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3983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docx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

安全评价模拟试题选择题

安全评价考试选择题

1、一个厂房建有包括三个工段的生产线,可据情将其划分为(A一个评价单元.)

A、一个评价单元

B、两个评价单元

C、三个评价单元

D、三个评价单元以上

2、预评价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应侧重于(A物的不安全因素、C环境的不良影响)。

A、物的不安全因素

B、人的不安全因素

C、环境的不良影响

D、管理缺陷

2、生产工艺装备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时,应注意考察其在(A、生产及工艺异

常时开车时C、停车时D、设备故障时E、突然停水停电、停止搅拌时F、相邻单元事故波及时)情况下会出现的危险、危害。

A、生产及工艺异常时

B、开车时

C、停车时

D、设备故障时

E、突然停水停电、停止搅拌时

F、相邻单元事故波及时

4、液体易燃性是以闪点作为标准划分的,国家标准规定,液体闪点符合(A闪点≤-18℃;B-18℃<闪点<23℃;C23℃≤闪点≤61℃的为易燃液体,闪点符合(A闪点≤-18℃;B-18℃<闪点<23℃)的为一级易燃液体。

A、闪点≤-18℃

B、-18℃<闪点<23℃

C、23℃≤闪点≤61℃

5、生产或使用闪点为59℃的物质的车间,按火灾危险性等级属于(B、乙)类。

A、甲(<28℃

B、乙(28~60℃)

C、丙(≥60℃)

8、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A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

A、项目建议书

B、可行性研究报告

D、初步设计

E、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9、专家评审后的预评价报告由(A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批。

A、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B、预评价单位主管部门

C、建设单位主管部门

D、工会、卫生、劳动行政、消防部门

10、某厂有氯乙烯5000m3球罐,罐上有旋转钢扶梯可达顶部,罐体下部有进、

出料管道、阀门等管件,罐旁有输送泵组,有自动测温和喷水冷却系统,该评价单元的危险、危害有(A储罐超压物理爆炸、B泄漏引起的氯乙烯中毒、C泄漏引起火灾爆炸、D登梯高处坠落E液体氯乙烯喷射引起人体冻伤)

A、储罐超压物理爆炸

B、泄漏引起的氯乙烯中毒

C、泄漏引起火灾爆炸

D、登梯高处坠落

E、液体氯乙烯喷射引起人体冻伤

1、“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同时设计;C、

同时施工;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设计;B、同时送审;C、同时施工;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安全评价基本原理有(B、相关性原理;C、类推性原理;D、惯性原理。

还有量变到质变原理)

A、因果对应原理;B、相关性原理;C、类推性原理;D、惯性原理

3、目前,涉及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评价工作,主要是(A、预评价;C、验收综合评

价;)。

A、预评价;B、中间评价;C、验收综合评价;D、现有系统或运行系统的安全评价

4、预评价工作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的原则是(C、科学性;E、公正性;F、针对性;还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A、政策性;B、公平竞争性;C、科学性;D、公开性;E、公正性;F、针对性

5、安全技术措施按其功能可分为(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C、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C、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

6、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应符合的原则是(A、针对性C、可操作性;D、经济合理性;)。

A、针对性;B、灵活性;C、可操作性;D、经济合理性;E、符合性

8、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验收评价所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C、安全检查表)。

A、事故树分析;B、预先危险性分析;C、安全检查表;D、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9、建设项目安全卫生验收评价完成后,评价报告应由(B、建设单位;)报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A、验收评价承担单位;B、建设单位;C、设计单位

10、按装置和物质特性划分评价单元,其中可分为(A、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B、

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C、按工艺条件划分;D、按潜在化学元素能、毒性和物质的数量划分;E、按事故损失程度或危险性划分)。

A、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B、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C、按工艺条件划分;

D、按潜在化学元素能、毒性和物质的数量划分;E、按事故损失程度或危险性划分

11、失控主要体现在(A、设备故障;B、人员失误;C、管理缺陷)。

A、设备故障;B、人员失误;C、管理缺陷;D、外界危险因素影响

12、重大事故具有(A、伤亡人数众多;B、经济损失严重)的特征。

A、伤亡人数众多;B、经济损失严重;C、社会影响一般;D、严重职业病。

13、根据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E、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F、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还有D心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等六类)。

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D、有心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E、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F、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14、道化学方法评价过程中的依据是(A、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C、物质的潜在能量D、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A、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B、装置的工艺条件;C、物质的潜在能量D、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15、道化学公司(第七版)中物质系数MF是由(A、物质可燃性Nf;B、化学活泼性Nr;)决定的。

A、物质可燃性Nf;B、化学活泼性Nr;C、物质毒性系数Nh。

16、ICI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单元物质系数B的计算,一般可燃物质的物质系数B为(A、B=ΔHc×1.8/1000,ΔHc单位:

千卡/摩尔)。

A、B=ΔHc×1.8/1000;B、B=ΔHR×1.8/M;

3、请指出化工行业推荐性标准代号(D、HG/T)。

A、SH/T;B、HG;C、SY/T;D、HG/T

7、在安全评价中以(A、可接受的危险)作为衡量安全与危险的标准。

A、可接受的危险;B、社会允许危险;C、固有的危险;D、现实的危险

8、影响可接受危险的因素包括(A、人们对危险的认识,B、人们的立场和目的;

D、与疾病死亡率的比较)。

A、人们对危险的认识;B、人们的立场和目的;

C、是否自愿从事某项活动;D、与疾病死亡率的比较

9、危险性包括(A、事故发生可能性;D、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方面的问题。

A、事故发生可能性;B、故障发生概率;C、人失误率;

D、事故后果严重程度;E、危险源控制

10、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主要有(A、格雷厄姆和金尼法;B、道化学方法;C、预先危险分析法;D、事件树分析法,E、故障树分析法;)。

A、格雷厄姆和金尼法;B、道化学方法;C、预先危险分析法;

D、事件树分析法;E、故障树分析法;F、预评价方法

15、硫磺粉碎过程易发生火灾爆炸,采取的预防措施是(A、粉碎设备露天布置;B、粉碎设备室内布置,通风良好;C、采用防爆电气;D、粉碎设备密闭,N2封)。

A、粉碎设备露天布置;B、粉碎设备室内布置,通风良好;[NextPage]

C、采用防爆电气;D、粉碎设备密闭,N2封

16、(A油罐与加热炉位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为生产明火控制措施。

(D、采用不发火地面;E、防止铁器碰撞)为机械火花控制措施。

(B、采用防爆电气;F、电气接点可靠连接_)为电气火花控制措施。

(C、设置接地装置)为防雷控制措施。

(C、设置接地装置_F、电气接点可靠连接)为防静电控制措施。

A、油罐与加热炉位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B、采用防爆电气;C、设置接地装置;D、采用不发火地面;E、防止铁器碰撞;F、电气接点可靠连接

10.为了做好预评价大纲和预评价报告的评审,专家组应具有(A、权威性;;C、合理性;还有适合性)

A、权威性;B、客观性;C、合理性;D、对应性;E、特定性。

11.安全评价数据处理要做(A、来源可靠;B、数据完整;D、取值合理;E、计算无误)

A、来源可靠;B、数据完整;C、应用方便;D、取值合理;E、计算无误

12.验收评价的主要特点(A、符合性;还有有效性)

A、符合性;B、综合性;C、预测性;D、完整性;E、真实性;F、自主性

13.安全检查主要用于识别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的(B、装置条件;C、操作程序)。

A、工艺过程;B、装置条件;C、操作程序。

15.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A、熟悉分析系统调查事故;B、确定事故树顶上事件确定目标值;C、研究,分析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D、画出事故树;E、事故树定性分析还有求出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

A、熟悉分析系统;B、确定事故树顶上事件;C、研究,分析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

D、画出事故树;E、事故树定性分析。

17.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包括(A、易燃易爆性物质;B、自燃性物质;C、有毒物质;D、腐蚀性物质。

还有其他化学性因素)等:

A、易燃易爆性物质;B、自燃性物质;C、有毒物质;D、腐蚀性物质。

18.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时,宜按(A、平面布局;B、物质;C、生产工艺及设备;D、厂址)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得出系统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状况的综合资料。

A、平面布局;B、物质;C、生产工艺及设备;D、厂址

20.重大事故划分为两大类,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主要包括:

(A、产生强烈辐射和浓烟的重大火灾;B、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效等引起的有害物质的大量泄漏;C、威胁到危险物质,可能使其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的火灾;D产生冲击波、飞散碎片和强烈辐射的爆炸)

A、产生强烈辐射和浓烟的重大火灾;

B、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效等引起的有害物质的大量泄漏;

C、威胁到危险物质,可能使其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的火灾;

D、产生冲击波、飞散碎片和强烈辐射的爆炸

19.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包括(A、急性中毒;B、火灾;D、爆炸还有化学性灼伤和腐蚀)。

A、急性中毒;B、火灾;C、会形成蒸气云;D、爆炸。

21.危险物料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废物、事故反应产物、燃烧产物等,分析时应着重考虑如下(A哪些是易燃物质;B、哪些是可燃物质;C、哪些是不稳定、震敏性、或能自燃的物质;)几个方面的问题。

A、哪些是易燃物质;B、哪些是可燃物质;

