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6824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docx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

专题一世界著名化学家的故事

主讲:

潘桂丽

通过化学史的讲解、科学家事迹的介绍,使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励我们为科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积极拼搏,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一节诺贝尔

化学家诺贝尔(Nobel,A,1833年-1896年),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父亲是一位颇有才能的机械师、发明家。

在诺贝尔出生的前一年,他家遭火灾,烧毁了全家家产,生活陷入困境。

由于他父亲的一些发明受到俄国的欢迎,在1843年,诺贝尔全家迁到俄国的彼得堡。

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他和两个哥哥都没有进学校,只能请教师到家里教俄、英、德、法等语言,然后才跟着俄国教师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虽然诺贝尔身体很弱,但是他能发愤学习,不仅得到老师的赞扬,也受到父兄的喜爱。

1848年回到瑞典,诺贝尔在父亲办的工厂里当助手。

为了开阔眼界,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诺贝尔出国旅游学习,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

由于他善于观察、分析,凡是耳闻、目睹的物质现像、变化规律、前人的创造发明,都成为他学习研究的对像,因而知识益丰,能力益强。

当他两年后回到俄国时,已经成为精通几国语言的化学家了。

诺贝尔回家后立即投入他父亲办的“诺贝尔父子机械铸造工厂”工作。

他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研究了地雷、水雷、炸药的生产流程,以及大炮和蒸气机的设计。

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适用的工艺技术,还懂得了怎样生产和管理工厂。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军火工厂开始倒闭,1859年诺贝尔全家迁回了瑞典。

此后,诺贝尔专搞创造发明,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中共获得专利达355项,其中有关炸药的约127项。

在炸药中有几项特别有意义,也是十分艰险的。

硝化甘油对震动十分敏感,容易爆炸,储存、运输都很困难。

诺贝尔的父亲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未解决问题。

他经过50多次的实验,到1862年,才有较大的进展。

他先将硝化甘油装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内,然后装上导火线。

装好后,将导火线点燃,抛入水中,轰的一声火花四溅,爆炸力比黑火药大得多。

这就是诺贝尔专利的雷管。

初步的成功表明他弄清楚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办法,但这次爆炸的主体仍然是黑火药,对硝化甘油的敏感性仍未改变,储存和运输的困难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1864年9月3日,是诺贝尔研究炸药极不幸的一天。

在试验中发生了硝化甘油的爆炸,他们的实验室被炸成一片废墟,诺贝尔的五位助手,包括他的弟弟埃米尔都当场被炸死。

诺贝尔因当时不在实验室而幸免于难。

他的父亲也因这一沉痛打击,悲伤过度,得中风病而半身不遂。

这次爆炸事故吓坏了附近的居民,他们纷纷向政府要求,不准诺贝尔在市内做实验,查封实验室。

诺贝尔面临这样严峻的问题,仍然不屈不挠地决定继续研究下去。

他把实验室搬到郊外马拉湖中一艘平底船上。

经过一百多次的实验,他发现运用雷酸汞可以引爆硝化甘油,雷酸汞对震动非常敏感,稍微受到冲击或摩擦就能引起爆炸。

发明了装有雷酸汞的雷管可以引起炸药的爆炸。

这一难题的解决,是研究爆炸的一个重大突破。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许多国家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开发矿山,挖掘河道、修建铁路、开凿隧道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的上市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诺贝尔及时在瑞典、英国、挪威等国家申请了专利,并在瑞典建成了世界第一座硝化甘油厂,随后又在德国建立了国外的生产硝化甘油的合资公司。

由于硝化甘油存放的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震动也会引起爆炸,这就成为运输和储存的隐患。

果然不久,在美国旧金山发生运输硝化甘油的大爆炸,整列火车被炸得粉身碎骨。

德国的一家工厂因搬运时发生冲撞,引起爆炸把工厂变成废墟。

一艘满载硝化甘油的轮船行使在大西洋,由大风浪颠簸引起的爆炸,使船和人都沉入海底。

针对这些惨状,瑞典政府和其他国家先后下令禁止运输诺贝尔的炸药,并扬言要追究法律责任。

这些问题非常严重,从而促使诺贝尔决心要生产出安全的炸药。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找到一种合适的肥料,把适量的硅藻土掺合在硝化甘油中,得到一种安全的黄色炸药。

这种炸药使诺贝尔重新获得信誉,生产黄色炸药的工厂很快获得了发展。

诺贝尔认为,黄色炸药虽然解决了不安全的问题,但是不活泼硅藻降低了硝化甘油的爆炸力,因此,有必要继续研究下去。

他想火棉是一种炸药,能否将它与硝化甘油混合呢?

