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312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童蒙须知》:

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作了详细规定。

教育原则

1.正面教育,防患未然

2.认真专一,知行并重

主敬:

一种学习态度“敬”:

(1)认真严谨

(2)专心一致

3.循序渐进,启发诱导

重视儿童教育、童蒙教材,重视规范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明代)

一位理学家,继承发展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主张自求自得,提倡独立思考

教育目的

明人伦:

明白处理人际关系准则——培养德性是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

儿童教育的程序和形式

考德:

考察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

读书:

增长知识,开发智力

习礼:

培养儿童品德习惯的重要途径

歌诗:

陶冶心灵,激发儿童志趣意向,排解忧闷烦恼

教育原则与方法

1.顺其性情,寓教于乐

2.随人分限,因材循序:

儿童有个性能力的差异,按照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教学

3.分班教学,相互观摩

提倡顺应儿童性情,按照儿童能力,寓教于乐,提出了四种教学手段,设计每日功课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近代教育理论的产生开创新河

陆世仪(明清之际)

教育观点

1.重视早期教育2.强调以身示范3.加强礼乐教化

4.注意难易适中《节韵幼仪》:

陆世仪从而特点出发,选择古今有关幼儿礼仪的知识,编成三五字一句的书,易读易解,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5.力求宽严得当

认为使儿童教育成功必须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学校教育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教育又受到社会风尚的极大影响。

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熏陶涵养教育思想

张履祥(明清之际)

《初学备忘》:

系统阐述蒙养教育的基本观点,从儿童角度出发提出要求,阐明道理,包含不少合理因素。

教育思想

1.正其心术

2.耕读相兼:

主张对儿童实施劳动教育,儿童参加农业劳动,可以体验劳动的艰辛,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良好的品德。

儿童掌握了劳动技能,提高了生存能力。

参加农业劳动,有助于锻炼身体,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谦虚笃实4.恭俭勤谨5.知耻改过

主张蒙养教育亦学亦农,耕田读书,不可偏废,这是他蒙养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儒家学者的重要特征。

——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

崔学古(清初)《幼训》:

反映其蒙养教育思想,具有较大价值

1.爱护儿童是蒙养教育的出发点

爱养:

以慈爱之心关心爱护儿童,用说理方法教育、感化儿童。

2.因人而异是蒙养教育的基本要求

3.宽严相济是蒙养教育的重要原则

4.正面引导是蒙养教育的主要方法

5.家馆合作是蒙养教育的必要途径

从关心爱护儿童出发,主张以正面教育为主,用说理方法开到儿童,用表扬手段鼓舞儿童,将“爱养”作为蒙养教育的出发点,表现了以为教育家对儿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爱养教育思想

唐彪(清初)

《父师善诱法》:

阐发其儿童教育观点,时人认为其具有同朱熹《小学》并行的价值

1.尊重蒙师,教之前提2.读书为本,识字为先

3.先易后难,分层致功:

读文章应由易到难,才能取得成效。

4.随读随解,启发思考5.奖功督过,赏罚分明

呼吁尊敬蒙师,提高其地位待遇,主张讲解书中道理,巧妙运用奖罚手段,以提高教育效果,对后来的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善诱”教育思想

第二章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劝学篇》1898阐述“中体西用”思想

《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中体西用

1.“中学”:

旧学,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封建三纲五常

2.“西学”:

“西政”(西方某一行政部门的管理制度)

“西艺”(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

3.“中学”“西学”两者不可偏废,但“中学”是主要的,“西学”是次要的。

4.实质:

以西方科学技术巩固传统的政治伦理制度,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目的

《章程》

1.重视学前教育,蒙养家教合一(创办蒙养院,是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的里程碑)

2.提倡保教结合,强调启发涵养

3.依据幼儿特点,确定教育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4.实施保姆培训,提高幼教师资

康有为(维新派领袖,戊戌变法领导人)

《大同书》描绘了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大同世界,体现了他的社会理想

书中勾画理想的教育系统为:

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

“公养”“公育”的思想

1.大同社会里,孩子为社会共有,出生后便离开父母,由政府设立的公共教育机构担负培养教育责任。

2.人本院、育婴院:

