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557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docx

xx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进贤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进贤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进贤地处江西中部、鄱阳湖南岸,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21个乡镇、2个管委会、279个村,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安徽第一养禽大县、蚕桑生产十强县、全省畜牧富民先进县,是全省文化先进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旅游创建先进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近年来,我县以“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为目标,坚持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不动摇,大力做好“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旅游”三篇文章,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20XX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10%;规上工业产值亿元,增长4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3家;桃花工业园成为全省首家过百亿元县域工业园;取得四个全省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2亿元,增长23%;财政收入在扣除各类退税8840万元的前提下,达到亿元,增长%,取得两个全省第二。

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增长%,进入全省前十,连续四年跻身全省十强第一方阵,昂首跻身全国中部30强。

  1

  我县是全省农村综合改革首批18个试点县之一,05年8月份至06年底,围绕“一个转变、六个建立、一个改进”,先后开展了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乡镇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等八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总体部署要求,调整充实改革领导组。

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县“两办”、组织、财政、农委、人事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

完善修订各项制度。

及时修订完善了县综改办工作职责、主任办公会议和工作例会、工作联络等制度,提高工作效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相关问题。

制定出台深化改革方案,在巩固、完善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肥西实际,多方征求意见,及时制定出台了《肥西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巩固和深化十项改革,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加大宣传力度,县综改办在积极编印简报的同时,还编印了《肥西农村改革与发展》,在《安徽日报》、《合肥晚报》、《肥西报》等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改革的意义、内容和政策,营造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浓厚氛围。

加大改革推进力度。

制定了20XX年肥西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

  2

  点,结合全县“改革创新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和“十件大事”的落实,将各项改革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责任到单位主要领导,县综改办多次召开会议集中调度,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有关乡镇督查指导,狠抓落实,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

现将我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围绕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突出重点、主攻难点、体现特色,重点启动和深化以下十项改革:

  1、积极组建乡镇政务服务中心。

成立了县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和办事流程,依托原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积极在山南、花岗、小庙、丰乐4个镇开展试点。

四个试点镇共完成投入40多万元,建成大厅面积近700平方米,抽调人员40多人,按“五室”标准,全部挂牌运行,将近20类59项涉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一站式办理,其中,直接办理的有21项,代理的38项。

10月1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观摩会,将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列为三项观摩重点之一,并决定在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在各乡镇全面推开。

截止目前,全县14

  3

  个乡镇已全部建成运行,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万件。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依托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依托专业大户领办、依托相同产业农民自办、依托特色产业联合发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工商、民政等登记注册机关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提供方便。

县里逐年加大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支农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加强设施建设,开展信息服务、骨干培训、技术培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对获得省、市、县级以上表彰的,给予一定奖励。

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28个,其中专业协会99个,专业合作社29个,会员达万人,其中农民参加的万人,带动农户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仅上派镇建立苗木花卉专业协会4个,专业经济人2200多人,将本地区的苗木花卉运销到除西藏、台湾之外的所有省份;正旺、东方、益农、江夏四大禽业公司,为禽农提供鸡苗、饲料、防疫、回收等服务,辐射带动10万农户,产禽3000多万只。

其中,江夏禽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18户,带动当地周边1000多大户发展大棚养鸡,合作社对社员实行全程服

  4

  务,户均年纯利万元以上。

柿树岗乡廖渡综合养殖合作社,从20XX年最初的12个网箱开始尝试黄鳝养殖,目前已发展会员397户,覆盖周边5个乡镇、9个村,养殖水面1300多亩,养殖网箱万只,新建库容20吨保鲜冷库一座,全年向合肥、杭州、南京等周边大中城市市场组织销售黄鳝30多万斤。

20XX年全县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比当地未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民人均增收730元。

  3、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

近年来,针对全县近2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实际,我县出台政策,大力鼓励和引导群众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

三河镇木兰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483户农户以1600亩抛荒地和低洼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包给32个大户从事粮油和特种水产养殖等规模经营,每年每亩地可获得306元租金,同时还从流转户的收益中获得一定的分红,彻底改变过去“土地抛荒没人种”或“丰产不丰收”的低水平生产状况。

