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356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牙周试题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多根牙的某个根牙周组织破坏严重,其余牙根较好

B.上颌磨牙一颊根发生纵折

C.磨牙的一个根严重根尖病,根管不通

D.多根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尖1/3

E.多根牙一个根牙周破坏严重,合并根分叉病变Ⅲ度

截根术适应证

1.多根牙的某一个或两个根(上颌磨牙)的牙周组织严重破坏,且有Ⅲ度或Ⅳ度根分叉病变,而其余牙根病情较轻,牙齿松动不明显者。

2.磨牙的一根发生纵折或横折,而其他根完好者。

3.磨牙的一个根有严重的根尖周病变,根管不同或器械折断不能取出,影响根尖病变的治愈者。

4.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有一根明显受累,患牙可以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

5、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效果最好的是

A.Ⅱ度根分叉病变

B.Ⅲ度根分叉病变

C.一壁骨下袋

D.二壁骨下袋

E.三壁骨下袋

E

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GTR)

垂直骨吸收形成的骨下袋为GTR的适应症,其中三壁骨袋和窄而深的二壁骨袋,牙周膜细胞来源丰富、且易于提供牙周膜细胞的生长空间,因此效果最好,是较好的适应症。

对于二壁骨袋要求的是窄而深的,因此选择三壁骨下袋。

6、以下哪项不是切除性骨手术的适应证

A.牙槽骨嵴园钝、肥厚

B.一壁骨下袋

C.二壁骨下袋

D.三壁骨下袋

E.邻面骨凹坑状吸收

切除性骨手术的适应证:

1)浅的一壁骨袋或宽而浅的二壁骨袋难以有新骨修复者。

2)邻面骨凹坑状吸收,骨再生的可能性较小,可切除较薄而低的一侧骨壁,形成斜坡状,或将颊、舌两侧的骨壁均除去,以消除凹坑状外形。

3)牙槽骨嵴圆钝肥厚或突出呈壁架状,需修整成形。

因正常的骨生理外形应在嵴顶处较薄,呈移行状态,牙根间的骨面有纵向凹陷。

4)向邻近缺牙区倾斜的牙齿,常在缺牙侧形成窄而深的骨下袋,如无条件通过正畸方法将倾斜牙竖直,可通过手术方法,将骨修整成逐渐移行的长斜面,以便消除牙周袋。

5)正常的外形应是邻间骨嵴较高,而颊舌面的骨嵴较低,且相邻牙齿的骨嵴顶高度较一致。

若骨边缘线高低不齐或邻面骨低下颊、舌面而使骨缘线呈反波浪形者,则需加以修整成形,必要时可切除少量支持骨。

6)根分叉病变为Ⅱ度的附着龈宽度较窄,或根分叉病变为Ⅲ度时,再生性治疗难以成功,需采用根向复位瓣术,暴露分叉区,并修整分叉Ⅸ的根间骨缘,形成薄而有根间纵凹的外形,在牙龈附着后可形成良好的外形,从而利于菌斑控制和良好口腔卫生的维护。

7、翻瓣术后可探测牙周袋的时间

A.4周以后

B.6周以后

C.8周以后

D.3个月以后

E.半年以后

牙龈翻瓣术

适应症:

(1)牙周袋较深,达到或超过膜龈联合,不宜进行牙龈切除术。

(2)牙周袋内病变组织范围较大,牙周袋形态曲折复杂,不能用龈下刮治术或袋内壁刮治术消除牙周袋者。

(3)多数骨下袋,牙槽骨形态不良,需要进行牙槽骨修整或植骨者。

(4)牙周牙髓联合性损害,需要进行断根术、半切术或根尖刮治术者。

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麻醉。

(2)切口设计:

①梯形瓣切口:

多用于前牙区;

②角形瓣切口;

③弧形切口。

(3)翻瓣。

(4)清创术区,修整牙槽骨,修整粘膜瓣。

(5)再次清创,形成新鲜血凝块。

复位缝合,并上塞治剂。

注意事项:

(1)术后护理、用药同龈切术。

(2)复查时间:

①术后5-7天复诊,拆线,换塞治剂。

②7-10天后再换塞治剂,直至伤口愈合。

③术后1-3个月不可探测牙周袋。

(3)术后并发症处理:

对症治疗。

8、翻瓣术手术纵形切口应位于

A.龈乳头中央

B.颊面中央

C.舌腭侧中央

D.颊面轴角处

E.以上均可

纵行切口也称垂直切口,是为了减小组织张力、更好地暴露术区。

纵切口的位置应在术区近、远中侧比较健康的牙龈组织上,位于牙的颊面轴角处,一般将龈乳头包括在龈瓣内,以利于术后缝合。

切忌在龈乳头中央、或颊面中央处作纵切口,以防止影响愈合,也尽量避免在舌腭侧作纵切口,因可能会伤及血管、神经,出血多、或影响愈合。

9、以下哪项不是牙周塞治剂的作用

A.保护伤口

B.止血

C.止痛

D.防止感染

E.避免手术牙咀嚼食物

牙周塞治:

牙周塞治剂是用于牙周手术后的特殊敷料,在牙周手术后将其覆盖在术区表面,可以保护创面,还可起到压迫止血、止痛和固定龈瓣的作用。

塞治剂包括含丁香油的塞治剂和不含丁香油的塞治剂。

含丁香油的塞治剂为粉、液两种成分调和后使用。

粉剂成分包括氧化锌和松香,液体成分包括丁香油和麝香草酚。

不含丁香油的塞治剂已有商品化产品,操作方便,对牙龈组织无刺激,固化后柔韧适度,患者感觉舒适。

放置塞治剂后成立即牵拉唇、颊进行整塑,并除去多余的、妨碍咬合的塞治剂。

注意勿将塞治剂挤入龈瓣下方而影响伤口愈合。

10、以下不是牙周手术适应证的是

A.基础治疗不能彻底清除根面刺激物

B.牙槽骨吸收外形不规则

C.后牙根分叉病变Ⅲ度

D.附着龈过窄

E.刮治后牙周袋深3mm

牙周手术:

基础治疗后6~8周时,应复查疗效,若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且探诊仍有出血,或有些部位的牙石难以彻底清除,则可视情况决定再次刮治或需进行牙周手术。

手术可在直视下彻底刮除根面或根分叉处的牙石及不健康的肉芽组织,还可修整牙龈和牙槽骨的外形、植骨,或截除病情严重的患根等,通过手术改正牙周软硬组织的外形,形成一种有利于患者控制菌斑的生理外形。

也可通过牙周组织引导性再生手术能使病变区牙根面形成新的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正常附着。

【该题针对“第六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1、牙面清洁后到新的牙菌斑成熟。

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大约的时间

A.2小时

B.12小时

C.9小时

D.2天

E.12天

B

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

早期菌斑增长较快,成熟时则较慢。

12、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超过几毫米时需做翻瓣刮治术

A.3mm

B.4mm

C.5mm

D.6mm

E.2mm

13、以下可以消除牙周袋的手术是

A.根向复位翻瓣术

B.游离龈移植术

C.牙龈成形术

D.侧向复位翻瓣术

E.系带成形术

A

根向复位翻瓣术,在龈缘处作内斜切口,尽可能保留角化龈,必须做双侧垂直切口.翻起全厚瓣,刮治、清创后,将龈瓣向根方推移,复位在刚刚覆盖牙槽嵴顶的水平,选用悬吊缝合,加以缝合同定。

可增宽附着龈,并能避免牙槽嵴的吸收。

适用于牙周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界者,以及因根分叉病变需暴露根分叉而角化龈过窄者。

【该题针对“第四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4、与侵袭性牙周炎关系最密切的致病菌是

A.牙龈卟啉单胞菌

B.伴放线放线杆菌

C.中间普氏菌

D.具核梭杆菌

E.变形链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部位最主要的优势菌。

15、用匙形刮治器刮除龈下牙石时,工作面与牙面之间的角度应为

A.120°

B.110°

C.90°

D.80°

E.30°

刮治器在进入牙周袋,到达工作区域时的角度为0°

,在工作时候,需要与牙面之间成一定角度才能发挥功能,进行刮治,此时工作面与牙面之间的角度应为80°

16、用3%过氧化氢做牙周袋内冲洗的作用是

A.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B.改变牙周袋内厌氧环境

C.作用时间长杀菌效率高

D.迅速吸附于细菌表面而发挥杀菌作用

E.使胞质沉淀而杀菌

用3%过氧化氢做牙周袋内冲洗的作用是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改变牙周袋内厌氧环境。

17、氯己定含漱剂作为牙周病局部用药的浓度范围

A.0.11%~0.1%

B.0.12%~0.2%

C.0.1%~1.0%

D.0.1%~0.2%

E.1%~1.5%

目前临床上用的是0.12%-0.2%的氯己定含漱液。

18、对牙周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牙周炎呈缓慢、渐进性破坏

B.所有人的牙周破坏速度是一样的

C.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与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永远一致

D.牙周炎病变呈现静止期和活动期交替出现

E.牙周炎发病过程中只有破坏没有修复

牙周炎病变呈现静止期和活动期交替出现。

牙周炎是慢性炎症病损,不断发生着修复过程,而不是渐进性。

19、成人慢性牙周炎病变最主要的优势菌为

A.伴放线放线杆菌

B.黏放线菌

C.牙龈卟啉单胞菌

D.奋森螺旋体

E.内氏放线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优势菌;

