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52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文档格式.docx

2.2.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培训、演习,检查、督促和做好救援准备工作。

2.2.3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令,指挥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

2.2.4向主管部门报告和向相关单位通报紧急事故情况。

2.2.5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并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2.6总结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本预案的有效性、适宜性进行评审。

3事故类型根据生产装置布置,硫化氢的净化程序和管道走向,以及硫化氢的危险特性,参照同类企业的事故类型,本危险目标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安全事故:

3.1设备、管线法兰、阀门损坏,或腐蚀通洞,焊缝断裂发生硫化氢气体轻微泄漏;

3.2设备、管线法兰、阀门损坏,或腐蚀通洞,焊缝断裂发生流化氢气体大量泄漏;

3.3富瑞焚烧炉故障,硫化氢气体长时间火炬燃烧排放(由于风力等影响燃烧不完全);

3.4设备、管线法兰、阀门损坏,或腐蚀通洞,焊缝断裂发生硫化氢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程序4.1长时间火炬燃烧排放处置程序4.1.1调度人员接到**公司调度信息后,在通知合成车间硫化氢气体火炬燃烧排放时,必须安排制气车间部分合成气送往主火炬伴烧硫化氢气体。

4.1.2调度及时请示公司领导,安排适当降低生产负荷(65﹪),以减少硫化氢的排放量,降低风险度和环境影响。

4.1.3硫化氢火炬燃烧排放,合成车间必须加强火炬的运行情况检查,监视酸性火炬和主火炬的燃烧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布置处理。

4.1.4硫化氢火炬燃烧排放,各单位应加强作业环境硫化氢的检测监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4.1.5硫化氢火炬燃烧排放,每间隔4小时,值班调度通知中化环境检测组人员到下风口100m处指定点取样监测硫化氢对环境影响情况,中化环境检测组必须做好环境监测记录台帐。

4.1.6指定取样点:

厂东门(1点)、检修车间院内(2点)、厂正大门(3点)、合成压缩厂房南侧道路(4点)、厂西门(5点)、**重钙矿库(6点)、**锅炉烟囱下(7点)、原料煤场办公室(8点)。

4.2轻微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程序4.2.1事故发现者要及时报告合成主控人员或班长(电话:

8789826),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调度室(电话:

8888)、天达消防队(电话:

8750119或8750300)、车间值班领导报告。

车间领导接报后,应立即向安全质量部、设备部、生产部负责人,公司领导报告情况。

报告时,要尽量说明泄漏点,泄漏情况,有无人员受伤或被困,以便安排开展相关应急救援工作。

4.2.2当班班长接报后,应立即背好空起呼吸器、携带H2S便携式检测仪等安全防护措施,在监护人的监护下,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检查、确定泄漏位置、泄漏大小,并适时将情况汇报车间负责人。

4.2.3工艺班长现场检查确认泄漏情况后,应立即安排人员取出消防水带和开花水枪,就近连接室外消火栓水源,从上风口对泄漏点喷洒雾状水稀释、溶解流化氢气体,防止硫化氢气体外扩散伤人。

4.2.4**消防救护队人员接报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安全监护,接管现场喷水稀释、溶解硫化氢等工作。

4.2.5调度人员立即通知公司各单位当班人员,富瑞化工调度室人员,说明公司硫化氢泄漏情况,处理安排,要求各单位加强检测和个人防护,以防硫化氢中毒。

4.2.6车间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及时作出是否停车处理,还是边生产边消漏抢修决定。

4.2.7如果泄漏不大,根据泄漏部位和泄漏量大小,制订应急抢修方案,在确保个人和周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果断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联系检修人员尽快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消漏。

并将现场情况及时汇报生产部调度室、设备部、安全质量部和公司领导。

4.2.8检修人员接到检修任务后,在确保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工艺人员消防水掩护下,按照既定堵漏方案进行带压堵漏工作。

4.2.9生产部、设备部、安全质量部负责人接报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协助开展泄漏点消漏工作。

4.2.10抢修时,必须使用不会产生火源的铜质工具进行抢修,工艺人员带好H2S分析仪、防暴对讲机、准备好灭火器、空气呼吸器等进行现场监护,清除周围杂物,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4.2.11监护和其他人员必须保护好自己,尽量远离漏点,防止H2S气体和火焰喷出受到伤害。