严店乡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互换的形式使得土地集中连片,对少数不愿意让地的群众,采取以好田换差田的的办法解决,促进了土地的规模流转。

上派、三河、山南等乡镇除了支持农技人员、种田能手、社会能人承包经营外,还通过招商引资、搞好服务等措施,吸引了来自合肥、六安、枞阳等外县和台湾、福建、浙江等外省的大

  5

  户来本地经营,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有的农户出租土地,除净得租金收入外,还能从就近为大户务工挣得一定的劳务报酬,给双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总结、推广木兰村等地的经验做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深入调查研究,鼓励群众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等形式,大力推进土地要素向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向规模种植养殖大户、向农业科技示范园、向致富带头人集中。

截止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

其中100亩以上承包大户230多户,流转承包4万多亩。

  4、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今年初,我县桃花镇被省民政厅列为全省农村社区3个试点乡镇之一,我县以此为契机,6月中旬在全县35个原撤并乡镇政府驻地村中,选择14个交通较便捷、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居先期进行社区建设试点,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一体推进。

7月份,县里召开专题大会,并下发了《肥西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肥西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验收评估标准》等文件,具体动员部署。

各乡镇均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群众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桃花镇作为全省试点镇,按规定标准实施硬件建设,并科学合理设臵社区办公室,制定切实可行

  6

  的规章制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河、山南、丰乐等乡镇,将撤并前的乡镇政府办公楼加以改造,既有效利用了闲臵资源,又节约了建设资金。

目前,桃花镇翡翠、山南镇陡岗、柿树岗乡新街等8个社区已建成挂牌,其余6个将于年底前基本建成,县里将在评估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奖补。

  5、大力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

我县先后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全国26个试点县之一,被安徽省财政厅列为全省10个“以县为主”支农资金整合示范县之一。

县里成立党政一把手任正副组长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组,坚持一个漏斗,所有涉农项目,须经县新农村建设项目组审核把关,统一申报立项、统一编制上报,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一支笔”审批。

制定“两个”规划,制定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以规划引领整合,遵循“篮球圈”理论,领路投放。

整合三块资金,今年以来,全县共整合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三类60多项支农资金8000多万元,集中投向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221”工程。

做到四个不变,一是性质不变,确保支农资金全部用在农村建设发展上,不截留、不挪用;二是用途不变,资金整合前属何种用途,就投向什么领域;三是主管部门不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各职能部门相互配

  7

  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四是检查验收标准不变,严格按程序组织验收,并组织财政、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核查,评估资金使用绩效,坚决杜绝跑冒滴漏。

  6、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县里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组,出台了《肥西县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大力推进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完善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推行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

县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

  全额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出台的教师各项津补贴、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等各项经费。

同时全面清理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坚决杜绝部门对学校、学校对学生的乱收费行为。

在省党政干部教育专项督导考核中,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7、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出台了《肥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肥西建设的意见》,在省、市投入的基础上,县财政拿出20XX多万元资金,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提高农村特困救助、“五保户”供养、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标准;今年上派镇已为5432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并为986名老人补发养老金万元;全县17157名农村特困群众

  8

  享受到了人均400元的低保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4个乡镇卫生院、20个村卫生站启动改扩建;11处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已全部建成。

  8、完善农民负担监管新机制。

严格落实全省涉农收费“三项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一个体系,两个机制”,即健全农民负担监管体系,财政涉农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的“多予”保障机制,面向农民涉农收费的“少取”监管机制。

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与“一事一议”筹资捆绑使用的新路子。

今年以来,全县“一卡式”发放18项惠农资金9951多万元;群众筹集村村通、小型水利设施等公益事业资金600多万元,筹劳4万个工作日。

  9、清理化解乡村债务。

县政府出台方案,计划每年化解10%的旧债,同时严控新债,明确规定,乡镇10万元以上贷款必须报县财政局备案。

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债务,20XX年已化解“两基”教育债务320多万元。

今年10月份,根据省、市要求,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分别就义务教育阶段债务清理、核实、上报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分解落实任务,开展财务培训。

目前县里正在对各校每一笔债务逐一审核认定,统一编号,汇总后报省、市两级审查复核。

县政府决定,争取在20XX年底前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债务。

  9

  10、试点建设农村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与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同步进行。

