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4800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docx

沪昆高铁韶山南项目可研批地项目21011031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

建设项目

 

附图:

1、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项目规划总平面图

2、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项目给水规划总平面图

3、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项目雨水规划总平面图

4、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项目污水规划总平面图

5、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项目电气规划总平面图

附表:

1、投资估算表

2、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3、项目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表

4、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拟建地

项目名称: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拟建地:

拟建项目位于韶山城市南部新城,项目场址南临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站房,北接规划中的城市次干路——红星路,东至规划中的城市支路——方圆路,西至规划中的城市次干路竹鸡路和方舟路。

二、项目建设单位

本项目由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于2003年4月23日注册登记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

公司法人代表黄铁华兼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由王兆仁担任,市发展改革统计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房产局、规划局局长及城建投总经理和职工代表任董事;公司设监事会,成员5人,其中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局长为成员。

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韶山市人民政府授权,代表政府行使城市经营性资产储备、开发、建设、融资等职能。

韶政发[2010]7号文件决定:

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政府作为城投业主,经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项目;经营国债项目及国、省有关投资项目,经营政府授权的大部分城市经营性资产,包括:

代表政府垄断老城区和新城区(永泉科技园除外)的经营性土地一级市场的储备、经营、开发,对建设项目两厢土地的经营;经营政府形式出现的无形资产。

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为公司法人代表,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和工作。

公司内设财务部、工程开发部、资产运营部、办公室等四个部门。

截止2010年2月28日,公司总资产为211489.72万元,未分配利润1340.41万元。

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完成的项目有:

韶山市车站路及火车站广场的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天马路建设、厦门大道建设、市府路建设、如意路建设、遵义路建设、毛泽东塑像公园改造、红太阳绿化广场、英雄路土地开发、三条城市主干道的广告经营等。

综合该公司的经济实力、工作业绩,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优势,该公司完全有能力将本项目建设好。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负责人

编制单位:

湖南省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资质等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乙级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

工咨乙12220070014

湖南省湘潭工程咨询公司是经湘潭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6年成立,隶属于湘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副处级全民事业单位。

由国家发改委颁发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

公司现聘有各类专业咨询专家5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0人,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12人。

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优质服务享誉社会,为项目建设单位立项审批、争取上级资金、申请银行贷款、报批用地、招商引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后有《净化美化毛泽东故居景区及韶山冲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6个项目获湖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三等奖。

在社会各界有良好的诚信度和知名度。

为了做好本项目的前期工作,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湘潭工程咨询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我公司即组织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广泛征求业主及有关部门的意见,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对项目进行认真论证、分析评价,于2010年10月完成报告的编制,供审批部门决策参考。

四、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报告编制依据

⑴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湘潭工程咨询公司编制项目可研报告的委托书。

⑵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2006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⑶国家计委2002年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⑷国家计委2001年第九号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

⑸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⑹《韶山市沪昆高铁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⑺《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年);

⑻《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⑼国家现行的有关行业规范、规程、标准;

⑽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报告研究主要内容

⑴论述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⑵论述项目选址及场址建设条件;

⑶论述工程建设方案、拟定项目建设规模;

⑷项目环境保护及环境影响评价;

⑸拟定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安排;

⑹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分析;

⑺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五、项目建设的规模及项目建设预期目标

1、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韶山市沪昆高铁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项目建设单位意见,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站前广场、公交首末站和规划区域内5条城市道路的建设。

其中:

站前广场建设包括休闲广场、站前疏散广场、社会停车场、私家车停车场及下穿前广场的站前广场道路的建设。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60149平方米(约390.22亩),其中:

站前广场用地面积约90501平方米,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积约14178平方米,规划区域内5条城市道路用地面积约155470平方米。

本项目总投资约26362.56万元,项目计划建设期为36个月。

2、项目建设预期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沪昆高速铁路韶山南站区建设成为以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配套服务、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宜人的交往空间为主要特征的活力、高效、绿色、诗意的站前综合区,为韶山市城市空间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内容

