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34442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6.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媒体艺术导论 第二章 媒体与媒体艺术.pptx

,第二章媒体与媒体艺术,万有引力和磁、光、热一样,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或不可感知的流体。

这个流体叫媒介(medium)。

牛顿,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第二章媒体与媒体艺术,作为大众传媒的书籍,主要承载信息传播的功能。

第二章媒体与媒体艺术,书籍在这个作品中被作为艺术的材料,成为了一种雕塑和装置的综合体。

第二章媒体与媒体艺术,梳理这样的大众媒体与艺术材料对话非常有趣,这也是我们这一章的重点,我们会考察媒体作为传播工具和艺术材料的动态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动态地界定媒体、新媒体,乃至新媒体艺术的历史。

01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第二章媒体与媒体艺术,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大众传媒是多样媒体技术的汇集,用以将信息沟通传递至广大的受众。

如今的大众传媒是依据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作为分水岭被重新划分的。

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普及之前大众传媒的六个主要类别,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合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大众传媒被重新归纳为七个类别,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重新归类之后,传统的书籍、报纸、杂志被统归为印刷媒体。

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了原来占据半壁江山的纸质媒体的萎缩。

但是,新的移动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失。

每种传媒形式有其特定的内容、艺术创作者、技术人员和商业模式。

其实由于数字技术的出现,媒体间的边界模糊,出现了跨媒体的传播方式。

因此,在学习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工具时,我们仍然需要了解传统的纸质媒体、影视媒体的基本形态特征,才能够适应未来跨媒体和整合媒体学习、创作的挑战。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一、印刷媒体印刷媒体的演进

(一)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15世纪,德国的古登堡印刷术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1840年,德国生产第一台快速印刷机,开始印刷技术的机械化过程1844年,自然的铅笔系列专刊发行第一册。

此后,以摄影配合文字的出版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860年,美国的理查德霍发明了轮转印刷机,开启了报纸印刷的机械化德国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到1900年制造了六轮转机20世纪中期,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印刷出版业的机械化,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自然的铅笔从1844年至1846年出版六本,是第一批配有摄影插图的商业出版物。

理查德霍的六轮印刷机。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一、印刷媒体印刷媒体的演进

(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被引入摄影世界,印刷技术和出版行业不断地采用新兴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的普及,使出版印刷迈入了向多色、高速方向发展的道路。

80年代,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整页拼版系统的应用,使彩色图像的复制实现了数据化、规范化。

20世纪90年代,摄影与出版都迎来了新的革命。

数码相机终于在1996年投入大众消费市场。

2001年,数码相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传统35毫米相机。

同时期,传统出版系统被新推出的彩色桌面出版系统逐步取代,表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全面进入出版印刷领域。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一、印刷媒体报纸报纸的特性在于新闻的时效性;报纸的价格较低,但是报纸的价格并不能真正抵消新闻采编和印刷发行的费用。

报纸能维持低价往往依赖广告商的支持;最早的报纸在1605年出版,并且此后成为与广播、电视匹敌的大众传媒。

如今纸媒受到网络新媒体的极大冲击,很多重要的大报被并购甚至宣布停办;网络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低廉和及时性让纸媒的付费形式看起来不合时宜。

因此,大多数报纸失去了广告商的青睐,失去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报纸的新闻传播和广告宣传功能已经被网络新媒体整合,尽管手动翻阅报纸的机会减少了,但是报纸这种形态却能被网络新媒体吸收,并且有了很多自定义式的订阅方式。

我们身边的“私人订制”报纸?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一、印刷媒体,在数字技术普及之后,屏幕阅读冲击了传统报纸行业,也带了更多的可能。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一、印刷媒体杂志杂志按发行周期划分通常以月刊、双月刊或季刊为主,也有周刊和双周刊杂志也有广告支持,但通常比报纸的广告信息要少很多,很多杂志以精美的封面、特种印刷、装帧和主题文章吸引读者,因此杂志的定价通常比报纸高,更依赖阅读者的购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设计师以杂志为舞台甚至是战场发出他们的主张,这些主张不仅关乎杂志设计本身,而且表达了他们的艺术和社会主张。

因此,杂志发挥着引领艺术潮流、呼吁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一、印刷媒体课堂讨论:

个性杂志的社会关怀以加拿大杂志广告克星为例,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二、视听媒体广播、电影、电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为视听传播(broadcast),这些传媒逐渐以集团化方式运作,并且吸纳了大部分重要的纸质传媒,建构了新的交流模式。

声音和音乐的录制与再现使视觉媒体与听觉媒体逐步结合。

一系列声音设备以机械的或电子化的方式捕捉声音,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声音呈现阶段:

从78制式唱片机(78Record)、磁线录音机(MagneticWireRecorder)、卡带录音机(TapeRecorder)、黑胶唱片机(VinylLPRecorder),到60年代发明的双磁带录音机(CompactCassette),再到后来推出的便携录音机(Walkman)引领个人聆听方式的革命。

1983年开始,数字录音(DigitalRecording)和光盘(CompactDisc)的出现形成更为强劲的风潮,从而改变了声音的录制和播放。

今天绝大部分的声音以数字的方式记录、存储和播放音乐的载体也从黑胶唱片、卡带、CD发展为与视觉形式结合更紧密的MV,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二、视听媒体,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二、视听媒体电影成为记录和呈现动态影像的载体,也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电影作为综合的媒体和艺术,也对戏剧、文学、绘画、摄影、音乐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过来,这些艺术领域也滋养了电影并且,电影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化跨媒体环节,流行的小说、戏剧或游戏往往被改编为电影,赢得更多国际受众。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二、视听媒体以往人们非常依赖广播电视报来了解电视或广播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内容数字时代,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节目播放形式。

人们不仅可以点播还可以回看,或者直接通过网络选择节目观看,不再受到传统节目安排的时间限制。

以往那种万人空巷回家看电视直播的情况很难再复现了。

在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的发展中,视听传媒的策划、制作和传播形态在逐渐改变。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三、网络媒体“地球村”网络媒体是大众传媒中互动性很强的媒体。

通过网络能搭建新的社会关系,把人们以新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网络中,各种信息以数字的方式流转,通过数据交换协议(PacketSwitching)传递。

基于IP(InternetProtocol)的互联网实现了个人、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电子邮件、在线聊天、文件传输等信息传输和服务,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三、网络媒体在网络普及之后,尤其是互联网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网络通过数字产品成为更为主流的大众传媒。

2004年,由于苹果iPod产品的出现,在博客、闪客等名词之后,播客诞生了,它也成为一种新的传播现象。

作为一种自助式的播出方式,播客吸引了大量用户。

据路透社统计,播客订阅者以20%速度增长。

一些公共电视台如BBC等也纷纷在自己的网站上推出播客节目。

亚当科利(AdamCurry)被称为“播客教父”,他推出的(http:

/为很有吸引力的播客平台。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三、网络媒体讨论:

互联网的挑战信息爆炸;信息真伪;信息的权威性降低;信息被淹没网络信息的搜索、分类和编辑催生了更多的网络传媒机构。

它们与传统传媒结合或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开启了跨媒体的传播时代。

跨媒体(cross-media)是指同一信息在不同的媒体渠道传播。

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移动平台的发展,信息在印刷媒体、视听媒体及手机移动端媒体的发布需要迅速且同步。

但是“创造一次,发布多次”(createonce,publishmany)的理想其实在操作层面仍有很多挑战,由于媒体使用平台、设备的差异,同一信息在不同传媒渠道中传播需要调试和转换。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四、手机移动端媒体手机1979年就在日本出现了,但是直到1998年芬兰才生产出第一个可以下载铃声的手机,由此手机成为新的大众传媒登上历史舞台。

很快,手机就成了媒体信息的新平台,并带动了移动媒体的发展。

如今在手机上的媒体信息消费已经超越了计算机网络平台。

同网络媒体,手机也是互动媒体,并且有着更广泛的受众。

随着手机用户的日益增多,手机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大众传媒功能,它将成为比电视和电脑网络更为强大的媒体。

手机被称为第七媒体和“第四屏幕”(继电视、电影和电脑之后)。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四、手机移动端媒体课堂讨论:

手机为什么能视为第七媒体呢?

手机本质上就是电话,为什么电话没有成为大众传媒,而手机却成为新时代的大众传媒呢?

剑桥大学社会学家约翰汤普森界定的大众传媒的5个特征传统的电话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传播,大众传媒往往是“从一到多”,即面向更多受众的。

手机则不仅有电话的通话功能,而且更加智能以移动网络作为基础,成为大众传媒的集成平台。

手机用户数量已经反超电脑,手机成为占据绝对优势的传播媒体。

第一节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四、手机移动端媒体课后讨论:

视频游戏也是一种新的大众传媒吗?

