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422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理科综合

2018.1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a40Cr52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JamesP.Allison以及日本的TasukuHonjo,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卓越贡献,两名科学家的研究“松开”了人体的抗癌“刹车”,让免疫系统能全力对抗癌细胞,让癌症的治愈成为了可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B.人体内的癌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会大量利用碱基T和U

C.正常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能监控并清除发生癌变的细胞

D.环境存在的致癌因子,可诱导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

2.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淀粉与淀粉酶混合,右图中曲线①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麦芽糖生成量的情况曲线②或③是在P点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得到的。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①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说明淀粉酶活性不断降低

B.在P点时若降低温度会得到曲线③,若提高温度会得到曲线②

C.在P点时若适当降低pH、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均会得到曲线③

D.在P点时若增加一定量的淀粉会得到曲线②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和漂洗的目的是使细胞分离开

B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均增加一倍

C.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反比

4.泰和鸡的慢羽基因(T)与快羽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毛腿基因(H)与光腿基(h)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现用毛腿慢羽公鸡与光腿快羽母鸡杂交得到F1,F1只有一种表现型。

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公鸡的基因型为HHZTZT

B.F1表现型为毛腿慢羽

C.雄性亲本产生ZT配子的比例比雌性亲本大

D.F2中表现型与F1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16

5.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

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下列有关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地理隔离必然导致不同地区基因型频率的不同

B.基因a的产生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不同地区基因突变的方向和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基因a增大了种群的基因库,为进化提供了更多原材料

6.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父母基因型不相同的概率是4/9

B.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不能判断该女孩的两个显性基因A来自祖辈4人中的哪两个

C.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父亲的基因型是XAY,但不能确定其母亲的基因型

D.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其祖母,另一个来自其外祖父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小苏打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常用药剂

D.纤维素供给人体能量时,先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再被氧化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Na反应的剧烈程度:

CH3COOH>H2O>CH3CH2OH

B.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

C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0.1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Na+的数目为0.1NA

C.11.2LC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A

10.空气吹出法工艺(如图所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④、⑤是为了富集溴B.步骤③说明溴具有挥发性

C.步骤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D步骤⑧中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

下列关于螺[4,4]王烷(

)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壬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有12种(不含立体异构)

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螺环烷的分子式通式为CnH2n-2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Y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供医疗急救用的Y的单质,Z与W同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

XY2

C.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W与Z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磁性冰箱贴既可以用来装饰冰箱,也可以用来记事备忘。

当冰箱贴紧紧吸住侧壁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贴受到三个力作用B.冰箱贴受到四个力作用

C.磁性吸力和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冰箱贴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15一个物块从倾斜的木板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木板的倾角为37°时,下滑到木板底端所用的时间为,若将木板的倾角增大为53°,再让物块从木板顶端由静止下滑,下滑到底端的时间为

,已知sin37°=0.6,sin53°=0.8,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16一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受到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N的拉力F1和水平向左的拉力F2作用,F2从6N随时间均匀减小到零该过程中,拉力F1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17.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动能的减少量与木块动能增加量相等

B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弹动能的变化量相等

C.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相等

D.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克服摩擦所产生的内能

1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45°,一弹性小球,在与斜面上端等高的某处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斜面上的B点后反弹,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前后,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相等,小球反弹后落到斜面上C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AB段和BC段运动中

A.运动时间之比为tAB:

tBC=1:

1

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PAB:

PBC=1:

3

C.运动的竖直高度之比为hAB:

hBC=1:

2

D.若小球释放点自A点向右平移少许,则小球反弹后再次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落到C点的相同

19质量为1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运动,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图示为其运动的v-t图象.则

A.20s~25s内物体超重B.0~10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5m/s

C.0~5s内拉力做正功,10~20s内拉力做负功

D.第2.5末和第15末,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

20.甲为近地圆轨道地球卫星,乙为近月圆轨道月球卫星,若地球半径为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6倍,则

A.甲、乙的周期之比为2:

B.甲、乙的角速度之比为2:

3

C.甲、乙的线速度之比为1:

6D.地球与月球质量之比为96:

1

2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顶点P,另一端连接一套在圆环上且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位于A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之后小球由静止沿圆环下滑,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的速率为v,此时小球与圆环之间的压力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轻质弹簧的原长为R

B.小球过B点时,所受的合力为

C.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

D.小球运动到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R-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6分)图示装置可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摆锤A拴在长L的轻绳一端,另一端固定在O点,在A上放一个小铁片,现将摆锤拉起,使绳偏离竖直方向成θ角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摆锤,当其到达最低位置时,受到竖直挡板P的阻挡而停止运动,之后铁片将飞离摆锤而做平抛运动。

(1)为了验证摆锤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必须求出摆锤在最低点的速度。

若测得摆锤遇到挡板之后铁片的水平位移s和竖直下落高度h,则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可知摆锤在最低点的速度v=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的和测得的物理量,写出摆锤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为s2=__________。

(3)改变绳偏离竖直方向的角θ的大小,测出对应摆锤遇到挡板之后铁片的水平位移s,若以s2为纵轴,则应以__________(填“θ”“cosθ"或“sinθ")为横轴,通过描点作出的图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k0=__________(用已知的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3.(9分)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小车A的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且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力传感器,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选填“交”或“直”)流__________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来求解小车运动时的加速度

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D.传感器的示数始终为

m2g

(3)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

24.(12分)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段为光滑圆弧面,bc段是长度为L的粗糙水平面,质量为m的物块Q(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圆弧面的底端b。

现给Q一方向水平向左的瞬间冲量I,Q最终相对P静止在水平面的右端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Q到达其运动的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v;

(2)Q与P的水平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5.(20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B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传送带的长为2R,传送带上表面离地高也为R,传送带正以速度v=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圆弧轨道的上端A上方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刚好能从A点进入圆弧轨道,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求:

(1)要使物块不能从传送带的右端滑离,物块从A点上方释放的高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物块滑离传送带后落在地面上的位置离传送带右端C的水平距离为R,则物块在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多大?

