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6912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docx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优秀甲级资质项目申请报告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

项目申请报告

 

县有限责任公司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县有限责任公司特种纸产业研发平台建设

1.1.2项目承办单位

县有限责任公司

1.1.3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县酿溪镇路1号公司园区内

1.1.4项目单位情况

县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造纸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注册总资本2800万元(股东结构图),现有总资产2.2亿元,资产负债率27%;公司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

是一家集“营林、TMP浆、特种工业纸板、电工用绝缘成型件”等产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工艺装备先进,检测试验设施齐全,系中国绝缘材料标准化委员会(SAC/TC51)成员单位,2007年又通过了ISO9001:

2000质量体系升级认证,是专业的纸质纸绝缘材料供应商。

县公司拥有当今世界先进的绝缘纸板制造技术,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在线金属粒子探测、抄纸系统、反渗透水质净化、生产环境与流程的净化控制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公司下设县有限责任公司特种纸板分公司、县电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利用分公司和营林公司,建有13条特种工业纸板生产线,1条TMP浆生产线,1条变压器、电工绝缘成型件加工生产。

主要产品有电绝缘纸板、纱管纸、军工纸板和变压器纸质绝缘纸成型件四大系列60余个品种,产品符合IEC国际标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现在年产特种工业纸板板5万吨,其中电工用压板纸板2.5万吨,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位,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出口欧美和东南亚国家,产销率100%。

生产的绝缘纸板占有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7年,公司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3亿元,上交税收887万元。

公司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工业化“小巨人”企业和造纸产业集群核心骨干企业及新型工业化标志型企业。

公司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50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60人。

研发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人,专业结构配置合理,包括造纸、机械、化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

公司研发实验室硬件配备较为齐全,有各类先进的试验、检验仪器。

同时,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并聘请教授为科研顾问,借助他们的知识、信息和科研成果,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创造条件。

近些年来,公司研发投入每年增长20%,由建厂之初的几万元,增至150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1%左右。

但由于产品更新加快,市场对产品质量、性能等要求更加严格,而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和研发成本较高,使现有的研发投入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县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信息如下:

注册号: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

2800万元

注册地址:

县酿溪镇路1号

企业类别:

民营

经营范围:

电绝缘纸板;薄绝缘纸板;快巴纸;PB纸;青壳纸;变压器成型件;角环;变压器纸板;电工层压纸板;撑条;端圈;压环;波纹板;绝缘罩;绝缘纸筒;电工绝缘胶;瓦楞板。

1.2研究依据

1、《技术咨询委托书》;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产业[2007]806号);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4、《中共委  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湘发[2007]3号)

5、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湘政发[2007]2号)

6、国家轻工业“十五”发展规划

7、国家造纸工业(十五)发展规划

8、国家发计委、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

9、国家标准GB3544-2001《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0、国家标准GB/T7968-1996《纸袋纸》

11、国家轻工业行业标准QB/T1460-1992《伸性纸》

12、国家轻工业行业标准QB/T3516-1999《牛皮纸》

13、国家标准GB9774-2002《水泥包装袋》

14、国家资源部与发改委《可再生能源法》

15、县有限责任公司,《县有限责任公司扩建1.2万吨大型电工用压纸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7、土地使用证;

18、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9、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红线图;

1.3研究工作概况

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始于2000年,以硬件配置为主,建立了办公自动化和会计电算化,2003年建立了企业局域信息网,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共享,2004年扩建企业局域网,公司分厂也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同时通过互联网络开设了企业网站信息平台。

但企业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产品研发信息平台基本处于一种初始状态,表现在企业研发手段落后、研发信息不畅、研发设备老化等。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新产品的开发,原有的企业研发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设备已不能适应企业产品研发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有必要新建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研发信息服务平台,尤其是产品研发软件系统、企业信息化实验室、产品质量检测和废液(黑液)排放控制平台等建设显得十分迫切。

1.4研究结论

县有限公司特种纸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是以新建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研发信息服务平台,尤其是产品研发软件系统、企业信息化实验室、产品质量检测和废液(黑液)排放控制平台等为特点,也能够满足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共享的需求。

县有限公司特种纸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周围环境良好,建成后能够增加企业的科研能力、科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现在该项目启动的各项基础条件基本具备,加上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好,开发建设条件具备,开发县有限公司特种纸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第2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1发展规划

2.1.1符合国家“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发展服务业的规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01]98)号精神,提出“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

积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优化。

“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还包括:

到201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4000亿美元;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速。

同时,国家从财政支出安排资金对服务业进行扶持。

《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

国家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好的新兴服务业。

 

本项目是建设科技平台,具有服务造纸行业的科技服务功能,产品和质量控制功能,提高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功能,解决造纸行业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

2.1.2符合服务业规划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目标: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010年达到44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5%;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左右,2010年达到145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3.5%;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服务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生产服务业与非生产服务业之比由1∶1.9调整为1∶1.5;城市服务体系全面发展,农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力争到2010年全省形成年经营收入(或销售额)过100亿元的大型服务业企业3家、过30亿元的15家;创建5个国际知名服务品牌和10—20个全国知名品牌。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重点:

1、做大做强特色服务业。

旅游业:

进一步发挥我省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树立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名牌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精心培育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的知名旅游品牌,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转变。

文化产业:

立足湖湘文化特色,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和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大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

2、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加快建设物流运输平台、信息平台、存储配送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完善物流服务配送服务体系,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物流体系。

现代金融业,强化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以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加速金融现代化,提高金融效率,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品种,加快发展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服务。

农业服务业: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大力发展为“三农”服务行业。

3、拓展提升生活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提升发展层次,推进流通现代化、规模化。

餐饮业,弘扬湘菜文化,壮大湘菜品牌,推进餐饮业连锁经营,提高品牌影响力。

养老服务产业,把养老服务作为拓宽服务领域的新增长点,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

基本形成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异地互动养老、综合型养老与专业型养老相结合、城乡统筹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

房地产业,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推进住房设计智能化、分配货币化、供应市场化、交易自由化,健全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

社区服务业:

积极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建设组织网络化、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设施配套化的社区服务体系。

4、有序推进基础服务业。

有序推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规定:

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其他行业的总称,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共15个行业。

“引导为主、择优扶持。

发挥鼓励、导向、杠杆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多渠道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

2.2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中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要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产业化改组。

营利性事业单位要改制为企业,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

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的政策:

(1)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业、领域和商品,都允许非国有经济进入和经营。

积极鼓励具有资质和条件的非国有主体在基础设施、卫生、体育及技术服务等领域扩大投资。

打破部门、行业垄断,消除市场准入的不合理限制,对民间投资实行宽准入、严管理的政策。

通过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制度和授权特许经营等措施,引导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重要社会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

切实改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在企业开办、土地使用、资金融通等方面,实行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并在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规范和简化服务业市场准入行政审批。

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

(2)努力壮大优势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

大力推动服务业跨行业、跨区域整合发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通过加盟联合、破产兼并、上市重组、连锁经营等方式,改变服务业部分行业和企业“小、散、弱、差”,经营方式陈旧,缺乏品牌和过度竞争的状态。

进一步加大培育服务品牌、服务名牌的力度,重点在商贸、文化、旅游、娱乐、软件开发、证券、餐饮、咨询、房地产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创建具有湖湘特色的服务品牌,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在快餐、修配、旅游、图书、家政、快递、医药、健身、家电、美容美发等行业发展连锁经营,培育跨地区、跨部门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

(3)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服务业市场化程度。

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对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加快实施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

推进事业性服务单位的改革,将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推进后勤服务和企业配套服务社会化,鼓励和引导企业逐步剥离内部的研究开发、采购、运输、咨询、营销、售后服务、设计服务、信息服务、维修服务等服务性活动,形成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业。

(4)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战略投资者。

充分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CEPA及“泛珠”合作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实施服务业对外开放战略,有序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的开放,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的资金、管理、技术及服务品种,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动态库,精心包装推出物流、市场、房地产、旅游、教育、卫生、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吸引外商投资。

(5)多渠道增加投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发展服务业的导向资金,用于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发展。

省财政在服务业引导资金原有规模基础上,根据财力状况和服务业发展需要逐年适当增加投入。

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集资、引进外资、政府贴息等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

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服务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加强对中小服务企业金融支持。

进一步规范和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

(6)大力培养各类人才,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

建立和完善服务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服务业人才需求,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教材、专家和学者,在培养高级服务业专业人才方面形成规模。

特别是大力培育社会急需的信息、金融、证券、保险和各类中介服务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创新用人机制,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服务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

(7)加强统筹指导,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服务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制定规划、明确重点、落实政策、搞好协调服务,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快以鼓励消费为导向的信用体系建设,使消费信贷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制定和完善规范服务业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按照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完善现代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发挥城市规划对服务业的促进引导作用,保障服务业发展用地,培育服务业特色集聚区,提高城市服务业的层次和效益。

2.3行业准入分析

2.3.1造纸行业

进入造纸行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1、进入造纸产业的国内外投资主体必须具备技术水平高、资金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度高的条件。

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内,银行信用等级AA级以上。

2、制浆造纸重点发展和调整省区应编制造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的总体要求,并报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大型制浆造纸企业集团应根据国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编制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报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3、造纸产业发展要实现规模经济,突出起始规模。

新建、扩建制浆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

化学木浆年产30万吨、化学机械木浆年产10万吨、化学竹浆年产10万吨、非木浆年产5万吨;新建、扩建造纸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

新闻纸年产30万吨、文化用纸年产10万吨、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他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

薄页纸、特种纸及纸板项目以及现有生产线的改造不受规模准入条件限制。

4、单一企业(集团)单一纸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不得再申请核准或备案该纸种建设项目;单一企业(集团)纸及纸板总生产能力超过当年国内市场消费总量的20%,不得再申请核准或备案制浆造纸项目。

