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28973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原创力版本.docx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

土壤监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0分)

1、土壤环境监测中,布点原则是( )。

A.随机B.等量C.随机和等量D.随机或等量

2、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

这种布点方法是( )。

A.简单随机布点

B.分块随机布点

C.系统随机布点。

3、土壤环境监测中,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的布点数量不少于( )个。

A.1 B.2 C.3 D.4

4、土壤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一般按( )个阶段进行,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

A.一 B.二 C.三 D.四

5、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关于采样点的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B.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50m以上。

C.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

D.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块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6、土壤环境监测中,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 )cm。

A.0~20 B.0~30 C.10~20 D.10~30

11

7、特殊要求的土壤环境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

剖面的规格一般为( )。

A.长1.5m,宽0.8m,深1.2m B.长1.2m,宽0.8m,深1.5m

A.长1.5m,宽1.2m,深0.8m B.长0.8m,宽1.2m,深1.5m

8、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 ),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

A.阳 B.阴

9、土壤环境监测,剖面采样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自上而下,先采剖面的上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底层样品。

B.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C.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D.剖面每层样品采集1kg左右,并有双份标签。

10、以下关于土壤质地的描述,哪个是壤土?

( )。

A.不能搓成条。

B.只能搓成短条。

C.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成圆圈时容易断裂。

D.能搓成完整的细条,能弯曲成圆圈。

11、手捏土块时,在手指上留有湿印,该土壤湿度描述应填写( )。

A.潮 B.湿 C.重潮 D.极潮

12、在该土层每50cm2内有5~15根,植物根系含量的描述应为( )。

A.少量 B.中量 C.多量 D.根密集

13、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样深度为( )cm。

A.0~20 B.0~60 C.20~60 D.30~60

14、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为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减低监测费用,采取采集( )的方案。

A.混合样 B.单独采样

15、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以下各种采样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角线法:

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对角线分3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B.梅花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设分点5个左右。

C.棋盘式法:

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分点10个左右;受污泥、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20个以上。

D.蛇形法:

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15个左右,多用于农业污染型土壤。

16、以下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说法正确的是( )。

A.每100公顷占地不少于3个且总数不少于3个采样点

B.小型建设项目设3个柱状样采样点。

C.大中型建设项目不少于5个柱状样采样点。

D.特大性建设项目或对土壤环境影响敏感的建设项目不少于5个柱状样采样点。

17、以下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非机械干扰土采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或者将要生产导致的污染物,以工艺烟雾(尘)、污水、固体废物等形式污染周围土壤环境,采样点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设为主,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它点)。

B.以水污染型为主的土壤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

C.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D.采集混合样以降低监测费用。

18、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采样应采用( )方法。

A.规定深度采样

B.分层随机深度采样

C.随机深度采样

19、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cm土样,采样点

数不少于( )个。

A.2 B.3 C.4 D.5

20、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采样点数不少于( )个。

A.2 B.3 C.4 D.5

21、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个背景对照点。

A.1 B.2~3 C.3~5 D.5个以上

22、以下关于土壤环境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集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的样品,应采用广口瓶装样。

B.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C.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

D.所有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23、以下关于土壤环境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

A.农田土壤采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20cm。

B.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非机械干扰土表层土样采集深度0~20cm。

C.城市土壤采样,上层土壤采集0~20cm。

D.爆炸污染型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周围采表层土0~20cm。

24、以下关于农田土壤采样说法错误的是( )。

A.监测单元划分要参考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保护区类型、行政区划等要素的差异,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地缩小。

B.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监测单元。

C.部门专项农业产品生产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按其专项监测要求进行。

D.特定的调查研究监测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混合样。

25、以下关于农田土壤采样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它点)。

B.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带状布点。

C.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

D.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0分)

1、土壤环境监测中,布点原则是( )。

A.随机B.等量C.随机和等量D.随机或等量

参考答案:

C

2、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

这种布点方法是( )。

A.简单随机布点

B.分块随机布点

C.系统随机布点。

参考答案:

A

3、土壤环境监测中,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的布点数量不少于( )个。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C

4、土壤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一般按( )个阶段进行,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

