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6431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

分两段编排:

(1)11-20各数的认识;

(2)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1)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

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来认识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具体说明三个例题的是什么),序数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悉,没再安排例题,只在练习中巩固。

虽然仍然是从这些方面认识,但由于数的范围不同,数的特点也不同了,因此侧重点也不同了。

如数数,10以内是1个1个地数,11-20不仅要以“个”为单位数数,还要以“十”为单位数数。

11-19计数的结果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20是2个十。

所以这里数数要从认识计数单位“十”开始,由此了解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借助计数单位“十”认识11~20各数。

教材在认识11-20各数时,就是在认识计数单位“十”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单位十来认识11~20各数的。

◇结合数的组成按数位写数。

教材把用小棒计数的结果,先用计数器(是数位的具体化)表示出来再对照教学写数。

还通过11中两个1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位值的意义。

◇丰富数数的经验

为了丰富数数的经验,本单元在练习中安排了2个2个、5个5个地数的习题(这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数数方法)。

(2)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摆小楱)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例5,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

这里通过在计数器拔珠计算,使学生看到,这里的加减法实际上是相同单位(个)在进行加减。

在这里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让学生认一认,不要求学生背下来,随着老师的使用,让学生熟悉。

(3)解决问题

这里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经验,安排了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前面是用列式的方法,这里用数数的方法也能解决问题。

教学中老师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数数方法解决的问题。

如解决乘车要坐几站、要爬几层楼、再过几天是小朋友的生日的问题。

小宇回家,他来到楼下,发现电梯坏了,只好走楼梯上楼了。

数学乐园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所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综合在一起,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体会、巩固和应用。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把这些卡片都贴在黑板上,先不出问题,只出序号,在讲游戏规则时,说明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个问题,答对了才能停在哪里。

然后再作示范,之后可以让同桌的两个同学用提前准备的游戏盘,进行活动。

活动后进行全班交流,重点放在学生有问题的地方。

如6个正方体是不是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可以通过拼一拼来确定。

活动最后,还可以把这些问题按知识领域归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

对于教材呈现的问题,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改编或设计,从而使活动的内容更加适合本班的学生。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73、P74及练习十七第1-6题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

(出示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主题图。

教师:

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

2.教学P74例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

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

(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

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

一捆里有几根小棒?

(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

一个十就是10个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说出11、15、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

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

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

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

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

“11”。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

2个十是多少?

教师:

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

全班齐读:

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3.练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

学生读教师板书:

11读作十一

分别出示12、13、14、15、16、17、18、19的小棒图。

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

14、16、19、20。

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

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第74页例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

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3比15大还是小?

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

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

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并完成练习十七第1、3、4题)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P74做一做的第2题。

3.摆小棒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的第2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连一连。

(完成练习十七的第5题)

5.找页数。

(完成练习十七的第6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2课时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材P75及练习十七第7-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根、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P73页情境图)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看看还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

几个一?

(P74例1)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

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

11~20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

教师:

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

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

”(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

”(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

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

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

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P75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

“20”个位的0该不该写?

为什么?

(该写,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

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11151716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①十一写成101②十八写成81③二十写成2

5.P75做一做的1~3题。

6.P76练习十七7~11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3课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P78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

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授新课

1.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

(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

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师:

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10+3。

师:

等于多少?

为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

13-3=13-10=

师:

怎样算?

2.教学P78例5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上2颗珠子,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

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

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

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生回答。

师:

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

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

解决计算问题

师:

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

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

请看。

(出示口算卡片)

11+213-210+714-4

11+313-211+28+10

师:

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

2、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3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6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4课时用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P79练习十八第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出课题

二、体验排队问题,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一下: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丽排第十,小雨排第几?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有办法解决吗?

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2.组交流:

怎么排的?

3.汇报操作结果。

问:

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

强调:

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数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4.点评讲解用列式解决的方法

15-10-1=4

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

三、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

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四、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P79做一做及P80、81练习十八第5~6题。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5课时练习课

【教材内容】:

练习十八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3、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10+310+815-213+4

13-219-715+417-4

二、指导练习

1.快速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准确的写出得数。

2.完成练习十八第1、3题

指定完成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全部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十八第4、5题,熟练应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数学乐园

【教学内容】:

教材P82、P83

【教学目标】:

借助“数学乐园”这一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在我们日常游戏活动中,也有数学存在,并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并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及顺序等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

教学难点:

复习并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及顺序等有关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

放大图一张,2-10数字卡,3个信箱。

学生:

每人一张口算卡,2人一个小筐、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游玩,喜欢吗?

(板书:

数学乐园)

二、复习、运用知识

1.出示数学乐园的游戏图

2.说明游戏规则。

按顺序走,谁先走到终点就谁赢。

每走一格就要答题。

答错了就倒退一格,不能走与别人相同的路线,

前后四人一组开始游戏

男女竞赛开始玩游戏。

拓展游戏

游戏规则不变,把格子内的题目换成由学生自编的题目。

三、活动总结

问:

这节课,我们在数学乐园里玩了哪些游戏?

师:

通过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里玩的游戏,我们懂得了“数数、数的组成、加减法、数序、大小比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用。

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去发掘数学的一些小奥秘,并能用你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

四、补充游戏

师:

请大家看,老师手上有9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字。

现在老师从中抽出一张卡片,看看上面写着数字几?

(8)

问:

几和几组成8?

还有什么不同的组成方法吗?

按顺序想一想几和几组成8一共有几种?

师:

现在老师要求按桌开火车,老师抽出一个数字,同桌合作,根据抽出的数字,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数,另一个说出另一个数,然后两人合起来说说几和几组成几。

每桌同学的答案要求不一样。

3.送信游戏

(1)出示3个信箱,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

这是什么?

信箱上都写着什么号码?

(3、7、9)。

师:

每位同学桌面上都有一张口算卡,先请大家算算,把算的得数写在口算卡后面,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再根据得数把口算卡投到与得数一样的信箱号码中。

如信箱号码与你得数不同,你就把等式贴在黑板上。

(2)老师检查信箱中的等式正确情况。

师:

黑板上找不到信箱的几个算式怎么办?

师:

我们还可以做哪几号信箱?

(1、2、4、5、6、8、10)回去,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做信箱,还可以做其他数字号码的送信游戏。

4.基数、序数

(1)按组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纵队。

抽其中一小纵队表演。

师:

从第1位开始,前面4位同学站起来。

师:

从第1位开始,从前往后数第3位同学站起来。

师:

从第1位开始,××同学在第几位?

(全班齐答)

师:

从第l位开始,到××同学为止都站起来,共有几个人?

(全班齐答)

(2)8个纵队同时进行基数、序数训练比赛游戏。

方法同上。

如:

前2位、前5位、第4位、第5位等。

5.比大小。

①两人一队,每人拿10个圆片,站在桌子右边,把一个小篮子放在桌面左边,轮流投圆片,并把投入的个数记下来。

②汇报每队投入的个数情况。

③找几队说一说:

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④按上面说法,同桌同学互相比一比投入个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

数学乐园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

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

11—20各数的顺序是:

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

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

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

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20的读法,20读作:

二十。

7、写数:

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

10+5=15 17-7=10 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