慢性牙周炎的优势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

20、用作牙周冲洗液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

A.0.5%

B.1.0%

C.1.5%

D.2.0%

E.3%

1%可以含漱,3%冲洗,30%牙齿漂白。

21、超声波洁牙机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放稳支点

B.握笔式握持器械需稳而轻

C.将工作头放在牙面上,紧密接触,以利于去除牙石

D.工作头与牙面平行或<

15°

E.以工作头的前端部分接触牙石的下方来回移动

超声洁牙机的工作端要与牙石相接处,不能直接接触牙面,会在釉质表面造成划痕。

超声波洁治时以握笔式将工作头的前端部分轻轻以与牙面平行或<15°

角接触牙石的下方来回移动,利用超声振动击碎并振落牙石是正确的。

80°

的是对手动龈下刮治器。

22、龈下刮治术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以改良握笔式握持器械

B.支点稳妥

C.匙形器放入牙周袋时使工作端平面与牙根面平行

D.匙形器探到牙石根方后,与牙面形成80°

角进行刮治

E.匙形器放入牙周袋时使工作端平面与牙根面成80°

匙形器放入牙周袋时应使工作端平面与牙根面平行,到达袋底后,与根面间逐渐成45°

角,以探查根面牙石,探到牙石根方后,与牙面形成80°

角进行刮治,操作完成后仍回到与根面平行的位置,取出器械。

23、龈下刮治器刮除牙石时,工作端与牙面之间的角度是

A.105°

B.<

45°

E.70°

刮治器的工作面呈0°

角进入袋底,即刮治器工作端进入牙周袋时工作面与根面平行,轻轻放入袋底处牙石的基底部。

刮治时要改变刮治器的工作面与牙面的角度至45°

~90°

角之间,以70°

~80°

角为最佳,形成适当的“切割”位置,并以此角度进行刮治。

24、龈上洁治术中,下列哪项操作不必做

A.改良握笔法握持器械

B.放稳支点

C.仔细探查牙石的位置

D.刀刃与牙面成80°

角左右

E.以腕部发力刮除牙石

龈上洁治术的概念:

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

而龈上牙石是指沉积在临床牙冠,直接可看到的牙石。

所以做龈上洁治时仔细探查牙石的操作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可以肉眼看清楚牙石的位置及量。

而其他四个选项均是洁治时的规范操作,以改良握笔式握持器械,一般以洁治牙附近的牙为支点,工作头刃口置于牙石的根方,刀刃与牙面成80度角左右,放稳支点,使用腕部发力,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将牙石整块刮除,又不伤及邻近软组织。

25、氯己定含漱液,不正确的一项

A.广谱抗菌剂

B.长期含漱使牙面、舌背表面着色

C.易使细菌产生耐药菌株

D.每日含漱2次,每次1分钟

E.有苦味,并使味觉短时改变

氯己定含漱液,不正确的一项是C易使细菌产生耐药菌株。

氯己定含漱液毒性很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长期使用较安全。

氯己定含漱液长期使用可使牙面、舌背表面着色;

以及有苦味,并使味觉短时改变;

宜饭后、睡前含漱。

6、患者,女性,20岁。

诉咀嚼无力两年余。

口腔检查:

下颌第一恒磨牙近远中牙周袋约8mm深,牙齿松动Ⅱ度。

口腔卫生尚佳,下前牙牙石(+),松动Ⅱ度,拟诊

A.侵袭性牙周炎

B.慢性龈缘炎

C.慢性牙周炎

D.复合性牙周炎

E.以上均不对

答案为A.侵袭性牙周炎。

原因:

1.女性,20岁2.口腔卫生尚佳3.下颌第一恒磨牙近远中牙周袋约8mm深4.诉咀嚼无力两年余。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特点有以下方面:

  

(1)年龄与性别:

发病可始于青春期前后,因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就诊时常已20岁左右。

女性多于男性,但也有人报道性别无差异。

  

(2)口腔卫生情况:

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

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龈表面的炎症轻微,但却已有深牙周袋。

  (3)好发牙位: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特征是“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个恒牙,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

其他患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不超过两个”。

简言之,典型的患牙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多为左右对称。

但早期的患者不一定波及所有的切牙和第一磨牙。

  (4)X线片所见第一磨牙的邻面有垂直型骨吸收,若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则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

7.掌跖角化一牙周破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除了

A.皮损及牙周病变常在4岁前共同出现

B.患儿智力及身体发育异常

C.乳牙萌出后即有深牙周袋

D.恒牙萌出后按序发生牙周破坏

E.手掌、足底、膝部及肘部局限性的过度角化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其特点是手掌和脚掌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皲裂和脱屑,牙周组织严重破坏。

本病较罕见

临床表现

1.皮损及牙周病变常在4岁前共同出现,有人报道可早在出生后11个月发生。

皮损包括手掌、足底、膝部及肘部局限性的过度角化及鳞屑、皲裂,有多汗和臭汗。

约有1/4患者易有身体其他处感染。

患儿智力及身体发育正常。

2.牙周病损在乳牙萌出不久即可发生,有深牙周袋,炎症严重,溢脓、口臭,牙槽骨迅速吸收,约在5~6岁时乳牙即相继脱落,创口愈合正常。

待恒牙萌出后又按萌出的顺序相继发生牙周破坏,常在10多岁时即自行脱落或拔除。

有的患者第三磨牙也会在萌出后数年内脱落,有人则报道第三磨牙不受侵犯。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4、有关全身疾病与牙周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细胞数目或功能缺陷与牙周炎有关

B.白血病患者可先于本病被诊断前到口腔科就诊

C.侵袭性牙周炎常有家族史

D.糖尿病型牙周炎与菌斑有关

E.全身疾病可引起牙周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