6岁以前儿童接受教育的机构,属于学前教育阶段

3.胎教、幼教两个阶段:

(1)重视环境

(2)慎择保傅(3)教导孕妇(学道、育德、养身)

(4)培育婴幼:

6月断乳,进入育婴院,3岁进入慈幼院,若不设慈幼院,3-5岁仍在育婴院接受教育

内容:

养体(乐魂、开智的基础)、

乐魂(开智的前提)三者统一

开智(有利于身体、精神的发展)

蔡元培(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作出巨大贡献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需求提出的

1.军国民教育(军事教育):

举国皆兵,进行军事训练、重视体育锻炼

2.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1)教给孩子各种普通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知识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发展国民经济

(2)基础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小学教员的责任重大,位置重要

(3)主张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3.公民道德教育(德育):

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是“五育”的“中坚”

4.世界观教育:

培养人们超轶现世观念,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人格趋于完善

5.美育:

陶冶性情,通过美育才能有效进行世界观教育

“五育并举”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思想,体现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为中国资产阶级创建新教育体制提供思想武器,也是改革学前教育的指导方针。

尚自然展个性

教育应崇尚自然、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批判封建教育观的思想武器。

学前儿童公育

(空想)

(1)揭露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及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

(2)强调教育是专门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

(3)在此基础上提出公育理想:

妇女怀孕,进入胎教院;

生了子女,进入乳儿院,断乳后,进入蒙养院受教育

美育的要义与实施

1.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

学校美育:

普通美育(面向全体,为专门美育孕育苗子,打好基础)

专门美育(普通美育基础上的提升,肩负为国家为社会输送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的责任)

社会美育:

专设美育机关

家庭美育:

创设物质、精神美育的环境

三者结合,对美育起导向作用

2.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

胎教:

美育起点,胎教环境要十分优美

育婴院:

让母亲与孩子生活在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

幼稚园:

开展各种美育活动,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张雪门(南陈北张)对北方和台湾地区的幼教影响很大

幼稚教育的目的

四类幼稚教育:

1.以培养士大夫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2.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3.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4.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教育是改造中国的关键,又追教育是开始

创造中国幼稚教育,根据三个原则

(1)中国传统文化

(2)国家民族的需要(3)儿童的心理发展

幼教目标应该随时代的前进而改变,以符合时代需要和创造中华民族优秀新一代的要求

行为课程的基本精神

1.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

生活、实际行为

(1)课程完全根据生活,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开展,从生活结束,不限于教材的活动——教育生活化

(2)注意实际行为(行动、活动、做事)把生活和行动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2.行为课程的组织

(1)编制课程,不需要分得太清楚,太有系统,应注重知识的整体性

(2)编制课程,虽要考虑社会需要,但应更强调满足儿童个体的需要

(3)根据儿童的直接经验

(4)全年的活动表,将儿童的活动分为:

自然环境类:

(节气、动物、植物、自然现象)

社会环境类:

(节日、家作、家庭、店铺、职业、风俗、公共机关、学校)

儿童类:

(游戏、疾病,规定每月中心活动)

3.行为课程教学法:

(1)起于活动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根据设计精选有助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的行为进行指导,在指导中把握远大客观的标准

(2)采取单元教学法:

先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学习的内容

(3)内容:

工作、游戏、音乐、故事、儿歌等

(4)课程进行前,要进行准别教材、布置环境、详拟计划;

课程进行中,要随时指导,不重讲解,着重儿童行为的实践;

课程结束后,评量检讨

幼稚师范办学经验

1.见习、实习场所(中心幼稚园、平民幼稚园、婴儿保教园、小学)

2.见习、实习时间安排

第一学年9学时/周分三次进行使幼师生对幼稚园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学年学生自己支配

第三学年一半时间婴儿园实习、另一半时间小学实习

3.实习的组织

实习条件

(1)有步骤

(2)有范围(3)有相当时间(4)有适合的导师和方法

四大阶段

(1)参观一个学期培养对幼儿园的基本概念

(2)见习一个学期从供备材料开始,一直到整个设计活动的参与

(3)试教一个学年二年级师范生尝试教学、教师业务、幼稚园行政上的处理

(4)辅导一个学年开展家庭访问、社会联系

陶行知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艺友制

“艺”:

