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8840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docx

南海问题面面观修改版

南海问题面面观□王珊

刊名:

“形式与政策”专题讲稿(2012—2013年度)

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作者:

王珊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整个南海海域呈半封闭状态,为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所环抱,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

南海平均深度1212米,最深处达5567米。

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不仅有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等重要海上通道,也是世界上一些重要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南海还拥有广州、高雄、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重要港口。

南海还是世界最丰富的渔场并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单从军事角度看,控制了南海岛礁,就等于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香港到新加坡、从广东到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航线。

南沙群岛在南海诸岛的南部,东西宽约740多公里,南北长约920多公里,总面积达24.4万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的范围内分布着230多个岛屿、沙洲、礁、滩,是南海诸岛中岛礁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

一、南海问题的起因与性质

谈南海问题,有必要首先理清其内涵。

我们通常所说的南海争端是指围绕南沙岛礁的主权归属争议和部分海域的管辖权争议。

所谓南海问题,是南海争端非当事国以与南海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进而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的举动。

随着南海问题急剧升温,目前南海地区不仅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南海也成为牵动东亚政治、安全格局的大国博弈的舞台。

可以说,南海争端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南海问题也被国际社会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

越南单方面挑起所谓的“西沙争议”、菲律宾挑起黄岩岛对峙事件,是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

中国从来不认为西沙、中沙群岛存在所谓的争议。

近年来,菲律宾不仅占领着南沙的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等岛屿,又开始声称对本属于中沙群的黄岩岛拥有主权,尤其是2012年4月,菲律宾主动挑起黄岩岛对峙事件,不断在国际社会事件的影响,黄岩岛事件成为中菲在南海矛盾之一。

所以,从广义上讲,南海问题应包括由南海岛屿主权与海域管辖权所产生的系列矛盾和争端。

(一)中国拥有南海岛屿主权的历史依据。

南海诸岛与相关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历史悠久,上可远溯至汉代。

三国时期,中国在南海的航海活动无论在规模、数量都大幅增加。

据《三国志》、《梁书》、《法显传》等史书记载,当时中国船队途径南海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相当频繁。

随着中国在南海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从而唐宋时期开始起,出现了专门指南沙群岛的古地名,如石塘、万里石塘、万里石塘屿、万里长沙、万里长堤等。

有关南沙群岛的记载多见于唐宋以后的许多文献当中。

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序中就有一张标有南海诸岛的地图“诸番图”。

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曾绘制著名的《郑和航海图》,明确标出南海500个地名,其中属于中国的地名约有200个,其所标“石塘”、“万生石塘屿”、“石星石塘”,分别标出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

南沙从此列入中国版图。

明末清初中国出版的行政区域地图中,南沙群岛都在中国版图之内。

完全可以说,中国是最早发现、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南沙地区除了中国人以外,根本没有其他国家的行迹。

清末以后,由于中国国力衰微,以与本土不断遭受外敌入侵,南海海疆也不时入侵。

先有英国和德国非法测量,到上世纪30年代初,法国侵占南沙若干岛屿,随后日本又驱逐法国人,占领南沙群岛等3个群岛,并将其改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总督管辖。

二战以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恢复对南沙岛屿的主权。

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派“太平号”驱逐舰和“中业号”坦克登陆舰,到达南沙太平岛并在岛上立碑、升旗,举行了庄严的接收仪式。

大量历史证据表明,中国不但最早发现南沙群岛,而且有效地行使了管辖权。

至于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依据,更是详实、充分。

据现有史料记载,早在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量”,其中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这说明,至少在元代中国就已经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了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滩、沙洲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1947年10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

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管辖之下。

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的主权公告和声明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所有这一切均远早于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二)中国对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基础。

提到南海主权,不能不涉与南海断续线问题。

从中国正式出版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南海周围有一条由九条线段组成的U形断续线,就是通称的南海九段线。

它是标绘中国南海疆域的“传统海疆线”,范围涵盖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4大群岛,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

