩序整治、绿化美化整理、生态环境优化等工作,实现城乡无裸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停乱靠、无乱贴乱画、无环境污染等脏乱差现象,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建立城乡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打造卫生清洁、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

乡镇发展特色鲜明。

通过“一镇一特”、分类指导,引导乡镇因地制宜,以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托,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综合经济强镇、商贸物流重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风情小镇和产业特色镇。

乡镇经济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推行园区型工业发展模式,形成规模产业集群,淘汰落后产业,实现工业健康规范发展。

旅游品牌效应凸显。

通过挖掘自身与周边资源,立足特色与优势,注重品牌策划营销,深度打造花明楼、灰汤、沩山、香山冲等景区,提升宁乡旅游名胜的影响力,增强美丽乡村吸引力。

城乡居民素质提升。

通过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倡导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建立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建设步骤

宣传启动阶段(2015年)

各乡镇、各单位要迅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5月底前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全面启动环境品质倍升、特色乡镇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旅游胜地打造、乡风民风淳化五大工程;

6月底前全县所有单位、村(社区)要达到干净、整洁要求;

11月底前重点集镇和2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重点推进9条公路(宁朱公路、金朱公路、319国道、煤双公路、宁沩公路、宁灰公路、偕双公路、宁花公路、南坝公路),16个集镇(青山桥、沙田、流沙河、横市、双江口、煤炭坝、喻家坳、菁华铺、黄材、大成桥、双凫铺、枫木桥、资福、南田坪、夏铎铺、老粮仓),4条河流(沩江、楚江、长冲河(朱良桥)、群英河)整治,指导一批有基础的单位、乡镇、村庄、屋场、庭院深入开展绿化美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本。

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其他集镇和中心村庄建设,本年度70%以上的单位、乡镇、村(社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全县各乡、村级公路,大小河流均要全面开展整治提升,在基础设施、风貌形象和绿化美化等方面开展建设、补充和完善工作,注重从制度上整章建制,探索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各村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因地制宜,全面开展环境净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

提升创新阶段(2017年)

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提炼经验,总结不足。

本年度所有单位、乡镇、村(社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各乡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到组、到户,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品质。

四、建设内容

环境品质倍升工程

1.整治环境卫生。

一是开展集镇环境整治。

全面治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农贸市场、广告招牌等乱象,确保集镇形象全面提升。

依托“人文立魂、山水塑形、绿韵作裳”理念,传承历史文脉,摒弃人流、物流简单聚集模式,加强科学规划设计,推进美丽集镇建设,努力打造环境优美、乡土人文特色突出的风情小镇。

二是开展道路两厢环境整治。

交通干线两厢全面开展生活垃圾、经营秩序、户外广告、违章站场、线路整理五项整治,重点抓好9条道路的提质改造、综合整治,力争沥青路面“黑化”。

三是开展河道环境整治。

以生态理念治水,确保沩、乌、楚、靳四水流域坡岸保洁到位、无裸露垃圾。

四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全面发动群众,地毯式清理“四边”(路边、屋边、水边、山边)、“两体”(山体、水体)垃圾、杂物,确保村庄范围内无裸露垃圾,无乱堆乱放现象。

五是开展庭院环境整治。

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和宣传教育,增强农户文明卫生意识,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搞好和维护自家庭院内外环境卫生,做到卫生清洁(垃圾不乱倒、污水不横流、粪便不乱排)、堆码整洁(房前屋后生活杂物、生产农具、柴草等堆放整齐),打造舒适优美庭院、和谐庭院、人文庭院。

2.提升环境品质。

一是开展土地整理。

以生态、自然、人文相融合的理念建设和管理道路两厢和河流两岸,杜绝耕地抛荒。

加强国土管理,严禁乱搭乱建、乱堆乱倒。

对路旁50米以内及河流两岸的建筑渣土、废弃土石、乱堆物等进行清运或平整,对暂无建设计划的路旁闲置地进行整理,清除有碍观瞻的柴草堆、废物堆,平整土地,进行适当绿化美化。

二是开展全民绿化行动。

以“广种树、多栽花、不露黄”为主要内容,开展全民绿化行动。

镇、村公共区域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设计,按照经济、美观原则,有序进行树木栽植,适时播洒花籽,做到“乔、灌、花、草”相结合。

农户庭院要多栽花植树,做到户户有景、常年有绿,形成家家爱美丽、个个讲文明的良好氛围,让爱美护美创美比美蔚然成风。

三是开展精致景观打造。

第一类是水域景观。

高起点规划、高要求整治,将沩江打造成集“蓄水排涝、堤路交通、绿色生态、人文景观与休闲游憩”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

在现有沿江风光带的基础上,把流经县城的区段打造成“十里画廊”;

第二类是建筑景观。

强化城乡规划设施,乡镇主次干道、集镇规范建筑秩序,同一街道、同一建筑群要统一风格设计,逐步整改规范,体现自然和谐之美;

第三类是生态景观。

利用主要道路边、广场、文化古迹等地的边角余地、空坪隙地,修建一批街边绿园、乡村憩园、健身公园、文化公园等,做到绿地美观整洁,花草树木搭配合理;

第四类是节点景观。

突出主要道路及交汇处、主要进城口和城乡结合部、主要景区等,结合周边自然资源、人文风貌具体情况,精心设计,点缀精致小品,刷靓窗口形象。

3.优化生态环境。

一是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减量。

全面实行垃圾处置“三化”,即减量化,着力实现垃圾不出户,农户将生活垃圾按可堆沤、可回收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理,减量率达80%;

资源化,逐步健全村(社区)可利用物质回收网点,对农户分类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网点覆盖率达100%;

