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232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17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7页
亲,该文档总共1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开学第一课(七年级)

开场白:

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

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

  一:

自我介绍(略)

  二:

澄清语文的概念

  提问: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

  流行的几种说法:

  1.语言和文学

  2.听说读写

  3.叶圣陶:

口语和书面语

  初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

如何学好语文

  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

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

古诗有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

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

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

惜缘。

[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

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

这里我随便谈谈。

意。

指学习语文的意义。

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信。

指学好语文的信念。

(略)

方。

指学好语文的方法。

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

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

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

四、具体要求:

(一)、我们的目的争取做“五一居士”

(1)一手好字

(2)一张能言会道的嘴

(3)一肚子名篇佳作

(4)一笔好文章

(5)一颗永远纯真善良的心

(二)、我们的行囊:

(1)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2)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3)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新学期准备:

(1)积累(背、默、抄、记)

(2)顿悟(悟性、思考、灵感)

(3)创造(写作、读书)

(4)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认真书写的习惯(作业不过关,重写)

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积极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

上课积极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文批注、做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随笔的习惯

修改作文的习惯

沉着冷静、积极应考的习惯

让优秀的习惯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人!

五、老师建议:

课内:

首先,做好课文的预习:

1.粗读课文一遍,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读准字音,写在书上。

2.再读课文,试着了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然后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读后受到的启发有哪些,如果是名家名篇,还需要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情况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等。

3.三读课文,试着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绪。

特别是抒情性强的作品,如诗歌、抒情散文等,吟诵得好,就学好了一大半。

其次,有目的的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争取课堂多发言,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注意要收放自如。

有疑问的地方先做好记号,等合适的时机再问。

最后,整理思路和笔记,写写学习心得。

按时的、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课外:

1、以书为友

高尔基先生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多读书,读好书。

要多阅读文章、报刊、文学作品。

2、生活中学习

文章来源于生活,或直接或间接。

学语言、学文章都不能离开生活。

六、作业:

1、预习《春》要求:

⑴、正确认读和默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并用中方格本按要求抄写3遍。

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遍。

要求:

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读懂内容,读出情感,划出喜爱的语段,背诵并写出感受。

 

1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钻出(zuān)嫩绿(nèn)眨眼(zhǎ)

酝酿(yùnniàng)鸟巢(cháo)宛转(wǎn)

蓑衣(suō)稀疏(shū)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和平(hé)

躲藏(cáng)和牌(hú)

宝藏(zàng)和药(huò)

黄晕(yùn)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

(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

(3)炫耀。

(卖弄)

(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呼朋引伴)

(5)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酝酿)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4.背景链接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

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勃的春天,对春天进行了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交流点拨】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盼春,第二部分(第3-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二)深层探究

1.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它们分别美在哪里?

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

【交流点拨】示例:

(1)春草图:

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2)春花图:

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

可配“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古诗。

(3)春风图:

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

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

(4)春雨图:

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

可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

(5)迎春图:

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

可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古诗。

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

【交流点拨】

(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

(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

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

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

四、板书设计

盼春

山:

朗润

总体轮廓水:

太阳:

绘春春草图:

草报春

春春花图:

花争春

局部描绘春风图:

风唱春

春雨图:

雨润春

迎春图:

人迎春

娃娃:

赞春三个比喻句姑娘:

青年:

五、拓展延伸

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春天的图画。

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

(任选一种)

【交流】生甲:

我为春山写了一首诗:

“刺骨的寒气已被东风吹去,迎来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美丽。

那可爱的花儿争着展示自己,给翠绿的山们披上了一件花衣。

啊,亲爱的山儿!

你们被打扮得如仙女一般有魅力。

啊,美丽的山儿!

