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255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doc

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运行模式与要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将现代管理思想应用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所形成的一整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

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将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实施的过程。

建立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有助于大型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功能一体化;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作出响应;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满足市场要求;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获得注册或认证。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与运行模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它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的系统思想,最主要的是爱德华·戴明(EdwardDeming)的PDCA(即策划、实施、评价、改进)概念。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并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特点,不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提出了基本相似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其目的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如ILO—OSH2001的运行模式为方针、组织、计划与实施、评价、改进措施(见图8—1);OHSAS18001的运行模式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见图8—2)。

图8—1ILO—OSH2001的运行模式图8—2OHSAS18001的运行模式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普遍认同。

各个国家依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指导性要求,但基本上遵循了PDCA的思想并与ILO—OSH2001运行模式相近似。

本节主要依据ILO—OSH2001运行模式的框架,介绍现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一)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本要素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征询员工及其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书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以指导体系运行中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方向和原则,确定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及绩效总目标,表明生产经营单位实现有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正式承诺,并为下一步体系目标的策划提供指导性框架。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评审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修改。

为了确保方针的实施与实现,并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协调一致,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实施与评审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企业自身整体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3.企业规模、开展的活动及其带来风险的特点。

4.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5.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为确保建立与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达到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目的,生产经营单位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承诺遵守自身所适用且现行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所属管理机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和生产经营单位与其他用人单位签署的集体协议或其他要求。

2.承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健康安全。

(二)组织

1.组织的目的

组织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确立和完善组织保障,以便正确、有效地实施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要素,包括机构与职责、培训及意识和能力、协商与交流、文件化、文件与资料控制以及记录和记录管理。

2.组织的内容与要求

(1)机构与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对企业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责任,应在企业内设立各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领导岗位,并对直接从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执行和监督的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予以明确,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实施与运行,并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最高管理层任命一名或几名人员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赋予其充分的权限,要避免管理者代表在履行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时与其承担的其他职责发生冲突。

管理者代表的工作任务是:

1)建立、实施、保持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

3)推动企业全体员工参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2)培训、意识与能力。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地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与能力。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审。

评审时应有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的参与,必要时应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以保证方案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协商与交流。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一套书面程序,及时与员工和相关方(如分承包方人员、供货方、访问者)就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协商和交流。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企业内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如成立健康安全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任命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代表及员工代表、选择员工加入职业健康安全实施队伍等),确保能有效地接收到所有员工的信息。

可安排员工参与以下活动,及时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1)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及评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决策(包括参与与其作业活动有关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决策);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与实施程序的制定与评审;

3)事故、事件的调查及现场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等;

4)对影响作业场所及生产过程中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关变更(如引入新的设备、原材料、化学品、技术、过程、程序或工作模式或对它们进行改进所带来的影响)而进行的协商。

(4)文件化。

生产经营单位运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与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相适应,以确保建立的体系在任何情况下得到有效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可以视企业的管理方式采取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

文件的内容包括: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

3)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5)文件与资料控制。

为了对职业健康安全文件的识别、批准、发布和撤销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资料进行控制,企业应制定书面程序,并应达到下列要求:

1)明确体系运行中哪些是重要岗位以及这些岗位所需的文件,确保这些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

2)在任何情况下,文件和资料都应便于使用和获取。

在紧急情况下,应确保工艺操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工程图、危险物质数据卡、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等。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书写工整,便于使用者理解,并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

4)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

5)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防止误用。

6)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或为了保存知识而留存的档案性文件和资料,应予以适当标识。

(6)记录与记录管理。

为了标识、保存和处置有关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书面的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确定保存期,存放在安全地点,便于查阅,避免损坏。

重要的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以适当方式或按法规要求妥善保护,以防火灾和损坏。

(三)计划与实施

1.计划与实施的目的

计划与实施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据自身的危害与风险情况,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划。

并建立和保持必要的程序,以持续、有效地实施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划,包括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2.计划与实施的内容和要求

(1)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是指对生产经营单位现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相关管理方案进行评价,目的是依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总体目标和承诺的要求,为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决策(重点是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并为持续改进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一个能够测量的基准。

对于尚未建立或欲重新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该企业属于新建的组织时,初始评审过程可作为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初始评审过程主要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两项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的初始评审工作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来完成,以确保初始评审的工作质量,如可能的话,初始评审工作还应以适当的形式(如健康安全委员会)与企业的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交流。