近年,随着南海问题升温,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不断遭到质疑和挑战。

20世纪初,列强开始侵犯中国南海主权与海洋权益。

1907年,日本就试图染指东沙群岛,引起清政府对南海主权的重视,地图出版商也开始关注南海疆域问题。

但因当时中国没有国家地图出版机构和权威审定机制,有关南海疆界的地图均由私人编制,差异较大。

1914年12月,上海亚东图书馆胡晋接所编《中华民国新图》采用连续线标注南海疆界,这是最早标注南海海疆线的地图。

但该图最南端仅划在北纬15°—16°之间。

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的地图才比较详细地标出南海四大群岛的位置。

其中,1936年出版由白眉初编制的中学教科书《中华建设新图》,将中国最南端划在北纬4°附近,首次绘出曾母暗沙。

1947年12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印制的地图也标出曾母暗沙,再次确认中国最南端在北纬4°。

这是中国对南海疆域最有法律性质的主权主张。

抗战胜利后,中国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复南海诸岛。

由于南海岛礁特殊的地理位置,1947年由国民政府内政部牵头,联合外交部、国防部等部门完成南海勘界。

同年12月,内政部审定、公布了南海172个岛礁名称,并向当时广东省政府发布正式公函,明确南海划界结论。

当时,由内政部编制的《南海诸岛位置图》用11条线段标绘出一条西起中越边界北仑河口,东至台湾的U形断续线。

1948年2月,内政部又公开出版了《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附图即《南海诸岛位置图》。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南海疆界的地图仍沿袭1948年国民政府时期公布的划法。

1953年,经中央政府批准,去掉了靠近北部湾一带的两条断续线。

1962年,由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正式确认了南海九段线,并沿用至今。

关于南海断续线的性质和地位,国内学界有多种观点:

一是国界线。

断续线是用国界线符号绘制的标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范围。

线内岛、礁、滩、沙洲与海域均属于中国,享有主权,线外水域属于国际公海。

二是历史性水域线。

中国不仅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享有主权,且线内整个海域都是中国历史性水域。

三是岛屿归属线。

断续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拥有其主权,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规定,可划定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管辖海域。

四是资源归属线。

中国对线内岛、礁、滩、沙洲和整个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享有资源归属权,包括海洋与底土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资源管理、养护、勘探、开发权;海洋环境监测、保护、科研优先权;航海、航空交通管制权。

五是传统海疆线。

该线所主张的权利是承袭历史传统,包括中国历代对南海岛、礁、滩、沙洲的发现、开发、利用、经营管理,具有排他性。

自1948年中国政府正式出版标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后,包括南海周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提出任何异议,更没有哪个南海国家政府对此线提出过外交交涉,而是默认断续线的存在,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均据此将断续线内的南海海域标绘为中国疆域。

从整个西方国际社会的立场看,上世纪70年代前,西方国际社会大都承认南海断续线的存在,一些国家出版的地图均将南海断续线内的岛礁标注为中国领土,或不标注其他国家。

法、日曾在不同时期侵略过南海岛屿。

在结束占领后,代表官方立场的地图都将南沙诸岛列入中国版图,认同中国对南海断续线的主张。

近年,菲律宾以黄岩岛在菲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由,声称对该岛拥有管辖权并进而提出领土主权要求,是没有任何国际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任何法理根据的。

首先,陆地统治海洋是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

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宗旨和原则,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菲海洋管辖权范围应以不损害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为限,更不能以主张自己的海洋管辖权为由而吞并中国领土。

其次,菲律宾依据黄岩岛过去曾是菲美军事演习靶场而声称对该岛拥有管辖权,更是站不住脚。

菲和美国过去未经中方允许在中国领土设置靶场是完全非法的。

非法行为不能产生权利,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此外,美军在海外的军事基地很多,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过军事演习、训练,美国不能够、也从来没有依此提出过领土主权要求。

再次,菲律宾以“地理邻近”为借口对黄岩岛与南沙群岛一部分提出领土主权要求在国际法上根本就不能成立。

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它只是为“拥有”提供一个地理便利条件而已。

1969年国际法院在审理“西德、丹麦、荷兰三国北海区域主权案”时认为,“将地理临近原则与自然延伸原则混为一谈,将会导致一国领土的自然延伸区域被另一国领有”,因而“地理临近”原则在解决国家之间领土争端实践过程中是不可行的。