02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第二章媒体与媒体艺术,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书籍、电影、电视、网络乃至游戏都可能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性转变身份。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一方面有着如同小孩子般的“童趣”,他们不像一般人那样看待既有的大众传媒的功能和形态,而总是尝试着新鲜的体验方式。

比如本节将要介绍的“直接动画”是把电影胶片视为一种绘画材料,而不是用于直接创作动态影像。

另一方面,艺术家们是故意将这些大众传媒作为艺术材料,从而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大众传媒背后的权力控制。

比如,录像艺术家把电视机作为艺术材料来质疑和批判电视传媒的信息消费。

再如,网络艺术家不是简单地把网络视为信息传播的工具,而是实验网络的图文搅拌功能,创作数字达达主义艺术作品。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一、印刷媒体作为艺术材料,书籍雕塑之间由艺术家马斯莫纳汉创作,借用了书本身的结构,书页的交叉没有使用任何黏合剂,如同传统的建筑榫卯结构坚固稳定,以非常简洁的形态呈现了如同教堂建筑般的效果。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一、印刷媒体作为艺术材料除了个体的书籍雕塑,艺术家们也尝试利用书籍结构中的基本元素,塑造巨型的书籍装置。

比如,德国艺术家阿努克克鲁托夫(AnoukKruithof)非常善于借助图书的色彩搭建“书墙”。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一、印刷媒体作为艺术材料再如,艺术家马泰克瑞恩(MatejKren)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现代美术馆呈现了一座“书屋”。

这座圆形的“书屋”装置称作扫描(Scanner),艺术家动用了90000本书,累积到11米的高度。

在这个艺术作品中,书籍既有大众传媒的属性,体现了知识的位置和人类的思想,同时也是实体的构成材料,它们的色彩、体积在美术馆中建构了新的空间和关于书的新的体验。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一、印刷媒体作为艺术材料艺术家艾丽西亚马丁(AliciaMartin)则别开生面地把书籍装置延伸至建筑之外,成为一种奇幻的媒体艺术景观。

她在西班牙马德里把很多书籍与建筑的窗口连接,呈现了如同倾倒书籍的效果。

这既是一种书籍的雕塑作品,也是一种户外的装置艺术。

这样,书籍作为艺术材料的实验就被移出了美术馆,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同时,这个作品也有力地提醒人们,很多时候,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遭到丢弃和摧毁。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一、印刷媒体作为艺术材料,还有一些艺术家不仅把书籍搬到户外,还吸引了普通市民的参与。

文学与交通(LiteratureVs.Traffic)这个作品是由一个西班牙艺术团体Luzinterruptus共同创作的,他们擅长使用光来进行媒体创作。

此次在加拿大多伦多最繁华的街道上,他们用10000本书结合灯光创造了一个以“书流”替代城市车流的“不夜城”。

这些书是由慈善机构救世军(SalvationArmy)捐献的,同时还有这个团体的50名志愿者花费了12天把这些书铺满了繁华的黑格曼(Hagerman)大街。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二、户外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户外媒体(OutdoorMedia)也是传统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

人们对在城市广场、公路、公共汽车、地铁乃至楼宇上的广告招牌都不陌生。

户外广告在城市中有流动和固定的形式,有些户外广告被宣传者背在身上,希望得以传播到更多的人,也有些户外广告就被贴在邮筒上,成为传统城市中一道风景。

户外媒体,冈特兰堡的户外广告作品,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二、户外媒体作为艺术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户外媒体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设计师借助户外媒体张扬新的艺术主张。

如同个性化杂志所宣称的那样,一部分设计师希望引领广告主的品位,推出了一些非常具有个性的广告。

一方面,传统的户外媒体以广告为主,并且烟酒广告居多。

在1994年,戴安娜哈克巴斯(DianaHackbarth)基于芝加哥户外广告的社会调查发现,烟酒户外广告投放向低收入的非白人社区倾斜,这可能拉大贫富差距和引发种族冲突。

由此,从1998年开始烟酒户外广告被广泛禁止,人们对户外广告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带来了户外广告的革命。

