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783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82 大小:8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2页
亲,该文档总共1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1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一)单元  第

(1)小节

(1)课时

教学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什么是原始数据。

2、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并归纳填表和在条形统计图上画出来。

3、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

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将原始数据归类。

教具准备

方格图、刻度尺、角硬币。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导入

新课

1、创设情境:

一个小朋友在停车场数各种机动车数量的情境。

提问:

如果我们想更清楚地看出停车场里各种车的数量,可采用什么方法呢?

2、统计表和统计图。

出示第1页中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讲评后提问:

统计表分为几栏?

条形统计图里每格代表几辆车?

感受。

思考、讨论、交流。

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回答。

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习

新课

1、提示课题。

引言,出示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教学例1:

“收集数据”

(1)组织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引导学生整理数据。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统计表应该怎样制?

要分几栏?

 (3)引导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

出示第2页中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

图中每格代表几?

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时又该怎么办呢?

 (4)小结。

分小组讨论。

讨论回答。

完成统计表。

分组讨论并完成条形统计图。

  

说说你这一节课的收获。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

作业

通过实验完成练习一第1-3题。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正、反两面出现的概率基本接近。

板书设计

见第2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教学反思

(一)单元  第

(1)小节

(2)课时

教学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单式统计表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理解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和编制统计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教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教学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统计表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引入

新课

出示例2统计表。

引言:

这张表上的同学很多,我们要想清楚地看出她们身高的分布情况,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观看。

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学习

新课

 1、引导学生看记录单并提问: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记录单,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小组合作,整理数据。

 引导:

我们能不能通过整理和分析,更清楚地看出我们班女同学的身高的分布情况呢?

 巡视并及时点拨。

 3、总结整理数据的方法: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

(2)分组、制表。

(3)统计各组中的原始数据,填写统计表。

 4、引导学生分析统计结果。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看记录单,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并交流,寻找整理数据的最佳方法。

按顺序完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分析统计结果。

归纳总结分组整理数据的方法后阅读第4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交流、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的精神。

通过对比,感受数据整理后的优越性。

课堂

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学习统计知识的意义,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课堂

作业

 巡视,集体订正。

完成练习一第4-8题。

板书设计

整理数据的方法: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

(2)分组、制表。

       (3)统计各组中的原始数据,填写统计表。

教学反思

(一)单元  第

(1)小节(3)课时

教学课题

复式统计表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2、认识并设计复式统计表。

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并设计复式统计表。

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设计复式统计表

教具准备

记录单、空白统计表、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引入

新课

出示例3的四个单式统计表。

从这四个单式统计表中你了解哪些信息?

比较起来方便吗?

比较各组的人数。

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

学习

新课

1、提示课题。

2、教学例3。

(1)设计表头。

提问:

要把这四个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要反应哪几方面的情况?

应怎样划分栏目呢?

 引导学生设计表头。

(2)编制统计表。

(3)分析统计表。

提问:

看了这张表中你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结。

提问:

合编后的统计表有什么好处?

引入复式统计表。

提问: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看见过复式统计表?

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编制统计表。

讨论,交流。

抽生说一说。

加深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编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体会到统计的价值。

巩固

练习

 完成书上第9页“做一做”。

课堂

作业

1、练习二。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见第8页复式统计表

教学反思

(一)单元  第

(2)小节

(1)课时

教学课题

求平均数应用题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解题方法,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平均数。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方法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复习

引入

 出示复习题。

 提问:

求平均数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怎样求平均数?

 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答。

引入新课。

学习

新课

 1、将复习题改为例1。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例1的已知条件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例2与刚才学的例1有什么异同?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认真读题,根据教师的提示解答例1。

 列综合式解答问题。

 认真读题,根据教师的提示解答例2。

 列综合式解答问题。

完成“做一做”。

强调例1与例2的异同,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防止死套公式。

课堂

作业

 练习三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见例1和例2的解题过程

教学反思

(一)单元  第()小节()课时

教学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制表、识表、识图的能力。

2、在掌握较复杂求平均数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快、更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制表、识表、识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

更快、更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回顾

与梳

 1、怎样收集数据,并把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

 2、怎样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怎样根据一组数据或一张统计表求一些数的平均数?

