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343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Word文档格式.doc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

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

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也是继京剧、珠算等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1.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答案】B

【解析】

二十四节气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

(1)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第三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

(1)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和热量状况,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2)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3)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

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

第四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

(1)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2)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清明反映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故本题选B。

2.下列属于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节气是()。

A、立夏

B、夏至

C、小暑

D、大暑

【答案】D

大暑:

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故本题选D。

3.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有误的一项是()。

A.立春一谷雨一惊蛰一清明

B.立夏一小满一夏至一小暑

C.立秋一处暑一白露一寒露

D.立冬一大雪一冬至一大寒

【答案】A

根据第二部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得知,二十四节气的排序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故本题选A。

4.判断题: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推算的,春分和秋分分别是春季、秋季的一半。

√。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推算的,是一年中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的总称,其中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为四季的一半。

5.下列说法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小满时节,我国东部由低温导致呼吸疾病明显增多

B、芒种时节,我国南方居民发现春困的感觉有所加剧

C、处暑时节,我国北方医院中暑病人相对有所减少

D、雨水过后,我国西部蚊蝇所传播的疾病开始明显增多

A项错误,小满过后,我国各地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温度升高,降水进一步增多,呼吸疾病减少;

B项错误,芒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接近夏季,春困的感觉应该减少;

C项正确,处暑天气由热转凉,北方尤为明显,中暑人数减少;

D项错误,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但仍处于初春低温时期,蚊蝇较少。

故正确答案为C

6.下列诗句描写的情景和季节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季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季

C、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秋季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季

根据诗句描写的情景对应季节、根据节气对应季节是近两年常考的方式。

C项错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七言绝句《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并非秋季。

本题为选非题,股正确答案是C。

立春:

春饼和春卷(咬春),迎春花开

雨水:

天气回暖,无法形成雪花,下雨天气逐渐增多;

雨水后天气回暖,但是冷暖变化较大,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古人提倡“春捂秋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柳树发芽,杏花开放,鱼跃水面

惊蛰:

祭拜“雷公”;

桃花开;

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

春日农家闲不住,赶马牵牛耕作忙

春分:

海棠花开

清明:

雨水渐渐增多,雨滴变大,太阳光照在上面,形成七色彩虹;

踏青

谷雨: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水开始变暖,鱼虾开始在暖海区活动,渔民们开始下海捕鱼;

气候温暖,多雨潮湿,雨水大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浮萍茂盛生长;

牡丹花开,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

立夏:

芍药花开

小满:

谷物颗粒已经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苦菜花开

芒种:

小麦成熟,谷黍播种;

南方梅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合欢树开花;

螳螂破壳出生;

端午节

夏至:

鹿角脱落

小暑:

小暑和大暑指热的程度;

西瓜成熟;

荷花开

气温最高;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萤火虫飞舞

立秋:

早晚开始变得凉爽,但是白天依然炎热;

天气不会立即凉爽,会有短期的回热现象,俗称秋老虎

处暑:

“处”是“躲藏,终止”;

白露:

桂花飘香

秋分:

动物开始准备冬眠,建造自己的住所;

中秋节

寒露:

重阳节

霜降:

木芙蓉开花;

一场霜降,不耐寒的植物停止了生长,霜降一过百草枯

立冬:

立冬晴,一冬凌;

立冬阴,一冬温

小雪:

大雪: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冬至:

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北方;

九九歌:

从冬至当天开始数,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完一九数二九,一直到九九。

小寒:

大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