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538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docx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汇总

第二单元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一节 字音档案

 

●  菲菲有只灰黑杯,

●  辉辉有只黑灰杯,

●  菲菲喝水不用黑灰杯用灰黑杯,

●  辉辉喝水不用灰黑杯用黑灰杯。

●  菲菲辉辉爱卫生,

●  不乱用灰黑杯和黑灰杯。

 

喝水

半瓶油

● 小刘放学学打球,

●  球碰老牛半瓶油,

●  油掉地上瓶乒乓。

●  小刘取来半瓶油,

●  赔礼道歉又还油。

●  老牛不要油,

●  小刘硬还油,

●  老牛夸小刘,

●  小刘摇摇头。

●  弄不清老牛是让小刘还油,

●  还是老牛不让小刘还油。

司小四和史小世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

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

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

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古代注音的方法:

直音法

读若法

反切法

1、直音法:

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

一般格式:

×,音×。

例如:

《离骚》“偭规矩而改错。

”洪兴祖《补注》:

“偭音面。

《周礼》“拔茅茹。

”郑玄注:

“茅,音苗。

《尔雅·释言》“填,田。

《唐韵》“剑,检去声”

岑,音涔(?

苟,音(?

2、读若法:

用一个同音或近音字注音。

一般格式:

×,读若×。

或:

×,读如/读近/读似×。

《说文》“绺,…读若柳。

《吕氏春秋》“饬其辞令。

”高诱注:

“饬读如敕。

”《吕氏春秋》“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

”高诱注:

“渔,读如《论语》之语。

3、反切法:

 

反切规则:

上字取声,下字取韵

上定清浊,下定四声。

反切——练一练

普半切pǔbàn——pàn

(判)速多切sù duō——suō

(娑)七愿切qīyüàn——qüàn

(劝)火官切huǒguān——huān 

(欢)练一练胡笼切húlóng——hóng

(红)得按切déàn——dàn

(旦)之少切zhīshào——zhào

(照)丘倨切qiūjù——qù 

(去)

注音字母

●ㄅㄆㄇㄈ•______bpmf

●ㄉㄊㄋㄌ•______dtnl

●ㄍㄎㄏ_________gkh

●•ㄐㄑㄒ_________jqx

●•ㄓㄔㄕㄖ•_______zhchshr

●ㄗㄘㄙ________zcs

●ㄚㄛㄜ•_______aoe

●ㄧㄨㄩ•_______iu(撮口)u

●ㄝ•_________ie

●ㄞㄟㄠㄡ_______aieiaoou

●ㄢㄣㄤㄥ_______anenangeng

●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是我国法定的拼音方案。

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拼音和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一.用26个拉丁字母的式样和顺序;规定了名称(读音)。

●二.声母表:

用注音字母顺序,习惯上也用注音字母的名称。

●三.韵母表:

表中35个,说明中加4个;规定了省写和y、w、ü的使用。

●四.声调符号:

规定了式样和标调位置。

●五.隔音符号:

必要时在开口呼零声母音节前加

 音节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

要点:

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1.汉语的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有一个音素。

2.每个音节都有元音,少则一个(即韵腹),多则三个。

三个元音连续排列,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

3.有的音节没有辅音。

有辅音的音节里,辅音的位置比较固定,或者在音节开头,或者在音节末尾,没有两个辅音连续排列的形式。

4.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声母

要点:

什么是声母?

一个音节前面由辅音充当的部分。

普通话里有多少个声母?

22个,即21个辅音声母,一个零声母。

声母和辅音音位

●声母和辅音的关系:

普通话里大多数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不一定都可以做声母。

普通话的辅音有22个。

辅音[n]既可以声母又可做韵尾,辅音[N]只能做韵尾,其余20个只能做声母。

所以,普通话里做声母的辅音只有21个,做韵尾的辅音有2个。

●问题:

什么是零声母?

●普通话里,大部分音节都是有声母的,但也有一些音节在声母的位置上没有辅音的实体,这就是零声母音节,也就是元音开头的音节。

 声调

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要点:

声调的性质

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就叫做声调。

声调的作用

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它同声母、韵母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如“买”(mǎi)和“卖”(mài),“繁星”(fánxinɡ)和“反省”(fǎnxǐnɡ),“理解”(lǐjiě)和“历届”,“函件”(hánjiàn)和“罕见”(hǎnjiàn)等等,就都是靠声调来区别。

二、调类和普通话声调

要点:

什么是调类?

调类就是声调的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即调值)归纳出来的。

调值相同的归为一类。

普通话里有四种基本的调值,就有四个调类。

三、调值和普通话声调

要点:

什么是调值?