当前世界各国领土现状的形成是复杂的历史过程发展的结果。

如果采用“地理临近”原则来审理领土争端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

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

菲以此对黄岩岛和南沙提出主权要求是荒谬的。

二.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殖民主义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觊觎中国南海地区,但是真正对南海地区实行全面占领的是日本帝国主义。

二战期间,日本占领西沙、南沙作为海军基地。

战争结束后,日本退还所占岛屿,中国政府正式收复两大群岛,并在岛屿上重新树立了主权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宣布对西沙、南沙群岛主权,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也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宣布拥有两大群岛的主权。

但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重新对南沙提出“领土”要求,并非法占领了西沙、南沙的一些岛屿。

1955年成立的南越当局也声称对西沙、南沙拥有主权,而当时北越政府并未提出任何主权要求。

总的说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主权提出过异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70年才有所改变。

引起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从经济上看,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成立的“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于1968年提出的勘测报告指出,越南沿岸之紧邻海域、南沙群岛东部和南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这一报告,可以说是引发周边国家蚕食中国南沙岛礁的直接诱因。

70年代初,南越、文莱等国在南沙近海海域相继发现和开采石油,引起东南亚国家注意,而70年代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石油危机则使南沙石油备受世人关注,使得东南亚国家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到南沙海域。

为此,资源问题是南沙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其次,从法律上看,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的兴起,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

继1958年、1960年两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之后,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会期历时漫长的9年,此间与会各国围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条文进行激烈的辩论,并于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公约》把深海大洋海床底土与其资源规定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有效地遏制了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深海大洋底部资源的行为。

《公约》还确认了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制度,为中小国家公平合理地利用海洋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同时,《公约》中的“专属经济区制定”还规定沿海国可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并对专属经济区内资源拥有主权权利,忽视了一些国家对某些海域的历史性权利。

尤其是,《公约》的实施客观上导致对海洋的瓜分,刺激了沿海国家对海洋利益的争夺,增加了相邻国家之间发生争夺的可能性。

正是由此,南海周边国家伺机扩大海洋权益的倾向也很明显。

再次,从政治上看,70年代中期美国从印支半岛撤军,表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这一形势客观上助长了越南在南海采取单方面的行动。

所以说,南海问题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国际政治方面的因素。

尽管南海问题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旧金山和约》,但真正的形成是在70年代以后,并经历一个不断演变和发酵的过程。

三.南海问题的性质。

首先,表面上看,南海问题是围绕国家主权与相关权利所展开的法律问题。

目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南海争端国均对南海海域的岛屿提出全部或部分主权要求,并进行实际占领和控制活动。

依据国际法相关规定,岛屿的归属、油气资源的开发、渔业资源的开发和渔业活动,都是以主权和相关权利为基础。

主权和主权权利事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容易激起历史记忆,并使现实和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加剧了纷争和矛盾。

其次,从实质上看,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资源的占有和开发问题。

近代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领有和管辖南海并没有提出任何疑议,南海断续线公布后,周边国家也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越南曾明确赞同中国的主张。

只是在1968年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公布后,一些国家才闻风而动,圈海占岛,疯狂在中国海域内掠夺油气资源,进而变本加厉地提出主权要求。

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之所以开口闭口谈国际法,无非是想为其主张提供合法性和正当性。

诉诸法律不仅可以给本国主张披上合法外衣,还可以获得国际支持。

再次,从根源上看,南海问题是南海周边国家与域外大国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

无论从经济还是从军事上看,南沙独特的地理位置,必然是周边国家和域外大国争相染指的海域,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化”。

在南海问题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始终都有域外大国插手,如果没有这些国家的支持,个别国家不会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近10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尤其是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启动,使中国与东盟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又迈进一步。

南海问题不断升温,不仅加剧了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关系的隐忧,也成为双方加深全面合作的一个障碍。

四.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

2010年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邻国的主要矛盾。

美、日、印等国与南海其他争端方积极互动,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举行军演,不仅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也损害中国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中国安全与发展所受冲击、影响明显增大。

南海与其周边东盟地区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国家外交的重点区域,海上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海上战略通道的重点关注海域。

