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5286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docx

直立式护岸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2

1.1相关文件2

1.2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质量检验标准2

1.3职业健康安全及环保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文件2

1.4公司标准2

2.编制说明2

3.分项工程概况3

3.1分项工程概述3

3.2分项工程量3

3.3分项工程的开工、竣工日期,质量要求3

3.3.1开工、竣工日期3

3.3.2质量要求3

3.4自然条件3

3.4.1设计水位(以青岛大港零点为基准)3

3.4.2波浪3

3.4.3海流4

4.工程特点分析4

4.1危险性较大4

4.2场地有限4

5.施工总体安排4

5.1施工顺序4

5.2船机设备总体配置4

5.3材料组织与运输5

5.4劳动作业组织5

6.主要工序施工方法5

6.1模袋混凝土基床施工方法5

6.1.1工艺流程5

6.1.2施工方法5

6.1.3施工要点6

6.1.4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6

6.2现浇C35F300砼挡墙施工6

6.2.1概述6

6.2.2工艺流程7

6.2.3施工方法8

7.施工进度计划9

8.施工试验、测量与监测9

8.1施工测量控制9

8.2施工试验控制9

9.措施计划9

9.1质量控制措施9

9.2安全控制措施11

9.3环境保护措施11

10.附图附表12

1.编制依据

1.1相关文件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核准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项目的函》(青发改能交核【2012】25号)。

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维权执法功能区水工工程施工合同、施工补充合同、安全生产合同、廉政合同。

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项目码头工程(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沙子口维权执法功能分区)施工图设计(水工部分)。

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维权执法功能区水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质量检验标准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

1.3职业健康安全及环保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文件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山东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

《青岛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

《青岛市建设委员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公司标准

本工程执行中交一航局“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要求。

2.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主要是关于N0~N2直立式护岸方面的内容,重点为该分项工程麻袋混凝土和现浇砼挡墙施工工艺及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工程质量等保证措施。

3.分项工程概况

3.1分项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难抓锚南侧开敞、无遮掩海域,主体工程型式为防波堤兼码头,内侧作为停靠船舶码头,外侧为挡浪墙作为防波堤。

N0~N2直立式护岸基床采用麻袋混凝土基床(C35F300)形式,上部结构为现浇C35F300砼挡墙,顶标高+6.0m。

3.2分项工程量

本分项工程具体工程量见下表:

直立式护岸工程量统计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麻袋混凝土基底石渣清除

424.943

 

2

麻袋混凝土基床(C35F300)

523.237

 

3

现浇C35F300砼挡墙

212.6

 

3.3分项工程的开工、竣工日期,质量要求

3.3.1开工、竣工日期

N0~N2直立式护岸施工计划于2014年3月20日开始,至2014年5月15日完成,总工期56天。

3.3.2质量要求

N0~N2直立式护岸质量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3.4自然条件

3.4.1设计水位(以青岛大港零点为基准)

极端高水位5.27m;

设计高水位4.12m;

设计低水位0.58m;

极端低水位-0.6m;

施工水位3.0m。

3.4.2波浪

本工程施工海域强浪向为SE向,五十年一遇,波陡取H/L=1/20。

极端高水位H1%=7.75mT=11.0s;

极端低水位H1%=5.9mT=10.4s;

设计高水位H1%=7.55mT=11.0s;

设计低水位H1%=6.5mT=10.5s。

3.4.3海流

本工程施工区域海流属于正规半日潮流,为显著的往复流性质,基本与海岸线平行,涨潮流向以WSW~W向为主,平均流速为15.6cm/s~46.4cm/s,最大流速为82cm/s,落潮流向为ENE~ESE向为主,平均流速为13.6cm/s~47.6cm/s,最大流速为82cm/s。

4.工程特点分析

4.1危险性较大

本分项施工需潜水作业与吊装作业相结合,危险系数较高,需特别注意特种作业的安全;混凝土浇筑模板较高,需注意高大模板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4.2场地有限

本分项施工处于码头上部结构施工期间,场地有限,对其他施工作业有一定影响。

5.施工总体安排

5.1施工顺序

N0~N2直立式护岸总体施工顺序为:

麻袋混凝土基底清渣→C35F300麻袋混凝土基床→10~100kg块石抛填→现浇C35F300砼挡墙(1.0m~2.8m)→现浇C35F300砼挡墙(2.8mm~6m)。

5.2船机设备总体配置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

参加本分项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合格人员,持证上岗。

设备使用计划表表5-1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履带吊

80T

1

2

长臂挖机

1

3

短臂挖机

2

4

汽车吊

25T

1

5

皮带机

1

5.3材料组织与运输

N0~N2直立式护岸所需要的材料均由专业人员组织和运输。

5.4劳动作业组织

人员使用计划表表5-2

序号

职务

单位

人数

备注

1

技术主办

1

2

测量员

1

3

安全员

1

6.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6.1模袋混凝土基床施工方法

6.1.1工艺流程

 