诺贝尔决心试试。

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试验中不慎划破了手,他顺手用火棉敷了伤口。

夜里伤口疼痛不能入睡,于是他想,怎样才能使火棉与硝化甘油混合呢?

可能使用含氮低的火棉会有更好的效果。

他立即起床做试验,当天亮时,一种新型的胶质炸药研制出来了。

胶质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很安全,可以用热滚子碾磨,也可以在热蒸气下压成细条。

这种炸药的发明在科技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事实证明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爆炸力强的新炸药。

胶质炸药的发明,充分表明诺贝尔在这一领域里是出类拔萃的,然而他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他又投入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

诺贝尔有着丰富的想像力,他的研究内容并不局限于炸药,他还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电话、电池等。

诺贝尔除了沉浸于钻研炸药外,在创建企业方面也显示出无比的才华。

当硝化甘油炸药研制成功后,他立即组织了几场壮观的表演实验,以取得企业家对硝化甘油炸药的信任。

同时联络有远见的企业家合资创办生产硝化甘油炸药的公司,他亲自出任公司的经理,还负责工程技术、公关、广告和财务等工作。

为了发展他们的企业,不知疲倦地到处奔走,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使新型炸药在许多企业中大显身手。

例如,美国修建中太平洋铁路,使用硝化甘油炸药节省了几百万美元。

黄色炸药的销量从1867年的11吨,到1874年已达到3120吨。

诺贝尔公司到19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世界性的企业,他的几百座工厂和公司遍布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

由此可见,诺贝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而且是一位有远见的、组织能力极强的企业家。

诺贝尔之所以令人崇敬,不仅因为他是发明家、企业家,而在于他有伟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

他既善于创造财富,又善于把财产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

当他母亲去世时,他把母亲留给他的全部财产捐给瑞典的慈善事业,只留下母亲的照片作纪念。

他认为: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诺贝尔本着这样的思想,在临终时立了著名的遗嘱。

遗嘱的内容为:

“请把我的全部财产作为基金,以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并且把奖金分为五等分,作为下记的五种奖的奖金,它在每年奖给为人类作出了最有卓著贡献的人。

(一)物理学奖:

奖给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二)化学奖:

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最要改良的人。

(三)生物学和医学奖:

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的人。

(四)文学奖:

奖给在这个领域表明了理想主义的倾向,有最优秀作品的人。

(五)和平奖:

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撤除或裁减军备,召开和平会议以及实施和平会议的原则作出了最大努力的人。

各奖的获奖人由下述各委员会确定:

物理学奖、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确定;生物学和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洛林研究所确定;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科学院确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五人委员会确定。

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都可以获奖。

我衷心希望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人获奖。

1895年11月27日艾尔弗雷·诺贝尔”

