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6390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x

马克思考试答案

1.如何看待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新民主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回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讨论任何问题,必须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离开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抽象地谈论问题,无法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二是形而上学地看待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任何矛盾的运动都是“破”与“立”的统一。

无论革命还是现代化,都既有“破”又有“立”。

简单地把革命界定为“破坏”,把现代化界定为“建设”,是片面的。

谈论近代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只有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出发,辩证地看待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察近代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革命是中国现代化整个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和必要准备。

第一,只有通过革命才能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为现代化提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民族独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一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谈论现代化,只不过是梦呓。

只有通过革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处境,取得民族独立,才能谈得上现代化建设。

第二,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为现代化提供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由零星的、被动的现代化到全面的、主动的现代化的转变。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

这种类型的现代化在启动和推进的过程中,中央政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中国自从被帝国主义抛入现代化的旋涡后,一直处于被动现代化的境地。

中国近代历史反复证明,在后发现代化国家,没有人民政权作为主导力量,民间现代化运动只能是枝枝节节、零零星星的现代化;政权不掌握在人民手里,现代化无法由被动转为主动。

因此,只有通过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为现代化提供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从现代化的视角看,近代中国中央政权的更迭,实际上是在寻找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解决了现代化的领导核心问题,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被动状态,翻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总之,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特殊国情,迫使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选择革命先行的方式。

马克思说: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在近代中国,革命正是充当了为现代化排除障碍、矫正方向的“火车头”角色。

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2.如何评价“中国模式”?

(与苏联模式和西方国家的模式有何不同)

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

  中国模式是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转型而形成的,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经济方面:

所有制结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不再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绝对地对立起来;分配原则,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全社会共同富裕;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政治方面:

国体,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直接标志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职能;政体,是实行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战略,坚持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障人权,发展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文化方面:

意识形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多元兼容并存;思想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又要关心和照顾个人利益,使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权力干预学术,禁止另一种风格和学派;文化战略,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所创造的主流文化为主体,纵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横向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对话,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对外关系方面: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和核心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模式的定位

  一是现代社会主义模式,即为适应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新变化,从传统社会主义转轨而来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因而具有典型性。

二是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的成功模式。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革命,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9.8%,居世界第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78年的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24.95万亿人民币。

在这个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和扩大,中国已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模式。

但是,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时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是在世界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模式。

当今世界有200个国家左右,如果分类,按社会性质有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按发展程度可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就模式来说,比较成功的是少数,如二战后的德国模式、日本模式、瑞典模式、美国模式等。

在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中,有的单一不够全面,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较短,有的经不起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

中国模式在这几方面都有很大超越和突破,创造了世界奇迹。

正如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国际问题学者何汉理所说:

“二战后崛起的大国包括苏联和日本,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是单一强国,苏联是一个军事强国,而日本只是在经济上称雄。

但中国不仅仅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突飞猛进,而且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也大大增强。

”“中国以一种过去许多年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崛起为一个全方位的大国”。

中国模式的比较优势,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的共识。

但是,也不能把它看得尽善尽美,中国模式还未定型,有待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完善。

  中国模式的当代价值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模式在当今世界具有很高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本国增强了走自己道路的信心。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探索,虽然付出很大代价,但独立探索精神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加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探索和开辟新道路,经济快速发展。

靠这两条,中国安然渡过了上个世纪末苏东剧变所造成的社会主义危机。

此后20年,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

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罗奇说:

“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运转良好,证明其发展模式是有效的。

  二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致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15个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5个。

中国当时在那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中,顶住压力和逆流,力挽狂澜。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语言向世人宣告: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

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

谁也压不垮我们。

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中国在这场社会主义危机中起了顶梁柱的作用,稳住了自己的阵脚,同时也就稳住了其他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脚。

此后20年,中国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反而大发展,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和希望所在。

俄罗斯学者阿·雅可夫列夫说:

“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在目前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三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一种挑战。

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的卫道士们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宣告社会主义“历史终结”。

但事实并非如此,苏东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社会主义的死亡和终结。

曾几何时,正在西方一些人士紧锣密鼓宣扬“华盛顿共识”、美国模式的时候,发生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而中国在这场危机中,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由于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济年增长率仍在8%以上,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

在许多人看来,美国模式已衰落,中国模式正在兴起。

  四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借鉴。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在二战后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斗争从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获得解放成为独立国家的。

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

近一个时期,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更加扩大,致使这些国家急需寻找一种好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许多发展中国家表示,中国模式给世界带来启迪。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

