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3543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docx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几个规律含义弄混。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命题立意】考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成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与巴莆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粘液质C、抑郁质D、胆汁质

D【解析】巴莆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气质理论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将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混淆。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据此可知只有选项D属于学习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内涵掌握和运用程度。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蜘蛛网不符合学习的内涵,这只是一种本能现象,没有练习也没有行为改变。

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A【解析】红笔画出重点是为了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它符合知觉的选择性。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

【错因分析】易将知觉的四个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的含义混淆。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

A【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如教师是班级活动的设计者,教师是班级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在班级活动中的观众角色等。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育学中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选项专业化,指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

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这些者是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8、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A【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选项,应注意掌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点。

9、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D、高级技术人员

A【解析】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教师应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

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这些都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要求。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我国教师职业的身份特征。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和D选项,教师虽然可能是公职人员但不是公务人员,也不都是高级技术人员。

10、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B【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是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测验的标准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内涵。

【错因分析】易错选A,但A中信度是指一个测验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

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复习D、考试

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错因分析】应注意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1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开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A【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错因分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B、不随便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认识过程注意的分类。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4、“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嗅觉现象D、味觉现象

A【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觉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就是这种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认识过程中的经文统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

【错因分析】应注意与感觉对比相区别,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觉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发

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和题干中的表述相吻合。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由于题干中出现“试验”两字,此题易错选C,但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让学生独立操作,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1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是()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D【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把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相互联系。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个性心理中需要概述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错因分析】注意与其他需要层次相区分,最低层的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需要。

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B【解析】强化物是指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是一种正强化,即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据此答案选B。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强化、正强化等的应用。

【错因分析】应注意区分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的区别。

18、一种记忆特点是:

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

A【解析】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

【命题立意】考查认识过程中记忆的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错因分析】此题易从题干中的“保存得时间短”中错选B,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19、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B【解析】“施用累能”是指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

他说:

齐的都城世代刺绣,那里的平常女子都能刺绣;襄地传统织锦,即使不聪明的女子也变成了巧妇。

这是因为天天看到,时时学习,手自然就熟练了。

【命题立意】考查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错因分析】此题首先应理解施用累能的含义。

20、“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B【解析】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投射作用、升华作用、倒退作用、移位作用、反向作用、消极作用、脱离作用、深思熟虑、补偿作用、文饰作用。

文饰是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的行为去寻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或巧妙地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行为是他所能忍受的。

例如,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等。

【命题立意】考查对心理防御机制分类的应用。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A选项否认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

21、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景性    B、持久性C、外显性D、表浅性

A【解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命题立意】考查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持久性是情感的特征,虽然是两者区别,但依据题中表述不能选B。

2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有()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困难的倾向C、回避失败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C【解析】追求成功的倾向与回避失败的倾向是个体的成就动机的两种成分。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成就动机理论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回避困难从实践过程的意志力方面而言,并不是回避失败的同义词。

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命题立意】考察教育学萌芽阶段时的著作及对《学记》的了解。

【错因分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都是教育学独立阶段的著作。

24、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D【解析】“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中关于教育发展总目标的表述。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虽然实现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但不属于“两基”内容。

25、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D【解析】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为他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

【命题立意】考查课程理论的相关观点掌握。

【错因分析】应注意不同教育观点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春秋》B、《学记》C、《论语》D、《师说》

D【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唐朝韩愈的《师说》

【命题立意】考查关于教师角色观点的出处。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学记》《论语》,注意平时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掌握。

2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裴斯泰洛奇C、赫尔巴特D、洛克

C【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

【命题立意】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代表人物。

【错因分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裴斯泰洛奇和洛克在教育目的上也不持社会本位论观点。

2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B【解析】华生的这番论述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强调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命题立意】考查有关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相关观点。

【错因分析】此题正确选项易与其他选项相区分。

29、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A【解析】举一反三出自孔子《论语·述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反。