艺术、手艺;

“友”:

朋友艺友制:

用朋友之道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

根本观点:

幼稚教师要在幼稚园里学,才能获得真本领

特点:

(1)学用结合,理论密切结合实际

(2)培养师资学习时间为半年,周期短,比较经济,结合农村实际

生活教育理论

理论的形成:

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理论内容及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1.生活即教育:

幼儿在园内的每一环节、每一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的机会。

2.社会即学校:

幼儿园的周围环境、节日氛围、人际关系等都可以是学前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

3.教学做合一:

教育学都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

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精神

1.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认识、了解、相信儿童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六大解放)

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去思考

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

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

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接触大自然,与万物为友。

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

3.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儿童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性,陶认为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的时期

2.从福禄贝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儿教育是人生之基础。

2.学前教育能否普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

《幼稚园之新大陆》:

工厂、农村最需要幼稚园

1.招生对象:

工农子女

2.收托时间:

整天整年,为女工和农妇解决困难

3.普及幼稚教育步骤(改变态度、改变幼稚园的办法、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思想特色

1.主张人民第一,教育为公,坚持为工农大众服务

2.重视儿童生活能力、创造力的培养。

陈鹤琴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和幼儿教育专家

活教育理论体系

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教学原则;

训育原则

1.目的论:

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具备条件(强健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态度服务精神)

2.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课程编制原则(根据部门颁发的课程标准根据当地实际环境情形)

3.17条教学原则(p35)

4.13条训育原则(p36)

精神实质: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对封建就佳偶的有力批判,是抗日战争时代催生下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对欧美新教育的吸收和再创造,更是陈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创新的成果。

幼儿的心理特点

1.好动2.好模仿3.好奇4.好游戏

5.喜欢成功6.喜欢合群7.喜欢野外生活8.喜欢称赞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2.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

学习的性质:

三种基本能力——感觉、联念、动作(先感觉外界刺激,后把感觉的事物与所有感觉联合起来,再发生相当的动作去反应外界刺激)

学习的原则:

刺激原则、联念原则、动作原则

3.要把教育功能自然渗透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卫生教育、情绪教育、智育)

幼稚园的15条主张

1.幼稚园要适应国情2.儿童教育是幼稚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3.凡儿童能够学的应该学的,都应当教4.幼稚园的课程以自然、社会为中心

5.课程需要先拟定,但是可以变更6.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

7.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8应当特别注重音乐

9.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10.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

11.户外生活要多12.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

13.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14.教师应有充分的训练

15.应当有种种标准,可以随时考察儿童的成绩

幼稚园的五指活动

1.健康活动2.社会活动

3.科学活动4.艺术活动5.语文活动

课程论的基本要点

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2.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3.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

4.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等教学方法

5.课程应当有考察儿童成绩的标准

恽代英(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儿童公育

重要性:

1.儿童公育关系到世界的改造和国家的前途

2.儿童公育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

优越性:

1.使教育得到普及

2.教师能科学地教育儿童

3.儿童公育机构是理想的教育园地

4.幼稚园并不能完全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

与康、蔡伦儿童公育本质不同之处

恽代英明确指出,儿童公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状况的变迁,旧社会必然崩溃,到了新社会,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儿童公育。

康、蔡二人的公育思想带有空想性质

家庭教育观

任务和内容:

家庭体育:

从襁褓开始,鼓励婴儿自爬自动,主张多进行户外活动

家庭智育:

胎教;

感官教育;

科学常识的启蒙教育;

简单的历史地理生活常识

家庭德育:

父母应自备有秩序的习惯、勤俭的习惯、善良的许关、清洁的习惯

方式和原则:

1.潜移默化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3.严而有格,扬长补短

4.任其自由,合宜指导5.适当按时,积极防范

张宗麟

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幼稚教育之重要是由儿童对人生、对社会国家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2.幼稚教育之重要是由它在学制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3.幼稚教育之重要是由幼稚园是家庭托付幼儿的第一场所,肩负辅导家长教育的责任