初始评审的结果应形成文件。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生产经营单位应通过定期或及时地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来识别、预测和评价生产经营单位现有或预期的作业环境和作业组织中存在哪些危害(风险),并确定消除、降低或控制此类危害(风险)所应采取的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首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重点提供和描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活动过程的范围、方法、程度与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应注意满足下列要求:

①在任何情况下,不仅考虑常规的活动,而且还应考虑非常规的活动;②除考虑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外,还应考虑承包方、供货方包括访问者等相关方的活动,以及使用外部提供的服务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③考虑作业场所内所有的物料、装置和设备造成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包括过期老化以及租赁和库存的物料、装置和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实施过程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以确保该项活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①在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要确保满足实际需要和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②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应作为一项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措施执行,即应在承接新的工程活动和引入新的建设作业程序,或对原有建设作业程序进行修改之前进行。

在这些活动或程序改变之前,应对已识别出的风险提出必要的降低和控制措施。

③应对所评价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级,确定不同风险的可承受性,以便在制定目标特别是制定管理方案时予以侧重和考虑。

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所辨识和评价的影响员工安全和健康的各类危害和风险,确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所确定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应作为制定管理方案的基本依据,且有助于设备管理方法、培训需求以及运行(作业)标准的确定,并可为确定监测体系运行绩效的测量标准提供适宜信息。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预定的或由管理者确定的时间或周期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进行评审。

同时,当企业的客观状况发生变化,使得对现有辨识与评价的有效性产生疑义时,也应及时进行评审。

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客观状况发生变化前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措施,并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为了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遵守相关适用法律法规等的承诺,生产经营单位应学习和了解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并及时传达给有关人员,同时,要提出为满足这些适用法律法规等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识别和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工作形成一套程序。

程序应明确企业的哪些部门负责收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何种方式或渠道获取、如何准确地识别这些法律法规等对企业的适用性及其适用的内容要求,如何确定满足这些适用法律法规等内容要求所必需的具体措施,如何将上述适用内容和具体措施等有关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等。

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及时跟踪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保持此类信息为最新的,并为评审和修订目标与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是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具体化和阶段性体现,因此,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目标时,应以方针要求为框架,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以确保目标合理、可行:

1)以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为基础,确保目标对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针对性和持续渐进性;

2)以获取的适用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为基础,确保方针中守法承诺的实现;

3)应考虑自身技术、财务能力以及经营上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确保目标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4)应考虑以往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的实施与实现情况,以往事故、事件、不符合的发生情况,确保目标符合持续改进的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除了制定整个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外,还应尽可能以此为基础,对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制定不同层次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制定目标时,应通过适当的形式(如健康安全委员会)征求员工及其代表的意见。

为了能够对所制定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目标应尽可能予以量化,并形成文件,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职能和层次的人员,并应通过管理评审进行定期评审,在可行或必要时予以更新。

(3)管理方案。

制定管理方案的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计划,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阐明做什么事、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基本内容包括:

1)实现目标的措施;

2)实施措施所对应的职责部门(人员)及其绩效标准;

3)实施措施所要求的时间表;

4)实施措施所必需的资源保证,包括人力、资金及技术支持。

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以便于在管理方案实施与运行期间,企业的生产活动或其内外部运行条件(要求)发生变化时,能够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4)运行控制。

当运行与活动,包括与所识别的风险有关的辅助性维护工作,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时,应建立和保持计划安排或程序规定,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得以有效、持续地落实,从而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遵守法律、法规等要求。

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运行情况,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与规定,明确此类运行与活动的流程以及每一流程所需遵循的运行标准。

对于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和租赁活动,应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以确保此项活动符合企业在采购与租赁说明书中提出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并在材料与设备使用之前作出安排,保证材料、设备的使用符合企业的各项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对于劳务或工程等分包商或临时工的使用,应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以确保企业的各项健康安全规定与要求(或至少相类似的要求)适用于分包商及他们的员工。

对于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活动,包括它们对人的能力的适应,应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以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5)应急预案与响应。

应急预案与响应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应急处理程序和方式,检验预期的响应效果,改善其响应的有效性。

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状况的经历,以及应急响应演练及改进措施效果的评审结果,针对其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从预案与响应的角度建立并保持应急计划。