”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能够由此及彼。

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者学习迁移知识的运用。

【错因分析】此题正确选项易与其他选项相区分,B、C属于智力方面,D属于性格和人际方面。

30、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

A、 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的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命题立意】老师教师对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运用。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学生的听课效果”是从教学出发的显然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多选题(下列各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计20分。

31、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成绩进步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D、成绩优异时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ABCD【解析】ABCD选项的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二条受教育者的权利的内容。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法规中受教育者权利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易漏选B,成绩进步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属于“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

32、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

A、有组织机构、章程和独立的法人资格   B、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C、有合格的老师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ABCD【解析】ABCD选项的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对“办学条件”所作的相关规定。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法规中办学条件的掌握。

【错因分析】教育法规的相关规定应在平时备考中掌握,以防错失分数。

33、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

A、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B、课外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取代D、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补充

ABD【解析】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具有相对独立性。

【命题立意】考查课外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错因分析】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34、注意的品质包括()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深度

ABC【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品质。

【错因分析】注意的深度不是注意的品质,切记不要把“注意的深度”与“注意的广度”相混淆而错选D。

35、下列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B、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考试制度D、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

ABCD【解析】ABCD选项的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条对教育基本制度所作的相关规定。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中教育基本制度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漏选C,应注意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也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

3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语言D、道德行为

AB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三个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中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要素。

【错因分析】道德语言不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要素。

37、下列情形中属于体罚学生的是()

A、让一个1年级的小学生抄写10编当天所学的8个生字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10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BC【解析】目前对体罚的理解:

直接的肉体打击是体罚;罚站、罚跑、罚跪、罚面壁、罚体力劳动、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威胁、呵斥、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甚至是比直接的身体打击更易伤害学生的体罚。

【命题立意】考查对体罚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错因分析】AD选项中并不是以惩罚目的而是以教育为目的,所以不属于体罚。

38、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

ABD【解析】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点是以业余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短期为主。

【命题立意】考查提高教师素养方面问题的掌握。

【错因分析】中小学教师由于本身要以教学为主,不能进行以长期为主的进修。

39、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孩子的()

A、身体锻炼B、精神生活C、品德培养D、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ABCD【解析】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忽视孩子的身体锻炼、精神生活、品德培养、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命题立意】考查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漏选B,要全面把握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表现。

40、一般认为,动机具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C、指向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BCD【解析】动机有引发、激活、指向、维持和激励功能。

【命题立意】考查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错因分析】选择功能不属于动机的功能。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41、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

√【解析】这是皮亚杰发现并总结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

42、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

√【解析】题干的表述内容出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43、“活泼好动、行为敏捷”是指人的兴趣表现出来的特征。

()

×【解析】“活泼好动、行为敏捷”是指人的气质特征。

44、将学习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解析】学生将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时,下次他就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获得更多的成功。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制定的。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46、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解析】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这是教育法规中对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47、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任何学校不得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未教学。

()

×【解析】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的规定: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48、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

√【解析】负强化是消除伤害性或讨厌的刺激以增加合乎要求反应出现概率的过程。

而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或防止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

4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

50、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

√【解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巩固和扩展课内教学的成果,对课内教学有促进作用。

四、简答题(30分)

1、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主要有哪些?

(1)智力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3)意志品质健全;(4)自我意识正确;(5)个性结构日趋完善;(6)良好的人际关系;(7)行为得体;(8)反应适度。

【命题立意】考查对心理健康标准掌握。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1)智力判刑差异,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一般能力差异,指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智力发展得较晚;

(4)基础知识差异。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个别差异中智力差异的主要表现。

3、高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高原现象,指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常会遇到这么一个阶段,即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

原因有:

(1)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学习压力过大、自我学习动机过强、身体疾病、挫折打击等原因造成的情绪厌倦,学习兴趣降低;

(2)信心不足,缺少激情,对人生观、价值观认识模糊,缺乏刻苦攻读、认真钻研的精神,因此他们的求知欲下降,好奇心减弱,热情低下,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3)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当,有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4)题海战术,效率低下,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