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72049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docx

学年初二物理第四章45望远镜与显微镜

4.5望远镜与显微镜

一.选择题

1.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

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

2.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近,“倒影”会变小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3.如图:

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华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  )

A.小红和小明离小华的距离相同

B.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靠近小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远离小华,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4.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  )

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

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5.当下,一款生存类游戏风靡网络,网友戏称为“吃鸡”。

如图甲是狙击手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的画面。

关于望远镜(如图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B.它的目镜能用来矫正近视眼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D.夜晚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能看到天体(行星)被放大的像

6.如图所示,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如(  )成像一样

A.照相机的镜头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D.平面镜

7.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

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凹透镜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9.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从适当的角度仔细观察镜面,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自己的眼睛、睫毛和汗毛孔等,这是(  )

A.凹透镜成的像B.凸透镜成的像

C.凹面镜成的像D.凸面镜成的像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10.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

显微镜的物镜是  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11.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12.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  的实像;再经目镜成  、  的虚像,其原理与  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  ,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1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  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  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近”或“远”)。

14.照相机能将高大的物体通过镜头成像于相机内的胶片上,镜头一定是  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填虚或实)像。

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  距实现这一功能的。

15.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

(填“实像”或“虚像”)

17.显微镜头盒中有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镜头长3cm,乙镜头长5cm,丙镜头长3cm,丁镜头长6cm。

请问:

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是  (填“甲”、“乙”、“丙”或“丁”);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组合是  。

18.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实像。

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

三.实验探究题

19.阅读《中国天眼》回答36题。

中国天眼

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出第一架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诞生的三百多年里,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

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简称FAST),如图22所示,被誉为“中国天眼”,是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的。

相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FAST灵敏度提高约10倍;相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反射面板产生变化。

FAST是使用一种称为“漂移扫描”的方式来进行观测的。

所谓的“漂移扫描”和“守株待兔”的思路相类似,就是望远镜不动,固定的指向天顶,等着天体自己运动到望远镜的视野里面。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6颗。

其中两颗脉冲星的具体信息为:

一颗自转周期为1.83秒,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另一颗自转周期为0.59秒,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

对脉冲星的观察、研究对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变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  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2)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  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产生变化;

(3)光年是的  单位;

(4)“中国天眼”能“扫描”到微弱的射电波,是因为球形反射面对射电波有  作用。

20.如图,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器材:

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

(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需要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是通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  (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选填“厚”或“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

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4)使凸透镜成为  (物、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  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

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  (选填“大”或“小”)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再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细盐粉,昆虫翅膀花纹的像。

(6)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用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

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

【分析】装有饮料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解答】解:

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故选:

C。

【点评】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或凹透镜,不同的形状对光线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2.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近,“倒影”会变小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分析】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答】解:

A、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

B、“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

C、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距水球变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即“倒影”会变大,故C错误;

D、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距水球变远时,物距中的,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难易程度适中。

3.如图:

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华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  )

A.小红和小明离小华的距离相同

B.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靠近小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远离小华,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分析】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

A、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即小明离小华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华同学的距离远;故A错;

B、照相时,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错;

C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像要变小,小明要远离小华,镜头要往后缩,即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只要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

便可以解决此题。

4.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  )

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

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分析】根据各种透镜和面镜的作用和用途进行选择。

平面镜能改变光路制作潜望镜,能成像制成穿衣镜。

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制成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能使光线会聚,制成太阳灶和医生检查耳道的额镜;根据光路可逆的,把凹面镜制成汽车头灯、手电筒等。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制成老花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制成近视镜。

【解答】解:

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老花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近视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汽车观后镜利用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所以依次用的是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故选:

B。

【点评】掌握根据面镜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凸面镜和凸透镜,凹面镜和凹透镜的对光线的作用截然不同,注意区分。

5.当下,一款生存类游戏风靡网络,网友戏称为“吃鸡”。

如图甲是狙击手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的画面。

关于望远镜(如图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B.它的目镜能用来矫正近视眼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D.夜晚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能看到天体(行星)被放大的像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时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像放大,故A错误;

B、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故C正确;

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成像特点。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6.如图所示,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如(  )成像一样

A.照相机的镜头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D.平面镜

【分析】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其道理和投影仪镜头成像相同,故B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原理是一道基础题。

7.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

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分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视野越窄,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2)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

A、物镜乙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多,故A错误;

B、物镜甲放大倍数大,视野窄,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比物镜乙小,故B错误;

C、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甲放大倍数大,镜头长,故C正确;

D、图一中的X点在视野的右上,应将蝉翅样本向右上方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显微镜使用的掌握,明确显微镜的使用及成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凹透镜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分析】

(1)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的原理:

望远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A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C不正确;

B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D正确;

因此说法错误的是C。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望远镜和显微镜成像原理的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光学知识的考查。

9.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从适当的角度仔细观察镜面,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自己的眼睛、睫毛和汗毛孔等,这是(  )

A.凹透镜成的像B.凸透镜成的像

C.凹面镜成的像D.凸面镜成的像

【分析】

(1)凸透镜和凹透镜是眼睛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凸面镜和凹面镜是物体和眼睛在镜面的同侧。

(2)根据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规律进行判断:

凸面镜成像规律:

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凹面镜成像规律: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大。

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小。

成的实像与物体在同侧,成的虚像与物体在异侧。

【解答】解:

A、B、眼睛和睫毛都在镜子的同侧,所以看到的像应该是面镜形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符合题意。

C、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符合题意。

D、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首先根据眼睛和被观察物体和镜子的位置,然后根据面镜成像规律进行判断。

二.填空题

10.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

显微镜的物镜是 凸 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 凸 透镜(选填“凸”或“凹”)。

【分析】

(1)分别根据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去分析:

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呈放大虚像。

【解答】解:

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线,从而观测到更暗的星;

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

凸;凸。

【点评】题主要考查光学器件(显微镜)(望远镜)的作用,对于它们的用途应当了解,属于基本应用常识题。

11.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 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解答】解:

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

故答案为:

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凸透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我们要能够根据凸透镜的定义分析出生活中的凸透镜。

12.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 放大 的实像;再经目镜成 正立 、 放大 的虚像,其原理与 放大镜 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 像的大小 ,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分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

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据课本知识可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幻灯机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原理与放大镜相似;

故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像的大小,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故答案为:

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物距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并明确它们各相当于凸透镜的哪一种成像情况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 凸 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 远 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近”或“远”)。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解答此题。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凸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

【解答】解: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烧杯和水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而水下面的木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远视眼镜就是利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的。

故答案为:

凸;远。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是比较基础性的习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14.照相机能将高大的物体通过镜头成像于相机内的胶片上,镜头一定是 凸 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实 (填虚或实)像。

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 焦 距实现这一功能的。

【分析】

(1)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

(2)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解答】解:

使用照相机时,物距大于2f,像距大于f而小于2f,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从而改变了晶状体的焦距实现这一功能的。

故答案为:

凸;实;焦。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和眼睛的原理,关键是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题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15.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照相机 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放大镜 相似。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分析】望远镜,首先通过物镜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

物体在物镜的焦点和二倍焦点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焦点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次将像放大。

【解答】解:

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