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259339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费县肿瘤监测培训.ppt

费县2017年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培训,费县CDC慢病防制科,目录,一、工作内容及要求二、质量控制三、主要存在的填报问题,一、工作内容及要求,制定肿瘤登记工作相关方案,建立健全本单位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成立领导小组收集病例信息,填写报告卡和登记册,审核并录入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系统查漏补报和漏报调查结局随访培训登记册、报告卡的保存及数据的备份管理,

(一)常规制度,内容包括:

例会制度、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要求:

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制定,内容符合本院工作实际,有逻辑,语句通畅。

(二)报告卡的收集,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CT/MRI、B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本辖区内的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

收集的死亡肿瘤病例怎么报?

登录慢性病监测系统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进行查找,找到,修改卡片,补上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确诊日期?

找不到,按照新报发病或者死亡补发病上报,能追溯确诊日期,按新发病例上报,不能确定确诊日期,按死亡补发病例上报(诊断日期与死亡日期是同一天,诊断依据选择0),(三)报告卡和登记册的填写,报告卡填写要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无缺项、漏项。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要有登记册,并规范填写和保存;有报卡职能的临床科室/辅助检查科室(尤其是病理科)必须有规范填写的登记册(已实现慢病监测信息系统与HIS系统对接的医疗机构除外)。

(四)报告的录入,7日内录入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即卡片的报告日期与系统录入日期之间的间隔小于7日。

录入准确,(五)查漏补报,县直医疗机构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通过定期查阅病案室和病理科的医疗记录以发现在门诊和病房漏报的病例,并及时帮助或督促补报。

乡镇卫生院主要通过与死因系统进行数据比对以发现漏报的病例。

要求1个月至少进行一次。

(六)漏报调查,肿瘤登记漏报调查由县疾控中心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3月底前完成。

1、医疗机构漏报调查。

对县级医疗机构,分别查阅1、4、7、10月份各科室门诊登记簿、病理室信息和信息科出入院记录,确定所有就诊肿瘤病例并填写肿瘤登记医疗机构漏报调查表,与上报的肿瘤发病登记数据库逐一进行核对,对确认漏报的病例重新调查后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漏报调查的表格和卡片录入到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系统。

2、人群漏报调查。

从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3个行政村,至少覆盖人群5000人。

通过调取新农合或医保记录,询问村医或村委会有关人员,确定当年调查村所有新发的恶性肿瘤病例并填写肿瘤登记人群漏报调查表,与上报的肿瘤发病监测数据库逐一进行核对。

对确认漏报的病例重新入户调查后及时补报。

(七)结局随访,时间要求:

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3月10日前完成。

流程:

各乡镇卫生院从慢病监测系统中按照户籍地址+各乡镇+随访状态(全部)+随访年份条件进行查询,导出所有现患肿瘤病例信息按照村进行分类,让村医进行随访由各乡镇卫生院慢病登记人员将随访信息及时更新录入到慢病监测系统中。

随访记录保存,(八)培训,下级培训:

每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对村医的培训,要求有通知、签到、培训内容、照片、小结等资料。

上级培训:

积极参加卫计局、疾控组织的培训,有培训通知、培训记录等资料。

(九)资料管理,登记册、报告卡要专柜保存,存放整齐。

至少保存5年,尽可能长期保存。

数据库备份,要求每半年将慢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肿瘤数据进行导出、分析、整理入档备份,并长期保存。

二、质量控制,1、各类诊断依据所占百分比,尤其是病理组织学诊断所占比例:

病理诊断率为66%85%2、根据由死亡补发病的病例数(DCO)与登记的总发病数比例:

15%3、同期登记的死亡与发病数之比(M/I):

0.6-0.8之间4、部位不明所占百分比:

10%以下5、趋势稳定,三、主要存在的填报问题,纸质卡片填写不完整,身份证空项,ICD-O-3病理学编码没有填写,病理学类型空项等。

报告卡与网上录入不一致(主要是编码)。

报告不及时。

编码不细致,错误较多。

常见编码错误有:

毫无根据,乱填一气;不够精确;ICD-10编码与ICD-O-3编码不能对应;诊断依据选5-8而形态学编码只填800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