同时,艺术家也对人们熟悉的户外广告本身进行挪用和改造,呈现他们的艺术观点,这种创作被称为“波普”。

也有艺术家把政治符号和商业符号叠加,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二、户外媒体作为艺术材料,瑞士设计师康奈尔维德林(CornelWindlin)创作的啤酒广告,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二、户外媒体作为艺术材料俄罗斯艺术家亚历山大克索拉伯夫创作的波普艺术作品,以广告的形态进行媒体艺术创作。

他把苏联时期的宣传海报中的形象与酒的广告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反讽效果。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二、户外媒体作为艺术材料,俄罗斯艺术家亚历山大克索拉伯夫改写万宝路香烟广告,在沿用这个品牌经典的色彩设计的同时将自己的名字替换下Marlboro(万宝路),进行重新设计。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二、户外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瑞士设计师康奈尔维德林的革新设计,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除了印刷媒体,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也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被去除了原有的功能,胶片或电视机本身重新成为一种创作材料。

这使得直接动画(或直接电影)、录像艺术等作品天然地具有了对大众传媒的审慎及批判的态度。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跨越障碍的时代、抹去新旧种类差别的时代”“严肃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会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认识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很多媒体艺术实验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以“直接动画”为例,“直接动画”的源头之一就是未来主义时期的艺术观念和实践。

早在1910年左右,就有意大利画家阿尔纳多金纳(ArnaldoGinna)和德国心理学家汉斯劳伦兹斯托伯格(HansLorenzStoltenberg)尝试过在胶片上直接绘制的方式,然而他们的作品没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但是,我们可以在1913年法国艺术家雷庞德瑟瓦兹(LeopoldSurvage)总结的“色彩的节奏”的理论中,看到当时这一理论完全有条件应用在胶片实验中。

瑟瓦兹陈述电影可以作为“色彩的节奏”的纯然表达:

“色彩的节奏绝对不是用视觉的方式诠释一件音乐作品。

它是一种自主的艺术形式,尽管基于音乐,但我认为这种动态艺术是色彩化的视觉形式,如同声音之于音乐的地位。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在这一理论推出后不久,第一部关于“色彩的节奏”的作品公映了。

1921年4月1日,Opus1在法兰克福的U.T.ImSchwan影院上映。

这部作品以深黑色为背景,凸显了蓝色、粉色、橘色等鲜亮色彩的节奏舞蹈。

吉奥德塔隆(GerardTalon)将此创举评价为“以音乐的灵性赋予电影新生”此后,苏格兰裔加拿大籍艺术家诺曼麦克拉伦(NormanMcLaren)和新西兰艺术家雷恩莱(LenLye)不约而同开启了“直接动画”的潮流。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麦克拉伦的直接动画理论和实践【观看麦克拉伦纪录片片段】,麦克拉伦将那种以传统的文字剧本为依据创作,的动画称为“论文”。

相比那种动画,麦克拉,伦希望开辟一种新的方式,把动画看作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的呈现,来表达他情有独钟的“线”的运动。

在他看来,相对于文本,“线”能够直接对动作进行内在指示,能够描述并衡量时间,还能够扩大动作的外延指示含蓄或潜在的动作。

在麦克拉伦的实验中,动画的文字剧本变成了一种通过线呈现的“动画信息编辑器”,来作为流程、时间和技术层面的视觉记录。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麦克拉伦的直接动画理论和实践在没有摄影机的情况下,麦克拉伦拍摄了闪烁忽现(1955)。

在新的信息编辑器的帮助下,直接动画的视觉关系被确定下来。

并且,这些图像是用铅笔刀、针和剃刀直接作用在覆盖着乳光剂的黑色电影胶片上的。

麦克拉伦直接通过胶片重组实验创作直接动画,他的实验从观念、形式乃至创作的流程上都改写了原有的电影媒体。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雷恩的直接动画阶段性创作,雷恩的直接动画创作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从抠像合成,到肌理实验再到纯抽象的回归,表达了直接动画改写电影的不同方式。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雷恩的直接动画阶段性创作

(一)、抠像和色彩的关系探索在影像上,雷恩尝试了抠像技法,这就使得一切实拍影像上的内容都可以成为重新结构成动画的元素。

或者说,这时的实拍人物就变成了一种剪影,以彩虹舞蹈(RainbowDance,1936)为代表,其中的实拍影像作为“皮影”形态在爵士音乐中变化姿态。

这种动作的变化也激发了色彩的变化。

这其实是一种新的视觉运动关系的探索,因为影片的实拍素材都是黑白的,但是通过雷恩的三原色转换方法,把这些影像重新分层和抠像就能转变为新的色彩组合。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雷恩的直接动画阶段性创作

