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170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docx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2

第1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一、公共经济活动的特征及类型

1.政府的基本特征

(一)政府具有强制力,公共经济活动具有强迫性。

(二)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

(公共经济活动的决策者与受益者分离。

产品多需要直接或间接集体投票选择)

(三)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

(政府的目标不是利润,政府服务于公共利益,其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

(四)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

(由于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有义务为每一位公民服务)

公益目标有时模糊,有时难以评价是否实现。

公共经济活动有些情况下不受供求规律控制。

可能长时期处于供求失衡状态。

因此,公共经济活动尽可能给公众带来福利,但是也有许多情况下会给公众带来负效用,甚至是痛苦。

2、类型:

从公共经济学的分析角度而言,政府在经济领域里扮演的三种角色,或者说政府的经济活动可分为三大类型。

(1)政府作为经济参与者,即政府直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

(2)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即政府制定和实施影响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政策。

(3)政府作为经济管制者,即政府管理和规范民间经济活动。

*为了进一步理解政府经济活动的类型,我们可以把上述三种角色细化到七种角色。

政府作为所有者;政府作为生产者;政府作为雇佣者;政府作为消费者;政府作为管制者;政府作为再分配者;政府作为经济决策者。

2、政府经济活动(或政府干预程度)的衡量标准及最优程度。

1、衡量指标构成

政府通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参与经济活动,也被称为对经济的干预。

其程度的度量包括对其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方式。

直接干预比较容易度量,主要包括政府收支占国民产出的比重,间接干预相对难以量化。

(一)、直接干预的衡量——政府规模

公共支出占GDP比重被作为重要的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

因为其直接反映由政府部门对资源的使用或转移。

(其实公共收入的比重也很重要,特别是税收其对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实际获得的数量)

(二)、间接干预的衡量——市场化与管制程度

该类指标的运用并无一致的标准。

例如:

价格市场化程度,反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可以用市场定价比重来衡量。

非公有经济市场准入程度,反映政府对投资领域所有制结构的控制,可以用禁入投资领域数量及重要程度来衡量。

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反映资源在不同领域配置的政府意志的主导作用。

2、政府经济活动的最优程度

政府干预的净收益。

(具体确定政府干预的最优水平及其决定因素是十分困难的。

总之政府的最优敢于程度不仅取决于经济政策实现的目标,而且还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成本。

无论是直接干预还是间接干预资源配置,都有一个最优的度,并不能简单的说政府干预程度越低越好。

关键看干预的质量。

三、帕累托标准的含义及其缺陷

1、含义:

帕累托最优:

指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没有人的境况变好的状态。

帕累托改进:

指政府的某一项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

2、缺陷:

(1)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要求拟议中的政策变化要有益于某些人,但不能对任何人有害。

(2)帕累托标准使现状具有合理性。

(3)帕累托标准不能把所有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排序。

第2章政府的经济作用

一、外部性的经济原理和纠正

外部性指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他(它)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报酬或提供补偿的现象。

前者一般称之为外部经济或正外部效应,后者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

纠正: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少状态。

正外部性由政府给与补贴鼓励其活动(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公益性活动。

负外部性由政府进行规制制止其活动或由政府征税减少其活动。

二、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内容

财政的资源配置智能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需要,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公共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1)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政府部门的内部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当公共支出总量既定时,财政还需要通过预算分配资源在不同公共支出领域的比重。

微观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收支改变资源配置方向

(三)调节资源在地区间配置;手段——税收、财政补贴、投资,防止资源的逆向流动。

(四)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配置

增量调节——通过国家预算调节,如基础设施、教育之类的准或纯公共物品。

存量调节——财政、税收、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到符合公共利益的产业,如清洁能源。

三、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内容

主要指再分配职能,是政府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或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整。

(一)调解目标

1、实现规模收入分配的公平。

主要指标是基尼系数介于合理的区间

2、功能分配也要处于合理的区间

(二)调解方式

调整结果的公平和调整起点的公平

1、调整结果的公平

2、调整起点公平或保证机会公平;

改善低收入者取得收入的条件与能力,财政出资再就业教育、培训失业人员,对贫困学生予以资助。

购买公益性岗位,解决一部分人基本生活问题。

四、政府失灵的三种原因

(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策出台时就是无效率的

(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政策执行中的内部无效率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政策执行中由于市场主体干扰带来的无效率

1、寻租:

厂商或利益集团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增加自身利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利用政府授予的某些特定权利,获取超过自由竞争状态下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