单位

数量及指标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260149

约390.22亩

站前广场

平方米

90501

休闲广场

平方米

18588

站前疏散广场

平方米

33138

社会停车场

平方米

11332

私家车停车场

平方米

15650

下穿前广场的站前广场道路

平方米

11793

公交首末站

平方米

14178

规划区域内5条城市道路

平方米

155470

红星路

平方米

12120

长505米、宽24米

方舟路

平方米

11178

长621米、宽18米

方圆路

平方米

7956

长442米、宽18米

站前路

平方米

54216

长1506米、宽36米

东方红路

平方米

70000

长1400米、宽50米

2

建设期

36

3

总投资

26362.56

七、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⑴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韶山市委市政府“旅游立市、工业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战略,符合韶山市“城市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符合《韶山市沪昆高铁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项目是韶山市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它的建成将拓展韶山城市的发展空间,改善韶山的旅游环境,着重体现出伟人故里的形象,提高了韶山市城市品位,将进一步助推韶山红色旅游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且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把韶山建设成为红色圣地、发展热土、和谐典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⑵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不会对当地的环境、水体造成有害污染,而且还会创造新的城市景观,大大改善该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道路、水、电、通讯等)。

本项目的实施还将结合韶山市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综合考虑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的建设要求和城市发展需要,促进韶山城市南部新城的统筹协调发展,将韶山南部新城打造成为韶山新型城市化的展示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

⑶该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建设条件好,前期工作扎实,韶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且配套资金已落实,具备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综合评价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

2、建议

⑴该项目是韶山市的形象工程和“城市窗口”,是韶山市的重点工程。

本项目的建设应按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工程招投标制度,优选工程设计方案,选好施工队伍,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⑵项目建设单位要组织好融资工作,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鉴于本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韶山市人民政府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可以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土地出让收入中,按规定安排资金用于本项目的建设。

⑶实行工程项目业主负责制,做到组织、职责和措施三落实。

实行“施工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三级监管体制,确保工程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

⑷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属于城市的“窗口工程”,一定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因此建设单位应切实做好规划和协调工作,使项目真正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工程。

 

第二章项目区域概况及建设背景

一、项目区域概况

韶山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中丘陵区,处于湘潭市以西。

东北与宁乡县毗连,东南与湘潭县接界,西南与湘乡市相邻。

韶山市现辖3镇4乡,市域总面积210.38平方公里。

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1050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27人,农业人口88604人。

省道S208贯穿韶山市,北至宁乡县城47公里,可与长常高速公路相接;东至湘潭市40公里,潭邵高速至南环线连接线公路已投入使用;市内火车直达长沙市,交通十分便捷。

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家乡,是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全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号工程”所在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同时,韶山市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经济试验区、生态示范市和水土保持示范市。

韶山市大力实施“旅游立市、工业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个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平稳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加速发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均取得显著成绩。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5857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中一产业34153万元,二产业128491万元,三产业93213万元,分别增长5%、16.4%和14.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3:

50.2:

36.5;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5万元,同比增长45.7%;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8521.5万元,同比增长20.4%;实现旅游总收入75892万元,同比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9810万元,同比增长18.0%。

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家乡,是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号工程”所在地。

同时,韶山市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经济试验区、生态示范市和水土保持示范市。

全年来韶游客累计达450.6万人次,同比增长25.1%。

旅游收入完成75892万元,同比增长16.2%。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各级大力支持下,韶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随着中央“一号工程”、省“五个示范工程”和“共建韶山”工程的继续实施和深入开展,外部投资进一步加大,纵横联系进一步加强,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韶山已有了质的飞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信息畅通、旅游业发达,各项建设如火如荼,方方面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经济实力逐步增强,连续两年进入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快县前3名。

2007年韶山获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等光荣称号。

二、项目建设背景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昆明,是中国目前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经过省份最多的东西向高铁通道。

沪昆高铁长沙至昆明段是沪昆高铁的西段,自东向西贯穿湖南、贵州、云南三省。

该线将与成昆、渝黔等干线一起构成西南地区的路网主骨架,是西南云贵地区旅客通往华中、华东各省最便捷的铁路旅客进出省通道,同时沪昆高铁与在建的京广客运专线、上海至杭州至福州至深圳等客专一起,形成联结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

