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68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docx

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

2019高三生物二轮练习阶段评估仿真重点2

(专题四)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根据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判断,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于细胞核中

B、转录和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转录的产物可以不同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说明真核生物由原核生物进化而来

解析:

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是DNA和RN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而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RNA和RN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说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而不能说明真核生物是由原核生物进化而来。

答案:

C

2、下图表示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位点。

以下有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图中各个基因同时在一个细胞内表达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其等位基因

D、图中各个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还要受到其他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解析:

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图中各个基因不可能同时在一个细胞内表达,所以A选项错误。

答案:

A

3、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由图可推知()

A、不摄入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B、X1和X2不可能同时出现于同一个细胞中

C、镰刀型红细胞是由于①过程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

D、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析:

不摄入酪氨酸,酪氨酸仍可由其他途径转化而来,因此不摄入酪氨酸体内仍会合成黑色素。

①过程表示翻译过程,而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DNA复制时。

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图示过程为不同基因控制不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X1和X2不可能同时出现于同一个细胞中。

答案:

B

4、(2017·青岛模拟)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

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流动

C、过程a仅在核糖体上进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

解析:

丙是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从图形可以看出由甲和乙这两条RNA翻译得到,所以可能有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合成甲和乙。

遗传信息的流动包括传递和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图示代表表达中的翻译过程。

过程a代表的是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

甲和乙都是RNA,都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答案:

B

5、如图是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以下相关表达一定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该片段复制两次,那么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个

B、该片段转录的模板是甲链,其中的碱基序列代表遗传信息

C、该片段复制与转录所需的酶不尽相同

D、假设箭头所指碱基对G//C被T//A替换,那么该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会改变

解析:

DNA复制需要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转录需要DNA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因此复制和转录所需的酶不尽相同。

答案:

C

6、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之后LDL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

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与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①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

B、表达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而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C、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D、LDL受体出现遗传缺陷可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增多

解析:

图中①合成的是mRNA,所以①表示转录,转录过程必须有RNA聚合酶等参与;主要表达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从图中分析和题干信息可知,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反馈调节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当LDL受体出现遗传缺陷时,LDL无法进入细胞,缺少反馈机制,大量的胆固醇就存在于血浆中。

答案:

B

7、如图为细菌内核糖体作用的机制(aa代表氨基酸),以下有关核糖体和细菌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给图示过程提供的遗传信息位于染色体上

B、形成②和④的过程中均有水的产生,均由肽键连接着基本单体

C、②上的密码子与①上的反密码子、④上的氨基酸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D、假设②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那么与之相对应的①也会发生改变,但其携带的氨基酸可能不变

解析:

依题意可知,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菌体内,那么mRNA中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菌体内裸露的DNA分子,并非染色体。

肽链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连接而成,而mRNA是由核糖核苷酸脱水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

mRNA上的三个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存在,故②上的密码子与①上的反密码子、④上的氨基酸在数量上是不相等的。

当②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引起了密码子的改变时,与之相对应的转运RNA也会发生改变,但tRNA携带的氨基酸可能不变。

答案:

D

8、以下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

D、测交实验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前提下,杂合子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1:

1

解析: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是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现象提出假说,再以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后,演绎到其他相对性状或其他生物。

测交实验证明了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前提下,杂合子产生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

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雄配子的数量要比雌配子的数量多得多。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核遗传。

答案:

D

9、以下有关遗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那么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为1:

1

D、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

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解析: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这两对基因假设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就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不相等,一般是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

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1,不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答案:

A

10、(2017·安徽高考)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D、AABB和aabb

解析:

从F2的性状及比例(9:

6:

1)可推知:

基因型A_B_为扁盘形,基因型A_bb和aaB_为圆形,基因型aabb为长圆形,故F1的基因型为AaBb,亲代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答案:

C

11、(原创题)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得F1,以下有关对F1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如果让F1个体连续自交,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B、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C、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且aa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每代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个体不能完成生命周期,那么连续数代后,aa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D、让F1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体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解析:

如果让F1随机交配,因此运用哈迪—温伯格定律进行计算,Aa的基因型频率没有增大。

答案:

B

12、(2017·西城模拟)菜豆种皮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

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图,那么以下有关推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P1×P2

F1黄褐色

F2黑色黄褐色白色

3:

6:

7

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F1的基因型是AaBb

C、F2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其基因型有2种

D、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其基因型有5种

解析:

由题干“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可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表现型为黑色,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表现为黄褐色,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和aa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根据亲代为纯合子,F1为黄褐色,且子二代中黑色:

黄褐色:

白色=3:

6:

7,可推导出P1的基因型为aaBB,P2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F1的基因型为AaBb。

F2中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

AAbb(1/16)、Aabb(2/16);白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和aabb(1/16)。

答案:

A

13、豚鼠中有几个等位基因决定其毛色:

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

分析下表中数据,找出能反映不同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

交配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乳白

白化

1

黑×黑

22

0

0

7

2

黑×白化

10

9

0

0

3

乳白×乳白

0

0

30

11

4

银×乳白

0

23

11

12

A.Cb>Cc>Cs>CzB、Cb>Cs>Cc>Cz

C、Cc>Cz>Cb>CsD、Cb>Cz>Cs>Cc

解析:

交配1,黑×黑→黑:

白化=3:

1,说明黑对白化为显性,白化为隐性,其基因型为CzCz,两个黑色亲本为杂合体,其基因型均为CbCz。

交配2,黑×白化→黑:

银=1:

1,为测交,说明银对白化为显性,黑色亲本为杂合体,其基因型为CbCs。

交配3,乳白×乳白→乳白:

白化=3:

1,说明乳白对白化为显性。

乳白亲本都是杂合体,其基因型均为CcCz。

交配4,银×乳白→银:

乳白:

白化=2:

1:

1,说明亲本银与乳白都是杂合体,也说明银对乳白为显性。

答案:

B

14、(2017·龙岩质检)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太合理的是()

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假设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那么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析:

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方便遗传病的调查;为保证足够大的群体,应分组调查后再汇总,使数据更准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男女患病比例相近,可能与性别无关,发病率较高那么很可能是显性。

答案:

A

15、以下有关生物性状遗传方面的判断合理的是()

A、受精卵中含有从父母双方来的基因数量相同,但其发育过程中能表达的基因却不同

B、性染色体Y上的基因无论显隐性,所控制的性状都可以在子一代的雄性个体中表现

C、通过正交和反交可以判断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D、在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假设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不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解析:

受精卵细胞核中从父母双方来的基因数量相同,但细胞质中的基因多来自于卵细胞;假设X染色体上有Y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那么Y染色体所控制的隐性性状不一定能在子一代的雄性个体中表现出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如果发生在形成精(卵)原细胞的过程中,精(卵)原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传给下一代;如果正、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反交的结果不一致,说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答案:

C

16、人的性染色体变异后XXY三体发育成男性,但果蝇的XXY三体发育成雌性,结合人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产生的遗传效应可以判断,人和果蝇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A、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Y染色体数目

B、人取决于是否含有X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

C、人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

D、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

解析:

人的XXY三体发育成男性,与Y染色体有关,而果蝇的XXY三体发育成雌性,与两个X染色体有关。

答案:

C

17、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位于Ⅰ区段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段内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段内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内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解析:

位于Ⅱ区段内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相同。

如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显性性状,男性全表现隐性性状;假设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隐性性状,男性全表现显性性状。

答案:

B

18、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假设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

1:

1:

1

解析:

假设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所以果蝇的眼色:

暗红眼为显性性状,朱红眼为隐性性状。

因正、反交的后代表现型不一致,所以为伴X染色体遗传,即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基因型:

XAXa、XAY,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2:

1:

1;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基因型:

XAXa、XaY,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

1:

1:

1。

答案:

D

19、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家族中世代相传

C、Ⅱ7与Ⅱ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1/8

D、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解析:

根据Ⅱ7、Ⅱ8都患病,而其女儿正常,可以判定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家族中甲病世代相传。

Ⅱ7和Ⅱ8都为杂合子,子代患甲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概率为3/4,而子代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3/4×1/2=3/8。

根据Ⅱ3和Ⅱ4都不患乙病,而Ⅲ10患乙病,那么可判定乙病为隐性遗传;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假设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Ⅲ10不患乙病,不符合题意,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

C

20、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解析: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产生A和a的雌、雄配子,由于配子的随机组合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同卵双生姐妹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形成的,因此她们的遗传物质相同,造成她们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

C

21、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

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

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

解析:

基因重组包括重组类型、交换类型和人工DNA重组技术,人工DNA重组技术可产生定向的变异;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障碍,扩大了亲本的组合范围;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答案:

C

22、谷胱甘肽(GSH)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下表为GSH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以及控制合成GSH的DNA突变后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那么以下有关突变原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密码子及氨基酸序列

GSH

序列

GAA

谷氨酸

UGU

半胱氨酸

GGC

甘氨酸

UAA

终止

GCA

UUG

ACC

……

突变后

的序列

GAA

谷氨酸

UGG

色氨酸

GCU

丙氨酸

AAG

赖氨酸

CAU

组氨酸

UGA

终止

CCG

……

A.增添B、缺失

C、改变D、自由组合

解析:

对比突变前后的序列可知,突变后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答案:

B

23、如图1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图2、3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请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假设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DXD,那么其余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Yd、BCYd、bcXDXD

C、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解析:

根据染色体组的概念,可知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假设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DXD,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XD、XD没有分开,所以其余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BCYd、BCYd。

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开的是姐妹染色单体,而不是同源染色体。

图3是果蝇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每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通过复制形成的,应具有相同的基因,故图示中出现等位基因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答案:

D

24、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建立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进一步减少时,其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多样性

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那么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绝灭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也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解析:

对于一个较小的种群,随着其数量的减少,假设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有可能由于不适应环境而灭绝;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由于存在杂合子,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下降,但不会灭绝。

答案:

A

25、(改编题)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解析: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不是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但有些生物没有地理隔离也会形成新的物种,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下图为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相关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模拟实验模拟的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过程要顺利进行,还需向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或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

(3)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

现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请你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DNA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A、B、C、D4支试管,各加入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的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________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说明该抗生素只阻断细菌DNA的转录,不阻断人体DNA的转录。

解析:

(1)甲试管中DNA为模板,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生成物必然是RNA,说明模拟的是转录过程。

乙试管中有mRNA,原料为氨基酸,说明模拟的是翻译过程。

(2)翻译过程需要mRNA、氨基酸、酶、ATP还需要运载工具tRNA,场所是核糖体。

(3)要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DNA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实验变量为抗生素的有无,而观察指标为是否有RNA生成。

因要探究抗生素对人体DNA和细菌DNA转录的影响,故需有两组对照。

答案:

(1)转录翻译

(2)tRNA核糖体

(3)第二步:

向A试管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B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同时A、B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的细菌DNA;向C试管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D组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同时C、D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的人体DNA。

第三步:

把A、B、C、D4支试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4支试管中有无RNA的生成。

(4)4A试管中无RNA生成,B试管中有RNA生成,C、D试管中均有RNA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