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确定应急设备的需求,并予保证按要求配备。

要定期对应急设备进行检查与测试,确保其处于完好和有效状态。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预定的计划,尽可能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应急演练方式(包括对事件进行全面的模拟,检验应急计划的响应能力,特别要重点检验应急计划的完整性和应急计划中关键部分的有效性。

(四)检查与评价

1.检查与评价的目的

检查与评价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源或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

体系的检查与评价主要包括绩效测量与监测、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审核与管理评审。

2.检查与评价的内容与要求

(1)绩效测量和监测。

生产经营单位绩效测量和监测程序的目的是:

①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②实施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③能够支持企业的评审活动,包括管理评审;④将绩效测量和监测的结果予以记录。

主动测量是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法律及法规要求,制定包括监测对象与监测频次的监测计划,并据此对企业活动的必要基本过程进行监测的过程。

内容包括:

①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各项计划及运行控制中各项运行标准的实施与符合情况;②系统地检查各项作业制度、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机具和机电设备、现场安全设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实施与符合情况;③监测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组织)的状况;④对员工实施健康监护,如通过适当的体检或对员工的早期有害健康的症状进行跟踪,以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⑤对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签署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集体协议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情况。

被动测量是指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如财产损失),不良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

生产经营单位应列出用于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状况的测量设备清单,使用唯一标识并进行控制。

测量设备的精度应事先校验。

生产经营单位应有文件化的程序描述如何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用于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的设备应按规定维护和保管,使之保持应有的精度。

(2)事故、事件、不符合及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调查。

实施调查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

同时,通过程序的实施,发现、分析和消除不符合的潜在原因。

生产经营单位应保存对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调查、分析和报告的记录,按法律法规的要求,保存所有事故的登记簿,并登记可能有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后果的事件。

(3)审核。

审核的目的是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和程序,以评价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要素的实施能否恰当、充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对体系的审核应主要考虑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及作业场所的条件和作业规程,以及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所制定的审核方案和程序应明确审核人员能力要求、审核范围、审核频次、审核方法和报告方式。

(4)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在实施管理评审时,应主要考虑绩效测量与监测的结果、审核活动的结果、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调查结果和可能影响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因素及各种变化,包括企业自身变化的信息。

(五)改进措施

1.改进措施的目的

改进措施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针对绩效测量与监测、事故事件调查、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所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予以保持,确保体系的自我完善功能,并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风险。

改进措施主要包括纠正与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两个方面。

2.改进措施的内容与要求

(1)纠正与预防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测量与监测、事故事件调查、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所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要求,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予以保持,确保体系的自我完善功能。

(2)持续改进。

生产经营单位应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风险。

第二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与步骤

建立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是:

一、学习与培训

在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企业所有人员的参与和支持。

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所有员工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

因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使所有员工能够接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理解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培训的对象主要分3个层次:

管理层培训、内审员培训和全体员工的培训。

管理层培训是体系建立的保证。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建立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培训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在推进体系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内审员培训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

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通过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开展初始评审、编写体系文件和进行审核等工作的能力。

全体员工培训是体系建立和顺利实施的根本,其目的是使员工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实践。

二、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的目的是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基础,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建立绩效基准。

初始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其适用性及需遵守的内容进行确认,并对遵守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2.对现有的或计划的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3.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消除危害或控制风险。

4.对所有现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规定、过程和程序等进行检查,并评价其对管理体系要求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分析以往企业安全事故情况以及员工健康监护数据等相关资料,包括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的统计、防护记录和趋势分析。

6.对现行组织机构、资源配备和职责分工等情况进行评价。

初始评审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并作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为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的持续改进,企业还应参照上述初始评审的要求定期进行复评。

三、体系策划

根据初始评审的结果和本企业的资源,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

策划工作主要包括:

1.确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2.制定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目标及其管理方案。

3.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职能分配和机构职责分工。

4.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各层次文件清单。

5.为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准备必要的资源。

四、文件编写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以适用于企业自身管理的形式,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等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规定,以确保所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运行。

多数情况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结构是采用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方式。

五、体系试运行

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都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健康安全管理和活动,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试运行,以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六、评审完善

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试运行,特别是依据绩效监测和测量、审核以及管理评审的结果,检查与确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按照计划安排有效运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所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第三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指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其他审核准则,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