2、领域:

(政府特许权;关税和进出口配额:

政府采购)

3、危害:

(寻租成本;反寻租成本;垄断福利损失)

五、中位选民定理及其内涵

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

中间投票者定理Medianvoterrule:

若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就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中间投票者定理内涵:

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提案最终获胜。

当有两种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多数规则并不能保证51%的投票者将获得他们最偏好的结果,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获得最偏好结果。

多数规则所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偏离度最小。

任一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第3章公共支出规模

1、公共产品的判断标准和分类,并能够分析具体问题。

1、判断标准:

公共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

共同消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1)公共产品是共同消费的物品;消费者可以从同一产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用,狭义是直接共同消费了产品或服务;广义是共同获益。

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共同消费品。

即纯公共产品。

(2)纯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共同消费品。

1、非排他性的内涵

排他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技术和经济的统一,

即技术上必须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可以达到,

而且经济上必须排他的成本远小于收益。

(3)非排他性带来的后果——免费搭车者问题

(市场不能提供,合作也不可行,必须政府出面)

(三)公共产品是具有不同程度非竞争性的共同消费品

1、非竞争性内涵;

第一类完全非竞争性;产品数量一定,

增加消费者不妨碍任何消费者的使用。

增加消费导致的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均为0。

2、具有非竞争性产品提供的原则;物尽其用,使用符合效率标准。

完全非竞争性往往是由于其受益范围及其广泛,这类产品实际上是无法排他的,而且由于其增加多少消费者也不影响他人,也无需增加产品数量,所以免费由政府提供成为必然。

阶段性非竞争性往往是受益范围较小的产品,需要以不拥挤为最高标准,不浪费,能够使用为最低标准。

2.公共产品的分类

(1)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按照公共产品的性质划分)

纯公共产品;是不可排他的产品或服务,必须由政府提供,否则市场将不存在这类产品。

准公共产品:

或称混和产品,是具有可排他性,但是在一定程度内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2)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被归为广义的混合产品或准公共物品。

多数情况下消费与私人产品完全一样,可排他,具有竞争性。

(3)按公共产品的地域划分:

全球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2、纯公共产品需求曲线与私人产品需求曲线的区别,和效率产量的计算。

公私产品有效产量:

 

三、瓦格纳法则、阶梯增长理论、官员行为增长论和财政错觉的基本内容。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1、基本思想

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考察了英国产业革命和当时的美、法、德、日等国的工业化状况之后,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

这就是瓦格纳法则。

它可表述为:

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

2、图示

(2)梯度渐进增长论:

1、基本思想

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和威斯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对英国1890年以后的财政支出历史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大萧条或其他严重灾害),财政支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

这就是梯度渐进增长论。

因其理论实质上揭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两类原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故也称之为内外因素论。

2.基本内容

(1)内在因素:

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

(2)外在因素:

社会动荡对公共支出造成的压力

置换效应(displacementeffect)审视效应(inspectioneffect)集中效应

第4章公共支出结构

(一)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购买性支出:

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

(相应地获得商品与劳务)

转移性支出:

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

(单方向转移,未获得相应商品与劳务)

二者对经济影响:

(1)对资源配置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分配影响

资源配置

比例

购买支付

间接

直接

大→配置功能强

转移支付

直接

间接

大→配置功能较强

(2)对政府及微观经济组织影响不同

购买支出

转移支出

政府

硬约束

软约束

微观组织

硬约束

软约束

(2)、马斯格雷夫关于公共支出结构的理论观点。

马斯格雷夫将罗斯托等经济发展阶段简化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成熟阶段,并将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与这三阶段联系在一起,突出强调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导致不同的公共支出结构。

马斯格雷夫把整个公共支出划分为军用支出和民用支出,而民用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又进一步划分为公共积累支出、公共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公共积累支出:

从理论上说,公共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取决于资本品的外部性——外部性越大的资本品,公共投资的比重越高。

公共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的增长率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共用消费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而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这一弹性一般大于1.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的大小取决于经济发展各阶段政府的收入分配目标。

第5章公共支出项目

1、近年我国政府严控三公经费,对部分行业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规范公务员收入也导致少数公务员离职,请说明这些现象反映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哪些经济效应。

公用经费是行政管理(新口径为一般公共服务)中由于日常性开支的费用。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行政管理支出的经济效应:

(1)制度效应:

行政管理支出如果支撑过于庞大的、与公共财政职能不相适应的政府机构,可能会导致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影响经济运行效率。

