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464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docx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

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建筑部分)

常见问题

规范、标准解析

101:

设计说明、做法

1、设计依据不充分。

有的设计自行确定工程防护类别或防护等级。

1-1某些工程设计,随意自定乙类-常6编制设计文件。

1-2某工程设计,自行按6B级提供设计文件。

1、防空地下室设计应依据人防有关规范、标准,还要根据人防主管部门制订的人防工程规划及其审核意见,如规定的防护类别、防护等级等。

2、说明内容不完整。

有的设计未说明防护等级及防护类别;有的未说明平、战使用功能;多数设计对平、战转换不加说明等。

2、设计说明中应明确如下主要内容:

2-1建设规模(建筑面积、掩蔽面积等)2-2平时与战时用途2-3防护类别、防护等级2-4防护单元、抗爆单元的设置2-5防水等级及防水措施2-6防火设计及消防设施2-7平战转换设计说明2-8标准图集选用说明等。

3、人防顶板需要防水,但绝大多数设计在工程做法中,都漏掉人防顶板防水做法。

3、规范3.8.3条规定,人防顶板应采用防水砼,重在保证人防工程“整体密闭性能”。

102:

平面设计

1、常见一些建设场地同时拟建数个防空地下室,但在这些多个防空地下室之间未留连通口。

1、规范3.1.4条规定,邻近的防空地下室之间应在一定范围内连通。

防空地下室与不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做法详07FJ01-P68

2、当上部建筑需要设置变形缝时,防空地下室均不设置变形缝,并在此处的底板、墙体及人防层顶板均为整体浇筑,但有些设计中,人防层内变形缝处未明确标注结构整体连接措施。

2、规范4.11.4规定,防护单元内不宜设置沉降缝,伸缩缝,上部建筑需要设置时,防空地下室可不设。

3、不少工程将专供上部建筑使用的配电室、弱电室等设在人防层内。

3、规范3.1.6规定,专供上部建筑使用的设备房间宜设置在防护密闭区之外。

4、有的防空地下室设计把上部建筑管道井伸至人防层;有的将人防室外排水管沟与防护区内的排水沟连通。

个别工程将电梯集水坑设在防护范围之内。

4、规范3.1.6-1规定,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

103主体设计

1、个别工程设计,人防层层高不满足净高尺寸要求。

1、规范3.2.1规定,防空地下室室内地坪至梁底或管底的净高不得小于2m;室内地平面至顶板结构底面的净高不宜小于2.4m。

2、个别甲类防空地下室其上部建筑为钢筋砼结构,而人防顶板的板底高出室外地平面。

2、规范3.2.15条规定上部建筑为钢筋砼结构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不得高出室外地平面。

3-1、有的设计将扩散室活门设在密闭通道(防毒通道)内。

3-2、个别防空地下室设计,在防护单元内变形缝处,设置防护密闭门隔断。

3、规范3.2.8条规定,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应自成系统。

4-1、抗爆单元划分超过规定建筑面积。

4-2、上部建筑为十层以上,仍划分抗爆单元。

4-3上部无地面建筑或为多层建筑,人防层防护单元内也未划分抗爆单元。

4、3.2.6条规定,人员掩蔽工程抗爆单元建筑面积应≤500m2;规范3.2.6-2规定,上部建筑为十层及其以上的防空地下室,可不划分抗爆单元。

5、相邻防护单元之间未设战时连通口。

有的虽设一框二门的连通口,但框墙厚度不够,在变形缝处设置的连通口门前尺寸不够。

5、3.2.10条规定,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口。

一般情况,连通口处为一框两门(均为防护密闭门)。

框墙厚不小于500,连通口做法详07FJ02-P123。

通常用单扇防护密闭门即可。

规范3.2.11条规定,当防护单元之间设有变形缝时,连通口可按图3.2.11设置。

规范3.2.12条规定,在多层防空地下室中,上下楼层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应按图3.2.12设置,当连通口设在上层时,采用一框二门(防护密闭门),当连通口设在下层时,则只设一道防护密闭门。