近年来,南海海上安全形势基本处于可控状态,但仍然存在较为严峻的挑战。

岛礁被侵占、海域被蚕食、资源被掠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域外大国插手南海争端的态势愈演愈烈,中国建设和谐周边外交的努力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周边国家侵占中国海上领土。

一是蚕食南沙岛礁和传统海域。

从上世纪70年开始,南海周边国家大肆侵占中国南沙岛礁。

在南沙群岛已露出水面的40余个岛礁中,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9个,马来西亚占5个,文莱占1个。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划界问题条款的深入实施,南海周边国家掀起了海域“划界”热潮。

目前,中国与多个海洋相邻国、海洋相向国存在潜在或现实争议,范围涉与东海、黄海和南海三大海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所辖海域一半以上。

在南海周边国家当中,越南是对整个西沙、南沙提出全部主权要求的国家,并提出所谓的“历史依据”。

菲律宾则是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称南沙相关岛礁在其专属经济区内,以所谓地理临近原则,圈海占岛。

按菲律宾宣布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界计算,菲将分割南海海域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文莱提出主权要求的岛礁在南沙群岛的南部。

马来西亚对从安波沙洲到校尉暗沙一线以南的岛礁提出领土主权要求,分割海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

文莱对南通礁和邻近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分割海域达4万平方公里。

中国与印尼不存在岛屿领土主权争端,但印尼的纳土纳群岛周边海域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与我国南海断续线内的海域重叠。

近5年来,伴随联合国相关机构对外大陆架划界申请的审议日趋深入,一方面,越、菲等国家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仅笼统规定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分原则,未能充分照顾相关国家所拥有的历史性海洋权利的漏洞,采取各种方式加紧侵占、蚕食中国的传统海域,试图以既成事实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另一方面,整个南海地区的经济、由于分享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好处,进入了历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通过南海运送的货物吨位已经达到了全球的一半。

东亚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即使是越南、菲律宾等国,这些年也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分享到了不少好处。

南海的风平浪静更让他们能比以往更加从容不迫地去开发油气资源,并且细心琢磨怎么样能更多地从中国的领海里攫取好处。

一边分享好处,一边挑起事端。

二是染指黄岩岛,抓中国渔民,企图扩大事态。

中国从维护东亚稳定的大局出发,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并始终采取克制态度,然而、菲律宾、越南不断向我南海近海海域扩张,企图混淆视听,扩大事态。

4月10日,菲律宾巡逻机在黄岩岛海域发现了12艘在此作业的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德尔毕拉尔号”军舰,将中国船只堵在潟湖内,持枪军人企图抓扣手无寸铁的中国渔民。

中国国家海洋局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巡航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中国执法船停靠在中国渔船和菲律宾军舰之间,从而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国渔民的企图。

随后,中国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对菲律宾军舰袭扰中国渔船渔民做出回应。

菲律宾侵袭中国黄岩岛不止一次。

早在1997年5月,菲律宾国会议员登上黄岩岛,竖起菲国旗,宣称所谓的“主权”。

1998年11月,菲海军逮捕20名中国渔民,扣留6艘中国渔船,指称中国在南沙群岛一个菲声称拥有主权的小岛周边捕鱼,随后正式起诉中国渔民。

2000年5月,菲海岸警卫队枪杀中国渔民,中方就此向菲律宾提出严正交涉,菲律宾迫于压力表上释放中国船员,但拒绝赔偿受害人家属。

(二)域外大国加紧介入南海问题。

自2010年以来,南海问题急剧升温,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邻国的主要矛盾。

美、日、印等国与南海其他争端方积极互动,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举行军演,不仅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也损害了中国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中国安全与发展所受的冲击、影响明显增大。

一是域外大国加强与其他南海争端方的战略与安全磋商。

美、日、印、澳纷纷加大与越、菲的安全对话与战略磋商。

2011年8月,美越签署自越战以来首个正式军事合作协议。

10月,印越签署经贸安全多项协议,启动两年一次的安全对话,以不断拓展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9、10月间,日本先与菲律宾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拟定每年举行两次安全对话,后又与越防长、总理在东京会晤,双方签署了“日越防卫合作交流备忘录”。