甚至腐败。

(2)就业效应:

行政管理支出如果支撑高于适度水平的公务员薪酬,会产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扭曲。

(3)生产效应:

行政管理支出如果支撑过度的公务消费,会对生产结构生产扭曲。

财政投融资的特点:

一、有偿性;财政投融资的来源和运用都是有偿的,不仅要偿还本金,还要偿还利息,只要利息相对比较低或者无息。

2、公共性;财政投资融的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效益明显或正外溢性很大的公共性项目的投资。

因此,财政投融资的资金使用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仅可能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3、政策性;财政投资融的资金投向主要是能实现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的政策目标的领域。

同时财政投融资的资金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银行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这可避免有偿性投资资金与一般投资资金相混淆,提高政府投资运作的总体效率。

4、灵活性;财政投融资预算虽然也要依法进行调整,但比较灵活,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财政投融资预算,减轻经济波动。

财政投融资这种模式不仅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在其他领域进行投资的有效方式。

其不仅能弥补一般预算用于政府投资的资金不足,充分而有效的动员国家财力,而且能够营造出更好的民间投资环境,改善产业结构,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3、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公共投资的重点有三个;

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2.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3.农业科研开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4、养老保险的三种筹资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

(一)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方式

(1)现收现付制:

保费=当年支出;优点——不受通胀影响;存在给付风险

缺陷——存在代际负担;容易入不敷出;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

(2)完全基金制:

保费>当年支出(结余);优点——不存在给付风险;存在通胀风险

缺点——初期缴费率较高;不适合中国国情

(3)部分基金制:

保费>当年支出

缴费率阶梯上升避免频繁增加避免负担过重(部分结余)我国当前选择类似此模式

我国目前选择的模式面临怎样的挑战,我国现行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二)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挑战:

保障水平偏低;企业缴费负担沉重;参保覆盖面有待提高(这是制度设计导致的问题。

转轨导致的空账(这是历史原因导致的问题。

);统筹级次低(这是财政体制导致的问题。

(三)该如何应对;

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化解养老保险压力,实现养老保险适度水平。

(1)划转国有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缓解当期压力,为降低企业缴费水平提供条件,企业及灵活就业人群缴费收缴率反而可能提高。

(2)逐步实现跨省接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有助于流动性劳动力收缴率。

(3)严控提前退休是比延退更现实的缓解收支压力的做法。

(4)名义记账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地区压力。

(5)加大政府特别是高层次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

第七章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公共收费的性质:

公共收费≡行政收费+事业收费≡使用费

政府对特定服务或特许权收取的价格,用于支付提供这些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

包括管理性收费、资源性收费、检验检疫性收费

公共收费(使用费)的性质:

公民在使用公共资产或公共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支付的费用类似市场价格。

但公共收费又明显不同于市场价格,表现在两个方面:

(1)使用费弥补不了所提供物品或服务的全部成本;

(2)政府不能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其物品价格。

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以收费融资的例子很多,诸如过路费、过桥费、停车费、公园门票等。

公共收费按性质分类:

 

 

第8章税收原理

(1)税收制度效率的内涵:

衡量税收制度的效率一般可以用两个指标:

一是质量指标;二是成本指标。

1、衡量税收制度效率的质量指标:

其内涵是税收制度能够及时、准确达到税务目标,包括高集中度、低侵蚀率、短时滞、适度威慑。

(1)集中性指标:

相对少的税种筹集到大部分税收,税种越少税制越透明,管理越容易。

(2)侵蚀性指标:

实际税基与潜在税基接近程度

侵蚀原因:

1、合法侵蚀:

优惠与减免2、非法侵蚀:

偷、逃税

(3)时滞性指标(lagsindex)合法时滞;拖欠时滞

(4)执行性指标(enforcementindex):

纳税;健全的税务管理与合理处罚

2、成本指标

(1)征税成本:

为征税而由政府支出的成本。

一般销售税的征税成本低于所得税的征税成本。

不同区域,不同管理水平也会导致成本差异。

(2)纳税成本是纳税人计算及缴纳税款过程中,发生的申报、登记、聘请顾问、税收规划等支出。

还包括精神成本和时间成本等。

(3)政治成本:

纳税人为影响税收立法而进行的各类活动支出。

(二)税负转嫁形式及条件:

税收转嫁的形式:

前转(forwardshifting);后转(backwardshifting)

消转(diffusedshifting);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oftaxation)

税负转嫁的条件:

(1)基本条件:

商品价格必须能够自由浮动

(2)约束条件---与供求弹性的关系;税负转嫁程度的大小与难易与商品受到商品供求关系约束。

一般情况:

需求弹性越低,转嫁越容易,需求弹性越小,转嫁越难。

特殊情况: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供给完全无弹性,无法转嫁税负,由生产者自己负担。

供给有完全弹性,容易转嫁,可以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3)课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程度影响:

范围宽窄宽(易转嫁);窄(不易转嫁)

如:

白酒啤酒葡萄酒全部课税,容易转嫁,仅对某一种酒课税则不易转嫁

第九章税制结构

(一)个人所得税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特点:

个人所得税:

含义——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中国公民;外籍人员)

对外籍人员:

(居住满一年,境内外收入均纳税;居住不满一年,只就中国境内收入纳税)

个人所得税的类型:

(1)分类所得税:

优点:

易于控制税源、征收简便。

按所得性质差别税率。

(也门、约旦、黎巴嫩、苏丹、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实行。

)缺点:

不符合量能课税的原则。

(2)综合所得税:

全部所得加总,计算税基,累进课税。

优点:

符合量能课税原则,缺点:

计算复杂,税源不易控制,只有征管能力较强的国家才适用。

(美国、欧洲(除英国、葡萄牙)、大洋洲国家、非洲。

(3)分类综合所得税(交叉型):

先分类课征,再按总和收入超过一定数额部分累进课征。

比较合理的现代课征方法。

英国是典型国家。

(4)分类综合所得税(并列型)部分项目分类课征,部分项目综合课征公平及效率方面都不彻底。

(二)营改增的含义、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理论上的):

(1)营改增的含义:

将按照应税服务全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营业税改为按照增值额征收的增值税的税收改革。

(2)原因:

中国现行增值税课税对象为商品及加工、修理等少数服务业(如运输业可以抵扣营业税8%)。

其他绝大多数服务业征税营业税。

弊端是如果服务业实际增值率很低,全额征税即使名义税率低,但是,实际税负却很高。

而且生产产品的企业购进多数服务作为投入,服务所含税额不能抵扣,重复征税。

服务业购进商品等投入品,商品所含税额也不能抵扣,重复征税。

(3)营改增的影响:

(1)营改增会使流转税的抵扣链条更加完整,避免重复征税。

(2)会降低第三产业的实际税负。

(3)对于生产型企业,由于购进服务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税负也会降低。

特别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税款抵扣,将促进企业研发活动。

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财政分权的优缺点:

含义:

政府之间财政关系产生的原因是财政分权,财政分权又是财政关系的核心内容。

财政分权:

征税权和支出权向下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

(1).财政分权的优点:

财政分权使政府产出更适合当地偏好;

财政分权鼓励政府间财政竞争和创新(第一,地方政府要想方设法做到“以民为本”,尽可能满身当地居民的各种需要。

第二,地方政府会努力加强管理,以最低可行的成本提供公共服务。

第三,约束收入最大化的政府行为,限制地方政府的过度征税权。

第四、财政分权有助于制度创新:

对于许多政策问题而言,没有人确切知道其正确答案是什么,更不能肯定是否存在一个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最好让每个地方政府走自己的路。

多样化的政府管理制度,会增加找到解决新问题方法的机会。

(2).财政分权的缺点:

财政分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1.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不足,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2.有些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不符合规模经济:

公共图书馆存在政府间恶性竞争的可能。

财政分权难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

(对高收入群体征税→补贴低收入群体→其他辖区的低收入群体设法迁入→高收入群体可能迁出→弥补人均税基的缩小→提高对现有高收入群体课征的税率→进一步迫使高收入群体迁出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规定上限→随着低收入群体迁入本辖区→可用于低收入群体的人均再分配资金就会减少。

(2)掌握转移支付的必要性,了解其形式:

政府间转移支付又称政府间补助,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拨款。

一、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1)外部性:

地方政府提供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有时存在外部性;如果中央政府提供,会产生效率损失。

地方提供但缺乏激励。

因此,可以对地方外溢公共产品进行转移支付补助。

(2)纵向均衡:

如果政府间存在着收入与支出在纵向级次政府间的不均衡问题:

中央政府的财权大于事权,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

那么,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需要弥补。

可以采取中央对地方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3)横向均衡:

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在收入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支出水平)上存在差异。

为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上级政府对下级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4)需求收入弹性:

地方税制缺乏收入弹性,导致地方政府在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上,捉襟见肘,而税制富有弹性的中央政府应予以补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