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4637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岳麓版必修2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岳麓版必修2

背景:

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革命;内战爆发,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形势

战时共产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

主义政策对中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社评价: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会不是向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正确道路

主背景:

战争使苏维埃经济破坏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义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经新经济政策实施:

1921年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

济农业:

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体内容工业: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

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的流通:

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建作用:

使俄国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立确立: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确立

时间:

20世纪30年代中期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表现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斯大林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期的经济积极作用:

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1940年工业总

评价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消极作用:

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民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

罗原因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大斯具体原因:

股票投机过渡;供需矛盾;生产过剩——直接原因

萧福经济危机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卷交易所股市崩溃

条新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被极大破坏

与政特点: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对策:

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

影响:

经济破坏严重,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

原因: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的不到解决

大罗目的:

尽快摆脱经济危机

萧斯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条福罗斯福新政措施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

与新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提高价格

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特点:

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实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影响:

美国走出危机的阴影,二战后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背景:

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

措施制定经济计划——具有指导性,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引导

国家对经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等

的大力干预积极: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

战评价产的社会性

后弊端:

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资背景:

股票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本人民资本主义含义:

股票分散化——普通职工拥有股票

主“人民资本主义”实质:

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义和“经营者革命”原因: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

经经营者革命含义:

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济影响:

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的资金来源: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

调福利种类: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整特点: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福利改革实质:

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

评价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时间:

20世纪50—60年代

战后至70年代黄金时代表现:

经济高速度增长

的资本主义经济原因: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和改革

时间:

1973年后

“滞胀”表现: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应对措施: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背景:

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后果;斯大林逝世

农业:

允许农庄庄员拥有一定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开恳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买给农庄

内容工业:

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

赫鲁晓夫改革工资等权力,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

苏评价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联赫氏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的背景: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和勃氏的上台

经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重点重工业

济内容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

改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弊端,取得一定成效

评价勃氏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拖跨了苏联经济

背景:

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内容:

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重点在重工业

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用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评价: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第三单元练习题

1.(2014•山东济南部分学校高三11月调研•23)列宁曾讲过:

“我们用‘强攻’办法,即

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这里的尝

试是指

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014•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9)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

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

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你认为属于“退却时代”苏联实施的经济

政策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恢复私人小企业

C.实行单一公有制D.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3.(2014•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16)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

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

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4.(2014•广东肇庆高三期末•23)斯大林说: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

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

行国家工业化。

”材料中“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  )

A.以农业集体化为前提B.从发展重工业开始

C.从发展轻工业开始D.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5.(2014•河南焦作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1)有人说,就个人的经济活动而论,自我利益是

个人活动的动机;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每个人都比

任何政治家更清楚地知道其自身的利益。

所以他主张在经济上实行什么政策(  )

A.自由放任B.重商主义C.国家垄断D.计划经济

6.(2014•山东济南部分学校高三11月调研•24)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

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了一场关税大战。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7.(2014•山东济宁高三期末•23)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

史的一个新进程。

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

业保险制度。

“新进程”是指(  )

A.国家干预经济B.福利国家C.自由放任D.市场经济

8.(2014•江苏无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0)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

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

在本质上表明(  )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D.美国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

9.(2014•江西高三新课程第二次适应性考试•22)马克思说:

“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

持有的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下列各项中,能与马克思

这一观点相印证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第三产业的兴起

C.“福利国家”的建立D.“新经济”的出现

10.(2014•河北邯郸高三11月调研•24)1980年,英国经济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为11%,

而2000年约为2%。

在20年里,英国转让了五十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更多的小型国有企

业。

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A.增加国民生产总值B.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C.扩大政府开支D.增加政府税收

11.(2014•山东济宁高三期末•24)“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

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材料中的“他”(  )

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拥趸B.致力于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

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D.把重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九)、峰催说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

四、范字指导提要

仰:

中间的竖提收缩。

做:

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

哪:

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

班:

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

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

街:

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十)、仰街哪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的把握尤其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