(3)若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刚好不能从传送带右端滑离则此种情况下,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全过程中,传送带电动机因为物块在传送带上滑动额外做的功为多少?

26.(15分)亚硝酸钠(NaNO2)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

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室温下,①2NO+Na2O2===2NaNO2

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ˉ都能与MnO4ˉ反应生成NO3ˉ和Mn2+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

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C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NaNO2外,还含有的副产物有Na2CO3和__________(写化学式)。

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装置B、C间增加干燥管,则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写名称)。

(5)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3.12gNa2O2完全转化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___g

27.(14分)以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为主要原料制备立德粉(ZnS和BaSO4的混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温度为1000~2000)时,焦炭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4CO+BaSO4

BaS+4CO2,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

(3)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中所需的精制的ZnsO,溶液的制取方法是:

首先用工业级氧化锌(含少量FeO和Fe2O3杂质)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粗硫酸锌溶液,然后向粗硫酸锌溶液中先后加入H2O2溶液和碳酸锌精制。

①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碳酸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次外层的多4;C的简单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同主族。

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B、C、D、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5)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强碱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合物D2EC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产物为无氧酸盐,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某科研工作组研究高浓度CO2、高温对水稻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设置了环境CO2和环境温度(ACAT)、环境CO2和高温度(ACET)高CO2和环境温度(ECAT)、高CO2和高温度(ECET)4种处理方式,从9:

00到17:

00每隔1h测定某晴天水稻的光合作用。

下图为用4种不同方式处理水稻后的净光合作用速率(Pn)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__________升高,显著增加了水稻净光合作用速率(Pn),而__________升高则呈相反趋势。

(2)从图中可看出,Pn在__________(时间)两个峰值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产生了光合“午休”现象。

另一个科研小组进行研究,每隔2h记录一次,并未发现水稻的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水稻的光合作用除受上述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__________。

请你设置一个影响光合作用的变量,并设计实验证明该变量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简要写出

你的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是常用的细胞增殖标记物,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选择性地结合到细胞DNA分子中。

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一条染色体或染色单体中只有所有DNA链都含BrdU才被染为浅蓝色,否则为深蓝色。

如果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深浅不同,这样的染色体叫色差染色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和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即可。

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h)含BrdU的培养液、姬姆萨染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1)实验思路:

(注:

对姬姆萨染料染色和临时装片制作过程及顺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不做要求)

 

(2)预期实验结果:

 

31.(10分)韭菜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之分,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科研人员使用能稳定遗传的宽叶韭菜和窄叶韭菜进行正反交,子一代全是宽叶韭菜,子一代自交后产生的子二代中,宽叶韭菜和窄叶韭菜的比值为9:

7。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韭菜叶形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宽叶韭菜中,杂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将抗虫基因(D)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韭菜的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抗虫韭菜个体。

对这些个体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筛选出了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个体,抗虫基因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其中已知的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

为进一步从中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抗虫个体,科研人员将转基因韭菜进行自交,请完成下列过程。

①若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__________,说明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

甲图所示。

②若自交后代__________,说明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乙图所示。

③若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__________,说明两个抗虫基因的位置位于__________。

32.(12分)下图所示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甲病、乙病分别受基因A/a、B/b控制(其中一种为血友病)。

回答下列问题:

(1)可判断为血友病的是__________病,另一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2)Ⅱ-8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Ⅱ-6和Ⅱ-7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I-1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4%,Ⅲ-11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一个两病均患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锅炉中的水沸腾后,从锅底不断生成气泡井上升到水面后破裂,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由于分子斥力的作用,气泡膨胀

B.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增加

C.气体一定吸收热量

D.气体每个分子的动能均不变

E.单位时间内碰撞气泡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减少

(2)(1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粗细均匀且足够长的U形玻璃管与容积V0=8cm3的金属球形容器连通,用U形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T1=300K时,U形玻璃管右侧水银面比左侧水银面高出h1=15cm,右管水银柱上方空气柱长h0=4cm。

现在左管中加入水银,保持温度不变,使两边水银柱在同一高度。

大气压强p0=75cmHg,U形玻璃管的横截面积S=0.5cm2。

①求需要加入的水银柱的长度L;

②若通过加热使右管水银面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2。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1,0)、(-7,0).已知t=0.7s时,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波的波长为5m

B.该波的波速为10m/s

C.振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当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

E.t=0.9s时,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

(2)(1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周的柱状玻璃体OPQ,OP=OQ=R,一束复色光沿MN射入玻璃体,在PQ面上的入射点为N,经玻璃体折射后,有两束单色光e、f分别从OP面上的A点和B点射出,已知NA平行于x轴,且OA=

,OM=R

①求该玻璃体对c光的折射率

②若OB=a、NB=b,请用a、b表示玻璃体对f光的折射率。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翡翠的主要成分为NaAlSi2O6,还含有其他多种金属阳离子,其中Cr3+的含量决定其绿色的深浅。

(1)NaAlSi2O6所含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组成的含有两种化学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基态Cr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合物K[Cr(C2O4)2(H2O)中的配体是___________,C2O42-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是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一种铝镍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氟化钙b.金刚石c.钠d.氯化铯

(5)Ca、O、Gr可以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的复合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Ca2+,O2-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已知钙离子、氧离子半径分别为100pm、140pm,该晶胞的参数(边长)为___________pm。

③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g·cm-3;晶胞中Cr4+位于O2-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