1901年,在诺贝尔逝世五年后的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诺贝尔奖金的授奖仪式。

1969年,瑞典的银行又捐了一笔款,仍用诺贝尔的名义,增加了经济学奖。

为纪念他对发展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第102号元素被命名为锘(符号No)。

诺贝尔科学奖的精神光芒四射,诺贝尔芳名永垂不朽。

第二节蔡伦

蔡伦,字敬仲,湖南来阳县人。

东汉明帝刘庄年(公元58一75)未,在宫掖做事。

到汉和帝刘肇即位时,他做了皇帝的侍从宫官,传达诏令,掌管文书,参与军政机密大事。

蔡伦很有才学,敦厚慎重,曾多次“直谏皇帝,指出其过失。

后加位尚方令,在汉和帝年间即公元97年,掌管皇宫用的刀、剑等器械,这些器械无不精密、坚固,为后世所效仿。

古时的书是相互间用绳子连接的可记载文字的竹片,纸则采用细薄的丝织品,纸贵书重,很不方便。

蔡伦便动脑筋想办法,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材料制造纸张。

公元105年,蔡伦将自造的纸呈给汉和帝,皇帝很重视。

从此,世人都使用这种纸,称之为“蔡侯纸”。

安帝年间(公元114年),和帝的皇后邓太后因蔡伦久侍宫中,封他为龙亭侯。

以后,蔡伦在长乐宫中专管皇帝的车马事。

公元118年,皇帝见经传文章多不正规,就命刘珍和良史校订经文经书中的谬误,指定蔡伦监管他们的工作。

蔡伦受窦后(汉章帝刘旭后)的微辞授意,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

太后死后,安帝亲自处理政务,命令蔡伦自己到廷尉处接受处罚。

蔡伦蒙受耻辱,遂洗净身体整戴衣冠,自杀而死。

造纸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这一历史定论是无可非议的。

由于蔡伦的努力,人们掌握了用树皮、麻头、破麻布、旧鱼网等廉价的原料,生产出适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并使这种生产技术推广流传开来,这是蔡伦的重要贡献。

后来人们沿用蔡伦生产纸的工艺,采用竹、藤、稻杆等其它原料,生产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纸,这是历史的进步。

蔡伦总括出来的造纸工艺很快地随着纸张一齐外传了。

至迟在公元285年传到了朝鲜,后又传到了日本。

大约在唐朝,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至欧洲,在造纸术的外传中,世界人民都承认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他们也都知道中国有一个蔡伦在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三节候德榜

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

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为此,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工业化的制碱方法。

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

勒布兰制碱流程虽然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地被完善,但是因为这方法主要是利用固相反应,又是高温操作,存在许多缺陷,生产不能连续,劳动强度大,煤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有意改革它;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

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

不料这一秘密竟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他就是侯德榜。

一、披露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即使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捧着书本认真读书。

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

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

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

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专业,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

   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同胞。

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

陈先生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

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

“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他深刻地体会到创业之艰难。

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他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经常干得浑身汗臭,衣服中散发出酸味、氨味。

他这种埋头苦干的作风赢得了工人们、甚至外国技师的赞赏和钦佩。

在他的带领下,技师、工人们团结一心,为建成中国自己的碱厂而奋战。

   虽然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很简单:

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

但是具体的生产工艺却为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掌握此法制碱,必须完全靠自己摸索,困难非常多,且不说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的挑选和安装等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仅从试生产的过程也可略见一斑。

例如干燥锅结疤了,浑圆的铁锅在高温下停止了转动,时间长了后果是很严重的。

技师们都急得团团转,这时候侯德榜果敢地拿起玉米棒子粗的大铁杆往下捅,操起10一15公斤重的铁杆上下捅可不比举重运动员举杠铃轻松,累得他双眼直冒金星,汗水湿透了工装。

不久他觉得单靠力气难于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经过研讨,他们采用加干碱的办法终于使锅底上的碱疤脱水掉下来,克服了困难。

   侯德榜奋不顾身地把全部身心都扑到了生产上,从调换炉塔的水管,另行设计分解炉,到多次加强冷却设备,改造过滤机以及处理不断发生的生产故障,他都以探索者的勇气、生产者的细心和科学家的严谨来对待。

经过紧张而又辛苦的几个寒暑的奋战,侯德榜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

1924年8月13日,永利碱厂正式投产。

正当大家兴高彩烈地等待雪白的纯碱从烘烧干燥炉中出来时,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暗红色的纯碱。

怎么回事?

这无形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作为总工程师的侯德榜冷静地寻找事故原因。

经过分析他很快就发现纯碱变成暗红色是由于铁锈污染所致。

随后他们以少量硫化钠和铁塔接触,致使铁塔内表面结成一层硫化铁保护膜。

再生产时纯碱变成纯白色了。

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终于矗立在中国大地上。

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

这一袋袋的纯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像征着中国人民的志气和智慧。

   摸索到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本可以高价出售其专利而大发其财,但是和范旭东一样,侯德榜主张把这一奥秘公布于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这一科技成果。

为此侯德榜继续努力工作,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

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披露了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

二、拼命为之的中国化学工业

三酸二碱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仅能生产纯碱显然是不行的。

在永利碱厂投入正常运转后,永利公司计划筹建永利硫酸铵厂。

这个厂可以同时生产氨、硫酸、硝酸和硫酸铵。

建厂的重担自然又落在侯德榜的肩上。

   建造硫酸铵厂与当年永利碱厂的开创不一样,不存在技术保密的问题,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引进国外技术、选购设备、争取投资少而见效快。

