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12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通过阅读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及工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1)概念:

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2)本质: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3)衡量指标

①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

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③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2.城市化

(1)概念:

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

(2)本质: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3)内涵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

城市化。

判断

1.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 √ )

2.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 √ )

3.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三大产业比重大致相当。

( × )

4.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 √ )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江苏省概况

(1)位置:

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

(2)社会经济特征:

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

(1)工业化

(2)城市化

思考

 江苏省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江苏省属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地势平坦,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加上江苏省南部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在其带动下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1.存在问题

2.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1)发展前景

(2)主要措施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②“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③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④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⑤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思考

 城市化若滞后于工业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①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发展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②影响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的合理集聚,影响了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③增加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加大了城镇劳动力就业压力,从而严重影响了现代化进程。

探究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统计图。

材料二 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2002年)。

1.读材料一图,从图中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人均GDP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二者具有相关性。

从图中看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也较低。

2.结合材料一图中信息,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加快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3.读材料二图,分析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与国际通用标准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 与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相比较,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高于15%的国际标准。

中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高达50%,远高于20%以下的国际标准;中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6.2%,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国际标准。

可见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应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降低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同时也要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

最初是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但反过来城市化发展又推动了工业化。

片面发展某一过程,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异同点

对比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

特点

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起步晚,水平偏低

城市化

特点

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城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小,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导致城乡

差距扩大,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盲

目流动

工业化与城

市化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相同点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1.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 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因果,互动并进 ③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十分密切 ④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就一定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也会反作用于工业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一般情况下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村也可以发展工业,但这并没有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两者联系密切。

2.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用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下面不属于这些指标的是(  )

A.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

B.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C.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答案 C

解析 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有三个结构性指标: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探究点二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及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推进江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认为,多年来规模与速度导向下的城镇化之路也使得江苏省面临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

材料二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

下表为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万元

100万元左右

4000元左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000万元

20万元左右

2000元左右

要求较低

1.导致材料一中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过多地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城市化率,忽视了环境问题,在环境治理上投入较少等。

2.解决材料一中所述问题的以下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限制大城市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B.建设发展三大城市圈

C.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保障进城农民的利益

答案 A

3.读材料二,分析苏南地区设置招商门槛较高的目的何在?

苏南地区迁走的产业具有哪些

特点?

答案 目的:

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等。

 具有的特点:

劳动力和土地需求量大,投入较多。

4.江苏省内部出现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双选)(  )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B.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C.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D.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答案 AC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在快速发展中,政府通过行政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大力推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措施

意义

调整行政区划

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减小政府建设城镇的负担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

让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好处,从而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拓展提升]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

出现的问题

原因

解决对策

大量占

用耕地

①土地开发过热;②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③盲目建设“开发区”“工

业城”

①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②城镇规模要适度,要适合资源、环境的承载力;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

城镇和

工业过

度密集

①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②产业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过多,重复建设严重;③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分工合作,城市规划与管理严重滞后

①确保理想的城镇空间发展形态;

②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③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环境污

染严重

①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②“三废”大量排放,但处理量小;

③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管理及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

产业结构

层次偏低

①产业基础薄弱,对外引资投入下降;②市场腹地狭小,产业升级困难

①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地区产业升级;②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

江苏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上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据此完成3~4题。

3.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  )

①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够 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③忽视了“以人为本” ④基础设施成本高,效益差⑤城市优势显著,城乡差别扩大 ⑥特大城市多,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⑥

4.下列不属于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的是(  )

A.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

B.“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

C.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行政区划调整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江苏省已初步形成与时代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城镇体系结构,城乡差别缩小。

第4题,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有:

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

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

读图完成1~2题。

1.结合图文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

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高

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第二、三产业比重高

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农村人口数量大

2.针对我国以上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

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类型总体上属于下图中的(  )

A.aB.bC.cD.d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可以判断a、b、c分别表示的是①②③,A项错误;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因为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低,不只农业生产水平低,工业生产水平也低,使得农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略高,所以B项错误;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通用标准,是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多,占的比重大,并非第二、三产业比重高,故C项错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城市化水平低,D项正确。