4.2.12如果经处理后还在泄漏,泄漏量未减小,甚至增大,车间领导要立即报告公司领导,请求停车处理。

4.3泄漏严重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程序4.3.1事故发现者要及时报告合成主控人员或班长(电话:

),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调度室(电话:

)、**消防队(电话:

)、车间值班领导报告。

报告时,要尽量说明泄漏或爆炸、着火地点,泄漏情况(火势大小),有无人员受伤或被困,以便开展相关应急救援工作安排。

4.3.2班长确认泄漏严重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立即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对合成装置紧急停车处理。

4.3.3工艺班长立即安排人员,背好空起呼吸器等防护用品,取出消防水带和开花水枪,就近连接室外消火栓水源,从上风口对泄漏点喷洒雾状水稀释、灭火、溶解流化氢气体,防止硫化氢气体外扩散伤人。

同时,安排人员拉起警戒线,各路口安排人员把守,对事故区域进行安全警戒。

4.3.4如果是硫化氢缓冲罐进出口法兰、阀门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合成主控紧急调整**,把硫化氢气体切换到火炬燃烧排放。

4.3.5**消防救护队人员接报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安全监护,灭火、应急救援等工作。

4.3.6保卫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接替安全警戒工作,把守各路口,协助开展应急疏散工作。

4.3.6若泄漏量较大,调度人员立即通知公司各单位当班人员,**化工调度室人员,说明公司硫化氢泄漏情况,在确保装置安全的情况下,要求泄漏点150m范围内的无关人员尽快往上风口有序疏散撤离,坚守人员必须采取好安全防护措施。

并将情况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4.3.7公司领导、安全质量部、生产部、设备部、车间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公司硫化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处置、应急救援工作。

4.3.8如果泄漏的硫化氢气体泄漏时间长,扩散面积大,公司领导或安全质量部应及时把情况报当地政府部门,并请求支援和协助。

4.4伤员搜救班长在组织事故处置的同时,立即安排专人负责查明事故中有无中毒、受伤、被困及失踪人员,安排专人(做好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负责引导装置内无关人员迅速从上风口各路口疏散撤离。

并安排人员在各路口拉起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如有人员中毒或受伤,尽快安排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二人一组,一前一后,保持3米左右距离(便于互相监护和急救)进入毒区进行搜救。

发现受伤人员,及时将伤员救出事故现场,联系**急救人员()送往医院治疗,如伤员出现休克昏迷,尽快采取人工呼吸。

若出现心跳停止的,则按胸外心脏挤压法和胸外心脏扣击法,进行抢救。

5培训和演练 

公司按相关规定定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预案的培训学习,并争取每年开展一次实战演练。

6应急物资及装备充分考虑硫化氢系统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事故风险和影响,公司在生产现场和主控室配置以下应急物资和装备,以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置。

6.1**消防救护队有战斗员和管理人员共计33名,其中队长1名、副队长1名,防火管理员3名,3个战斗班组三班倒24小时值班。

6.2公司保卫队有保卫人员32名,负责公司区域治安保卫和门卫工作;

中心化验室设有环境监测站,可以随时投入到公司紧急状态下的警戒、治安和环境监测工作中。

机、电仪车间有20名技术人员,130名检修人员,均具备机械、电气仪表设备的应急抢修抢险能力,在事故状态下,可根据事故抢险抢修需要,立即组建应急抢险抢修队伍进行应急抢修抢险工作。

6.3应急装备配置情况**消防救护队配有救护车2辆;

水罐消防车3辆,干粉/泡沫消防车1辆,消防指挥车1辆。

AE2空气充泵3台;

QSL压缩空气筒两套;

A52-30自动甦生器5台;

BJ10型手抬消防泵2台;

BJ25手抬消防泵1台,泡沫液产生器3个,泡沫枪1套,泡沫消火栓1套。

**消防救护队配有空气呼吸器50台、重型防化服2套、轻型防化服6套。

储备干粉2吨,泡沫制剂2吨。

6.4公司配置空气呼吸器30套,备用气瓶10个,长管呼吸器10套,巴固过滤式防毒面具350套,h2s便携式气体检测仪10台,防暴手电筒20支,防暴对讲机30部,DN65消防水带100条,多功能消防水枪20支,消防专用扳手10把,消防水带接口20个,消火栓变径接口10个,急救药品箱5个,防酸碱服50套,轻型防化服10套,轻型隔热服5套,浸塑手套20双,有机面罩10个,安全警示彩旗1000m。