调值就是声调的高低升降和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五度标记法

三、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要点:

音节的拼写

1.原韵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自成音节时,i改成y,u改成w。

如“压”yɑ、“要”yɑo、“烟”yɑn、“雍”yonɡ及“窝”wo、“威”wei、“汪”wɑnɡ等。

2.原韵母只有一个元音的,自成音节时,i前加上y,u前加上w。

如“衣”yi、“音”yinɡ、“英”yinɡ及“乌”wu。

ü行韵母自成音节时,ü一律写成yu。

如“乐”yue、“冤”yuɑn、“晕”yun。

3.《汉语拼音方案》规定,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可以用隔音符号(’)隔开。

例如“西安”写成xi’ɑn,“方案”写成fɑnɡ’ɑn,否则,上面两例就可能理解为“线”和“反感”。

4.《汉语拼音方案》规定,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写的时候,写作ju、qu、xu,ü上两点省略。

轻声与儿化

●轻声:

连续发音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的现象.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与非轻声区别意义

●儿化:

音节末尾加一个卷舌的动作使音节因儿化而产生音变

●在原韵母后加一个r表示儿化(除e、er)

●例如:

花儿——huar

●鸟儿——niaor

●小猫儿————Xiaomaor

儿化的作用

1.确定词性

2.区别词义

3.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第二节

耳听为虚

练习:

广告人的“情书”

●亲爱的:

●当衣衣难舍的深情化为天尝地酒的思念,我只想咳不容缓地低问一声:

是否鳖来无恙?

年轻的心渴望着一明惊人,渴望着像钙世无双的一戴天娇那样,创建喝喝有名的丰功伟液,于是有痔无恐、易燃决燃地投笔从绒,去做前城无量的美梦。

●当布布为营、志在壁得的雄心在红尘俗世中被一次次摔打历练,方明白酒负盛名的背后其实是颗苍老疲倦的心,而拥有一份贤漆良木般的温暖才能令远行的航船

●有被无患,即使风浪滔天也能豪情万丈、骑乐无穷地奋斗。

●真正的爱是说不清楚的,能说清楚的就不叫爱。

酒酒归一,所有默默无蚊的眼神都异曲同工,全部遮遮掩掩的心跳都无所不用其机,都是为了鸡不可失地说出那句古老美丽的低语:

我爱你。

●是的,我爱你。

我不知道爱你什么,只知道我爱你这个人,爱属于你的无鞋可及的优点和所有盒情盒理的缺点。

爱你,是因为你与众不铜;爱你,是因为你别具

●一革;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有点好有点坏有点痴的你,股往金来独一无二的你。

爱你无胃不治的关怀,也爱你百衣百顺的依赖;爱听你随心所浴的谈笑,也爱伴你默默无炎的沉思……

●是的,天下事不能食全食美、净如人意,我不再梦想令人洗出望外的衣见倾心,在穿流不息的汹涌人潮中,拥有一份令朋友首屈一纸有口皆杯、令我终身无汗饮以为荣的爱,我已别无锁求。

●爱你的广告人

什么是同音字?

什么是同音词?

●“江、浆、姜、僵、疆”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同音字:

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同音词:

汉语词汇里,语音形式相同,而语义内容不同的一组词,是同音异义关系词。

人们通常称为同音词。

也就是说,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同音词的类型

●一、同音同形

●例如:

抄袭1:

把别人的作品和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成果

●抄袭2:

军队绕道袭击敌人

●大家1:

著名专家学者

●大家2:

指一定范围内所有人

●二、同音异形

●例如;部分异形:

简洁—简捷精致—精制无谓—无畏—无味

●全部异形:

利益—立意坚固—兼顾设置—摄制深渊—伸冤

●三、同音字产生的原因:

普通话中共有1200多个有效音节(算上不同声调的区别)。

但汉语里的字却要比这个数量多的多。

如果按1万个汉字计算,那么每个音节平均也要负载8.3个汉字。

所以同音现象无法避免

注意事项

1、所谓声音相同是指声韵调和轻重音都完全相同;所以哪怕仅有轻重音不同,也不是同音词。

2、同音字不全是同音词,因为有好些的同音字不能独用,不能称这为词,

辨别同音字

●同音的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旁来判定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比如“驱”“岖”“躯”都读qū

●对于常用的同音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

同音字和同音词

笑话

不许叫爹

股市连涨数日,某日股市大跌,大家很不愉快。

张三下午收盘后也郁闷,回到了家,碰巧儿子放学回家,推门叫了声“爹”,张三勃然大怒,“不能叫跌(爹),要叫加涨(家长)”。

晚上吃饭,张三的兄弟张四来串门,进门后叫了声“哥”,张三这下拉长了脸,“不能叫割(哥)”,要叫汹涨(兄长)”。

同音的作用

●1、同音词可以用来构成同音双关的修辞方式,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

人家打下了一架飞机,他倒打了两架飞鸡,正在锅里炖着呢。

(魏巍《东方》)