成立了领导机构,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农村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服务项目设定为农技、畜牧水产、农机、水利、林业、文化广播体育6大类,下设若干子项目,实行竞标承包、合同管理。

服务中心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

日前,试点乡镇正在探索项目设定、人员管理新办法。

  二、初步成效

  一是增强了为农服务意识。

通过推进乡镇“两中心”建设,乡镇工作重心索取农民向提供道路、水利设施、“三清四改”等公共产品转变;管理向提供中小学布局调整、完善为农服务体系、合作医疗普及、“阳光工程”、生态环保等公共服务转变;行政命令向依法开展治安防范、矛盾排查调处、扶贫救助、留守孩子关爱、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转变。

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受到了触动,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变化:

主动上门多了,消极坐等少了;打破常规多了,按部就班少了;亲民便民多了,高高在上少了。

三河镇针对为农服务工作重点在原清平乡的实际,将农办、计生办办公场所搬到原清平乡政府,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融洽了干群感情;丰乐、山南、小庙等乡镇新组建的政务服务大厅,将涉农资金发放上班时间提前到了早晨7点,方便了群众。

  10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进贤近几年虽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省市委的要求、与全国百强相比,县域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人均指标还不够高、结构还不够优,特别是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尚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主要有:

  1、土地要素瓶颈突出。

于我县近几年发展态势迅猛,已无建设用地存量,规划建设与用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据测算,到20XX年全县需6万亩项目用地,但原有的土地规划耕地保护率达%,规划修编工作难度大,现在很多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开工。

  2、农村基础设施欠帐较多。

于历史原因,乡村工业薄弱,县乡可用财力少,我县农村水利、道路等公共服务产品建设滞后,07年肥西财政收入总量虽居全省第二,达亿元,但国税比重大,地方可用财政仅5亿多元,仍是吃饭财政。

目前我县有病险水库50座亟待整治,需资金1亿多元;河湖堤坊加固、灌区节水改造等需亿元;按现有标准,到20XX年解决50万人农村饮用水安全需投入2亿多元;实施公路“通达”、“国债”工程143公里,上级下拔3650万元,缺口7250万元;计划建设“村村通”水泥路1012公里,省市每公里补助万,缺口7084万元。

仅上面几项,扣除省市补助,缺口达3亿多元。

  16

  3、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目前,我县虽建立了农村三级卫生医疗保障机制,但卫生设施投入不足,省里补助量少,市对我县中心院补助30万元,乡镇卫生院10万元,每个卫生院需县再投入200多万元;全县教育“两基”债务5000多万元;再加上农村特困人口救助,农村低保及五保人员需扩面提标,1800多名城镇“三无人员”参加城镇医保、万人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等,县财政压力大。

  4、人员流动机制不活。

近几年我县乡镇机构改革中累计分流约500多人,目前仍有102人只解除关系,没有完全安定下来;另外,今年事业单位改革还要分流1500多人,但于安臵渠道窄,人员分流压力大;再加上农村综合改革出现的节余编制上收,急需的经营、规划、管理等人才进不来,机关出现人员老化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1、加大对重点县政策扶持。

进贤作为全省农业发展特色县,冲击全省十强,仅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必须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议借鉴重庆等外地经验,把进贤设立为全省重点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

  2、加快土地规划修编。

根据全省县域发展的实际,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工作中,突出重点,对全省工业十强县优先调整规划,在分配、下达用地指标时,对环鄱经济

  17

  组团重点支持倾斜,帮助解决园区、项目建设中的土地瓶颈问题。

  3、尽快出台相关机构改革优惠政策。

建议上级综合全省各地成功试点经验,科学规范乡镇职能,暂缓上收农村综合改革节余编制,用于解决机关人员老化问题。

同时尽快出台相关机构改革优惠政策和县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减轻县级人员分流安臵压力。

  18

  进贤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进贤地处江西中部、鄱阳湖南岸,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21个乡镇、2个管委会、279个村,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安徽第一养禽大县、蚕桑生产十强县、全省畜牧富民先进县,是全省文化先进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旅游创建先进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近年来,我县以“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为目标,坚持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不动摇,大力做好“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旅游”三篇文章,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20XX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10%;规上工业产值亿元,增长4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3家;桃花工业园成为全省首家过百亿元县域工业园;取得四个全省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2亿元,增长23%;财政收入在扣除各类退税8840万元的前提下,达到亿元,增长%,取得两个全省第二。