为此侯德榜不辞辛苦对整个计划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

   铵厂的设计,应该自成系统,完整合理,引进技术要完全立足于国情,而不是照搬外国的成套设备。

在采购设备中,侯德榜精打细算,凡是国内能够保证质量的,就自己动手在国内解决;进口外国设备时,他巧妙地利用了各国厂商之间的竞争,选择适用又价廉的设备,对若干关键设备,更是力主择优。

在与外商谈判和选购设备时,侯德榜相当机智,例如制硫酸的全套设备是从美国买的,在买下这套设备的同时,侯德榜顺便索要了硫酸铵的生产工艺图纸。

掉过头来,他又从另一家工厂以废钢铁的价格买下一套硫酸铵生产设备(时至今日还在运转)。

这种精明能干连美国的许多经理都佩服。

   硫酸铵厂的设备来自英、美、德、瑞士等国的许多厂家,有些是本国造的,最后竟能全部成龙配套,这是很不容易的。

它充分显示了侯德榜的学识才干和潜心经营,表现出他高度的事业心和可贵的献身精神。

侯德榜能这样出色地指挥完成这项巨大工程,还在于他精通业务、知识广博。

正如他自己说的:

“要当一员称职的化学工程师,至少对机电、建筑要内行。

”这也是他的座右铭。

在他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曾写道:

这些事,“无一不令人烦闷,设非隐忍顺应,将一切办好,万一功亏一蒉,使国人从此不敢再谈化学工程,则吾等成为中国之罪人。

吾人今日只有前进,赴汤蹈火,亦所弗顾,其实目前一切困难,在事前早已见及,故向来未抱丝毫乐观,只知责任所在,拼命为之而已。

”这就是侯德榜事业心的生动写照。

1937年之丹,在侯德榜、范旭东及全厂员工的努力下,硫酸铵厂首次试车成功。

侯德榜“拼命为之”的又一事业成功了。

三、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发明

1937年,日本侵华的战火伸向上海、南京。

位于南京的硫酸铵厂作为亚洲第一流的化工厂,令日本侵略者垂涎三尺,日本侵略者看到永利公司的军事价值,年产一万吨硝酸,可以制造几万吨烈性炸药,他们派人企图收买范旭东和侯德榜。

范、侯明确地表示:

“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

”侵略者加大压力,甚至派飞机对碱厂进行狂轰滥炸。

在战火逼近的情况下,侯德榜当机立断,布置技术骨干和老工人转移,组织重要机件设备拆运西迁。

   1938年,侯德榜率西迁的全部员工在四川岷江岸边的五通桥建设永利川西化工厂。

新厂采取什么工艺是首先要考虑的,制碱的主要原料食盐,在川西只能来源于深井中的盐卤浓缩,盐卤浓度低,所以食盐的成本很高。

加上索尔维法的食盐转化率不高(只有70%),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制碱的成本。

因此继续采用索尔维制碱法,生产就难以维持。

   侯德榜经过调查,决定改进索尔维法开创制碱新路,他总结了索尔维法的优缺点,认为这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两种原料组分只利用了一半,即食盐(NaC1)中的钠和石灰(CaCO3)中的碳酸根结合成纯碱(Na2CO3),另一半组分食盐中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成了CaCl2,却没有用途。

   针对以上生产中不可克服的种种缺陷,侯德榜创造性地设计了联合制碱新工艺,这个新工艺是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由氨厂提供碱厂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母液里的氯化铵用加入食盐的办法使它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

为了实现这一设计,在1941年至1943年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在侯德榜的严格指导下,经过了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后,才把具体工艺流程定下来,这个新工艺使食盐利用率从70%一下子提高到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成化肥氯化铵,解决了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

这方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

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新中国即将成立的1949年初,侯德榜还在印度指导工作,当他得到友人转来的周恩来给他的信后,他立即克服了种种阻挠,于1949年7月回到了气像更新的祖国,作为科学家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从此他开始投入恢复、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崭新工作。

为了祖国的化工事业,他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1960年前后,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侯德榜不顾自己已是70高龄,和技术人员一道共同设计了碳化法制造碳酸氢铵的新工艺,为我国的化肥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侯德榜先生对科学的态度一贯是严肃认真的,在研究联合制碱的过程中,他要求每个试验都得做30多遍才行。

开始时有些人不理解,以为这是浪费时间和耗费精力,多此一举。

后来的事实证明,多数试验在进行了20多次以后,数据才稳定下来,这样得到的数据资料才是可靠的,人们这才真正认识到侯德榜这种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的的科学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