6.5硫化氢管线沿途设置室外消火栓6具,消防水炮1台。

设有2000m3消防水池,0.7Mpa、540m3/h的环形消防水供水系统。

合成装置共配置各类灭火器约200只,1500m3事故水池1座。

6.6车间仓库配置编织袋300条,铁铲20把,潜水泵2台,检修车间配置各类抢险抢修工具。

7监控和预防管理7.1严格工艺操作规程和巡回检查制度,严防超温超压运行,对危险目标的参数进行适时监控,建立危险目标检查、管理台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7.2主控人员要适时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进行巡检,发现报警或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或报告电仪专业人员处理;

电仪车间安排专人每天定期对各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7.3工艺人员佩戴H2S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重点检查危险目标的薄弱环节(法兰、阀门、管线焊缝等)有无异常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对于暂时不能处理的,要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控管理。

7.4工艺人员每周定期对现场的安全、消防设施和器材,气体检测仪、手报按钮、电视监控探头、安全通道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台帐。

7.5严格落实公司安全管理规定,重点落实好动火等危险作业管理措施。

7.6严格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佩戴H2S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和防暴对讲机,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严禁使用非防暴电子产品。

7.7设备部每年定期开H2S设备、管线的检测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的检测、标定工作,完善管理规定,建立管理台帐。

6.8车间定期组织开展预案的学习和演习工作,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事故处置能力。

 

**有限公司二00九年七月二日

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

环保方案一、制定目的加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的环保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处于受控状态、排放满足要求,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和扰民事件的发生。

二、相关要求及管理规定1 

总体要求 

1.1 

车间把环境保护内容纳入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管理工作中;

环保装置和系统按生产装置同等对待,纳入正常检维修计划。

1.2 

车间应加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的环保管理,确保污染物受控达标排放,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和扰民事件的发生1.3 

环保装置(设施)的开停工,必须纳入装置开停工方案,做到先开后停,确保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置。

1.4 

在开停工及检维修期间,所有污染源排污应根据车间非常规排污的相关规定,进行排污申报,有序排放。

车间环保主管人员应对排污过程实施监督检查。

1.5 

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时应优化停工退料过程,合理用水,减少污水产生量。

职责 

2.1 

车间制定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制度,并监督执行。

2.2 

车间领导负责根据生产、环保实际情况,统筹、指导车间合理安排装置停工、检修时间,确保开停工、检维修期间的“三废”有序排放,噪声得到有效控制。

2.3 

车间是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对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负总责。

车间在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的环保职责如下:

2.3.1 

负责做好车间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期间生产与环保统筹兼顾,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杜绝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2.3.2 

负责做好开停工及检维修期间的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开停工方案的环保管理内容,监督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协调并监督开停工及检维修期间的“三废”排放和处置。

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内容与要求3.1 

停工前准备阶段3.1.1 

在装置停工前应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制定开停工和检维修期间的环保方案。

方案应确定系统吹扫流程、物料回收、环保设施开停工顺序、“三废”名称、来源(性质、浓度)、排放量、排放时间、排放去向、处理方式及环保措施。

3.1.2 

车间应组织审查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方案,统一调整各装置停工次序,确定环保设施的停工程序及衔接;

开停工及检维修方案和施工方案中的环保内容应经专业环保管理人员审查,确保方案中污染物排放量的准确性、排放去向的合规性和环保措施的适用性。

3.1.3 

装置停工前,应确保相关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降低事故罐液位,调整污水处理运行方案,做好接收高浓度污水的准备;

检查火炬系统是否完好、畅通;

为有可能造成清净下水系统污染的设备设立专门清洗场地,保证检维修期间清污分流;

设立固体废物堆放场所,分类做好标识,妥善保管固体废物,防止发生污染;

硫磺装置停工前,应做好酸性气平衡,严格控制酸性气放火炬;

采用钝化清洗处理时应选择环保型产品,要求供应商提供钝化剂的成分、特性和处理方式,并负责回收处理。

车间应对停工前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确认。

3.2 

停工阶段 

3.2.1 

装置停工退料时,应将塔、容器、换热器、机泵、管线等物料全部退净、回收,避免物料浪费和产生高浓度污水。

严禁将污油、残液等排入明沟或雨排。

3.2.2 

吹扫、放火炬时应做到:

3.2.2.1 

对停工装置中的脱硫装置和含硫污水系统及接触含硫、氨介质的塔和容器等设备,吹扫前应使用有效方法(蒸煮、使用助剂等)进行脱臭处理。

3.2.2.2 

装置吹扫采取密闭方式。

3.2.2.3 

含硫、氨气体放火炬时,配烧足够的瓦斯气和蒸汽3.2.2.4 

停车过程中,及时调整火炬消烟蒸汽,安全排放燃烧废气,避免冒黑烟。

3.2.3 

设备蒸煮、清洗时应做到:

3.2.3.1 

塔、罐等设备采取密闭蒸煮方式或其他有效方式,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3.2.3.2 

对蒸煮过程中产生恶臭污染的塔、罐等设备,蒸煮前应倒空物料,经清洗后方可蒸煮。

3.2.3.3 

设备清洗水禁止排入雨排系统;

含高浓度溶剂或物料的清洗水、酸(碱)渣和相应清洗水、钝化处理后的废液应进行预处理,防止冲击污水处理场;

对可能散发恶臭气体的污水,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防止污染大气。

3.2.4 

应采取措施控制噪声,避免发生噪声扰民事件。

3.2.5 

应对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和环境大气情况进行同步监测。

3.3 

检维修阶段3.3.1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设备拆解过程中残余物料落地。

3.3.2 

应将有可能造成清净下水系统污染的设备送到指定地点清洗,防止污染雨排系统。

3.3.3 

设备及管线清理出的工业固体废物(聚合物、油泥、底泥、废催化剂等)要及时运至指定场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属于危险废物的,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执行,禁止违法转移。

3.3.4 

对退役的含有污染物的设备或物资,在外部委托处置前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违法转移。

3.3.5 

装置检维修时,应同时对装置的雨排系统、废水池和排污管网进行检维修。

3.3.6 

环保装置(设施)应在装置开车前完成检维修,为装置开车创造条件。

3.4 

开工阶段3.4.1 

装置进料前,应按照开工方案要求,逐项、有序检查设备设施状态及工艺流程,确认开工条件,防止发生跑料事故。

污水处理场要根据装置开工方案,提前驯化污泥,做好接纳开工期间高浓度污水的准备,确保污水场外排水稳定达标。

3.4.2 

系统进料时,应将置换出的废气排入火炬系统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大气。

3.4.3 

检查与考核4.1 

公司对车间开停工及检维修的环保工作进行抽查。

4.2 

对违反本规定、在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期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或扰民事件的进行通报,并纳入安全环保考核评价。

情节、后果特别严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由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风险分析1、现场存在的主要物料特点及危害

介质名称物态性质爆炸极限%自燃点℃ 

危害性硫化氢气态易燃易爆4.3~45.5292人员中毒,扩散造成环境污染二氧化硫气态刺激性气体 

人员中毒,刺激人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扩散造成环境污染乙醇胺液态呈碱性 

刺激人的眼睛和皮肤,扩散造成环境污染氢气气态易燃易爆4.1~74.2580~590中毒、火灾爆炸,扩散造成环境污染燃料气气态易燃易爆3~13650~750中毒、火灾爆炸,扩散造成环境污染硫磺固态 

2.3g/m3232火灾2停工过程主要步骤的HSE风险源(硫磺及尾气装置)

序号工作步骤主要风险主要后果控制措施1尾气切断进料未能及时关闭电加热器损坏电加热器严格按照停工方案的步骤停工,加强检查,DCS出现报警时一定要按程序确认2加氢催化剂钝化循环风机进出口阀内漏,拆装盲板时硫化氢泄漏。

人员中毒用氮气置换,拆装盲板时佩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扩散造成环境污染钝化过程风机轴封漏硫化氢人员中毒适当给大氮气密封,风机周围用警示带围好,严禁未佩戴防毒面具的人员进入,扩散造成环境污染催化剂超温催化剂损坏,反应器壳体损坏。

严格控制氧含量,DCS出现报警时一定要按程序确认,必要时可以使用氮气来降温。

3尾气降温降温速度过快再生塔负压损坏再生塔加强DCS监控,降温时打开压控阀4尾气退胺没有退胺净污染环境第一次冲洗液退回储罐,其余冲洗液送汽提,严禁现场排放,扩散造成环境污染5吸收塔钝 