C、哪些是不稳定、震敏性、或能自燃的物质;D、会形成大面积泄漏的物质。

22.对可能发生爆炸的建筑物或操作区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考虑(A、原料与最终产品的临时贮存位置是否恰当;B、设备的间距是否能将爆炸或火灾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C、有保护相邻设备或人员不受爆炸危险的防护墙或隔离带;D、是否有足够的消防设施;E、是否有足够的灭火作业空间;F、是否有安全通道。

);

A、原料与最终产品的临时贮存位置是否恰当;

B、设备的间距是否能将爆炸或火灾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C、有保护相邻设备或人员不受爆炸危险的防护墙或隔离带;

D、是否有足够的消防设施;

E、是否有足够的灭火作业空间;

F、是否有安全通道。

24.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内容时,应对下列(A、厂址;B、厂区平面布局;C、生产工艺过程;D、建(构)筑物;E、生产设备、装置;F、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A、厂址;B、厂区平面布局;C、生产工艺过程;D、建(构)筑物;

E、生产设备、装置;F、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25.在完成预先危险性(PHA)分析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A、危险设备和物料,如燃料、高反应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爆炸、高压系统、其他贮能系统;B备与物料之间与安全有关的隔离装置;C影响设备和物料的环境因素,还有操作、测试、维修和紧急处置规程、辅助设施以及与安全严有关的设备等)因素:

A、危险设备和物料,如燃料、高反应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爆炸、高压系统、其他贮能系统;

B、备与物料之间与安全有关的隔离装置;

C、影响设备和物料的环境因素;

D、主要的危险。

5、见左图,“与门”的含义是①A和B同时发生T就发生。

T①A和B同时发生T就发生

•②A和B中只要有一个发生,T就发生

AB

6、T见左图,“条件或门”的逻辑表达式为②T=(A+B)•a。

①T=A•B•a

a②T=(A+B)•a

③T=A•B+a

AB④T=(A+B)+a

16、安全评价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的原则是(C、科学性;E、公正性;F、针对性,还有权威性、严肃性)_。

A、政策性;B公平竞争;C、科学性;

D、公开性;E、公正性;F、针对性

25、重大事故具有(A伤亡人数众多;B、经济损失严重;C、社会影响大)的特性。

A、伤亡人数众多;B、经济损失严重;C、社会影响大;D、严重职业病

2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

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27系统安全是人们为预防(_复杂巨系统_)事故而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方法体系。

28对各种危险的社会反映,(10-3)死亡/(人·年)或高于这个数字的危险,社会是不能允许的。

29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发生的两大基本原因)。

30任何事物都带有一定的延续性,这一特性称为(惯性)。

31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

)。

[NextPage]

32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进行的。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检测、考察,查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技术对策)。

33安全验收评价现场取证方式,一般有(问:

按照检查计划和检查表—听:

企业人员介绍—看:

定性检查核实—测:

定量检查获得数据—记;对取证数据记录),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联贯的、有秩序的。

34安全验收评价过程中经常采用会议的形式与企业协调和沟通。

例如:

(准备会议、内部会议、整改会议和确认会议等)

35故障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

36安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分为(A安全预评价、B安全验收评价、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D专项安全评价)。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e.定性评价

f.定量评价

13预评价的程序是(A前期准备工作、C编制安全预评价大纲、D安全预评价大纲评审、E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G审定安全预评价报告H修改安全预评价报告、)

a.前期准备工作

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c.编制安全预评价大纲

d.安全预评价大纲评审

e.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f.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

g.审定安全预评价报告

h.修改安全预评价报告

14编制预评价大纲的作用是(A确保计划进度B明确工作范围D避免返工)。

a.确保计划进度

b.明确工作范围

c.使措施有效

d.避免返工

15《安全生产法》规定: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a.安全验收评价;验收

b.验收;安全验收评价

c.验收;验收

d.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

2、安全验收评价工作主要内容有(A从安全管理角度检查和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在建设

项目中对《安全生产法》执行情况;B从安全技术角度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检查与评价建设项目(系统或单元)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D检查与评价建设项目(系统或单元)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有效;E从整体上检查建设项目或运行是否正常、安全、可靠)方面:

a.从安全管理角度检查和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在建设项目中对《安全生产法》执行情况

b.从安全技术角度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检查与评价建设项目(系统或单元)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d.检查与评价建设项目(系统或单元)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有效

e.从整体上检查建设项目或运行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1、单地罗列单元评价结果或小结代替系统总体评价结论,就犯(A没有得出整个系统综

合评价结论;B没有考虑各评价单元之间的关联;C没有说明各评价单元对整个系统安全的贡献)错误。

A、有得出整个系统综合评价结论

B、有考虑各评价单元之间的关联

C、有说明各评价单元对整个系统安全的贡献

2《安全验收评价计划书》是正式开展安全验收评价前,向被评价企业交待(A评价依;B评价内容;C评价方法;D评价程序;E检查方式;F需要企业配合事项;G评价日程安排)的技术文件。

