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706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docx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

附件

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供参考)

一、现状及形势

(一)现状

1.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工业产业结构、支柱特色产业、工业聚集区等整体概况;分行业的工业发展情况、重点用能企业基本情况;近几年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情况等。

2.能源、资源利用及供给情况

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基本情况,水、矿石等主要资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

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种类、产生量、堆存量、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产品等内容。

煤、电、油、气、水及主要生产资料供给保障情况。

3.污染排放基本情况

高污染行业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

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及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开展情况。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分析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

包括资源、能源及环境的约束,政策机制、技术模式及发展路径等方面。

二、开展转型试点的条件分析

(一)地方政府已出台的有利于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规划、文件等。

(二)市委市政府围绕“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创建双模城市”等中心工作制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及构想。

(三)结合现有基础,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

(四)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方面的潜力。

三、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略)

(二)基本原则(参考原则,可根据地方实际提出)

坚持存量优化提升与增量转型相结合

用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用更高的资源环境标准约束指导新增工业的发展,引进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标准约束引领与技术进步相结合

发挥强制性能耗限额等标准的约束作用,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瞄准能耗、水耗、清洁生产标准先进值,对工业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

坚持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用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动更多的工业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政府整合第三方节能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先进技术等资源,搭建支撑服务平台,支持鼓励企业创新。

坚持企业为主体、地方政府主导、中央省级协调服务相结合

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重点企业。

地方政府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监管,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整合各种资源优先向试点地区倾斜,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撑与服务。

(三)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暂定3年(也可根据地方实际确定,但不超过5年)。

既要有定性目标,又有定量目标;既有效率提升目标,又有总量压减目标。

如: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降低率;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降低率;

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浓度降低率;

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削减。

此外,也可将培育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探索支持市场化推广机制模式、发展应用一批节能绿色技术等纳入目标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目标:

主要任务:

1.结合本地区战略规划、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制定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发展总体方案。

2.引进战略支撑项目。

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发展环境,下力气引进体现绿色增长需求、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引领推动作用的战略项目。

3.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需求带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产品、装备及咨询服务企业。

4.推进优势产业升级。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传统产业进行循环化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二)实施能效提升计划

目标:

主要任务:

1.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可根据地方实际确定)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制定三年能效提升改造计划,明确目标和具体项目。

2.提升终端用能设备能效。

结合部有关工作要求,制定电机、变压器、锅炉等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计划,组织实施。

3.实施绿色ICT战略,指导万家重点用能企业建设能源管控中心。

4.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推进重点企业能效对标达标,不断提升能效水平。

5.筛选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专项推广,制定分行业的推广计划。

(三)开展清洁生产专项行动

目标:

主要任务:

1.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力度。

结合当地工业行业特点,制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计划,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从源头和过程削减污染物产生,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2.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试点。

在资源消耗高、污染重、产业关联度大、产品影响广泛的行业中,选择一批产品市场影响力大、设计开发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有代表性企业,开展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试点工作,引导工业领域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全生命周期控制”转变。

3.加强清洁生产审核。

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建立持续清洁生产机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自愿审核企业名单加以表彰;对应实施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双超”、“双有”和高能耗)企业,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效果进行评估。

4.实施清洁空气专项行动。

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等排放为重点,推动钢铁、水泥、火电等行业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力争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再降低10%。

5.实施清洁水专项行动。

以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为重点,推进纺织、造纸、印染、化工、皮革等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使各项指标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四)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

目标:

主要任务:

1.规范废钢铁、废铝、废轮胎翻新等企业发展,建设一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不同再生资源特点,打造典型模式。

2.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等不同产业之间的耦合衔接,打造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3.根据当地水泥窑生产线分布情况及生活垃圾产生情况,合理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

4.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加快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和再制造产业。

(五)提升用水效率

目标:

主要任务:

1.缺水地区对年耗水200万立方米的用水企业提出开展水平衡测试的具体要求,指导制定节水改造计划。

2.参照《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先进值指标,对高耗水行业新、改、扩建项目试行用水效率评价。

3.统筹考虑节水效益及治污的成本,提出在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推广先进适用节水工艺、技术、装备方面的具体举措。

4.在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引导企业加强节水技术改造,对标达标。

(六)优化工业用能结构

目标:

主要任务:

1.加快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供给能力。

2.推广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减量替代燃煤。

3.在工业园区(集聚区)建设分布式能源电站,开展能源梯级利用示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试点。

4.传统产业用能结构优化改造。

(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目标:

主要任务:

1.根据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建立以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实施机制。

2.分行业或领域制订淘汰路线图,明确淘汰时间和具体措施。

3.将淘汰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和重点企业。

(八)中小企业节能行动

目标:

主要任务:

1.开展系列培训,提升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认知能力和水平。

2.加强信息、技术、知识、资金等整体解决方案支撑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明确组织领导机构、部门职责,发挥协会等机构作用。

2.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3.建立考核奖励机制。

(二)支持政策

1.落实好已有的财税政策(包括政府优先采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节能环保产品等)。

2.省经信委(工信委、厅)的支持措施。

3.市政府设立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专项资金。

(三)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

1.试行能耗、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在执行电解铝差别化电价的基础上,扩大范围。

3.能耗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实施机制。

4.探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试点。

5.能耗监测、调控能力。

6.节能监察及环保执法能力。

(四)更严格的标准制度

1.制(修)订部分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2.制(修)订部分高耗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

3.制(修)订部分高污染行业排放标准。

(五)严格行业准入

1.强化能评、环评制度,参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指标和排放先进值,对新上项目提出更高要求。

2.严格执行相关准入条件、产业政策。

(六)加强重点企业管理

1.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管理负责人、能源审计、试制度及基础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

2.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

3.水平衡测试的要求

4.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要求

5.创建“两型”、节水型企业的要求

(七)加强监督检查

1.加强能耗限额标准及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贯标及能效标识、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的专项检查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3.建立公正公平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

(八)强化考核评价

1.制定考核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

2.建立对县区政府和重点企业的考核评价机制

(九)充分利用市场化模式

1.提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改造需求

2.整合节能诊断、金融机构、节能量服务机构等资源,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改造

(十)加强宣传服务

1.加强宣传

2.搭建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