无害化,对有毒有害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置,处置率达100%。

二是控制污染源和水土流失。

加快偏远乡镇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消除农村垃圾无序填埋焚烧现象;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高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覆盖率,加强后期运营管理和保障,确保到2017年集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推进农村改水、改厕等行动,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率,增强农村生活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

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

加大森林植被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等违法活动,关停一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采石场、取土场、挖沙洗沙场。

三是发展绿色产业。

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走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子。

特色乡镇发展工程。

坚持个性发展,按照“一镇一特”思路,分类指导,促进各乡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彰显美丽乡村魅力。

玉潭镇:

放大全国百强乡镇的示范作用,做到经济管理和城市管理两手抓,发挥城市综合功能,打造综合经济强镇。

城郊乡:

坚持服务与发展并重,全力服务主体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宁乡大道靓丽景观轴线。

白马桥乡:

加强城乡结合部建设与管理,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擦亮全国文明村镇名片。

历经铺乡:

发挥山水自然风光和特色产业优势,搞好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城市化。

夏铎铺镇:

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和生态旅游,对老集镇进行高标准提质改造,呼应香山冲景区。

菁华铺乡:

发挥城郊优势,发展现代农庄经济,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

回龙铺镇:

服务飞地园区建设,建设新兴城镇,实现工农结合、工农互补。

煤炭坝镇: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办好门业特色园区,探索利用工业遗存,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名镇。

大成桥镇:

巩固工业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建好美丽新镇。

喻家坳乡:

继续壮大烟草、油茶产业,加强集镇建设和管理,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横市镇:

持续发展烟叶产业,规范和引导淘汰烟花鞭炮产业,壮大物流产业,发展现代农业。

双凫铺镇:

三产并举发展,建管并重兴镇,着力发展以鞋业为重点的轻工产业,让全国重点镇更加名符其实。

金洲镇:

呼应长沙、服务园区,大力发展关山特色旅游,致力打造三湘最美乡镇。

朱良桥乡:

依托一线一湖两集镇,发挥特色生态资源优势,精心培育现代农业和生态度假产业,打造农业风景区。

双江口镇:

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为引领,努力建设景观农业季季出彩、创意农业时时有乐的“田园双江口”。

花明楼镇:

依托特有政治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与文化旅游相关联、相配套的项目和产业,建设人文景致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旅游名镇。

道林镇:

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交通区位,建设现代仓储物流园,打造精品休闲观光农业。

大屯营镇:

抢抓“1121”工程新契机,围绕大项目配套特色产业,发展休闲观光、烟叶种植等现代农业,打造现代都市观光农业新亮点。

东湖塘镇:

围绕生态立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粮食银行”,做优特色农业。

南田坪乡:

以南田新集镇规划建设为契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魅力城镇。

灰汤镇:

做活温泉资源,发展休闲、健康产业,建设大项目,搞好大配套,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名胜。

资福镇: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食材企业引进和培育,打造食材名镇。

偕乐桥镇:

主动融入大灰汤,服务长株潭,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老粮仓镇:

整治集镇环境,围绕“三仓”共建,做大做强珠宝特色产业,实现以业兴镇。

坝塘镇:

推广环境卫生“保安模式”,抓好一批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打造都市休闲农业。

枫木桥乡:

融入大灰汤景区建设,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供应基地。

黄材镇:

保护黄材水库资源,充分挖掘青铜文化底蕴,精心打造历史文化景观,推进特色农业开发。

沩山乡:

充分挖掘禅宗文化,培育茶叶等相关特色产业,致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禅都福地。

沙田乡:

抓好特色种植,挖掘人文资源,打造生态自然景观与红色资源有机结合的风情小镇。

巷子口镇:

发展特色蔬果,提升商贸品质,办好省级扶贫点,打造西部农业强镇。

龙田镇:

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发展药材特色产业,搞活边贸流通。

青山桥镇:

依托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山水为媒,以田园为基,以集镇为核,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名镇。

流沙河镇:

依托花猪资源和边贸区位,大力发展花猪产业,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打造产业发达、商贸繁荣的一流重镇。

经济转型升级工程。

一是规范发展工业企业。

以园区为大本营,发展工业,新引进、新开办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现有的工业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规模产业集群,增强生产要素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二是健全环保、节能等产业准入机制。

采取措施尽快退出环境污染重、安全隐患多的产业和企业。

环保靠不住的企业一律不审批。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加快土地流转,因地制宜,立足优势,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挖掘各地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农渔文化、民俗文化,将体育锻炼、文化创意、旅游养生等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业。

旅游胜地打造工程。

一是深度打造伟人故里花明楼。

以“修养文化”为主题打造景点,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为核心,以集镇为龙头,以长韶娄高速为轴心进行布局和规划;

依托少奇故里的人文资源,引进与景区匹配的投资项目,进行有序开发,努力建设景观优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红色旅游体验区;

以“1121”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大航空产业项目引入力度,建成与伟人故里相得益彰的特色产业;

注重品牌策划营销,加强与韶山等红色景区合作,拓展客源市场,进一步提升景区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是深度打造度假胜地灰汤。

以“养身健康”为核心打造景点,依托不可复制的温泉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强力推进雅居乐、华天城、紫龙湾、金太阳等项目,加快小城市建设,将廻龙山旅游融入大灰汤景区,打造“养生灰汤、度假天堂”。

三是深度打造佛山名山沩山。

以佛山沩山为核心打造景点,整合黄材炭河里考古遗址公园、青羊湖、千佛洞、巷子口状元文化、巷子口低空航线等周边乡镇旅游资源,挖掘沩山茶文化、乡村旅游资源等,丰富旅游产品,强力打造沩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四是深度打造休闲观光香山冲。

发挥近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