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增长%,进入全省前十,连续四年跻身全省十强第一方阵,昂首跻身全国中部30强。

  1

  我县是全省农村综合改革首批18个试点县之一,05年8月份至06年底,围绕“一个转变、六个建立、一个改进”,先后开展了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乡镇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等八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总体部署要求,调整充实改革领导组。

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县“两办”、组织、财政、农委、人事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

完善修订各项制度。

及时修订完善了县综改办工作职责、主任办公会议和工作例会、工作联络等制度,提高工作效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相关问题。

制定出台深化改革方案,在巩固、完善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肥西实际,多方征求意见,及时制定出台了《肥西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巩固和深化十项改革,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加大宣传力度,县综改办在积极编印简报的同时,还编印了《肥西农村改革与发展》,在《安徽日报》、《合肥晚报》、《肥西报》等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改革的意义、内容和政策,营造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浓厚氛围。

加大改革推进力度。

制定了20XX年肥西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

  2

  点,结合全县“改革创新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和“十件大事”的落实,将各项改革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责任到单位主要领导,县综改办多次召开会议集中调度,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有关乡镇督查指导,狠抓落实,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

现将我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围绕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突出重点、主攻难点、体现特色,重点启动和深化以下十项改革:

  1、积极组建乡镇政务服务中心。

成立了县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和办事流程,依托原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积极在山南、花岗、小庙、丰乐4个镇开展试点。

四个试点镇共完成投入40多万元,建成大厅面积近700平方米,抽调人员40多人,按“五室”标准,全部挂牌运行,将近20类59项涉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一站式办理,其中,直接办理的有21项,代理的38项。

10月1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观摩会,将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列为三项观摩重点之一,并决定在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在各乡镇全面推开。

截止目前,全县14

  3

  个乡镇已全部建成运行,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万件。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依托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依托专业大户领办、依托相同产业农民自办、依托特色产业联合发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工商、民政等登记注册机关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提供方便。

县里逐年加大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支农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加强设施建设,开展信息服务、骨干培训、技术培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对获得省、市、县级以上表彰的,给予一定奖励。

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28个,其中专业协会99个,专业合作社29个,会员达万人,其中农民参加的万人,带动农户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仅上派镇建立苗木花卉专业协会4个,专业经济人2200多人,将本地区的苗木花卉运销到除西藏、台湾之外的所有省份;正旺、东方、益农、江夏四大禽业公司,为禽农提供鸡苗、饲料、防疫、回收等服务,辐射带动10万农户,产禽3000多万只。

其中,江夏禽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18户,带动当地周边1000多大户发展大棚养鸡,合作社对社员实行全程服

  4

  务,户均年纯利万元以上。

柿树岗乡廖渡综合养殖合作社,从20XX年最初的12个网箱开始尝试黄鳝养殖,目前已发展会员397户,覆盖周边5个乡镇、9个村,养殖水面1300多亩,养殖网箱万只,新建库容20吨保鲜冷库一座,全年向合肥、杭州、南京等周边大中城市市场组织销售黄鳝30多万斤。

20XX年全县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比当地未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民人均增收730元。

  3、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

近年来,针对全县近2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实际,我县出台政策,大力鼓励和引导群众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

三河镇木兰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483户农户以1600亩抛荒地和低洼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包给32个大户从事粮油和特种水产养殖等规模经营,每年每亩地可获得306元租金,同时还从流转户的收益中获得一定的分红,彻底改变过去“土地抛荒没人种”或“丰产不丰收”的低水平生产状况。

严店乡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互换的形式使得土地集中连片,对少数不愿意让地的群众,采取以好田换差田的的办法解决,促进了土地的规模流转。

上派、三河、山南等乡镇除了支持农技人员、种田能手、社会能人承包经营外,还通过招商引资、搞好服务等措施,吸引了来自合肥、六安、枞阳等外县和台湾、福建、浙江等外省的大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