幼稚教育的服务方向

服务对象:

1.幼稚园为谁服务的问题决定幼稚教育的命运和价值——幼稚园是整个民族的教育之一,应当向劳苦大众,转动工厂和乡村去。

2.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

农妇、女工、贫民、职业妇女等,因为她们对人类有特殊贡献。

发展方向:

“明日的幼稚教育应当是”普及的、某个集团的、“教”与“养”并重的,与家庭沟通的、与小学联系的、有集团工作的精神、引用科学的养护方法、有一贯主张,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集团的理想。

师资培养

幼稚园教师任务:

养护儿童——最重要的责任

发展儿童身体、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

养成儿童相当之知识和技能

与家庭联络并谋家庭教育改良之方

研究儿童等

幼稚园教师的培养——通过幼稚师范教育进行,要求:

1.师范教育为国家事业,不能容许外国人、教会或私人报班,国家对师范教育负完全责任

2.幼稚师范以培养合格的幼稚园教师为目的,招收初中毕业以上之学生,身体健康,富有爱国心,真诚爱儿童,有有良知识和变换之思维者。

幼稚园教师的进修:

——品性上、学问上、能力、技术方面的

第三章当代学前教育思想

1951幼稚园——幼儿园

前苏联影响下的教育文件

戈林娜来华指导,教育部于50年代初,先后颁布《幼儿园暂行规程》《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1954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室编制《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

凯洛夫《教育学》

否定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恢复了赫尔巴特倡导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思想,强调集体主义教育,强调课堂及智育的重要性,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分科课程

课程的组织采用纵向的发展序列,把需要儿童掌握的知识、技能分为:

体育、语言、认识环境、计算、美术、音乐等

游戏

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社会反映性活动,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分类

1.创造性游戏:

儿童自由创造的游戏,较多体现儿童主动、创造的主体特征。

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2.有规则游戏:

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需要儿童遵守一定规则,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

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使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愉悦的情绪

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前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中认为:

游戏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把游戏的形式与系统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适应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点。

在游戏过程中,要求儿童完成一定的任务,遵守一定规则,同时要求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及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新时期的教育文件

1981《幼儿园教育纲要》

1996《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对我国的影响

1.各学科都依据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进行

2.儿童的发展就是儿童个体主动适应环境、主动同化顺应外部世界,不断建立新的图式的过程

引进了“活动”教育观,主张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能够同化的环境,让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个,通过主动活动获得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1.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教育的主体,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应当研究“完整的儿童”

2.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具有的意义尤为重要

3.倡导整合的课程观,反对学科肢解儿童的整体发展,强调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联系。

4.强调教师是儿童学习活动的促动者、鼓励者。

儿童是真诚、可信赖的。

引入这一观点,使我国学前教育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维果斯基社会建构理论

1.儿童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2.人与人的社交互动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源泉

3.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包括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沟通、合作的作用更重要

强调通过儿童自己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育应为儿童的活动创设必要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同时要提供人际间的互动,使儿童积极吸收环境中的信息,主动作用于环境,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

泰勒、课程目标设计理论

任何课程都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目标

2人们要提供哪些经验才可实现这些目标

3这些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加以组织

4人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实现

四个步骤: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学习结果

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路与技术。

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

1.小系统:

发展中的儿童与即时环境(家庭、学校、工厂)之间的复杂关系

2.中间系统:

一系列小系统构成(家庭、学校、邻里伙伴)

3.外系统:

不包含儿童的主动参与,对儿童产生直接影响的情境系统(父母的工作单位、朋友等)

4.大系统:

一系列信仰、生活方式、伦理观念、价值观等具有一致性的文化或亚文化

每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施加影响,重视儿童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1.每个儿童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多维的

2.八种智能:

言语、数学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

3.八种智能之间不得不同组合表现出儿童的个体差异

要求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多元智能并租金各种智能共生共荣的条件,使儿童充分发展各种感知、把握多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体验世界多样性,获得完整经验。

乌索娃关于知识系统化及作业教学思想的要义

学前儿童要掌握的知识有两类:

一类:

比较简单的知识技能二类:

比较复杂的知识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