(二)、材质、肌理和透明感的探索当实拍影像得以借助色彩分层和抠像转化为动画元素之后,雷恩需要凸显出直接动画自身的语言特性,由此在与实拍影像的组合中呈现异质性。

从1937年的行业刺青到1939年的朗伯斯漫步,再到1953年的色彩在哭泣,通过材质、肌理和透明感的处理,动画和影像得以分层和结合。

然而在当时英国的行业内却将动画视作只是电影行业的一种点缀。

当这种动画的刻画切于实拍影像之“肌肤”时,却是会带来刺痛感的。

这种刺痛感已经不再停留在改写电影的层面,而是以直接动画的方式“刺青”电影。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雷恩的直接动画阶段性创作(三)、直接动画成为个体的怀旧媒介大部分评论家认可雷恩晚期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回归性”,这种回归性既有对他最初的直接动画作品的呼应,也有因为以黑白影像的创作呈现的胶片的原初质感。

当然,这些作品也被指出更倾向于以平面方式进行三维空间的探索,包括自由之声(FreeRadicals)、空间粒子(ParticlesinSpace),还有他的遗作TalFarlow。

雷恩晚期的作品其实离他的第一部直接动画作品色彩盒子所开创的风格愈来愈远,反而与他并不为人所知的第一部无声动画作品生之环这部九分钟的黑白版画风格手绘动画作品非常亲近。

如果把雷恩的创作历程看作一个生命周期,这种直接动画的创作也呈现出这样怀旧的趋向。

这种怀旧不仅是形式上的,也是主题和精神内核上的,甚至包括灵感上的。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讨论:

直接动画(直接电影)与未来主义的关系直接动画:

直接在胶片上用笔绘制,或用刀划擦,最终形成动态影像的特殊技法。

未来主义:

“比起一种风格,未来主义更像是一种意识形态。

未来主义不仅在艺术领域,它还寻求摧毁过去的尤其是意大利的传统为了打造一个全新的社会、一种新艺术和新诗学。

”未来主义者们相信新的发明,如机械手枪、汽车等能够突破人们之前对速度和力量的想象。

如此一来,伴随其同时而来的噪音、破坏性也变成了另一种美感和值得歌颂的力量。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20世纪60年代,电视成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大众传媒,它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力日益明显。

1953年,有2/3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而到了1960年,已有90%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

电视新闻和家庭影院几乎成为每个家庭接受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

据当时统计,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天用在看电视的时间达7个小时,而电视广告业成为新的强有力的促进消费的模式。

面对这样的现状,一批艺术家们“以电视反电视”的姿态展开新的动态影像实验,用他们的作品树立起新的障碍感,即借助艺术空间来呈现关于一种媒介的差异感,这就是把电视作为艺术材料并对其批判以区别于把电视视作大众传媒。

“以电视反电视”不仅是指用电视机作为载体批判电视媒体,同时构成批判的一些影像及其运动方式也来自人们熟悉的电视形式,这集中体现了早期以电视为批判媒介的直接性。

而这些通常作为录像艺术解读的作品,如果从独立动画的角度重新观看则提供了动画在电视时代新的创作和批判能力。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有理查德塞拉(RichardSerra)的电视生产人(TelevisionDeliversPeople,1973)。

塞拉关注到电视将家庭主妇作为主要受众人群,用肥皂剧、电视广告、电视购物等节目形式迎合该受众群体。

塞拉在接近7分钟的影像中,以蓝底白字的向上滚动字幕的方式推出了他的一系列针对电视消费的观点,如“电视的产品不是电视节目而是人”“你在消费电视的同时被电视消费”等。

塞拉面对从日常电视的观看和消费中体认到的危机,用这般沉闷的运动对电视媒体消费人的事实进行揭露与批判,同时也传达了生命在字幕一帧帧向上的无声滚动中无情消逝的事实。

第二节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三、视听媒体作为艺术材料【案例分析】电视变成录像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家白南准在1988年,用1003个电视显示器组成包裹世界,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越多越好。

而且,这个“多”是垂直向度上的多,电视组成的通天巨塔在产生令人仰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