6、有的设计将滤毒室与进风机室密闭墙设计为砌体墙。

有些设计图未明确标注密闭墙的定位,却在说明中强调“内墙均为砌体填充墙”。

6、规范3.2.13条规定,在染毒区与清洁区之间应设置整体浇筑的钢筋砼墙。

7、主体设计可参考标准图集设计示例:

7、主体设计示例:

(1)核6级二等人员掩蔽工程设计示例。

详07FJ01-P36、P37、P40、P41

(2)核6级物资库工程设计示例详07FJ01-P48、P49、P52、P53

104出入口

一:

主要出入口设置要求

1、多数工程设计战时主要出入口设在室内出入口

1、主要出入口设置要求规范3.3.1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

2、有的自定为乙类防护工程,按规范3.3.2-1条规定,不设室外出入口。

2、规范3.3.2-1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乙类工程可不设室外出入口,但乙类防护标准应有人防主管部门的批准,不可自行选定。

3、有的场地有条件设置室外出入口而盲目采用规范3.3.2-2规定不设室外出入口。

3、规范3.3.2-2条适用条件是:

因受条件限制(主要指地下室已占满红线时),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甲类防空地下室。

原则就是只要场地有条件,就不应按此条执行。

人防主管部门和设计人员对此需从严掌握。

4、有的还误将直通室外的室内出入口做为室外出入口。

4、规范术语2-1-24规定,通道的出地面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围以外的出入口为室外出入口。

5.常用室外出入口的设置可参标准图集设计示例:

5、常用室外出入口示例:

(1)独立式室外阶梯出入口,详07FJ01-P62。

(2)附壁式室外阶梯出入口,详07FJ01-P63。

(3)自行车坡道出入口,07FJ01-P65、P66。

(4)汽车坡道出入口,详07FJ01-P67。

(5)物资坡道运输口详07FJ01-P69。

(6)相邻防护单元合用一个室外出入口详07FJ01-P64。

(7)物资垂直运输口详07FJ01-P70。

二:

楼梯式主要出入口建筑构造:

主要出入口楼梯设计不规范

一、标准图集07FJ02所列楼梯式主要出入口标准图集可供设计选用,选用本图集应标明如下两部分内容:

1、所选楼梯示例图,列出楼梯出入口平、立、剖及做法。

其图示分三挡:

A、3000~4400层高楼梯式主要出入口,详07FJ02-P9。

B、4400以上层高楼梯式主要出入口,详07FJ02-P10.

2、所选楼梯式主要出入口选用表。

A、选用表的表达式TB(h6)-H-K-D

TB-板式楼梯,TB’-作为室外出入口的室内口板式楼梯,h6-核6级,H-楼层高度(3000~4400),超过4400,则需组合梯段。

K-开间尺寸(2600~4000),D-进深(5400~7500)。

B、根据不同层高可分别列出楼梯式主要出入口选用表-07FJ02-P12~P26,确定各部位尺寸。

二、楼梯式主要出入口选用图集应注意如下几点:

1、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结构。

2、楼梯高度H为3000~4400,若高度坡4400,则需组合梯段以达到所需高度。

3、梯段宽度为1100~1800。

4、踏步尺寸为260X170,楼梯梯段组合时应采用踏步高度相近的梯段。

5、楼梯式室外出入口应采取防雨水、防地表水倒灌的措施。

三:

核6级防倒塌棚架

1、防倒塌棚架选用标准图不到位。

规范3.3.4条规定,当室外出入口出地面段设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内,平时设有口部建筑时,应按防倒塌棚架设计,平时不宜设置口部建筑的,其通道出地面段上方可采用装配式防倒塌棚架临战时构筑。

一、钢筋砼防倒塌棚架的选用。

07FJ02标准图选用时,核6级防倒塌棚架(6PJ)应表达以下二个部分的内容:

1、根据防倒塌棚架顶部形式编号(Ⅰ型-女儿墙,Ⅱ型-斜挑沿,Ⅲ型-平挑沿),选择防倒塌棚架平、立、剖面图所在页次:

单跑楼梯室外出入口,详01FJ02-P29~P34.单跑楼梯附壁式室外出入口,详07FJ02-P35.双跑楼梯室外出入口,详07FJ02-P39~P46。

坡道式室外出入口,详07FJ02-P50~P57.