你们手拉手又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生乙:

我选春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

它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的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生丙:

我选春日。

春姑娘来了。

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中,慵懒地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

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

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映照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一起领略了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春景。

朱自清是绘景的大师,他有条不紊地对春天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使各种图景跃然纸上。

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这篇美文,感受一下它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当我们进入《春》的艺术境界中,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被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品读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句、段,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

(提示:

你可以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

1.修辞美。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

【交流点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8)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密。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交流点拨】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

这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了它的“新”“美”“充满活力”。

2.炼字美。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交流点拨】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交流点拨】“偷偷”二字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交流点拨】“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地写出了春风。

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5)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交流点拨】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得青。

(6)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交流点拨】“城里乡下”,说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

“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

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3.韵律美。

阅读文章后,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如何体现韵律美的吗?

【交流点拨】

(1)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

(2)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增添了音乐美感;

(3)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词,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韵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二)写法探究

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图画,完成下面的表格。

【交流点拨】

图画

名称

景物特征

描写角度

(顺序)

写作手法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

结合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春风图

和悦

触觉、嗅觉、

听觉

多感官描写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迎春图

春到人欢

由景及人

与开头呼应

2.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

【交流点拨】其他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地烘托了迎春图。

(三)体验与反思

《春》是我们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之好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交流点拨】①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③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

④在平日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多读书、活运用。

三、板书设计

图景美——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情状

结构美——“总分总”式;巧妙的构思

情感美——盼-爱-赞

修辞美

语言美炼字美

韵律美

春烘托

呼应

正面与侧面结合

手法美动静结合

写景方法灵活虚实结合

感官结合

远近结合

四、拓展延伸

请从你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中搜集描写“春”的诗句。

【交流】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2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当我们探究课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时,我们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济南的冬天》。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

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

安静而舒适。

出奇:

特别、不寻常。

秀气:

清秀、小巧玲珑。

境界: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着落: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贮蓄(zhù):

存放、积存。

澄清(chéng):

本课指清亮、透明。

空灵:

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髻(jì):

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镶(xiāng):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水墨画:

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蓝汪汪:

形容蓝得发亮。

2.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1917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邀回国。

1966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他还著有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背景链接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听读课文

1.听磁带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象济南冬天美好的风光,并注意以下要求:

(1)听清字音,读准每一个字。

注意儿化音的读法。

(2)把握朗读的速度和情感。

2.进行男女生比赛或者是分组朗读比赛,看看谁读得更好。

(二)整体感知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交流点拨】济南的冬天在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

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清的。

2.请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

用自己过去过往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5段):

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

第三部分(第6段):

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3.作者所描绘的这些美景可归纳为几幅画面?

请你为这几幅画面拟写一个标题。

【交流点拨】三幅: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第二幅是雪霁初晴图;第三幅是空灵水晶图。

4.作者通过描绘这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了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三)深层探究

1.济南的冬天美吗?

美在哪儿呢?

请你用“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说一段话。

【交流点拨】

(1)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2)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的小山温暖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3)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4)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绿,与碧蓝的晴空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5)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2.全班齐声朗读第四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交流点拨】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2)该段中的动词用得好,请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3.山尖全白了,为什么会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交流点拨】这与前文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的描写相联系,绵亘的山脉覆盖了雪,远远看去自然就成了镶在蓝天上的一道银边。

4.全段写“小雪”之美妙,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交流点拨】按照空间顺序,即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的雪后山景。

5.雪后山景“妙”在哪些地方?

【交流点拨】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四、板书设计

小山摇篮图

济南冬天美雪霁初晴图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空灵水晶图

五、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

(可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任一景点写)

【交流】示例:

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

济南素有“泉城”之美称,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闻名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

济南的冬景可真美啊!

更美的是冬天的水色,这里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能映衬得水里的水藻更加绿,天越晴水藻越绿,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欣赏了济南冬天的几幅美丽的画面。

冬天的济南那么美,当然也离不开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和写作的技巧。

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作者常选取很有表现力的词,经过提炼,很有生气,掩卷细品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其神韵。

请仔细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处。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交流点拨】“小摇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交流点拨】连续的拟人手法:

睡、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交流点拨】“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交流点拨】用拟人的手法,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