使企业预先了解安全验收评价全过程,以便有计划地开展评价工作。

a.评价依据

b.评价内容

c.评价方法

d.评价程序

e.检查方式

f.需要企业配合事项

g.评价日程安排

1、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

订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A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B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D可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E能及时地恢复生产)。

a.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b.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

c.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预防事故安全设施的投入

d.可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e.能及时地恢复生产

2、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把重大事故划分(由易燃易

爆物质引起的事故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二大类。

a.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b.由腐蚀性物质引起的事故

c.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d.由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引起的事故

3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D直观经验分析法包括对照分析和类比分析;E系统安全分析法)二大类。

a.类比分析法

b.惯性分析法

c.直观经验分析法

d.系统安全分析法

2、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突发性)。

a.随机性

b.渐近性

c.严重性

d.突发性

3、根据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苯属于(Ⅰ级极度危害)毒物。

A、Ⅰ级极度危害

B、Ⅱ级高度危害

C、Ⅲ级中度危害

D、Ⅳ级轻度危害[NextPage]

4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a生产危险物品b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

a生产危险物品b储存危险物品c运输危险物品d废弃危险物品

5安全设备(a设计b制造c安装d使用)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设计b制造c安装d使用e检测

6(a生产b经营c运输d储存e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a生产b经营c运输d储存e使用

7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a定期检测b评估c监控),并制

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定期检测b评估c监控d整改e管理

8任何事物都带有一定的延续性,这一特性反映出(c惯性原理)。

a相关性原理b类推原理c惯性原理d量变到质变原理

9根据评价时是否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处理,可分为(a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

a定性评价b概率评价c定量评价d指数评价

10安全(预)评价的特点是(a预测性b预防性c艰难性d局限性)

a预测性b预防性c艰难性d局限性

11在建设项目(c在项目试生产正常后,正式投产之前)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a在项目建设过程中b在项目试生产之前c在项目试生产正常后,正式投产之前d在项目正式投产之后

12安全技术标准,按法律效力分为(a强制性标准d推荐性标准)

a强制性标准b国际标准c外国标准d推荐性标准

13标准按对象特性可划分为(c管理标准e技术标准[包含b基础标准d方法标准f产品标准])

a安全标准b基础标准c管理标准d方法标准e技术标准f产品标准

14安全评价的原则是(a权威性c公正性d严肃性f针对性h科学性)

a权威性b完整性c公正性d严肃性e预测性f针对性g真实性h科学性

15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在(c系统有效寿命期)时进行a早期故障阶段b偶然故障阶段c系统有效寿命期d系统寿命期内

16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辨识有无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分为(C、包括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的储灌区,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的库区,具有火灾和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企业危险建筑构物,压力管道,锅炉和压力容器等7)大类。

a5b6c7d8

17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将一系列分析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状态,这些项目包括(a设备b贮运c操作d管理)等方面。

a设备b贮运c操作d管理

18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常常用于装置开发初期分析物料、装置、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等物危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可能出现的危险类型、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其目的是辩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为事故)的功能主要有(a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b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c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d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e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

a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b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c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d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e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19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的定量评价对各单元的(a物质b容量c温度d压力f操作)项目进行评定。

a物质b容量c温度d压力e管理f操作

2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格雷厄姆-金尼分析法)中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b.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c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b.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c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d操作人员的素质

21下列(c道化法)评价法需对物质系数进行温度修正。

a日本“六阶段”定量评价法b我国“危险度评价”法c道化法d蒙德法

22道化法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分(b工艺控制c物质隔离d防火措施)几类。

a设备控制b工艺控制c物质隔离d防火措施

23蒙德法计算危险系数,腐蚀速度为(b不管有无侵蚀,腐蚀速度在1mm/a左右)时,腐蚀、侵蚀危险系数为20。

a腐蚀速度在0.5mm/a以下b不管有无侵蚀,腐蚀速度在1mm/a左右c无侵蚀,腐蚀速度在1mm/a以上d有侵蚀,腐蚀速度在1mm/a以上。

24、在泄漏后果分析中,常见的可能结合有(a常压液体b加压液化气体c低温液化气体d加压气体)种:

a常压液体b加压液化气体c低温液化气体d加压气体

25爆炸现象具有(a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c

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d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

)特征。

a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c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d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

26有(a蒸气云团的可燃混合气体遇火源突然燃烧,是在无限空间中的气体爆炸b受限空间内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c化学反应失控或工艺异常所造成压力容器爆炸d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爆炸。

)种化学爆炸类型。

a蒸气云团的可燃混合气体遇火源突然燃烧,是在无限空间中的气体爆炸b受限空间内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c化学反应失控或工艺异常所造成压力容器爆炸d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