图6-1模袋混凝土基床工艺流程图

6.1.2施工方法

模袋混凝土施工区域分布在浅水区,考虑到施工区域范围不大,组织长臂挖机对基床底部进行清淤开挖及平整,然后由潜水人员在水底进行整平,确保表面平整度不超过100mm。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潜水人员在水底放线,水上放置浮标。

单袋模袋混凝土重量不小于200kg。

混凝土装袋后,由80吨履带吊将麻袋吊至指定安放地点,落钩后,潜水人员从水下确认麻袋位置,对麻袋进行调整,完成后进行下一麻袋混凝土施工。

相邻袋采用预留钢筋以确保结合密实,横向钢筋间距1m,纵向钢筋间距0.5m。

图6-2模袋铺设示意图

6.1.3施工要点

1.加强特种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麻袋完全落地前,不允许潜水人员靠近,以免发生危险。

2.加强测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上下层模袋水下必须搭接密实。

3.正式充填前应确保所有模袋呈湿润状态才开始施工

4.每个模袋装满砼后,每个模袋口用活结扎好,防止砼外漏。

5.充填砼时防止模袋移动,需检查模袋是否灌实。

6.每一块模袋充填完毕,换至另一块模袋重复上述工艺流程,直至完成充填施工任务。

6.1.4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模袋混凝土护面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表6-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单元测点

检验方法

1

厚度

+8%H

-5%H

间隔抽查50%

3

探针测量模袋的上、中、下三个部位

2

表面平整度

100

2

用2m靠尺和塞尺测量

3

坡顶平台宽度

±100

1

用钢尺测量

注:

①H为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单位为mm;

②相邻块最大缝宽不宜大于30mm。

6.2现浇C35F300砼挡墙施工

6.2.1概述

本分项工程混凝土挡墙共两段,N0~N1段长为9.04m,N1~N2段长为10.001m,结构缝宽20mm,结构缝内填沥青木丝板。

混凝土挡墙标号为C35F300,总方量约为212.6m³。

混凝土浇筑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浇筑挡墙底层1.0〜2.8m,混凝土浇筑方量分别为56.95m³、63.16m³;第二部分浇筑挡墙顶层2.8〜6m,混凝土浇筑方量分别为43.9m³、48.56m³。

图6-3砼挡墙分层施工示意图

6.2.2工艺流程

图6-4施工工艺流程图

6.2.3施工方法

6.2.3.1模板数量

挡墙底层浇筑完成后要加强对沉降位移的观测,挡墙顶层要等沉降位移稳定后进行施工。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底层模板和顶层模板各一套。

6.2.3.2模板拼制

使用定型钢模板拼制面板,面板选用δ6mm钢板,面板后附以[10槽钢钢桁架,拼制成桁架式大型组合钢模板,模板与挡墙接触面使用高弹性的橡胶止浆条封堵缝隙。

6.2.3.3模板支立

全站仪施放出模板支立的边线和分段控制点,做好标记。

模板采用履带吊进行支拆。

挡墙前、后模与堵模:

采用钢三角架固定在礁石、基床和预留的圆台螺母上,内侧用拉条进行连接;前后模板连接,上部采用顶拉杠,下部使用拉条,拉条穿硬塑料套管,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拉条,另一方面,拉条孔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有助于分散水化热。

由于在码头上部结构施工中已经对模板上浮力、拉力等进行了详细的验算,在此不再赘述。

浇筑底层混凝土时,预埋适当数量的圆台螺母、预埋铁件,供支上层模板时使用。

模板表面应平整,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且不得污染钢筋。

为使施工缝顺直、美观,上层支模前,在下层顶面统一高程弹上墨线,用手持式切缝机顺墨线切直,人工剔除墨线上部的混凝土并取直。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表6-2

编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

单元

和数量

单元

测点

检验方法

1

前沿线

5

3

用经纬仪或拉线测量

两端和中部

2

墙顶标高

±10

3

用水准仪检查

两端和中部

3

内截面尺寸

+10,-5

3

用钢尺测量端部上、中、下口。

4

顶面对角线差(短边《3m)

15

1

用钢尺测量

5

全高竖向倾斜

3H/1000

1

用经纬仪或吊线测量

6

侧向弯曲矢高

L/1000且不大于25

1

拉线测量,取大值

7

长度

±10

2

用钢尺测量顶部和底部

注:

H为构件全高,L为构件长度,单位mm。

6.2.3.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车运至现场,混凝土泵车载泵送入模。

混凝土浇筑采取阶梯式分灰浇筑方式。

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为30~50cm,分层厚度不得超过50cm。

顶部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减少松顶,提高顶层混凝土的密实度。

挡墙底层浇筑到管廊底部时,浇筑停止一段时间,混凝土工对管廊底部进行振捣、抹面,然后继续浇筑。

6.2.3.5接缝处处理

在施工竖向施工缝和水平施工缝处,要进行凿毛处理,加强混凝土的整体性。

7.施工进度计划

本分项工程施工计划于2014年3月20日开始,至2014年5月15日完成,总工期56天。

现场施工作业较多,施工场地较为狭窄,水下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有一定的难度。

8.施工试验、测量与监测

8.1施工测量控制

沉箱安装用RTK-GPS动态差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用全站仪校核。

8.2施工试验控制

混凝土浇筑和石料及时跟进试验控制。

9.措施计划

9.1质量控制措施

9.1.1施工时严格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称量、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主要环节按现行行业标准规定进行检查控制,严格按砼配合比进行下料,保证砼的搅拌时间,同时注意砼的坍落度控制。

9.1.2混凝土施工过程做好完整的施工记录,随机抽样检查砼的坍落度。

9.1.3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及安全交底工作。

9.1.4模袋在缝制加工时,预先考虑充灌缩率,以保证质量。

9.1.5模袋在铺设时,于上端定位时预留余量,以保证模袋砼准确覆盖。

9.1.6混凝土拌合物还要求和易性好,流变性保持能力强,有较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以及在运输和浇注中不发生分层、泌水、离析现象。

9.1.7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⑴模板的尺寸必需保证预制块体的设计尺寸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应考虑止浆胶条的压缩量及浇筑混凝土的荷载造成的变形。

⑵模板结构按规范进行设计,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⑶模板拼缝需堵严,防止漏浆产生砂线、蜂窝缺陷。

⑷模板板面应打磨除锈、清理,保证板面平整、光滑、干净。

⑸脱模剂应涂刷均匀,禁止涂刷过多,汇集到接缝处,影响接缝质量。

⑹模板采用钢板制作,以保证外观质量。

⑺模板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其表面是否干净,涂抹的脱模剂是否均匀。

⑻模板的安装严格按设计顺序进行,对安装到位的模板应牢靠固定,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移位。

⑼尽可能避免在模板附近进行焊接作业,若必须焊接时,在模板方向用薄铁皮作保护,确保焊渣不溅落到模板上。

⑽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验收。

9.1.8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调整混凝土施工作业时间,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选择日落后从夜间至凌晨的时段进行施工,同时采取混凝土原材料覆盖避日晒、搅拌水加冰的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料温度。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28℃。

现浇混凝土尽量缩短运输、浇筑、抹面的时间,浇筑完毕及时养护并覆盖。

9.1.9雨季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进入雨季,应调整施工作业时间,混凝土工程尽量避开雨天、雨时施工,做到大雨停工,小雨时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须有足够数量专门的防雨棚和覆盖材料,以便对混凝土浇筑敞开仓面随时覆盖。

9.1.10浇筑时严格按照全断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同时要振捣密实,使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散发一部分,但要保证混凝土浇筑速度,避免每层之间出现冷缝。

9.1.11泌水处理:

当混凝土坡脚接近端模时反向浇筑混凝土,与原斜坡相交形成集水坑时,及时排除所有泌水和浮浆。

9.1.12表面处理:

按标高用木尺找平,并刮去多余浮浆,再用木抹子压实,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

9.1.1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分块和分缝,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

9.1.14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间歇期,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块上浇筑新混凝土时,间隔时间尽量缩短。

9.2安全控制措施

9.2.1严格遵守公司的“三必须,五不准”安全规定(三必须: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五不准:

工作时间不准喝酒、工程车辆不准私自外出、特殊工种无证不准上岗、不准穿拖鞋上班、工作中不准脱岗),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9.2.2人工抛石作业时,抛石人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应先取石堆顶部块石,石堆陡坡下不得站人。

9.2.3夜间抛石应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及时清理甲板上的散石,并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

9.2.4进入潜水作业区前,应与潜水负责人取得联系。

配合潜水员时,应服从潜水负责人的指挥。

9.2.5天气状况恶劣时,应停止作业。

9.3环境保护措施

9.3.1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机械。

9.3.2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及时处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将废弃物运至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并注意避免阻塞水流和污染水源。

无法运走的,进行填埋等无害化处理。

9.3.3严禁将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水,排入水域或灌溉系统。

9.3.4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降低噪声污染;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

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对机械正确操作,使机械噪声维持其最低声级水平。

9.3.5优先安排电动机械施工,对柴油机械、车辆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避免在车辆停放、维修时漏油污染。

施工时,机械废液用容器收集,不随意乱倒。

防止机械严重漏油,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及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不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9.3.6动力机械多使用电动工具,减少内燃机械的使用。

应加强机械维护保养,采取措施减少排放黑烟。

各施工机械设备燃油废气可以通过定期检修保养、保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予以控制。

10.附图附表

NO~N2段直立式护岸断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