   侯德榜一生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在创造永利碱厂时是这样,在以后的长期工作中也是这样。

他和技术人员、工人及晚辈们在一起,从来不把自己放在权威或高人一等的位置,讨论问题,他总是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从大家的智慧中吸取积极的因素来充实、完善自己的设想。

大家都觉得跟他一起工作,心情特别舒畅,能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侯德榜先生像一名辛勤的园丁,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

这些骨干现在大都活跃在中国化工领域的各个部门,相当多的骨干已成为厂长、总工程师。

他们以侯先生为榜样,为发展我国的化工事业鞠躬尽瘁。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4岁。

第四节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科学家,也是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

自从1897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之后,80多年来,称颂他们的文章、书籍从未间断,可见她所建立的勋业和她所具有的品质深深地留在后人的印像中,成为科学家和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一、贫苦而又奋发的学生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年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正直、爱国的教师家庭。

她自小就勤奋好学,16岁时以金奖毕业于中学。

因为当时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华沙不允许女子读大学,加上家庭经济困难,玛丽只好只身来到华沙西北的乡村作家庭教师。

3年的家庭教师生活中,她除了教育主人的几个孩子外,还挤出时间教当地农民子女读书,并坚持自学。

她还以俭朴生活所节省下来的工资帮助姐姐去巴黎求学。

   1889年她回到了华沙,继续作家庭教师,有一次她的一个朋友领她来到博物馆和实验室,在这里她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实验室使她着了迷。

以后只要有时间,她就来实验室,沉醉在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实验中,她对实验的特殊爱好和基本的实验技巧,就是在这里培养起来的。

   1891年,在她父亲和姐姐的帮助下,她渴望到巴黎求学的愿望实现了。

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她决心学到真本领,因而学习非常勤奋。

每天她乘坐1个小时马车早早地来到教室,选一个离讲台最近的座位,便于清楚地听到教授所讲授的全部知识。

为了节省时间和集中精力,也为了省下乘马车的费用,入学4个月后,她从她姐姐家搬出,迁入学校附近一住房的顶阁,这间阁楼没有火,没有灯,没有水,只在屋顶上开了一个小天窗,依靠它屋里才有一点光明。

一个月仅有40卢布的她,对这种居住条件已很满足。

她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清贫艰苦的生活日益削弱她的体质,然而丰富的知识使她心灵日趋充实。

1893年,她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的数学系。

二、艰苦的条件,出色的工作

玛丽的勤勉、好学和聪慧,使她赢得了李普曼教授的器重。

在荣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她来到了李普曼教授的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科研活动。

就在这里,她结识了年轻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

   皮埃尔·居里于1859年生于巴黎一个医生的家庭,16岁通过了中学的毕业考试,18岁通过了大学毕业考试并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19岁被聘任为巴黎大学理学院德山教授的助手。

他和他那同是理学硕士的哥哥雅克一起研究,1880年发现了电解质晶体的压电效应。

1883年年青的彼埃尔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巴黎市理化学校的实验室主任。

当他与玛丽相识时,他已是一位有作为的物理学家了。

   由于志趣相投、相互敬慕,玛丽和彼埃尔之间的友谊发展成爱情。

1895年他们结为伉俪,组成一个志同道合、和睦相亲的幸福家庭。

繁忙的家务及1897年出生的女儿并没有阻碍这对热爱科学的夫妇,特别是作为母亲和主妇的玛丽,她一直坚持着学习和科研。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一种铀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

这一发现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极好的研究领域。

在一间原来用作贮藏室的闭塞潮湿的房子里、玛丽利用极其简单的装置,开始向这个新领域进军。

仅仅几个星期,她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她证明铀盐的这种惊人的放射强度与化合物中所含的铀量成正比,而不受化合物状况或外界环境(光线、温度)的影响。

她还认为,这种不可知的放射性是一种元素的特征。

难道只有铀元素才有这种特性?

遵循这一思路,她决定检查所有已知的化学物质,通过繁重而又艰巨的普查,她发现了另一种元素钍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地发出与铀射线相似的射线,由此她深信具有放射现像决不只是铀的特性,而是一种自然现像。

对此她提议把这种现像叫作放射性,把铀、钍等具有这种特性的物质叫作放射性物质。

   她的调查很快从盐和氧化物扩展到一切矿物,她毫不厌倦地用同一方法去研究大量的材料,终于有了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