2012年7月,菲律宾防长访日,双方签署了加强两国海上安全合作的文件。

澳大利亚公开表示将关注南海未来局势发展,积极推进与美、日、印海上安全合作。

此外,美、日、印还在2011年底召开首次“三边战略对话”,协调南海政策。

二是掠夺南海油气资源。

截止2009年,在美、俄、法、加、英等国参与下,南沙海域被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

目前,在南海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国际公司超过200家,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

2011年10月上旬,印度国营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不顾中方的反对,执意与越南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石油合作协议,拟联合开发位于越专属经济区与中国断续线重叠区域的南海“127号”、“128号”两块油气田,后因技术原因宣布推出这一区块的项目。

三是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2011年10月底,美防长帕内塔东亚之行,将首站放在印尼,向东盟10国防长重申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为其他争端方撑腰打气。

2012年6月初,帕内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大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随后帕内塔访问越南,并视察越军港金兰湾,暗示美国要利用金兰湾,作为亚洲战略的重要一环。

这是继2010年希拉里•克林顿防越之后又一位重量级美国官员到访越南,引发外界猜测。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澳还就在澳北部达尔文驻扎海军陆战队签署协议,双方拟定在2016—2017年前驻扎2500名官兵,以增加海、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应对南海可能爆发的冲突。

与此同时,美国还与其亚洲盟友多次在南海举行军演。

表面上,域外大国以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维护地区安全、能源合作为名,实际上各有如意盘数:

美国以南海问题为抓手,借助与亚洲盟友合作的“巧实力”,从经济、军事、外交全方位介入东亚,实现战略重心向东亚转移。

尤其是,美抛出所谓南海“航行自由”问题,不仅迎合了越、菲等国的战略需求,也得到了日、印、澳等国的附和,对中国化解南海争端产生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美国军舰和侦察机在中国周边海域进行抵近侦查,并将这种侵权举动视为“航行自由”,认为中国无权干涉、阻碍其行动。

围绕美国的侵权行为,中国先后出现了“撞击事件”和“无暇号事件”等重点摩擦。

长期以来,南海并不存在所谓的“航行自由”受阻问题,包括美日在内的东亚国家,都是南海与相关海域航运的受益者,美等国抛出该议题,无非是为插手南沙争端制造借口。

从现状看,所谓南海“航行自由”问题大体上仅限于中美之间,与南沙主权与海洋权益之争并无直接关联。

与此同时,美国还与日本、韩国以与南海周边国家不断举行军演,仅2011年,包括美、日、韩、澳、印等多个域外国家在南海举行过联合军演,其中有美国主导的就有6之多。

2012年截至目前,美国连同其他国家又在南海搞了多场军演。

美国自诩为南海和平的“最终仲裁者”、“不偏袒任何一方”,但事实上美国一方面利用热炒南海问题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实质性关系,加强与日、印、澳协调立场,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心被第三方卷入而造成中美冲突,因而在菲律宾提出的同盟保护问题上保持沉默,旨在维持战略模糊,以牵制东盟与中国。

就在中菲律黄岩岛对峙之际,美菲举行“肩并肩”演习,以恐怖分子抢夺石油钻井平台为假象,提升美菲协同作战能力。

很显然,美国以军演方式间接支持菲律宾主张。

可以说,南海周边一些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强势,背后都有美国因素。

日本意在搅浑南海局势,借机推出以其为主导的“东亚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确立话语权和主导地位,营造对其有利的舆论氛围。

南海问题越复杂,日本的话语权就越多,其重要性就越能突显出来。

南海问题对解决中日东海争端具有连动效应,通过加剧南海紧张局势,使中国在海洋问题上面临更加困难的外交局面。

如果南海问题能朝着有利于越、菲方向解决,东海问题也会朝有利于日本方向发展,有助于其强化在东海问题上的主张。

印度拟借南海问题增加中印边界谈判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拖住中国进入印度洋的步伐,减缓其控制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孟加拉湾的压力,增强在东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俄罗斯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本着在亚太地区事务上的相互合作原则,在各种双边和多边框架下与中方就南海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