化钝化不彻底钝化废液泄漏硫化亚铁自燃污染环境保证钝化时间,检查效果钝化废液按安化部要求处理。

6燃烧炉酸气切换瓦斯切断酸气时超压酸气放火炬加强各岗位的联系和现场操作配合瓦斯量大,风小催化剂积碳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好催化剂床层温度瓦斯量小,风大催化剂床层超温7系统除硫未使用雾化蒸汽催化剂积碳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急冷蒸汽未脱水损坏炉膛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除硫不彻底影响催化剂钝化保证除硫时间,检查硫封已无液硫流出为止。

配风量过大烧坏催化剂和设备严密监控反应器温度,及时调整风量。

8催化剂钝化氧含量过大烧坏催化剂和设备严格控制反应器进口氧含量,监控反应器温度,如果出现超温可使用氮气降温。

钝化不足打开设备时催化剂自燃充分保证钝化时间,在钝化末期,使用过量的空气来彻底钝化。

硫磺捕集器和尾气旁路线内硫化亚铁自燃烧坏设备加强对这两个设备的温度监控。

9系统降温燃炉熄火中压蒸汽过热器未切换蒸汽保护损坏设备系统除硫后期将焚烧炉温度降低中压蒸汽改放空噪音大,听力损伤压力较低时才改放空,操作时戴好防护耳具。

锅炉水部分放空蒸汽伤人缓慢打开阀门10用净化风压空硫封的液硫风压大液硫飞出伤

人控制好风压,盖好硫包盖风压不够,压不干净施工使着火检查效果11加盲板硫化氢泄漏人员中毒严格按硫化氢作业,扩散造成环境污染3大修施工过程风险分析3.1、硫化氢管线加盲板

序号工作步骤主要危害主要后果LS风险度(R)控制措施1泄压吹扫硫化氢泄漏,死角存有硫化氢,过早放空吹扫人员中毒伤亡,扩散造成环境污染1 

5先向火炬管线密闭吹扫24小时以上,再打开地面放空吹扫24小时,吹扫过程要加强检查,不留死角。

2现场交底交底不清,交错底人员中毒248工艺、安全设备严格按盲板图现场交底,并作好标记。

3加盲板未使用防爆工具火灾爆炸288准备好合适的防爆工具,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把关。

不按规定佩戴防毒面具人员中毒248严格按规定办理相关的作业票,按要求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把关。

盲板不合要求硫化氢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155由工艺、安全组织现场检查确认 

3.2进硫坑作业

序号工作步骤主要危害主要后果LS风险度(R)控制措施1检查盲板加错、加漏,盲板不合格人员中毒、伤亡155由工艺、安全现场确认。

2采样分析采样点不合理人员中毒、窒息155由工艺、安全人员共同落实采样点。

3劳保穿戴未穿戴劳保人员受伤248检查督促按规定穿戴劳保和防毒面具未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人员中毒伤亡4入硫坑作业双方监护人不在现场人员中毒、窒息155落实安全责任未约定安全联系信号、未系安全带人员中毒、窒息155系好安全绳,落实责任心强的人当监护人。

通风不好人员中毒、窒息248使用风机强制通风。

使用安全行灯不合要求人员触电,伤亡248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行灯。

进设备作业

序号工作步骤主要危害主要后果LS风险度(R)控制措施1检查盲板盲板加错、加漏,有毒、可燃气体窜入设备人员中毒、伤亡155由工艺、安全现场确认。

3劳保穿戴有毒物质超标,未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施工人员中毒伤亡248检查督促按规定穿戴劳保和防毒面具 

4入设备作业有有害气体窜入设备人员中毒、窒息236每次进设备前使用便携时气体检测仪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过程中每4小时用检测仪复测一次。

双方监护人不在现场人员中毒、窒息155落实安全责任 

未约定安全联系信号、未系安全带人员中毒、窒息236系好安全绳,落实责任心强的人当监护人。

通风不好人员中毒、窒息236使用风机强制通风。

3.4贫、富液罐清罐作业

序号工作任务主要风险主要后果LS风险度(R)控制措施1检查盲板盲板加错、加漏,有毒、可燃气体窜入容器人员中毒,火灾155由工艺、安全现场确认。

2清除容器内沉淀物沉淀物吸附的可燃、有毒气体释放出来人员中毒,火灾,扩散造成环境污染236使用机械强制通风,作业人员佩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