●2、好些歇后语也是利用同音条件来表达双关意义的。

如: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同音歧义(误用)就是口头表达时可能造成意义的混淆,妨碍人们顺利地进行交际。

●①今天youlun不准进港。

●[油轮、邮轮、游轮]

●②机场——鸡场一对对男女——一队队男女

●五箱豆腐干——五香豆腐干

同音词妙用

●布置房间:

除尘—除陈,福字倒贴—福到

●春联:

同音双关,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结婚;枣子花生桂圆瓜子;荔枝—大吉大利;柿饼—事事如意。

●处理意外事故:

碎碎平安

●忌讳话:

喜庆祥和日子不许说,四煤钟

语言表达中妙用同音用于歇后语

(1)沙石打青石——石打石()

(2)山上打钟——有鸣()声

●(3)老虎拉车——谁赶()

●(4)公鸡坏了嗓子——不啼()了

●(5)卖布不备尺——存心不量()

●(6)狐狸吵架——一派狐()言

●(7)外甥打灯笼---照舅()

●(8)喝酒不拿酒盅---壶()来

●(9)和尚的住处---庙(妙)

用于诗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合情合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朗朗上口)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对仗工整,白—青)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帝斜

●(对仗工整,珠---白)

用于对联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中酸。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画上荷花和和尚;书临汉帖翰林书(回文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美化规划玫瑰花,春香秋香。

●(蒲—葡桃—萄梅—玫桂—瑰蒲草是草本,桃树木本;梅花春开,桂花秋香谐音巧妙不漏斧凿之痕)

●同音词和多义词

同音词和多义词是有区别的。

同音词是音同义不同的词,

多义词则是具有几个相互联系的意义的词。

多义词是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同音词是同一语音形式有几个意义,几个意义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写法相同,读音相同的词,只要意义之间有联系,就是多义词,如果意义之间已经看不出什么联系,那就是同音词。

在词典里,多义词往往是一个栏目里列出的几个义项,而同音词,往往都需要单独列出.

史 海 回 眸

●杰拉尔德·R·福特(1913年出生)是美国第38任总统.他說话喜欢用双关语.有一次,他回答记者提問时說:

“我是一辆福特,不是林肯.”众所周知,林肯既是美国很伟大的总统,又是一种最高级的名牌小汽车;福特则是当时普通、廉价而大众化的汽车.福特說這句话,一是表示谦虚,一是为了标榜自己是______。

  

借我一双慧眼

●颁布公布

●如~新宪法食堂的帐目每月~一次。

●不只  不止

●窜改  篡改

●遏止  遏制

●反应  反映

●各别  个别

●终止中止

借我一双慧眼(答案)

●颁布:

公布;~法令;~奖惩条例。

●公布:

(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公布于众;公布账目)

●不止:

①继续不停。

(血流不止)

●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她不止六十岁)

●不只:

不但,不仅。

(不只生产发展,生活也提高了)

借我一双慧眼(答案)

●窜改:

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遏制:

制止、控制。

(~不住的激情)

●遏止:

阻止。

(洪流滚滚,不可~)

●终止:

结束,停止。

(活动~)

●中止:

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

(~比赛)

考考你?

时髦(湿毛)

●耗子掉水缸——

●耗子啃皮球——

●豁牙子拜师傅——

●叫花子过烟瘾——

●外婆死了儿子--------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

●钟馗嫁妹------------

●皮皇帝的妈妈--------

客气

无耻之徒(齿)

讨厌(烟)

无救(舅)

正合适(郑何氏)

鬼混(鬼婚)

皮太后(皮太厚)

小试身手

●下面是同音字趣味对联,找出其中的同音字

●1、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鹤渴抢浆命仆响枪惊渴鹤。

●2、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酒不留零

●3、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判断下面词语中划线

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1、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

●2、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

●3、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陷隘

●4、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

第三节迷幻陷阱

——“误读”与“异读”

●“误读”和“异读”现象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比较常见。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深度不够,对一些比较容易混淆读音的字难以区别。

你知道下句对联吗?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模样;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Chīmèiwǎngliǎng

“误读”——不是这种读法

●大驾光临_______大骂光临

●小心地滑________小心地(de)滑

●不要内讧————不要内讧(工)

●二、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事例中的“误读”现象呢?

(1)“形声字”造成的误读。

“读字读半边”的现象。

●如:

瞻(zhān)澹(dàn)蟾(chán)赡(shàn)

(2)多音字造成的误读。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

留学生约翰和它的中国朋友在饭店用餐,约翰满是疑惑地问它的朋友,为什么饭店的厕所里总是树立着这样的一块牌子——“小心地(de)滑呢?