 看书回顾梳理知识要点。

 尝试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让学生尝试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错例

分析

 出示题目。

 天气冷了,王晨坚持每天进行爬山运动,他每天从山脚爬到山顶后原路返回,上山路程1200米,每分钟走20米,下山时每分钟走30米,他让小红和小明算一算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小红列出的算式:

 1200÷(1200÷20+1200÷30)

 小明列出的算式:

 (1200+30)÷2

 王晨说他们两人都做错了,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完成。

让学生弄懂此类问题的关键之处。

基础

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17页的“整理和复习”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第17页的“整理和复习”题。

巩固所复习的知识。

课堂

作业

 练习四。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简单的统计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教学反思

(二)单元  第

(1)小节

(1)课时

教学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引入

新课

 分类、操作、引出新知。

 1、出示一些立体实物和图形。

 你能将它们按一定标准分类吗?

 

 师生共同概括:

立体图形。

 2、向学生展示粉笔盒。

引入长方体的学习。

 观察后对这些实物和图形进行分类。

 观察、触摸,感受长方体。

通过具体物体,亲身体验。

学习

新课

 1、实践操作,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根据学生完成表格的情况,教师作全面归纳总结。

板书。

 分组讨论,感触,完成下表:

棱长

顶点

 完成“做一做”。

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实践

应用

 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长是8厘米,高是7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长10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多少厘米?

 可独立完成,也可讨论完成。

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课堂

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板书设计

棱长

顶点

特征略

特征略

特征略

教学反思

(二)单元  第

(1)小节

(2)课时

教学课题

正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形体特征。

2、在与长方体的观察和比较中理清长方体与正方体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形体特征

教学难点

理清长方体与正方体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引入

新课

1、提示课题谈话。

2、提出问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一同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表。

4、启发:

根据上面的比较,你能想到正方体与长方体是怎样的关系?

5、区别形与体的区别和联系。

取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观察、感受。

分组探究。

反馈与交流。

讨论后用图表示出来。

 举例说一说。

 以旧引新。

动手

操作

体验

升华

抽样展示。

 1、利用教科书157页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

 2、量一量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互相检测,互相欣赏。

 亲身体验,获取知识。

巩固

练习

 

 1、自主选择合作者,完成第9题的拼摆。

 2、自我尝试:

第24页的第10题。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

质疑

 略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课堂

作业 

完成练习五第4-8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对一对。

板书设计

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表

教学反思

(二)单元  第

(2)小节

(1)课时

教学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问题源于生活。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复习

引入

 

 引入。

 取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实物,跟同桌互相说一说对它们的认识。

引入课题。

学习

新课

 1、表面积意义的感知。

 2、动手剪开长方体盒子,认识长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图的形状,进一步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3、表面积的意义。

 指出: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4、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1。

 

(2)小结。

 取出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一摸,说一说触摸的感觉。

 感觉展开图的形状。

 继续观察展开图,想一想:

 

(1)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3)在正方体中呢?

 讨论思路。

 试着解答。

 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

巩固

练习

 针对性小结。

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

质疑

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共同讨论。

课堂

作业

1、练习六第1-4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教学反思

(二)单元  第

(2)小节

(2)课时

教学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能正确地分析有关应用问题。

2、能正确解答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应用问题,提高分析解题的正确率。

3、养成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解答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分析有关应用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基本

练习

 

 巡视,评讲。

 小结解题注意要点。

 计算下列各长方体 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4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

 

(2)长1.2分米、宽5分米、高5分米。

 (3)棱长6厘米。

(4)棱长的总和是24厘米的正方体。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应用

分析

 下面各题的表面积计算,究竟是求哪几个面的和。

 1、做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木箱的用料。

 2、给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全面喷漆。

 3、给车间的一个长方体排气管加高所用的材料。

 4、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

 讨论回答。

加深对表面积的理解。

应用

解题

 布置任务。

 提问:

(1)如果不考虑粘合的边角,做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皮?