5、新建项目吨产品在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综合能耗(标煤)等方面要达到先进水平。

其中漂白化学木浆为10千克、45立方米和500千克;漂白化学竹浆为15千克、60立方米和600千克;化学机械木浆为9千克、30立方米和1100千克;新闻纸为4千克、20立方米和630千克;印刷书写纸为4千克、30立方米和680千克。

2.3.2制造信息化

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六方面:

一是抓紧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一五”专项规划。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破解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的难题,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密切跟踪全球信息化新进展、新情况,提出中国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

而这项工作今年8月份以前完成。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中国的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的规划问题,同时也给制定“十一五”的信息化发展指出了原则和方向。

第二持续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应用。

还是要突出重点,抓住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在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等行业运用信息技术节能、节水的改造,围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三扎实推动电子政务。

主要是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效率和监管能力,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第四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重点放在节能、节材。

第五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重点要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和跨部门共享的问题,促进经营性的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放、培育和繁荣信息资源市场、促进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

第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特别是涉及到社会稳定、社会政治安全、社会经济安全的问题要特别的引起重视。

2.3.3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建设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

以企业需求为引擎,市场应用为导向,采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进行工程化技术和软件包的研发、工程示范及推广应用。

加强自主创新,必须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肩负着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科研院所和大学要在制造业信息化前沿技术探索中扮主角。

但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中科研院所和大学则应甘当配角,为企业服务,“受制”于企业。

不要凌驾于企业之上,更不要在市场充当企业的“替身”。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面向制造业企业,扩大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要欢迎和依靠科研院所和大学搞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创新的战略储备和近期的技术和知识支持,采用多种形式密切产学研结合。

尤其在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的培育和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企业示范工作中,要切实体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促进产品产业化进程,建立产品开发与企业应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要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拟定鼓励和搞活制造业信息化科技中介服务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政策标准等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新型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和支撑体系的建设,搭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桥梁。

2.4造纸工业发展情况

2.4.1世界造纸工业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

1、世界造纸产品和纸浆生产情况

2005年世界造纸工业的纸及纸板产量为3.67亿吨,比2000年增长13.3%,年均增长2.5%。

2005年纸和纸板产量位居前10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芬兰、瑞典、韩国、法国和意大利,产量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72.4%。

2005年世界纸浆产量为1.89亿吨,比2000年增长1.0%,年均递增0.2%。

其中化学浆占纸浆产量的67.1%,机械浆占18.9%。

2005年纸浆产量位居前10位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中国、瑞典、芬兰、日本、巴西、俄罗斯、印尼和印度,产量合计占世界总产量82.3%。

2、世界造纸产品和纸浆消费情况

2005年世界纸和纸板消费量为3.66亿吨,比2000年增长12.9%,年均递增2.5%。

人均纸及纸板年消费量为56.3千克,其中以北美人均消费水平最高,为293.0千克,亚洲和非洲最低,分别为35.3千克和6.8千克。

2005年世界纸浆消费量为1.88亿吨,比200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纸浆消费格局:

北美洲占35.6%;欧洲占29.1%;亚洲占28.1%;拉丁美洲占4.7%;大洋洲占1.3%;非洲占1.2%。

亚洲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纸浆输入地区。

3、世界造纸工业贸易趋势

商品纸浆出口量较大的国家有加拿大、巴西、瑞典、智利、芬兰,2005年上述五国纸浆净出口量约占世界商品纸浆总产量的51.0%。

2005年纸浆进口较多的国家有中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和日本,净进口量约占世界商品纸浆总产量的42.0%。

中国属净进口国,2005年纸浆进口量约占世界商品纸浆总产量的16%。

在废纸贸易中,世界废纸进口量4156万吨,出口量3990万吨,净出口量2796万吨。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废纸供应国,2005年美国净出口量1411万吨。

2005年中国进口废纸1703万吨,为世界第1位,占世界废纸出口量的42.7%,占净出口量的61%。

4、世界造纸产品和纸浆需求趋势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世界纸浆、纸及纸板需求总体仍呈增长趋势,预计纸浆年均递增2~2.5%,纸及纸板年均递增2.5~3.0%,到2010年世界纸浆需求量将由2005年的1.88亿吨增至2.08~2.13亿吨。

世界纸及纸板需求量将由2005年3.66亿吨增至4.15~4.25亿吨。

从长期看,商品纸浆供应趋势在国际贸易中将是短线产品。

从纸及纸板供应趋势来看,在国际贸易中需求增长较快的主要品种将是未涂布的化浆纸、涂布与未涂布的含机浆纸以及特种纸。

5、世界造纸工业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世界造纸工业技术进步发展迅速,由于受到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的约束,造纸企业立足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加大力度,正朝着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现代化大工业方向持续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多样化、功能化、生产清洁化、资源节约化、林纸一体化和产业全球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2.4.2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形势

1、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