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416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3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五章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要求:

1、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测诊断方法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规律、检测内容

3、掌握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方法

4、掌握发动机电控综合试验及检测方法

5、了解柴油电控系统的检测原理

重点:

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测与诊断

难点:

检测规律

学时:

8

第一节传感器、执行器原理及检测

课时:

5

重点:

传感器、执行器作用及检测

难点:

检测方法

一、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1)供油系统

a、供油系统组成:

包括油箱、油泵、滤油器、油压调节器、分配管、喷油器等。

b、供油系统功能:

供油、滤油、调压、喷油。

2)进气系统

a、进气系统组成:

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主管、节气门、怠速旁通道、怠速空气调节器等。

b、进气系统功能:

滤清空气、计量、调节和均匀分配。

3)控制系统

a、控制系统组成:

包括电脑ECM、主继电器EFI、10个传感器和10个执行元件。

(结构如图示)

二、电控系统十个传感器及作用:

1点火正时和曲轴位置传感器IGT/NE:

检测活塞上止点TDC的信号,以便点火和喷油。

它多装在曲轴的前端或后端,或在分电机中。

2转速传感器SP:

产生曲轴转速和转角信号,它多和IGT/NE信号发生器成为一体。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

产生节气门开度大小和快慢的信号,它在节气门轴的一端,与轴同步动作。

4压力传感器MAP:

测出进气管中的负压值,度量喷油的多少。

它可直接固定在进气管上,或在其它位置用软管与进气管连接。

5氧传感器OX:

安装在排气管上,监控废气中的氧的含量,以便调节空燃比的大小。

6水温传感器CTS:

监测发动机水温的高低,多装在水温较高的气缸盖上。

7气温传感器ATS:

监测进气温度的高低,多安装在进气主管上。

8车速传感器VSS:

提供车速信号,多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后端。

9爆震传感器KNK:

监测爆震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多安装在燃烧室附近的气缸盖上。

三、电控系统十个执行器及作用:

1电动油泵FP:

多淹没在油箱内或油箱外的底部排油、排气、升压、便于喷油雾化。

2喷油器INJ:

安装在各缸的进气歧管上或节气门体中。

在恒压下定时喷油、定时断油,提高雾化质量,改善燃烧条件。

3真空电磁阀VSV:

安装在机体后方隔板上,多用来开闭执行器元件的真空管路,控制范围较多。

4废气再循环装置EGR:

多安装在进气主管附近,控制NOx的生成量。

5怠速空气调节器IAC:

多跨接在节气门的前后方,调节高、低怠速的进气量,保证平稳运转。

6空调系统A/C:

发动机额外的负载,调节车内的温度。

7点火器:

接收ECU的点火信号,使点火线圈通断产生高压电。

8碳罐电磁阀:

使碳罐及时地在中等负荷工况投入工作,对油箱中的燃油蒸气充分利用和回收。

9风扇继电器:

使电动风扇根据水温的高低,及时运转,控制发动机正常温度。

10仪表显示器:

使仪表盘中的各种仪表显示,供驾驶员对汽车的各系统及时监控。

如果打开点火开关,仪表不显示,发动机就难以着火运转。

四、检测与诊断

1. 电动汽油泵的检测:

a、电动汽油泵为不可拆式,只能一次性使用。

工作电压多为12V;绕组和炭刷的电阻值为0.2—0.3欧;油压为200—350Kpa;流量为80—120L/H为好,这是检验汽油泵好坏的依据。

b、在分配管的测压孔上接油压表,静态油压应略高于动态油压。

夹住调压器上的回油管,油压应升高100Kpa,转速上升100r/min以上为好。

如转速不上升,说明油泵失效。

c、熄火后,分配管内的油压应保持5min不降低为好。

否则,说明调压器、油泵中止回阀门的功能失效,应更换新件。

汽油泵的故障:

a、汽油泵故障的征侯是起动困难、怠速不稳、加速不良、行驶无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夏季故障高于冬季(热气阻影响)。

b、脏堵造成的泵油量降低。

c、泵油能力衰退或失效多为滤油器脏堵或接反,有时因加油不及时性,造成热负载加大。

炭刷、弹簧、换向片、绕组发热、磨损加大、电阻值变大、转速下降、油压和油量下降而失效。

2.油压调节器工作原理:

a、夹住调压器上的回油管,油压应升高。

其工作原理是油压P、弹簧力F、进气管真空度△Px的相互作用。

b、其关系如下:

时回油,回油是经常的,定压250Kpa。

时停回,熄火后储压,定压250Kpa。

时阀门维持一定开度定压250Kpa。

油压调节器的故障:

a、膜片弹簧疲劳:

回油过多,分配管内油压过低,喷油量和雾化质量变差。

卡住回油管,压力又正常,说明汽油泵和滤油器无问题,应更换调压器。

b、膜片破漏:

汽油流入进气管中,造成空燃比极浓时冒黑烟,严重时发动机窒息。

c、膜片和阀结胶、硬化、发卡:

会造成油压过高,排气冒黑烟故障。

3. 喷油器的检测:

a、当喷孔的断面、喷油压力一定时,喷油量的多少决定于喷油持续时间的长短,即电磁线圈中脉冲电流信号的宽度。

这是衡量喷油控制电路好坏的重要依据。

b、当脉冲电流宽度一定时,则喷孔的端面、喷油压力是喷油量多少的关键因素。

这是清洗喷油器和更换汽油泵的重要依据。

c、喷油时脉冲宽度的大小,是多个高频喷油信号的组合,不是一次完成的,其叠加量之和谓“喷油脉冲宽度”。

喷油器的检测参数:

d、喷油持续时间2~8ms;稳定电流为2A;;针阀的升程为0.15mm,电磁线圈的电阻值为3~15Ω;一般15s的喷油量为45~55mL;各缸的差值应小于5mL。

喷油器的故障:

a、脏堵:

碳化物和胶油是脏堵的物质,使循环供油量减少,造成怠速不稳、加速不良等故障,应适时检查清洗或更换。

b、针阀发卡有4种症状:

(1)不喷油:

单缸断电无降速征状。

(2)常喷油:

不雾化、冒黑烟;不着火、冒白烟。

(3)滴漏:

不雾化、不熄火;断电后1min少于1滴为好。

(4)雾化不良:

锥角、射程不良、怠速游车或冒黑烟,排气管中有不规则的突噜声。

c、升程扩大:

噪声大、喷油关断时间变化失常,喷油量失常。

d、密封圈失效:

漏油、漏气。

4.热膜空气流量计:

热膜空气流量计的检测:

检测参数:

a、V1-E间——输入电压12V;

b、V2-E间——输出电压0—5V。

c、对LH-AFS检测,可用压缩空气向管中吹气测量:

不吹气时V2、E间的基准电压为0.8-1V;吹气时的随动电压变为2V,吹气口距离的变化,电压也应随动变化。

热膜空气流量计的故障:

如发现有怠速不稳、加速无力、熄火等现象时:

将SW置OFF,拔下AFS电接头,起动发动机,运转情况反而明显好转,表明AFS应更换新件。

5.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检测:

a、拔下真空管;将SW置为ON;AC端即输入5V的工作电压。

b、用手动真空泵对MAP施加13.3—66.7KPA的负压(即节气门全开、全闭时的压力),测出B、C端的随动电压值。

其电压值应与绝对压力成正比;与真空度成反比。

c、无真空泵时,就车用真空表,动态下配合测量。

或用嘴软管,一般真空度可达20Kpa左右;对应电压值4.4V为好。

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故障:

MAP是一次性使用的元件,因其本身无摩擦的影响,故障率较少。

它最怕漏气和真空度不正常,真空度直接受发动机密封性能、点火性能、空燃比的影响、故MAP报警,往往是假性故障,它本身通过检测各工况输出电压值后,应从其它方面排除影响MAP的因素。

6.怠速空气调节器的作用:

(1)保证低温起动后的快怠速热起,使发动机转速达1500r/min。

此时,ECU根据CTS和ATS的信号多喷油,怠速调节器也应多进气。

(2)热起后喷油时减少,进气量也相应减少,维持平稳的低怠速运转。

(3)额外负荷加大时,又处于快怠速状态或稳定的怠速状态,防止发动机熄火。

“额外负荷”是指:

空调(A/C)接通、动力转向工作、自动变速器P/N档开关进入运行档位、全车电器投入使用等情况,都会造成怠速运转下降200—400r/min不等。

步进电机的特点:

(1)定子未通电前,转子的永久磁铁的磁性,可使转子保持定位。

关键在于在什么位置定位。

为此,初始位置应该设定。

所以SW为OFF断电后延时2s,使转子和锥阀到达关闭位置,咔的一声落座。

否则,正反转失控。

(2)转子的旋转方向,决定于输入定子的第一个脉冲时定子的极性,为此,转子的初始位置是关键。

(3)步进电机的起动开关有四个,目的是为了防止LAC“无为的工作”。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的“怠速触点”IDL为ON,也就是回到了怠速的位置。

◆空调开关(A/C)为ON;

◆转向助力开关为ON;

◆ECT的P/N档开关为D、R档位置。

进电机的检测方法:

(1)绕组的电阻值为10—30Ω;有的为50Ω,工作电压为12V

(2)因为大螺旋角传动,人工推拉锥阀时,应能自由进出,否则需清洗其阀杆并润滑。

(3)就车检查时,拆下IAC,接头不拔下;SW为ON/ST,锥阀缩回,打开旁通道,便于起动。

SW为OFF,锥阀伸出,切断旁通道。

因ECU有2S的延时控制,防止不熄火,并完成初始位置的设定。

步进电机的故障:

a、主要是脏、堵、发卡、运动迟缓:

SW为OFF,2S内不落座复位,造成初始位置不对,致使怠速过高、过低、游车、熄火或不能熄火。

应清洗或更换。

b、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失调;IDL为OFF,LAC停止工作,也失去了异步喷射的加速能力。

多为乱调节气门开度限位螺钉造成的无知故障。

又造成EGR阀和炭罐系统过早的投入工作而游车。

步进电机的正确调整:

a、IAC清洗、换新、蓄电池、换电脑后,都应对初始位置和步数重新设定。

目的是熟悉工作程序,恢复记忆存储,又叫“学习控制”。

b、方法是:

静态下将SW置ON/OFF数次,每次间隔5S,使LAC正反落座到初始设定的关闭位置。

c、并在正常动态下,使发动机加速到3000—3500r/min,保持3—5min,此时IDL为OFF,再回到怠速位置,IDL为ON,目的是使IAC的控制电路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全行程的恢复学习控制功能。

即从最大开度到最小开度的记忆功能得到恢复和存储。

d、以10S的间隔时间,开关空调A/C两次,AT挂入D档和R档;转向助力的汽车,将转向盘打到极限位置,并保持5S时间。

发动机转速应等于或略高于怠速转速100r/min为好。

这说明LAC的负荷自调功能良好。

e、通过3项额外负荷加载试验,如不符合要求,应在仪器的监控下调整节气门限位螺钉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使IDL为ON,或更换新的IAC。

f、有些车种无IAC的故障代码,如丰田车系,福特车系,多由OX代为报警,应合理分析。

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作用:

a、反映了节气门度的大小和动作的快慢,是电脑ECU感知负荷大小的输入信号。

它是怠速控制、急加速控制、急减速控制、断油控制、异步喷射、点火提前修正控制的主要信号。

b、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TPS的IDL为ON时,点火提前角即减小,保证怠速平稳运转和减少排放污染。

c、急加速控制:

TPS的加速率信号给ECU,调动浓度单元使空燃比变大,同时增加一次异步喷射,提高了响应性。

d、急减速控制:

TPS的关闭信号,使IDL为ON,产生了断油信号,因发动机被反拖,转速较高,如转速N>1800f/min时即断油控制,减少污染和省油;N<1200r/min时又喷油,保证怠速运转.

e、怠速控制:

怠速触点IDL导通,触发步进电机LAC的电路的而投入工作,保证平稳怠速运转.