“中国不拒绝一切先进的东西,而是把西方和他国成功的经验融合到自己的模式,这使得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的吸引之处。

”俄罗斯科学院著名学者亚历山大·萨利茨基说:

“中国模式、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继续博采众长。

该模式在于他国的合作中逐步完善,它顺应时代所需、效率极高。

”美国哲学家齐姆斯基2010年8月13日在北京大学的讲演中,充分肯定中国模式,他说: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成绩显著,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成功的发展模式,在经济上、社会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模式实现了纵向突破和横向超越。

邓小平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不仅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一是为第三世界国家走出了一条路,一是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是必由之路,这就是中国模式的当代价值。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与基本国情联系)。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在经济的各个领域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但现在我国的经济与几十年前比已大有改善,但因人口众多、东西部发展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平均的生活水平确实不高。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等到生产力大力解放、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才有望实现。

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谈谈你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关键在于城乡二元体制问题)。

第一点:

对统筹城乡发展实质的认识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

为什么作这样的理解呢?

第一,城乡关系上最现实的问题是“三农”,这个问题相当突出而且根子很深;第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也就是说,必须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样一个实质,也可以说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换句话说,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要落脚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加大?

就是因为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深刻背景和深刻程度。

这有三个理由:

第一,历史的原因。

各国普遍存在的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各国的具体情况虽有所不同,但二元结构是普遍的。

第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其特殊之处,这就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这个背景特别重要。

当时我们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这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这个选择带来两大问题。

第一,钱从哪里来,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重工业需要的投资从哪里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靠内部积累,这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让农民做贡献,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二是让工人做贡献,实行低工资政策。

第二,人到哪里去,优先发展重工业投资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大量的劳动力没地方去,这就是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背景。

在资金和就业难题的面前,走向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体制,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生活福利制度,从供给制度到社会事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第三个原因,在近几年进入城市化加速过程以后,继续存在“城市倾向”。

在指导

思想上,在政策的设计上,忽视了统筹城乡发展,在有些方面扩大了城乡差距,甚至有损农民利益。

由这三个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三农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点:

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浙江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决策。

正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所以有必要讨论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是什么关系。

现在,有许多市、县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这些规划当中,对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

已经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表述是“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

这样一个表述,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认为至少要讲清三句话:

第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结构;第三,目的是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或者说城乡居民有相同的共享现代文明的基本权利。

按照这样的理解,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理解上,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在二者的基本关系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手段,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其核心是解决城乡居民多方面存在的“两种身份”,解决城乡居民的国民待遇问题。

第二,公平和效率的权衡。

在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是充满着公平的理念。

但这个公平的理念不能离开效率,不能过度地损失效率来达到公平。

第三,要研究和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倾向。

可能会产生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是简单化,例如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就把产业、生态等等都戴一个一体化的帽子。

这个一体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如何来实现,并不是十分清晰。

就产业来说,在一个县的城乡一体化中,一个县的产业能否一体化,如果一个县的产业是一体化的话,那区域的产业分工会怎么样?

生态一体化,一个县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的一个部分?

第二种可能产生的倾向是理想化。

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要有一个过程,从城乡不同水平、不同方式的社会保障做起,要考虑到国情,考虑到过程,考虑到条件。

要有一个推进的时序。

如果没有一个时序,在实践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或者是要求过急,或者是做不到,或

者是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三点:

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是增加农民收入。

陈锡文主任讲的钱、粮、地、人、权五个字,钱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位的。

虽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在于“发展”,发展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看,从公平的角度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大致算了一下,目前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大致是2.4:

1,按2003年的基数,2004年到2010年,假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8%,农民收入年均增幅提高到9%,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1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3:

1。

如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达到12%,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4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9:

1,接近1990年差距的水平。

要达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水平,比如全面小康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5:

1,现代化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

1,距离尚远,谈何容易。

因此,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切入点。

抓住了这个切入点,就抓住了重点和难点,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环节。

增加农民收入,至少要解决四个问题,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文化、科技、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具有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本;第四,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

既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更要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设施。

第四点: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产业的分工、产业相互之间的联系、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素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第二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第三是人的发展,包括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等。

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围绕这三个方面,要做好八项制度创新。

第一,土地制度;第二,财产权,特别是村级集体财产权的改革,这两项加起来是

产权改革,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讲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三,户籍制度,这不是简单的户口问题,而是与人口流动、迁移相关的许多社会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户籍本身的问题就好解决了;第四,就业制度,特别是进城民工的有关体制政策的改革创新;第五,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第六,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体制;第七,财政和税收制度。