沪昆高铁韶山段全程8.2公里,贯穿永义、银田、韶山三个乡镇的7个村。

为加快伟人故里发展,在中央和省、湘潭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沪昆高铁在途经湘潭时,特地在韶山设站,站场按照地级市的标准建设,这对于推动韶山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3年,沪昆高铁长沙至昆明段建成全线通车后,长沙到昆明只需4小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工作,把加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为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在铁道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8月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已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沪昆高铁韶山南站拥有3站台5股道,站房及站内相关配套设施面积达6000平方米,是一座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美观先进的现代化车站,将成为韶山市境内的新地标、沪昆线上的新亮点和激活人流物流的新载体。

韶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里,近几年来红色旅游热的掀起,韶山更是全国人民瞻仰的革命圣地,历届中央领导对韶山的建设倾注了热情和关心。

2009年1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来韶山视察了韶山基础设施建设,对“一号工程”建设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韶山已融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是长株潭城市群的“后花园”。

2010年是韶山启动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承接“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随着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的建设,韶山将步入高铁时代,大大拉近与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这对于韶山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特别是红色旅游的发展来说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确保沪昆高铁韶山南站优质快速建成,韶山市委、市政府决定由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

目前,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已开工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实施是韶山市城市空间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韶山市委、市政府根据韶山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旅游立市、工业强市、生态靓市”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实施“一号工程”和“五个示范工程”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进富民强市的工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和谐稳定、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是经济建设稳步提速。

2009年韶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9亿元,比2008年增长13.90%。

二是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韶山围绕“一号工程”,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经典品牌。

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秩序进一步好转,旅游的容纳能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助推了韶山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

2009年来韶游客将达到450.6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59亿元。

三是社会和谐明显进步。

如今的韶山,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四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韶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支年底达到8778元,在全省居于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17280多元。

韶山是伟人故里,毛主席家乡,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

韶山具有自然生态优势,韶山山美水美,空气质量是全省全国第一。

韶山因舜帝南巡至此奏韶乐得名,舜帝的文化就是道德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影响。

韶山已融入长株潭“经济圈”,到长株潭不到一个小时车程,是长株潭的“后花园”,特别是沪混高速铁路韶山南站的建设,给韶山市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充分发挥韶山市的发展优势,抓住这个高速时代促发城市节点增长的触媒,合理进行城市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韶山旅游环境,满足沪昆高速铁路韶山南站的建设要求,韶山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城市南扩”的战略和与沪昆高速铁路韶山南站同步建设韶山城市南部新城的设想。

本项目是沪昆高速铁路韶山南站的配套设施项目,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沪昆高铁韶山南站优质快速建成,有利于韶山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2、本项目的实施对韶山发展特别是对促进红色旅游意义重大。

高速铁路所产生的时空转换效应以及其所存载的客流的商务性,使高铁站成为不依赖城市中心发展,促发城市节点增长的新触媒。

因此,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将以交通枢纽来组织,而非传统的道路网络。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昆明,是我国目前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经过省份最多的东西向高铁通道。

该线将与成昆、渝黔等干线一起构成西南地区的路网主骨架,是西南云贵地区旅客通往华中、华东各省最便捷的铁路旅客进出省通道。

沪昆高铁与在建的京广客运专线、上海至杭州至福州至深圳等客专一起,形成联结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的建设,将大大拉近已融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的韶山与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步入高铁时代,这对于韶山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特别是红色旅游的发展来说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项目是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提升韶山市城市品位,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和候车环境,实现铁路公路零换乘,方便远途乘铁路来韶山旅游的旅客更加快捷地进入韶山红色旅游区。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也是必需的。

3、该项目的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所在区域原以城郊型农业为主,随着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的建设,沪昆高铁韶山南站周边地区将逐步融入城市,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将发生根本变化。

现代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经济,只有城市发展了,才能扩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幅射效应,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形成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格局,进而推进农业的非农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富裕农民,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

4、本项目是扩大劳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后,将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区域优势吸引大量的商业、旅游服务等企业进入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片区。

这些商业、旅游服务企业必然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无论是生产还是经营都需要职工来完成,这就必然会提供较多的劳动就业岗位,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对于解决当前劳动就业矛盾、增加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韶山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本项目的建设。

