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981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思路点拨】本题以董仲舒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西周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和宗法制。

【精讲精析】选C。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不符合史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2.(2011·海南单科·T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精讲精析】选C。

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

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故选C。

3.(2011·上海单科·T7)历史是复杂的。

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思路点拨】本题通过“历史教训”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精讲精析】选A。

本题解题关键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实行了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

B、C、D,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4.(2011·广东文综·T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注重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重点考查的是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所取代的知识点。

【精讲精析】选D。

反映隋唐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品评官根据出身门第划分等级选官,门阀世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隋唐以后,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

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官府考定门第现象逐渐消失,所以选D。

A宗法制盛行于周朝,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战国逐步瓦解,不符合题意。

B察举制是汉代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不符合题意。

C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出现的中央官制,主要体现的是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对皇帝负责,与题意不符。

5.(2011·山东文综·T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把握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该制度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的兴趣,有利于加强“中央之统治”,从这两点入手,对应分析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精讲精析】选C。

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同时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A、D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推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6.(2011·江苏单科·T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对图片中“进士出身分布比例”进行分析,并结合科举制的相关史实理解。

【精讲精析】选D。

科举制的设立使贫寒子弟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从而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A、C不符合题意。

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与九品中正制完全不符,故B有误。

图片反映出科举制已经兼顾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等多个阶层,但士族子弟比重仍然最大,表明其还不完善。

故答案为D。

7.(2011·江苏单科·T4)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对题干中“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进行分析理解。

【精讲精析】选B。

A不能从材料反映出来,也不符合行省制的特点,可以排除。

元朝行省的行政长官完全由朝廷任命,权力受中央的控制,故C、D均有误。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表明元代的江浙行省获得了“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的紧急事务处置权。

故答案为B。

8.(2011·海南单科·T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

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

A.岭北行省B.辽阳行省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学生需要知道少数民族“契丹”兴起的地理位置,还要对元朝行省制有一定的认识。

【精讲精析】选B。

契丹,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

辽阳行省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故选B。

岭北行省为蒙古和回纥族聚居地,甘肃原是西夏族聚居地。

排除A、C。

9.(2011·北京文综·T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精讲精析】选C。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宋代通过分权来分割相权,其中三司分割丞相的财权,故C正确。

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故A错误。

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故B错误。

明朝时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相权与皇权的斗争,D错误。

10.(2011·海南单科·T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

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B.枢密使C.三司使D.布政使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再现史实的能力。

【精讲精析】选D。

清朝称掌管一省财政民政的布政使为藩司,俗称藩台。

节度使是唐宋时期的官名,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

11.(2011·天津文综·T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古今地名的称谓。

【精讲精析】选B。

元代的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市;宋代的汴梁,即今天的开封市;古时的益州,即今天的成都。

而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即可。

选①②④。

12.(2011·安徽文综·T22)李大钊说:

“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

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纪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

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

”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B.历史学家阐释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史学观点,理解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看法受时代、史观的影响。

【精讲精析】C。

A历史学也是社会科学,历史事实总是客观存在的,是确定的;B不全面,解喻历史的不一定是历史学家,观点的不同也不仅仅是主观因素;D主要是对历史事实的解读而非历史真实性。

C项随着人类知识的增加和不同的史观,对历史事件认识是不一样的。

故判断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

“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

“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

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10分)

【思路点拨】本题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线索,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选官制度变化的过程、原因及其对清末教育的借鉴,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比较能力。

【精讲精析】第

(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

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

(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式概括。

【参考答案】

(1)变化:

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

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

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14.(2011·上海单科·35)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

(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

(6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6分)

【思路点拨】本题以选官制度为切入点,说明了高考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归纳概括能力。

【精讲精析】第

(1)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如世卿世禄制、察举制、考试成绩。

(2)题,在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即推举制、科举制时一定要注意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性,也要看到局限性,如推举制可从其举荐优秀人才和结成特殊关系等角度入手;科举制可从统治基础和真才实学等角度分析。

【答案】

(1)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③考试成绩。

(6分)

(2)论据(4分)

答案1:

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

(4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

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

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

(2分)

其他答案。

(0分)

组织(2分)

答案l:

叙述连贯成结构。

(2分)

答案2;叙述较连贯。

(1分)

其他答案:

罗列论据。

(0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