主要是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农村税费改革等;第八,价格制度,粮食价格问题,一些垄断部门的价格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也还是值得研究的。

第五点:

以人为本,实现三个转型的互动发展这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全过程的根本问题。

三个转型,第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土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等,都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二是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型。

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三是经济体制的转型。

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无论企业组织制度和市场体系都还具有古典的、早期市场经济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向现代市场经济,向以现代产权制度和法治为基础的更加规范、更加公正的市场经济转型。

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保证。

总之,这三个转型是互动发展的过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缺一不可的。

5.现阶段,我国为何要把“城镇化”放在重要位置(“城镇化”的驱动力是什么)?

 摘 要: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迫切要求,是现阶段中国有效扩大内需的两全选择,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现实选择,是当前企业与劳动者都获利共赢的现实需要,因而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需求,即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郊区转型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

推进城镇化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实施新型的城镇化战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扩大内需,有效途径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这就把稳步推进城镇化放在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地位上,突出了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意味着城镇化已成为现阶段中国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

  一、推进城镇化是现阶段中国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

  

(一)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迫切要求。

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弥补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需衰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经济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

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消费仍然是经济增长中的短板,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究其根源是由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中国当前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使70%的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而社会结构只有46%的城市人口。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如果以50平方米大小的房屋面积计算,每转变1%的农民社会身份,每年需要租售住房700万套。

如果中国每年转变1%的农民的社会身份,将会有2800万农民进城定居,1800万人相对稳定就业,从而带动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如此一来,即使中国年出口率为零,也可以保证每年GDP10%的增长态势[1]。

因此,如果将扩大内需与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是现阶段中国有效扩大内需的两全选择。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中国经济中外需与内需之间、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状况。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积极扩大内需。

积极扩大内需,不仅是弥补当前外需减弱、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改变内需与外需的失衡状况,进而构建内需驱动、消费支撑的发展方式的长期战略。

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要找到并培育足以影响和带动全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它能够大量吸引投资;二是它能够有效带动消费。

当前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正好能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因而也就成为现阶段中国有效扩大内需的两全选择。

  (三)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现实选择。

放眼世界,我们发现有一个经济增长4模式,凡是投资驱动的国家都是高增长的国家;凡是低增长的发达国家都是消费驱动的国家。

就是说,高GDP增长率和消费驱动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像美国这样的,GDP增长率到3%—4%就不错了[2]。

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大多希望投资驱动型经济,即高增长的经济;中央政府希望中国经济增长转到投资驱动和消费驱动并驾齐驱的轨道上来,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比较切合中国实际的选择。

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既能满足中央政府的希望,也能兼顾地方政府利益,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而也是现阶段中国有效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四)是当前企业与劳动者都获利共赢的现实需要。

扩大内需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而要扩大消费需求就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就必须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化工资谈判机制。

但是,由于劳动市场中的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性质,结果是一方面提高了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却减少了就业需求。

在当前劳动就业市场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势必企业增加用工成本,不仅造成劳动力需求的进一萎缩和就业市场紧张状况的进一步加剧,而且最终因为就业岗位的不断减少而影响劳动者收入水平的真正提高,最后结果会走向制度设计的反面。

而城镇化的推进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发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发展,进而造成巨大的投资需求和就业需求,形成企业与劳动者都获利共赢的局面。

有专家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提高0.15个百分点,就业提高0.33个百分点。

  二、推进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需求

  

(一)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

推进城镇化必然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房地产业的发展。

从短期看,城镇化能够直接带动第二产业中的冶金、建材、建筑、装备制造、电子等产业的发展;从第三产业看,主要是带动房地产、现代物流、金融、批发零售、设计规划、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条较长,产业关联效应明显,其发展能够极大的刺激投资需求。

  据世界银行统计,每投入100元的房地产业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70—200元的需求。

城镇化与民间投资紧密相联,温州、晋江和苏南地区的城镇化主要就是靠民间投资带动的。

民间投资也可以和公共投资合作共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北京地铁4号线以及杭州跨海大桥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民间投资都占到了相当比例。

有专家通过测算表明,城镇化每新增一个百分点,可以新增投资6.6万亿,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我国10万亿的出口[3]。

长期以来,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较弱,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村镇人均公用设施投资只相当于城市的5%,全国28%的镇没有集中供水,63%的镇没有垃圾处理站,81%的镇生活污水没有经过集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