起步加速控制:

IDL为ON/OFF,增加一次或多次异步喷射,提高了起步加速性能.否则,起步加速不平顺.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输入电压为5V,输出电压为0—5V的随动电压,全闭时为0.7V,全开时5V,全闭时电阻值为0.6—1kΩ,全开时为4—5Ω;全闭时IDL为ON,稍开大时IDL为OFF。

不少TPS为三接头式,其IDL在ECU中或单独安装在节气门附近为一碰撞式开关电路。

8.进气温度、水温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在车上就态测测量,也可拆下用水加热测量其电阻值。

依据特性曲线,测其电阻或电压值,一般测量0℃、20℃、80℃的电阻和电压值。

80℃时电阻为200—400欧;电压为0.1—1V。

20℃时电阻为2—3kΩ;电压为1—3V。

0℃时电阻为8kΩ,电压为4V左右。

进气温度、水温位置传感器的故障:

a、水垢、油垢是绝热失准的大害,造成空燃比(A/F)失准。

因此会造成冷起动困难、怠速不稳、加速不良或冒黑烟费油。

b、失效是指断路或导通,断路时,其电阻为无穷。

喷油量增大,怠速过高。

导通时,电阻为0,不再加浓,冷起动困难,热起时无快怠速。

他生故障影响自身性能的好坏-节温器的失效或失准,影响了机体温度的高低,特别是电动机风扇受CTS控制的冷却系统成为严重,造成:

进气温度、水温位置传感器的故障:

(1)节温器和电动风扇常开时热起慢、水温低、加浓时间长、污染大、费油;

(2)节温器和电动风扇常关时热起快、水温高、加浓时间短、发动机过热。

c、不管是冬天、夏天、都应使用具有防冻、防沸、防垢、防腐、防穴蚀功能的优质冷却液,才能保证电喷系统的使用性能。

9.氧传感器OX的检测:

a、加减节气门开度时,输出电压应在0.1—0.9V。

电压变化次数,在10S内应≥8次,这说明其电压突变特性坏,和对A/F修正功能的好坏。

b、拔下进气管上任一真空管时,A/F变小,电压下降为0.1V(趋势)。

c、堵住空气滤清器管口,A/F变大,电压上升为0.9V(趋势)。

9氧传感器OX的故障:

a、碳化物和铅化物的覆盖,气体不能渗透,氧离子的不能扩散,即失效报警,是OX的常见故障。

b、它是闭环控制的多元故障报警器,对油泵油压的高低、滤清器的脏堵、三元催化器的脏堵都很敏感。

一旦报警,应综合分析判断,辨明是自生故障或他生故障。

10.转速传感器(SP)、点火正时传感器(IGT)、曲轴位置传感器(NE)和车速传感器(VSS)作用:

a、转速传感器:

产生曲轴转速和转角信号,控制A/F和点火导通时间(闭合角),它是发动机工况的基本信号,是ECU逻辑电路中主要参数之一。

b、点火正时传感器IGT和曲轴位置传感器NE:

检测上止点TDC信号,控制正确的点火和喷油开始时间。

计算机点火和喷油系统两者合一,分类处理各自的信号,是程序控制。

只要点火正时准确,它利用点火确认信号IGF的反馈,实现控制。

c、车速传感器:

提供车速快慢信号。

ECU根据SP信号、TPS信号、VSS信号,具备了逻辑分析能力。

减速时自动减少喷油量或断电;经济车速时为(80-100km/h)为稀混合气(A/F=16-18);加速时自动增加喷油量。

转速传感器(SP)、点火正时传感器(IGT)、曲轴位置传感器(NE)和车速传感器(VSS)的检测:

a、磁电传感器性能的好坏,决定于磁场强度磁隙的大小(1mm内)和线圈的阻值,快转曲轴或分电器轴时,应产生1.5-5V的交变电压。

或将磁铁激励一下,应有近1V的电压产生为好。

b、霍尔发生器的检测,必须加上12V的工作电压,电接头不拔下,SW为ON,使轴转慢,有5V的电压输出,并有多次的通断变化为好。

c、光电传感器,光源电流小,使用寿命长,点火强度不受转速的影响,但二极管的透镜怕油污,分电机的密封性要好。

11.爆震传感器的原理:

当爆震产生时,其外壳随机振动,其配重也随之振动,夹在配重和外壳之间的压电元件受到振动挤压,产生“压电效应”,正常振动的电压值≤0.5V,当爆震波达7Khz以上时,即产生共振现象。