A.一 B.二 C.三 D.四参考答案:

C

5、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关于采样点的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B.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50m以上。

C.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

D.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块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

B

解析:

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

6、土壤环境监测中,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 )cm。

A.0~20 B.0~30 C.10~20 D.10~30

参考答案:

A

7、特殊要求的土壤环境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

剖面的规格一般为( )。

A.长1.5m,宽0.8m,深1.2m B.长1.2m,宽0.8m,深1.5m

A.长1.5m,宽1.2m,深0.8m B.长0.8m,宽1.2m,深1.5m

参考答案:

A

8、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 ),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

A.阳 B.阴参考答案:

A

9、土壤环境监测,剖面采样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自上而下,先采剖面的上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底层样品。

B.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C.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D.剖面每层样品采集1kg左右,并有双份标签。

参考答案:

A

10、以下关于土壤质地的描述,哪个是壤土?

( )。

A.不能搓成条。

B.只能搓成短条。

C.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成圆圈时容易断裂。

D.能搓成完整的细条,能弯曲成圆圈。

参考答案:

C

11、手捏土块时,在手指上留有湿印,该土壤湿度描述应填写( )。

A.潮 B.湿 C.重潮 D.极潮参考答案:

C

12、在该土层每50cm2内有5~15根,植物根系含量的描述应为( )。

A.少量 B.中量 C.多量 D.根密集参考答案:

B

13、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样深度为( )cm。

A.0~20 B.0~60 C.20~60 D.30~60

参考答案:

B

14、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为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减低监测费用,采取采集( )的方案。

A.混合样 B.单独采样参考答案:

A

15、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以下各种采样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角线法:

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对角线分3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B.梅花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设分点5个左右。

C.棋盘式法:

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分点10个左右;受污泥、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20个以上。

D.蛇形法:

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15个左右,多用于农业污染型土壤。

参考答案:

A

解析:

对角线分5等份。

16、以下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说法正确的是( )。

A.每100公顷占地不少于3个且总数不少于3个采样点

B.小型建设项目设3个柱状样采样点。

C.大中型建设项目不少于5个柱状样采样点。

D.特大性建设项目或对土壤环境影响敏感的建设项目不少于5个柱状样采样点。

参考答案:

D

解析:

A选项每100公顷占地不少于5个且总数不少于5个采样点。

B选项小型建设项目

设1个柱状样采样点。

C选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不少于3个柱状样采样点。

17、以下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非机械干扰土采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或者将要生产导致的污染物,以工艺烟雾(尘)、污水、固体废物等形式污染周围土壤环境,采样点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设为主,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它点)。

B.以水污染型为主的土壤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

C.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D.采集混合样以降低监测费用。

参考答案:

D

解析:

非机械干扰土采样不采混合样,混合样虽然能降低监测费用,但损失了污染物空间分布的信息,不利于掌握工程及生产对土壤影响状况。

18、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采样应采用( )方法。

A.规定深度采样

B.分层随机深度采样

C.随机深度采样参考答案:

A

19、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 )个。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

B

20、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采样点数不少于( )个。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

D

21、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个背景对照点。

A.1 B.2~3 C.3~5 D.5个以上参考答案:

B

22、以下关于土壤环境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集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的样品,应采用广口瓶装样。

B.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C.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

D.所有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参考答案:

D

解析:

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23、以下关于土壤环境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

A.农田土壤采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20cm。

B.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非机械干扰土表层土样采集深度0~20cm。

C.城市土壤采样,上层土壤采集0~20cm。

D.爆炸污染型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周围采表层土0~20cm。

参考答案:

C

解析:

城市土壤采样,上层土壤采集0~30cm。

24、以下关于农田土壤采样说法错误的是( )。

A.监测单元划分要参考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保护区类型、行政区划等要素的差异,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地缩小。

B.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监测单元。

C.部门专项农业产品生产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按其专项监测要求进行。

D.特定的调查研究监测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混合样。

参考答案:

D

解析:

采集土壤剖面样。

25、以下关于农田土壤采样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

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它点)。

B.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带状布点。

C.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

D.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参考答案:

B

解析:

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