2、根据楼梯控制尺寸(K-开间尺寸、H-梁下净高、L-柱距)确定棚架编号:

6PJ-K-H-L,对不同形式的楼梯所在页次中找到相应防倒塌棚架选用表。

单跑楼梯室外出入口防倒塌棚架选用表详07FJ02-P36~P38;双跑楼梯室外出入口防倒塌棚架选用表详07FJ02-P47~P49;坡道式室外出入口防倒塌棚架选用表详07FJ02-P58。

2、装配式防倒塌棚架选型不合理,有的设计选用钢筋砼结构。

二、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的选用

1、05SFJ05适用于附壁式阶梯室外出入口、独立式单跑(双跑)楼梯室外出入口、坡道式汽车车道室外出入口及坡道式自行车车道室外出入口。

2、05SFJ05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型号选用表组成要互素:

抗力级别-核6级、梁跨、柱高及柱距。

3、防倒塌棚架型号选用表的选用:

附壁式阶梯室外出入口钢结构装配式防倒榻棚架选05SFJ05-P3

独立式单跑楼梯室外出入口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选05SFJ05-P4

独立式双跑楼梯室外出入口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选05SFJ05-P5

独立式汽车单车道室外出入口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选05SFJ05-P6、7

独立式自行车道出入口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选05SFJ05-P8

四:

出入口疏散宽度与门前尺寸

1、出入口人防门洞宽度不满足掩蔽人员疏散宽度要求。

1、规范3.3.8条规定,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百人不小于0.3m规定。

2、活门选型与掩蔽人数所需通风量不协调,有的设计所选活门额定通风量,不能满足掩蔽人员所需的清洁式通风量;有的工程所选活门型号过大,很不经济。

规范5.2.10规定,防爆波活门的选择,应根据工程抗力级别和清洁通风量等因素确定。

3、出入口楼梯梯段净宽与人防门洞宽不协调,如出入口楼梯梯段净宽仅为1.05m,而人防门洞宽设计为1.2m,直接影响战时人员疏散。

3、规范3.3.8条规定,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

4、内通道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选型不协调(洞口宽度不一致),影响人员疏散。

4、内通道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的门洞净宽应取一致。

5、共用出入口宽度不满足两个单元共用口处疏散要求。

如某工程地下一、二层防空地下室,其共用出入口参照防火疏散按其中一个单元疏散宽度设计,造成设计返工。

5、规范3.3.8条规定,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通道和楼梯净宽,应按两掩蔽入口通过总人数的每百人不小于0.3m计算确定。

规范说明解释了共用口的设计原则。

相邻防护单元合用一个室外出入口的做法详07FJ01-P64.

6、普遍存在人防门铰页方向尺寸不满足门扇开启要求。

6、规范3.3.7条规定:

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前通道净宽和净高应满足门扇的开启和安装要求。

7、层高小于2.4m,不满足人防门安装要求。

7、人防门门前最小尺寸要求,参07FJ03有关防护设备选用表。

8、楼梯梯段、平台及通道宽度不满足人防门开启要求。

8、规范3.3.7规定了保证人防门开启及安装的最小尺寸,门前楼梯梯段、平台或通道设计均应满足要求。

9、人防门开启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不一致。

9、人防,门的开启方向应便于人员疏散。

五:

人防门的设置位置

1、防护密闭门设在直通式坡道内,未采取拐弯或折转措施。

规范3.3.17-1规定,当防护密闭门设置在直通式坡道中时,应采取使防护密闭门不被常规武器爆炸破片直接命中的措施(弯曲或折转轴线)。

2、外通道侧向的防护密闭门直接设置在通道侧墙上,未嵌入通道墙内或在门洞侧设置保护门垛

2、规范3.3.17-2规定,当防护密闭门沿通道侧墙设置时,应嵌入墙内设置,使门扇的外表面不突出通道的内墙面。

当防护密闭门嵌入墙内有困难时,可采用设置保护门垛或保护门楣解决,其做法详07FJ01-76。

3、室外坡道口封堵影响人防门开启,有的设计,在平时出入口侧设有战时出入口,而防护密闭门的位置距平时出入口封堵位置太近,未留足封堵所需空间形成战时封堵后,人防门无法开关。