第2题,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技术水平低,最初发展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多,工资所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大。

所以C项正确。

江苏省位于我国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

B.轻工业比重增加,重工业比重下降

C.目前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

D.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4.江苏省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主要是因为(  )

A.苏南紧临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往苏南地区

B.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多

C.这里矿产资源丰富

D.这里的乡镇企业发达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江苏省工业化进程较快,目前总体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内部结构中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快、水平较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

第4题,苏南地区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南和太湖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等城市,这里人口密集,乡镇企业发达,但矿产缺乏,苏南乡村城镇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发达。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均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材料二 自2000年以来,江苏的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就开始快于全国城镇化率发展速度,2015年江苏的城镇化率已提高至65.2%,高于全国约10%。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15规划)。

(1)与中西部一些省份相比,江苏省推进城市化有哪些优势?

(2)江苏省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房价过高的问题,试从城市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

(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试分析苏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城市化的发展是如何促进当地工业发展的?

答案 

(1)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对外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发展水平高。

(2)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导致城市用地紧张,地价迅速上升;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增加,购房需求上升。

(3)苏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提供了生产的土地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解析 第

(1)题,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

(2)题,房价过高问题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产生的原因应从土地和人口等方面分析。

第(3)题,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

区域城市化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从提供劳动力、土地空间和市场等角度阐述。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B.河南省

C.四川省D.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答案 1.A 2.D 3.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

第2题,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第3题,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4~6题。

4.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是(  )

A.平坦的地形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5.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

A.转移B.升级

C.专业化D.环境要求较低

6.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其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

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水土流失现象

答案 4.B 5.C 6.B

解析 第4题,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不丰富。

第5题,工业专业镇的兴起主要反映了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第6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加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此外还有噪声污染、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变化图”,完成7~8题。

7.关于该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正确叙述是(  )

A.城市化水平始终低于工业化水平

B.①~②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②~③阶段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

D.③~④阶段工业化水平升高,城市化水平降低

8.②~③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农业B.工业C.采矿业D.服务业

答案 7.B 8.D

解析 第7题,图中显示城市化水平基本上都高于工业化水平;①~②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②~③阶段工业化水平降低,但城市化水平仍在提高;③~④阶段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在升高。

第8题,②~③阶段工业化水平降低,但城市化水平仍在提高,说明此阶段城市发展吸纳的大量劳动力主要从事的是服务业。

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

据此回答9~10题。

9.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0.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  )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

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

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9题,香港新市镇建设分散了中心区的人口压力;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外来人口迁入会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第10题,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间风速和风向会有一定程度变化,但主导风向不会发生改变;地表径流会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热岛效应会明显增强。

深圳在发展过程中,曾提出了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

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属于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是(  )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③提供使用一次性用品 ④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建设“效益深圳”要(  )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11.A 12.C

解析 第11题,本题的关键是从地区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

第12题,深圳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13.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城市化的内涵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

(3)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构建三大“城市圈”,其中长江以南的两大“都市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江苏省加快发展城市化的措施还有哪些?

答案 

(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2)相同点: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不同点:

珠江三角洲外企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城务工,促进了城市化;苏南地区是在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

(3)南京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 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等。

解析 第

(1)题,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2)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但是不同区域工业化的驱动因素有所差异。

第(3)题,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应从调整区域划分、建设都市圈、发展工业、合理解决进城农民问题等方面入手。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将天津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下图为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

材料二 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比较。

产业

天津滨海新区

深圳特区

第二产业

重化工、电子加工装配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

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

现代服务业(研发技术服务、软件服务)

(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3)在滨海新区未来开发中,需要面对哪些环境问题?

(4)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天津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若参照深圳特区,你认为滨海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 

(1)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价较低;发展空间大。

 

(2)分散老城区人口和部分城市职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

 

(3)水源短缺;“三废”排放;海平面上升。

 

(4)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发展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解析 第

(1)题,天津滨海新区拥有海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