此时,有1V的电压信号输出给ECU使点火时间推迟。

12.EGR阀工作的条件:

a、水温低于60℃时,不循环,防止失速、游车,即怠速不稳。

如果节气门开度调节不当,EGR阀过早的投入工作,即出现上述现象。

b、高速、中等负荷时,投入循环,NOX生成量的高峰在稀区,A/F为15—16时最多,因而EGR系统开始工作。

c、大负荷时,不循环,防止空燃比A/F变小,造成功率下降(N大于4000r/min以上时)。

EGR阀工作的检测:

a、怠速时,将节气门后的真空软管和EGR阀接通,废气即进入气缸,使转速下降,100r/min左右。

这说明EGR阀动作灵活。

b、怠速时,突然加速到2000r/min,锥阀上移(从外壳上通风散热口观察)。

说明VSV阀和EGR阀都正常。

EGR阀工作的故障:

a、EGR阀的热负荷大,工作环境坏易脏,堵造成锥阀发卡(常开或常关)。

其膜片用弹簧钢片制成,一旦漏气即使EGR失控。

b、锥阀常开-关不严,造成低速和高速工况游车。

c、锥阀常关-中等负荷不投入工作,NOX生成物多,污染加大。

d、膜片漏气-EGR阀失效,应换新件。

e、接错了真空软管(接以节气门后方的接口上),造成怠速工况即投入废气循环,怠速游车,甚至熄灭。

第二节点火系统检测与故障排除

课时:

1

重点:

点火系检测方法

难点:

三个角度的理解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二、点火系统的检测:

a、点火器在动态时,(-)端应有近12V的通断电压(可用二极管测试)。

在静态时IGT信号端断续输入1.5V以上的电压,其大功率三极管应有导通和截止的反应,点火线圈应有高压火花输出。

b、初级线圈电阻值应小于1Ω;次级线圈的电阻值为10—12kΩ。

c、高压线的线芯用高阻抗干扰炭精粉制成,电阻值应小于20kΩ。

第三节电控系统检测要点与检测规律

课时:

2

重点:

检测要素

难点:

检测规律

一、电控喷射系统使用、维修要点:

1)出现故障信号,应立即检测维修,不可带病工作,造成故障积累和病情恶化。

2)检测各种电元件和传感器时,应先关掉点火开关,特别是电感型的负载,以防自感电动势损坏ECU。

3)有密码的车,在消码或更换蓄电池时,不能中断电源,应拔下EFI熔断丝或相关熔断丝消码。

4)检测气缸压力时,应拔下中央高压线或电动油泵熔断丝,停止点火和喷油,以确保安全。

5)检测电元件和传感器,以不拔下接头测电压为主,以免发生新的故障信号。

尽量利用检码器进行定量检测、动作检测和消除代码。

6)蓄电池极性不能接反,电压不低于11V,也不能用过载电压起动。

7)ECU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为-22℃—+65℃,维修车身烤漆,应拆下ECU或控制加热温度。

8)禁止使用大功率无线电设备,否则,会影响点火和喷油的正常工作。

9)定期定点检测,定期定点维护,不能用劣质燃润油料,不能加添有铅汽油,不要到无检测能力的维修点修车,以防无知故障的发生。

二、检测规律:

(1)采用了“中央集中电器盒”,将全车的大部分的继电器和熔断丝都集中在一起,简化了接线装置、阻抗小、寿命长、检查和维修线路方便。

如:

喇叭断电器等。

(2)因塑料制品的电器较多,为了可靠的搭铁,许多重要的电器和传感器是双线制。

(3)正极电路分三路(如图1-85示)——各车种分为:

A、B、C三组电路。

A电路:

其截面积大,与蓄电池直通,为“常火线”,不受IG/SW的控制,熄火后也供电。

B电路:

电路其截面积小,受IG/SW的直接控制,是小负载电路。

C电路:

电路其截面积大,受IG/SW的间接控制,是大负载电路,由大负载主继电器控制。

※B电路设计有满负载要求,不宜增加其他设备。

否则,负载过大而发热,电阻值加大,会影响点火和喷油系统的正常工作。

(5)发电机和起动机是并联关系,发电机的输出电流是先负载后存储,这是所有充电和起动电路的共同规律。

(6)起动机的起动电路受离合器(MT)的开关或P/N档开关(AT)控制,起安全保护作用。

并产生“起动搭铁电压信号”,ECU多喷油,叫“起动供油量”。

为此起动时不必踩加速踏板,就能顺利起动。

(7)不少电元件的搭铁电压信号给ECU目的是为了“反馈控制”。

如起动供油量、防抱死制动信号、停止巡航制动信号、AC工作信号、制动信号控制TCC等。

搭铁电压值的大小,有定量要求。

否则,故障灯报警。

(8)普通电感式继电器线圈的磁化和触点的闭合,所需工作时间比晶体管长,最长100—200次/S,并且触点烧蚀。

而采用TR管控制搭铁回路,能快速反应,时间可达1000次/S,又叫“固态继电器”。

(9)各种要求反应速度快的小负载灯光报警电路,多用TR管路控制搭铁回路。

小电流控制基极,大电流通过集电极和发射极而工作,提高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10)大负载和大电流的执行元件,都通过普通电感式继电器控制,目的是因其负载电流大防止开关烧蚀,起保护作用。

(11)脉冲电压控制的执行元件,都采用大功率三极管控制搭铁回路,电元件的两端都有工作电压,目的是提高反应时间。

可见,搭铁回路的检测是关键内容。

(12)电路中采用了晶体管,禁止用“括火法”检查电路和通断,必须是12V小试灯,防止TR管过载损坏。

脉冲电路应使用LED灯或示波器进行检查。

(13)执行元件的工作电压是12V;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多为5V,其输出随动电压为0—5V,检查时应使用电压表或LED灯。

(14)点火和喷油是程序控制,没有了高压火花就不再喷油,具有保护功能。

检查高压点火信号时,应分清是四冲程点火方式还是二冲程方式,以便利用转速仪和LED灯准确地确定点火系统相关元件的好坏。

(15)一切电感性的传感器和电元件接头拔下或接通时必须将IG/SW置于OFF,以防新的故障码产生和自感电动势的产生,保护ECU。

因为自感电动势的产生,不仅在断开时,导通时也产生,有的可达几百伏。

(16)为改使用性能的小真空源,多在节气门之前,中等负荷时起作用。

如EGR、炭罐等。

大真空源,多在节气门后,如AC控制系统、MAP等。

(17)节气门位置限位螺钉,不能用来调节怠速的高低,它影响IDL的ON/OFF信号的产生,IAC是否工作和异步喷射功能的有无,还会使EGR和炭罐过早地投入工作,造成怠速游车或熄火,有时还会起步发闯。

(18)检查点火正时,必须用检查连接器短接取码接口,锁止两个点火提前角,以确定是装配问题或ECU的相关电路问题。

如初始提前角不对,应检查分电机的位置或重新检查配气正时标记;如初始角正确,拔下SST连线,加速运转,提前角应随机变化。

否则是ECU相关电路有故障。

(19)由于工作环境和磨损的影响,传感器和电元件损坏率较大的是FP、TPS、OX、CTS、IAC和ABS系统中的轮速传感器。

有的电元件有季节病,所以夏天故障率高于冬季。

(20)基础检验是前提,检码器是手段,机理分析和电测量是依据。

OX是多元故障的代言人,是油路和电路相关元件的报警器,应从机理分清因果关系,以便确诊。

(21)进气系统的密封性,直接影响燃油的计量,真空度的大小,是汽油机好坏“三要素“的中心,是因果反馈关系。

最高真空度所对应的必然是最佳密封性能、最佳点火性能、最佳空燃比、单缸断油、断电检查,真空充应有明显的跌落。

(22)故障有永久性和偶发性的。

又分自生故障和他生故障。

其故障代码反映的是:

电元件本身、线路、ECU的相关元件,实为系统故障,应通过试验、电测量分类排除。

例如EGR系统的故障包括:

EGR阀、VSV阀、恒压阀、高度电位器、管路、线路6个方面。

(23)故障灯报警是有条件的,10传感器和10执行元件,其电位有变化的一旦出现偏差或损坏,立即报警。

因此,自诊系统不能替代基础检测和机理分析。

(24)多发故障的集中点不是ECU和电元件本身,而电路接头的松旷、胶焊、烧蚀、锈蚀、沾水,造成接触不良故障或瞬时断路、短路故障。

应依靠电测量来排除,而不是轻易更换电元件。

(25)屏蔽线多用二极低电压的传感器导线上,应良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