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604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docx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修改版

第一篇: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

常春雷

【摘要】: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

本文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

个性发展

前言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因为良好个性的形成,学校教育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

一.对个性的理解

个性,也可称人格。

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这些层次有:

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

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

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

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而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

二、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的思想观念严重滞后,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育教学中只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的结果,而忽视学生个体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幅度与表现出的独立性、创新能力,教师也不注重这方面的开发。

仍然以顺从、听话、作为老师评价学生的标准。

在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崇尚师道尊严。

教师指挥一切,控制一切,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学生,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限制

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只许这样,不许那样”不绝于耳边,失去了“创新”的灵气。

一切按教师安排循规蹈矩,学生压根儿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久而久之没有了独立性,只有被动的选择。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在体育活动时常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精神不强,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欲望。

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主体意识基本丧失,于是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目前的体育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应试教育”的翻版。

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不得不去竞技运动领域“借”来秒表和皮尺,要想提高学生成绩,当然又不得不去全盘引进运动训练的方法、手段等。

其结果呢?

不外乎有两种可能,其一,部分学生对近乎严酷的运动训练手段和方法望而生畏,极易产生“喜欢体育运动”却“厌恶上体育课”这一扭曲的现象。

其二,体育教学常常使学生的某些个性特征如勇敢、顽强、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等品质仅仅停留在所从事的某些运动项目本身,而未能透过这些运动项目深入、内化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做不到这一点,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永远只能是肤浅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那一隅”。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破除迄今在我国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的划一性、僵硬性、封闭性,课程结构的单一性和教材结构的非合理性等等。

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留给学生必要的自我设计、练习、探究、评价和思考的时空。

把严密的课堂组织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确立尊重学生个人、个性、启发学生自律、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也就是确立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原则。

三、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实施办法

著名儿童教育家杨景兰教授说过:

“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有特色,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在课内的各项活动中暴露无遗。

根据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的就更少。

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

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练习。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权威、是教学的中心这种观念的影响,而

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

新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都做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

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

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①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以健康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上课提倡教师精讲让学生多练,例如用启发诱导法教学,由教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去探求完成任务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如学生练习跳高,除了教师教的方法之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创造性地偿试其它方法过杆。

球类教学多用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组织练习,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又让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掌握动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目的。

②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跑道跑学生是不太情愿的。

这样一种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样让学生接受呢?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爱的球类、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与其强迫学生长时间进行枯燥无味的耐久跑,不如让学生多参加自己有兴趣的又同样有健身价值的球类等运动。

当然即便是进行耐久跑教学,也可能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

让学生多练自己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

这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③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

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现化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行动。

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设计徒手操或游戏内容,上课时分组做准备活动,可以发现学生们设计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大家练习的兴趣也很浓厚,有的组做游戏、有的组花样跑,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上课的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也很好。

再如在复习课的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以及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精神都得到培养。

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5.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

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

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体育社会环境。

6.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入心理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状态达到最适宜的程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对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7.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该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其次,选用的教材,应生动有趣,符合青少年的特点。

再者,应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

最后,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

四、结论

素质教育是优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能力,并充分展示其个性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

这意味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对体育教学来说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学习、钻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学研究,以满足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同时,要以高尚的师德、正确的言行,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给学生做出表率,才能使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杜军.《试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J].体育教学,2002年第六期.

[2]朱龙《.试析现代体育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式》[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3年第六期.

[3]张俊鹏,金羽中.《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调查》[N].体坛报,2003.3.25.

[4]陈华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5]李孝磊.《“师生易位授课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尝试》[J].体育教学,2003年第2期.[6]:

《体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8[7]:

盛昌繁《激发学生兴趣的技巧》体育教学2004.4[8]: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让个性挥洒课堂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摘要: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新课标的任务之一,也是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目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性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个性发展达到高度的统一,进而促使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体育课堂个性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关注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了解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更新体育教育传统观念,加速推进素质教育,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个性发展、社会需求达到高度统一,对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体育教育历经几次改革,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在向深层次方向发展,但仍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违背了健康和快乐的体育理念,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注重教师讲解、示范,轻视学生练习。

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踏入另一个误区—重主导,轻主体,教师讲得多,示范得少、学生练得少,大部分时间学生是在机械地练习,长期下去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消退下去。

2、注重教学模式的形式化,轻视教学效果。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走进了体育课堂,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也相应产生,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并没有发生深层次的改变,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这种教学模式的形式化根本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3、注重技能传授,轻视课的导入。

在体育教学中,有课的导入、展开、结束三部分组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技能的传授,直接带领学生进行主要内容练习,把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快、慢、好、坏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并把它作为评价,忽视了课的引入,使内容单一化,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学习缺乏主动积极性。

4、注重达标成绩,轻视教学重点。

有些学校将达标成绩和运动会的名次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单纯标准,而教学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的体育素质的综合发展,是从学生的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