(3)读半边音造成误读

●如:

出类拔萃草菅人命羽扇纶巾

●(cuì)(jiān)(guān)

●戎马生涯扭转乾坤刚愎自用

●(róng)(qián)(bì)

●天崩地坼苦心孤诣喟然长叹

●(chè)(yì)(kùi)

●(4)方言造成的误读。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战士路过河边,看见一个妇女在哭,问她原因,那个妇女说她的“孩子”掉到河里了,战士一听,二话不说,纵身跳进水中,可是,他打捞半天,“孩子”没有找到,只找到一只鞋子,当他失望地回到岸边的时候,却听见那妇女欣喜地说“这就是我的‘孩子’。

”原来,当地人“鞋子”和“孩子”均读作“háizi”。

(5)不知成语里的固定读音

●如:

北门锁钥虚与委蛇力能扛鼎

●(yuè)(yí)(gāng)

●冠冕堂皇参差不齐拾级而上

●(guān)(cēn)(cī)(shè)

●受人差遣丢三落四家给人足

●(chāi)(là)(jǐ)

强调方法,出具“处方”

●勤查字典。

对于读不清楚的字,要立即查字典和相关工具书,规范读音。

●注重点滴的积累。

可以用一些小本子将自己误读过的字词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本“迷你小字典”。

对“症”下“药”:

(1)、给下列词语注音:

yǐnǐ

风光旖旎

怙恶不悛

锲而不舍

脍炙人口

shēnshēn

莘莘学子

未雨绸缪

畏葸不前

以己度人

异读——选择正确的读法

读出下列词的音

●可汗

●龟兹

●单于

●炮烙

●吐蕃

qiūcí

chányú

páoluò

tǔbō

“异读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自读课文)

(1)、由于文(书面语)白(口头语)之间的差异造成异读。

(2)、方言造成的异读。

●(3)、由于误读造成的。

想一想

kēng/qiān

●铿/悭

●砾/铄

●葺/茸

●晤/龉

●蜃/赈

●溺/搦

戎/戌

戍/戊

伛/妪

踯/掷

曲;弯:

~偻

挑战

形近字小档案

ài/shì

●隘/谥

●稗/婢

●迸/骈

●嗔/缜

●笞/殆

●绸/倜

●戈/弋

绌/咄/拙

啜/辍/缀

萃/猝/瘁

玷/拈/砧

诩/翌/翊

改错字

●拌脚石

●编篆

●不径而走

●布署

●惨绝人圜

●插科打浑

垂拱而制

唇枪舌箭

大声急呼

惦量

凋蔽

痉孪

鸠占雀巢

好高鹜远

决无仅有

老态龙肿

冷寞

●繁冗拖杳

●纷至踏来

●蜂涌而上

●功亏一匮

●国藉

●鸠占雀巢

●娇生贯养

凭添

迫不急待

气冲宵汉

气慨

恰如其份

冒天下之大不违

●淋漓尽至

●伶牙利齿

●貌和神离

●明察秋豪

●名列前矛

●蘖根祸种

●偏辟

通谍

脱颍而出

委屈求全

无计于事

五彩斑烂

亵黩

●人情事故

●融汇贯通

●手屈一指

●戌边

●随声附和

●贪脏枉法

●叹为观之

●兴高彩烈

●眼花撩乱

●一愁莫展

●针贬时弊

●直接了当

●装祯

第四课声情并茂

______押韵与平仄

唐诗发展概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

●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韩柳”、孟郊、贾岛、刘禹锡、李贺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童谣: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儿歌:

● 我家的小院

●一头牛两匹马,

●五头肥猪六只鸭;

●千棵桃树万朵花,

●我家小院一幅画。

●即便是简单的童谣也是非常注意押韵的,因为押韵使儿歌朗朗上口,节奏感更强,更富有跳跃性,更容易记忆和诵读

押韵

要点:

什么是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脚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压韵)。

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同

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

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同一个韵。

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书湖阴先生壁

_____[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意:

绝句一般第三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2、4句一定要押,押平声韵; 

送魏大将军

______(唐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将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诗中“戎”“雄”“中”“功”同韵且均为平声字,全诗偶数句入韵。

●注意:

第1句可押可不押,若不押则限用仄声字;第2、4、6、8句一定要押,平声韵;其它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

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

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

●作用:

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注意: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仄与对仗

●平声用“—”表示。

仄声用“|”表示。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关于平仄的规律

●一、平仄声古代和现代是不同的

●二、平仄在句内须交替相间

●例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四、“1、3、5不论,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