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371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docx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七章word资料15页

 2019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考点一】借款费用的确认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借款费用的概念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

【例l8-1】发行公司股票属于公司股权性融资性质,不属于借款范畴,相应地,所发生的佣金也不属于借款费用范畴,不应作为借款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借款费用的内容包括:

(1)借款利息

(2)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分析】企业应在借款的存续期间对折价或溢价进行分期摊销,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实质上是对借款利息的调整,因而构成了借款费用的组成部分。

发行债券产生的折价或溢价不属于借款费用。

【链接】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折价发行债券,债券面值为50000万元,发行价为40000万元,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6%,同期市场利率为8%,则债券折价金额为10000万元。

实际利息费用应是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

(3)辅助费用

【要点】借款费用必须是为借款发生的费用,包括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和使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

筹集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有手续费、佣金等;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有利息等。

(4)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差额(汇兑损益)

【例】下列项目中,属于借款费用的有( )。

A.应付公司债券的利息B.发行公司债券的手续费

C.发行公司债券的折价D.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差额

【答案】ABD

【解析】发行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属于借款费用,但溢折价本身不属于借款费用,所以C选项不正确。

二、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包括专门借款,也可包括一般借款。

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一般借款——是指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

【提示】对于一般借款——只有在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时,才应将与该部分一般借款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否则,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资产的范围)

【提示】借款费用有两个基本去向:

一是资本化,即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比如购建固定资产时,一般计入在建工程;生产存货等资产时,一般计入制造费用、研发支出等。

第二个去向是费用化,即计入当期损益,一般是计入财务费用等。

(一)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借款费用——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二)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包括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

如:

飞机制造厂制造的飞机;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的时间在1年以上;建造合同的建造时间在1年以上等,借款费用都可以资本化。

【提示】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1年以上(含1年)。

也就是说企业购入即可使用的资产,或者购入后需要安装但所需安装时间较短的资产,或者需要建造或者生产但所需建造或者生产时间较短的资产,均不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注意】新准则强调了“经过相当长时间”这一条件,而原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相关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与资产支出挂钩的部分均可资本化。

就这一点而言,新准则实际上是缩小了借款费用可资本化的固定资产的范围。

【考点二】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借款费用只有在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才能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1.资产支出的界定

资产支出只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1)支付现金--是指用货币资金支付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支出。

(2)转移非现金资产--是指企业将自己的非现金资产直接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

(3)承担带息债务--是指企业为了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所需用的物资等而承担的带息应付款项(如带息应付票据)。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的界定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借款费用或者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的界定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始。

它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但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形态而进行的实质上的建造或者生产活动。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有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就不能开始资本化。

【例】甲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月1日为新建生产车间而向商业银行借入专门借款2000万元,年利率为4%,款项已存入银行。

至2008年12月31日,因建筑地面上建筑物的拆迁补偿问题尚未解决,建筑地面上原建筑物尚未开始拆迁;该项借款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为19.8万元。

甲公司2019年就上述借款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为( )万元。

A.0  B.0.2  C.20.2  D.40

【答案】A

【解析】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尚未开始,因而不符合开始资本化的条件,借款费用不应予以资本化。

二、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

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条件: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

通常是由于企业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等所导致的中断。

如,企业因与施工方发生了质量纠纷,或者工程、生产用料没有及时供应,或者资金周转发生了困难等。

(2)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

◆非正常中断与正常中断显著不同。

正常中断通常仅限于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

【例】某些工程建造到一定阶段必须暂停下来进行质量或安全检查,检查通过后才可继续下一阶段的建造工作,这类中断在施工前可以预见,而且是工程建造必经的程序,属于正常中断。

【例l8-13】某些地区的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如雨季或冰冻季节等原因)导致施工出现停顿,也属于正常中断。

【例】下列哪种情况不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

A.由于劳务纠纷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B.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C.由于发生安全事故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D.由于可预见的气候影响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答案】D

【解析】由于可预测的气候影响而造成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属于正常中断,借款费用不需暂停资本化。

三、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是指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已经达到建造方、购买方或者企业自身等预先设计、计划或者合同约定的可以使用或者可以销售的状态。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

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4.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5.企业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分别建造、分别完工的——应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2)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例】下列各项,表明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有( )。

A.与固定资产购建有关的支出不再发生

B.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C.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者合同要求相符

D.试生产结果表明固定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

【答案】ABCD

【解析】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资产已经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

(4)如果所购建固定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试运行,则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就应当认为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例】下列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所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基本不再发生,应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B.固定资产建造中发生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C.固定资产建造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1个月的,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D.所建造固定资产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不影响正常使用,应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判断。

选项B应是非正常中断;选项C应是3个月。

【考点三】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这部分内容应从以下二个方面来重点理解掌握:

1.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包括借款或债券溢折价摊销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2.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一、借款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一)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专门借款当期(资本化期间)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要点】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与资产支出不挂钩。

【分析】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公式中,第一,当期(资本化期间)实际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计算,不考虑资产支出情况,直接根据专门借款金额、资本化期间以及借款利率计算。

第二,尚未动用的借款金额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是指专门借款在未使用的时间段内存入银行或进行暂时性投资所取得的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基本分录为:

  借:

在建工程

    银行存款(应收利息)

    贷:

应付利息

【例】假设企业2007年1月1日为构建一项固定资产而向银行借入一笔1000万元期限为三年的专门借款,当日开工建设,年利率为6%(等于实际利率)。

借入时即投入400万元,其余款项存入银行,取得利息收入8万元。

则这一年真正资本化的利息是1000×6%-8=52(万元)。

借:

在建工程52

应收利息8

贷:

应付利息60

【2019年判断题】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建造资产的累计支出金额未超过专门借款金额的,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扣除该期间与专门借款相关的收益后的金额,应当计入所建造资产成本。