3、侧向防护密闭门与战时封堵口间应留足封堵厚度及人防门开启尺寸要求。

主要出入口平面示例可参考07FJ01-P38。

4、人防门开启方向错误-个别设计将防护密闭门向内开启。

4、规范3.3.6条规定,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

5、常见一些人防工程中,平时出入口处只设一道防护密闭门,既不标注战时封堵,更无其它措施。

5、规范3.3.6条规定,防空地下室出入口人防门的设置数量,应符合表3.3.6规定,对核6级二等人员掩蔽工程出入口要满足;防护密闭门+密闭(防毒)通道+密闭门。

6、有的平时出入口只标注战时封堵用一道防护密闭门封堵方式,但未标注防护密闭门型号。

6、用一道防护密闭门临战封堵,须标注相关封堵措施:

07FJ02-P113或P114,用一道防护密闭门与一道密闭门临战封堵,须标注07FJ02-P115相关措施。

六:

口部内、外通道设计

1、防毒通道面积太大,不满足换气次数要求

1、规范3.2.22-2规定,防毒通道的大小应满足滤毒通风条件下换气次数要求规范5.2.6条规定,二等人员掩蔽工程换气次数不少于40次。

2、战时通道尺寸不满足人防门开启和人员停留尺寸要求。

2、规范3.3.22-3规定,两道人防门均向外开时,在密闭门开启范围外,应设有人员停留区(人员停留区的大小,不应小于两个人站立的要求)。

3、单独设置的简易洗消间与清洁区之间未设密闭门。

3、规范3.3.24-2规定,单独设置的简易洗消间与清洁区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

4、外通道宽度不满足人防门开启宽度要求。

4、规范3.3.7条规定,人防门门前通道尺寸,应满足图3.3.7要求。

5、室外出入口设计,外通道防防顶盖段长度不满足防护要求。

5、规范3.3.10条、3.3.12条规定,室外出入口有防护顶盖段外通道长不得小于5m,对于楼梯式独立室外出入口,可从室外地面计算至防护密闭门洞口高1、2处的竖向距离,不得小于5m.

6、室外出入口出地面段设计中,室内外高差不满足防地表水倒灌高度要求。

6、规范3.3.1-4规定,室外出入口设计,应采取防雨、防地表水措施。

标准图集07FJ对防地表水倒灌均有明确要求。

七:

钢筋砼人防门的选用

1、常见一些设计漏标人防门型号

1、防护密闭门型号由三部分组成:

(1)洞口宽度与高度

(2)门扇设计压力值(3)门槛形式,即固定门槛与活门槛。

密闭门型号由门洞尺寸及门槛形式组成。

设计图上既要标明人防门型号,还应注明所在图集。

2、有的设计往往是人防门型号与洞口尺寸不一致,或者标错洞底标高

2、通常所有固定门槛单扇人防门洞高为2.0m,门槛高150,活门槛单扇人防门洞高2125(新图集为2150),洞底与建筑地面同高。

3、防护密闭门选型不区分其所在位置一律选用同一种设计压力之门。

3、核6级出入口处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值为0.15MPa,核6级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人防门以及防护单元不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值均取0.05MPa,应选不同型号的人防门。

4、人防门选型应到位。

4-1、常用防护密闭门应根据洞尺寸、门槛形式及设计压力值选用:

单扇固定门槛钢筋砼防护密闭门选07FJ03-P7~P9

单扇活门槛钢筋砼防护密闭门选07FJ03-P10~P12

双扇固定门槛钢筋砼防护密闭门07FJ03-P13~P15

双扇活门槛钢筋砼防护密闭门选07FJ03-P16~P18

4-2常用密闭门应根据尺寸、门槛形式选用:

单扇固定门槛钢筋砼密闭门选07FJ03-P19、P21

单扇活门槛钢筋苏维埃密闭门选07FJ03-P20、P21

双扇固定门槛钢筋砼密闭门选07FJ03-P22、P23

双扇活门槛钢筋砼密闭门选07FJ03-P24、P25

4-3悬板活门选07FJ03-P31

105平战功能转换

一、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

1、数个平时使用的出入口战时全部采用预制构件封堵,其数量超过规范规定要求。

1、规范3.7.5规定,对临战时采用预制构件封堵的平时出入口,其洞口净宽不宜大于7.00m,净高不宜大于3.00m,且在一个防护单元中,不宜超过2个。

2、不少防空地下室平战转换设计采用一道防护密闭门封堵措施,但未在相应位置标注所用防护密闭门型号。

2、规范3.7.1条规定,平战转换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步完成。

3、只标注“战时封堵未标具体封堵措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3、规范3.7.5条规定,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其战时采用的封堵措施,应满足战时的抗力密闭等防护要求(甲类还需满足防早期核辐射要求)。

4、采用预制构件封堵,在选用标准图时,未按封堵洞口尺寸大小选择相应封堵大样。

4、采用预制构件封堵时,当洞口净宽≥3000时,宜选07FJ02-P116、117、118、119、120;当洞口净宽≤3000时,宜选用07FJ02-P121、122.

5、未考虑封堵构件的支承条件,有的横向封堵构件,未留足构件支座宽,有的竖向封堵构件封堵面不在同一平面内。

5、封堵构件应预留构件支座≥120,封堵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并满足安装空间要求。

二、防护隔墙上的平时通行口

1、防护单元隔墙上开设的平时用车道口用预制构件封堵,其开洞总宽超过规定长度。

1、规范3.7.3条规定,对于用预制构件封堵的平时通行口,其洞口净宽之和不宜大于宜建防护单元隔墙总长度的1/2。

2、误将防护单元之间隔墙上的封堵措施,用在防护单元与普通地下室之间隔墙上。

2、防护单元之间隔墙上采用预制构件封堵的平时通行口,其封堵措施可选07FJ02-P125,此种封堵措施仅用于相邻防护单元之间隔墙上。

3、防护单元与普通地下室之间防护密闭隔墙上封堵口,只设一道防护密闭门。

3、防护单元与普通地下室之间防护密闭墙上用防护密闭门封堵庆选07FJ02-P113、P114或P115。

三、专供平时使用的通风口及穿孔

1、平时专用通风口未设防护竖井。

通风穿板孔超过规定数量。

1、规范3.7.7条规定,专供平进使用的进风口,排烟口的战时封堵措施,应满足战时的抗力、密闭等防护要求(甲类人防还应满足防早期核辐射要求)。

规范3.7.4条规定,在防空地下室顶板上开设的平时风管穿板孔。

在一个防护单元不宜超过二个。

2、通风口封堵大样选图不准确。

2、标准图规定,室内平时通风井封堵应选07FJ02-P126。

直接穿过人防顶板的通风孔战时封堵选07FJ02-P127.

3、不少设计将通风管道穿临空墙或防护单元与普通地下室之间防护墙,未加封堵措施或其战时封堵措施选用不妥。

3、平时风管穿临空墙,或防护单元与普通地下室之间隔墙时,07FJ02图集没有相应的封堵措施,设计时可参照高出地面的窗井封堵方式,选用07FJ02-P74大样③

两个防护单元之间平时用风管穿过防护隔墙时,战时封堵可参照07FJ02-P125封堵措施。

四、采光窗井平战转换

1、窗孔尺寸不符合要求。

(1)窗孔宽度偏大,上窗口偏高。

(2)窗井有关尺寸不符合标准规定。

1、规范3.7.8条规定,承受动荷载的墙面,其窗孔的宽度不宜大于墙面宽度的1/3,标准图集04FJ03规定上窗口距顶板底面距离≮200-250

预留覆土高度:

QDC型至顶板顶面,BGC型≮300(并满足防早期该辐射要求)

标准图集规定,窗洞尺寸为:

(1)、高出室外地面时,宽900-1500,高400-600

(2)、半埋式、全埋式时,高宽应为900-1500

(3)、窗井净宽1200-1500

2、采光窗井封堵措施不到位——选型不当,选图不完整。

2、窗井封堵应按标准图集选用大样图:

(1)高出室外地平面者(甲类工程不存在)

洞口封堵选04FJ03-P27-钢构件选04FG-P11

防护挡板选04FJ03-P28、29、30及04FG03-P12、13、14窗井,窗口配筋选04FG03-P10

(3)半埋式(BGC型)

窗井选04FJ03-37,盖板选04FJ03-P39及04FG03-P26窗井配筋选04FG03-P15、16、17

(4)全埋式(QDC型)

竖向挡板选04FJ03-P34、38及04FG03-P28

横向挡板选04FJ03-P35、38及04FG03-P28

平开挡板选及04FJ03-P36、42或43及04FG03-P29、30、31窗井,窗口配筋选04FG03-P20、21、22、24、25。

106风口及水电口

一、通风口

1、进排风口防倒塌、防堵塞措施不到位

1、规范3.4.1条规定,供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进风口,排风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以及防雨、防地表水等措施。

规范3.4.2条规定,位于倒塌范围以内的室外进风口,其下沿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小于1.00m。

规范3.4.5条规定,当室外确无单独设置进风口条件时,其进风口可结合室内出入口设置,但在防爆波活门外侧的上方楼板结构宜按防倒塌设计,或在防爆波活门的外侧采取防堵塞措施,可选04FJ03-P6。

2、通风竖井做法选标准图不到位。

2、独立式室外通风竖井构造宜选04FJ03-P16,04FG03-P4、P5

附壁式墙外通风竖井构造宜选04FJ03-P17、P18,04FG03-P6

附壁式墙内室外通风竖井构造宜选04FJ03-P19、P20,04FG03-P6。

以上选图均需说明待定尺寸“C”

3、滤毒室与进风机室隔墙未按密闭墙设置。

3、规范3.4.9规定,滤毒室应设在染毒区,进风机室应设在清洁区。

规范3.3.13规定,在染毒区与清洁区之间,应设置整体浇筑的钢筋砼密闭墙。

二、水口

1、主要出入口外通道未设洗消污水集水坑,进风口的竖井或通道内未设洗消污水集水坑。

1、规范3.4.10条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内,以及进风口的竖井或通道内应设置洗消污水集水坑。

2、简易洗消间,扩散室内等处洗消集水设施不明。

2、规范3.4.7条规定扩散室内应设地漏或集水坑。

规范6.4.5条规定,需冲洗的部位包括:

进风竖井,进风扩散室,滤毒室,密闭通道和战时主要出入口的简易洗消间,防毒通道及其外通道,并应在这些部位设置收集洗消废水的地漏,清扫口或集水坑。

3、污水集水坑容积不够。

3、规范3.4.10条规定,洗消污水集水坑,坑深不宜小于0.6m,容积不宜小于0.5m3

4、污水集水坑无建筑大样。

4、标准图集中,污水集水坑大样可选04FJ02-P48及04FG02-P129。

三、电口

1、防爆波电缆井位置不妥(电缆未直接进入保护区)

1、规范3.4.11条规定,防爆波电缆应设在防空地下室的适当位置(土中)其结构及井盖应满足相应的抗力要求。

2、防爆波电缆井构造选图不到位。

2、防爆波电缆井构造宜选04FJ02-P50并标明甲或乙型、04FG02-P130(甲型)或P131(乙型)。

四、消波系统

1、防爆波活门选型不妥(未按掩蔽人数计算)。

1、规范5.2.10条规定,所选用的防爆波活门的额定风量不得小于战时清洁式通风量,或者按附录F中表F03-2确定。

2、扩散室内部尺寸不符合最小尺寸要求。

2、扩散室内部空间的最小尺寸,可按附录A01确定,或附录F计算确定。

3、活门门前尺寸不满足要求。

3、活门门前尺寸可参照04FJ03-P8选用。

4、设在楼梯间的活门与梯段或平台位置不协调。

4、楼梯梯段或平台不得影响活门开启及安装,活门洞底距梯段或平台不小于500.

107:

辅助房间

一、厕所

1、厕所远离排风口设置

1、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