为了达标放弃教学,最终导致学生双基水平下降,体育素质畸形发展,深化体育改革的步伐受阻。

二、加强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对策

学校教育的引导对学生良好个性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体育运动本身就

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应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共性特点,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过去的体育教学就是规定一节课一个内容,待老师讲解与示范之后布臵练习任务,而一个班级有好几十位学生,一节课只有45分钟,大家都在等待练习同一个项目,一两个轮次下来,下课铃就响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也达不到学生身心锻炼的目的。

因此更新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新教学观念下,教师在体育课上不采用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让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发现学生的兴趣、擅长的项目;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不讲解也不示范,让学生用自己的练习方法练习,这种先学后教的方式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项目,同时讲出练习方法,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交流的习惯,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以积极、健康、向上的运动态势去改变体育境遇中的困惑和窘迫,将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提升到一种新的境界。

2、科学的教案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

体育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程度的专业自主权,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学校对教案的形式、内容各方面应给予体育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不同的体育教师应注重其差异性,对教案的详简也应做不同的要求。

首先,科学的教案是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个性差异来重组和改造、增减课程内容,“活化”教材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体育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特点的把握。

其次,科学的教案要以学生为主导设计,多从学生方面着想,多考虑一些引导性问题,要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再次,科学教案要注重动态化和弹性化,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教学目标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能够充分的张扬和获取。

但这并

不意味着体育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留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3、多元化的体育教育新思路有利于为体育锻炼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色彩。

体育课也和其他课程一样需要有多元化的教育新思路。

比如好的导入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过于简单,甚至学生还没明白这节课学习目的,就开始进行下一个环节了,这种做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多元化的教育就要运用精练的语言,明确授课目标,或以小故事,或创设某一情景导入,使学生感到好奇和新鲜,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思维也会随着老师动起来。

当然,这还要求老师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情绪渲染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有意义、有意思,积极性就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鲜明,这节课也就成功了。

4、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

大部分的学生早已厌倦了传统的体育课堂,“现在上的体育课没啥意思,老是绕着老师的圈子转”,“太枯燥了,就死死地练习老师布臵的任务”,“为什么那么早就只练习中考项目,没有其他的项目玩呢”……。

在这样传统的体育课堂上、在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时,学生根本就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因此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学生个性发展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活动中的情节千变万化,学生充当的角色也经常变化,因而能够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场合,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很好手段。

体育每个项目都能培养出不同个性的学生,可以从体育项目的练习形式、内在的含义、方法等方面去培养。

比如:

篮球、足球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灵活多变的个性;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艰难的个性……几乎每个体育项目都能培养出一种个性。

学生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达到自身锻炼、获得体育技能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不畏惧障碍、坚忍不拔的个性。

5、师生间和谐互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热情积极的态度,亲切和蔼的笑容,准确精练的语言,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老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一个让大家喜欢的老师,无论是语言,或是眼神,总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有种被重视的感觉,积极性就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这样形成良好的学生氛围,上课自然就轻松了。

其次,师生和谐还表现为融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上。

老师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对学生是一种促进,学生看到老师身体力行,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行学习,活动也会积极起来的。

比如,老师在分组对抗中,或者担当一名啦啦队员,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参与到相对较弱的一组中,充当一名临时队员,平衡弱队的实力。

这种做法,对鼓励那些自信心不强,积极性不强的学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生生互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体育课中这种方式可以说被大家经常用到。

小组对抗赛、接力赛、个人对抗赛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学生向上的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在各种比赛中,老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比赛的目的,使比赛在和谐的气氛进行,让学生们体会到体育课的快乐。

6、关注不同的个体需求有利于加强不同个性的教育。

学生的气质类型不同,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个性也不同,根据他们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不同的体育个性,属于哪类型的个性。

比如:

喜欢打篮球的,可能属于趋向团队合作的类型;喜欢武术的,可能属于趋向稳重、柔和的类型……,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课上确定学生的体育个性。

而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个性进行不同体育个性的加强教育,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更加活跃,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地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观察学生发展个性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思想,根据不同个性的行为,不同个性的思想去引导学生,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不同的体育个性进行加强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充分地展示个性,向着自己的体育个性

发展。

总之,体育课中厌学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我们绝不能回避,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而应该从其原因的分析中去寻求改进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能够既得到锻炼又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信心。

同时在教学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不要随意批评、指责、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只要有很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从而增强信心,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有利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最终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课,喜欢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刘汝金浅谈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J]体育教学,2002,1(16):

71—73。

2、张翠红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3、程传银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7(21):

46—49

4、韩焕阳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改革[J]。

辽宁警专学报,2003,(05)。

5、史俊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J]。

太原大学学报,2004,(04)。

6、钱杰21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03

(1)。

7、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第三篇: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射阳湖镇中心小学童春广

摘要:

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

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更应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培养。

本文主要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全面培养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学培养个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各种有利条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把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个体需要全面和谐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除了注重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要利用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全面培养。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l,启发引导,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所谓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就是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

承认自我的价值是自身观念积极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