(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问题。

对于专门借款而言应是按照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扣除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来确认资本化金额,而不和资产支出相挂钩。

【例】甲公司20×7年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10000万元的债券,取得的款项专门用于建造厂房。

该债券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4年,票面年利率为10%,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

该债券年实际利率为8%。

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10662.1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厂房于20×7年1月1日开工建造,20×7年度累计发生建造工程支出4600万元。

经批准,当年甲公司将尚未使用的债券资金投资于国债,取得投资收益760万元。

20×7年12月31日工程尚未完工,该在建工程的账面余额为( )。

A.4692.97万元  B.4906.21万元  C.5452.97万元  D.5600万元

【答案】A

【解析】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10662.10×8%-760=92.97(万元),在建工程的账面余额=4600+92.97=4692.97(万元)。

(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即企业占用一般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应当与资产支出相挂钩。

【要点】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与资产支出相挂钩。

计算公式如下:

1、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1)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Σ(每笔资产支出金额×该笔资产支出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要点】“加权”是指以支出占用的时间为权数计算。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的分子是允许资本化期间所占用的天数或月数。

通常情况下,用支出所占用的天数作为分子,资本化期间的时间作为分母,以此来计算权数。

本题属于按年资本化,07年1月1日的支出,权数为360/360;07年7月1日的支出,权数为180/360。

如果本题按季进行资本化,那么1月1日的支出,权数就是90/90,2月1日的支出,权数就是60/90,3月1日的支出,权数就是30/90。

【注意】在连续计算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生的资产支出在计算本期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时应该全面考虑,不能仅考虑本期实际支出金额。

【要点】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和一般借款的资本化利率口径要一致。

【例】企业用于建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一般借款支出情况如下:

2008年1月1日支出100万元,3月1日支出80万元,12月1日支出40万元;2009年1月1日支出50万元,7月1日支出90万元。

2019年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100×12/12+80×10/12+40×1/12=170

2009年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220×12/12+50×12/12+90×6/12=315

(2)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①一项借款:

借款利率

②两项或以上借款资本化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注意】如果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则分子应为各笔一般借款在本年的利息,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利率为年利率;如果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按季度计算,则分子应为各笔借款在本季度的利息,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利率为季利率。

分母需要特别注意:

不同时间借入的借款,要计算其加权平均数,权数以占用时间除以资本化期间来计算。

比如,在按年资本化的情况下,1月1日借入的款项,权数是360/360,7月1日借入的款项权数是180/360。

其中:

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注意】如果既有上期或本期期初借入的,还有本期中间某一时点借入的,则上期或本期期初借入一般借款的权数为1,本期中间时点借入的,要按照时间权数计算加权平均数。

【例】某企业于2007年1月1日开工建造一项固定资产,至20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假定该企业未借取专门借款,期间该企业共有两笔一般借款:

①2006年7月1日借入的8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8%,期限3年;

②2006年11月1日借入的5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6%,期限3年。

要求:

计算该企业2019、2019年度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答案】07、08年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800×8%+500×6%)÷(800+500)=7.23%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分录:

借:

在建工程 ②

财务费用 ③=①-②

贷:

应付利息  ①

(三)折价或者溢价的处理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即每期实际利息费用=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要点】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上限)。

【提示】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总体思路:

【总结】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处理思路:

1.首先要分析资本化频率,通常情况下,题目都会告诉资本化频率(如,按年资本化或按季资本化等)。

没有特殊说明的时,就是按年资本化。

如果以年度为期间来计算每年的资本化金额,不要几年混在一起计算,这样思路更清晰;

2.按年度处理,每个年度中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

计算总的利息费用;

第二步:

计算利息资本化金额(区分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和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

第三步:

做出相关账务处理。

具体来说:

(1)确定资本化期间(开始——暂停——停止)

(2)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第一步:

计算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总利息费用金额;

第二步:

计算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闲置资金的收益额;

第三步: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

=专门借款发生的总利息费用—该期间专门借款闲置资金收益。

会计处理:

第一步:

确定应付利息科目的金额;

第二步:

确定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的金额;

第三步:

倒挤计算计入到“在建工程”科目的金额。

借:

在建工程(倒挤)3

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2

贷:

应付利息1

(3)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第一步:

计算资本化期间一般借款总利息费用金额;

第二步:

计算资本化期间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第三步:

计算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利息金额

=资本化期间一般借款总利息费用金额—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会计处理:

第一步:

确定应付利息科目的金额;

第二步:

确定在建工程等科目金额;

第三步:

倒挤计算财务费用科目的金额。

借:

在建工程2

财务费用(倒挤)3

贷:

应付利息1

教材例题讲解

【例l8-17】

(1)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7年1月1日~20×8年6月30日。

2019年:

(2)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20×7年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2000×6%+4000×7%×6/12=260(万元)

(3)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利用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的收益:

20×7年短期投资收益=500×0.5%×6+2000×0.5%×6=75(万元)

(4)由于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应当以其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闲置的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因此:

公司20×7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260-75=185(万元)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20×7年12月31日:

借:

在建工程     1850000

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  750000

贷:

应付利息        2600000

2019年:

20×8年1月1日~6月30日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

=2000×6%×6/12+4000×7%×6/12=200(万元)

20×8年1月1日~6月30日短期投资收益=500×0.5%×6=15(万元)

20×8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280-15=265(万元)

20×8年6月30日:

借:

在建工程          1850000

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    150000

贷:

应付利息  2000000

【要点】这类题目处理的关键在于投资收益的计算,而投资收益的计算关键又在于闲置资金金额怎么确定。

【例l8-18】

一般借款资本化的要求有两个:

1.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2.计算加权平均资本化率。

(1)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7年1月1日~20×8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