 

(2)如果盒子是不带盖的,怎样计算它的纸皮用料?

取出一个长方体纸盒,量出它的长、宽、高。

独立完成 。

培养独立解题的能力。

课堂

作业

 重点讲评11题。

完成练习六第9-12题。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

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单元  第(3)小节

(1)课时

教学课题

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理解体积的意义。

2、初步认识体积的单位,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常用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常用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教具准备

体积演示器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引入新课

 谈话导入。

学习

新课

1、实验感知,建立体积的概念

 演示实验。

 

(1)体积概念的引入。

 指出: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抽生说一说:

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

2、体积单位的认识。

 

 举实例引入体积单位。

观察。

 得出结论:

物体大占的空间就大。

 阅读第30页第五行的问题。

举例说一说哪些物体的体积大,哪些物体的体积小?

 讨论后说一说。

 回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观察并注意体会。

通过实物举例,深化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通过实例,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

巩固

练习

 

1、回答第30页“做一做”的问题。

2、、回答第32页“做一做”的第1题。

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国。

反思

质疑

比划一下每个体积单位的大小。

体验。

课堂

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七第1-3题。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长度、体积、面积单位的比较。

(二)单元  第(3)小节

(2)课时

教学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手摆长方体实验,理解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推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2、能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理解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推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小方块24个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复习

引入

 提问:

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3、引入。

 思考,回答。

回忆前面所学知识。

学习

新课

 1、引题:

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

 出示长方体。

 引:

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者是不能切的,那怎样算它的体积呢?

 2、实验操作。

3、引导学生总结公式。

 4、引导学生推导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5、体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

它的体积是多少?

 

(1)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

(小组合作)

 方块的总数是:

 4=12(个)

 它的体积是:

 =12(立方厘米)

 

(2)仿照上面的方法,摆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方块的总数是:

 =24(个)

 它的体积是:

 =24(立方厘米)

 总结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小组合作推导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自学例1和例2。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自己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巩固

练习

 

 完成第34页的“做一做”1-2题。

巩固运用。

总结

质疑

 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课堂

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七题第4-7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教学反思

(二)单元  第(3)小节(3)课时

教学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统一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都表示为底面积乘以高的道理,能灵活地运用解题。

2、能熟练地解答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解答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都表示为底面积乘以高的道理,能灵活地运用解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教具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复习

导入

 1、基本练习。

 出示练习题。

 

(1)一个长方体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求它的体积。

 

(2)一个正方体棱长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讲评并小结。

 3、抽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4、导入。

 完成基本练习。

 V=aaaV=abh

以旧引新。

学习

新课

1、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面积的计算。

 板书:

长方体的底面积:

    正方体的底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

 板书:

V=Sh        

 自己摆放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底面。

 抽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面积怎样计算。

讨论、总结。

抽生说一说。

阅读第35页第三自然段。

亲身体验,统一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巩固

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及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

质疑

说一说对于本节课知识,你还有什么见解?

课堂

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七题第8-13题。

板书设计

V=Sh

教学反思

(二)单元  第(3)小节(4)课时

教学课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并记住体积单位之间的相邻千进率。

2、通过长度、体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能够灵活地处理有关单位名称的变换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灵活地处理有关单位名称的变换的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复习

导入

 1、抽生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长度单位呢?

 2、1千米=( )米  

1米=( )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

 回答问题并完成填空。

以旧引新。

学习

新课

 1、进率的推导。

(结合课本图)

 

(1)1立方分米的意义。

  1立方分米=1分米1分米1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

=1000立方厘米

 

(2)1立方米的意义。

  1立方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

=1000立方分米

 2、体积单位与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小结:

 3、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出示练习题。

  3.8立方米=( )立方分米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小结:

 4、教学例5。

 

观察课本图,与教师一道推导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并说一说你的方法。

 完成第39页“做一做”。

 尝试自己完成。

明确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

作业

 作业:

练习八第1-5题。

入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见体积、面积、长度单位进率对比图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