为把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片区打造成为韶山新型城市化的展示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韶山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沪昆高铁建设指挥部,由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

同时坚持项目建设规划先行和高起点规划的原则,聘请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进行了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片区的规划设计。

2、项目建设资金有保障。

本项目建设资金严格按事先申报、事中控制、事后审核的程序,规范操作。

为尽早解决融资问题,高标准建设好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韶山市政府已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农业发展银行、韶山光大村镇银行等进行了接洽,并与他们初步达成了提供项目建设资金的意向。

目前,项目建设单位的自筹资金已到位,1088亩投资回报用地已确定。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场址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拟建项目位于韶山城市南部新城,项目场址南临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站房,北接规划中的城市次干路——红星路,东至规划中的城市支路——方圆路,西至规划中的城市次干路竹鸡路和方舟路。

二、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与环境

规划区地形较为平坦,呈现低山丘陵地貌特征,东南、西北地势相对较高,整体适宜工程建设。

现状水体主要以零碎状的鱼塘为主,规划区内有少量耕地,其他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村镇建设用地等,除去少量低矮山丘外,大部分坡度不大于3%。

2、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场址由网纹状粘性土层及砾砂层组成基座阶地。

⑴地层构成:

①杂填土:

主要为粉质粘土、夹小量碎石、碎砖及碎渣、松散、稍湿、层厚0.3~6.3米。

②淤泥:

灰黑色、湿—饱和;软塑—流塑壁状,局部分布,层厚1米。

③粉质粘土:

灰黄色、棕红色、夹灰白色条状粘土,稍湿、硬塑状、局部呈可—硬塑状,干强度中等、强度较好,层厚0.5~3.1米。

④园砾:

黄褐色、灰黄色、主要为石英砂岩、硅质岩等,中等风化。

含小量粘性土,中密、饱和、强度好,层厚2.4~9.5米。

⑤粉质粘土:

暗紫红色、基岩风化残积而成,稍湿、硬塑、干强度中等、强度一般,层厚1.9米~3.2米。

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强度好。

⑵地下水

场址内有地下水:

分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岩基裂隙水三种。

根据地址勘察报告,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水文气象条件

韶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热期长,严寒期短。

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降水1361毫米,雨季主要集中3月—8月,降水变率大,日照偏多,年日照时数达1717小时,平均风速2.4米/秒,风向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山洪、干旱、大风等。

韶山市境溪河均经涟水汇入湘江,境内流程5公里以上的河有9条,全长103公里,其中涟水一级支流韶河(云湖河)集水面积最大,韶河有两个源头,一源于杨林乡罗仙寨,往东南经云源、凤形、白鸽等村,出谭家冲至矮桥。

一源于湘乡市金石乡团田村书堂山往东南,经瓦子坪段,至矮桥。

4、交通条件

目前通往项目区的道路主要有城市次干路——竹鸡路,一旦规划区内东方红路、站前路、红星路、方圆路和方舟路建成,本项目的交通问题将全面得到满足。

5、水、电、通讯等公共设施条件

供水:

韶山现有青年水厂、球山水厂、南塘水厂和竹鸡段水厂。

本项目供水水源来自竹鸡段水厂,竹鸡段水厂设计规模为80000m3/d,目前供水规模为40000m3/d,以韶山韶山灌渠为水源。

供电:

可从竹鸡路城市一万伏输电线电网就近供电。

电信:

可通过竹鸡路电讯光缆就近直接至市电信局。

6、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要求

项目规划区域内用地目前主要为居住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山丘,还有少量耕地、水塘等。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韶山市沪昆高铁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韶山市规划局已划定该项目的建设红线,同意该项目的选址方案。

7、征地拆迁条件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韶山市沪昆高铁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韶山市国土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征地拆迁按《湘潭市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进行,故无拆迁障碍。

8、施工条件

建设用地范围内水、电、通讯、道路等设施基本完善,施工条件较好,所需建筑材料均易从市场购得且运输十分方便。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一、方案概述

1、总体用地布局

⑴片区总体空间结构: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及周边地块空间结构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