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7012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docx

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以杀菌消毒。

B、分别向澄清石灰水溶液、氯化钙和偏铝酸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都有白色沉淀产生。

C、CaCO3难溶于水而Ca(HCO3)2易溶于水,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D、NaOH溶液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四种溶液。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明矾在水中Al3++3H2O

Al(OH)3+3H+,Al(OH)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是常用的净水剂,但不可以杀菌消毒。

B、不正确,向氯化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C、不正确,CaCO3难溶于水而Ca(HCO3)2易溶于水,不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两者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

D、NaOH溶液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四种溶液,现象分别是:

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灰白色沉淀变成灰绿再变成红褐色、先产生白色沉淀,NaOH过量后沉淀溶解。

2.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废的硝酸与铜的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若为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若为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氮的氧化物都会污染大气。

考点:

有毒有害气体。

3.放在敞口容器中的下列溶液,久置后溶液中原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4.暴露于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A.水玻璃B.苏打C.Na2O2D.漂白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水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不选A;B、苏打是碳酸钠,在空气中不变质,选B;C、过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水都反应而变质,不选C;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不选D。

考点:

硅酸盐的性质,碳酸盐的性质,过氧化钠的性质。

5.“天生我材必有用”,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酸可用于制炸药

B.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病

C.明矾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可用于净水

D.硫磺有杀虫、杀螨、杀菌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硝酸能与甲苯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一种烈性炸药,故A正确;B.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所以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病,故B正确;C.明矾没有强氧化性,没有消毒杀菌作用,故C错误;D.硫磺常用作农药,具有杀虫、杀螨、杀菌作用,故D正确;故选C。

考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

E的溶质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他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可能是NaHCO3溶液

B.F为AgNO3溶液

C.D不可能是镁或铝的盐酸盐

D.A为氨水,E为硫酸

【答案】A

【解析】由题干表述可知A和E不是盐,又由E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E为浓硫酸(③步操作进一步确定);由题干和①步操作可知A为氨水;再由②步操作可知F中阳离子为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银盐中只有AgNO3可溶于水,故F为AgNO3;由③步操作可知盐B与E(H2SO4)放出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CO2,所以B中阴离子应为CO32-或HCO3-,C、D、F生成沉淀说明应该是CO32-,而阳离子可以是常见的K+、Na+、NH4+等待定;同样由②步操作知,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阳离子为Mg2+或Al3+,由于题中只说B(含CO32-)与D生成沉淀,并没指出有无气体,所以D可能含Mg2+,也可能含Al3+,D的阴离子在此处不能确定;由④步知C与D、E(H2SO4)、F(AgNO3)生成不溶于HNO3的沉淀,所以C必为BaCl2;进而推出D中阴离子应该为SO42-,故D为Al2(SO4)3或MgSO4。

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考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硫酸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水、二氧化硫三种分子

B.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可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

C.铵盐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和相应的酸

D.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与任何酸反应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盐酸生成氯气,所以不能用盐酸来酸化高锰酸钾。

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但生成物不一定都是氨气和相应的酸,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硝酸铵。

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8.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生成氢氧化铝,①正确;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②错误;③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③正确;④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因Fe3+水解Fe3++3H2O

2Fe(OH)3+3HCl,加热促水解且溶液中HCl挥发,平衡向右移动,最终得到Fe(OH)3而得不到无水FeCl3,④错误;⑤氯化镁与石灰乳转化为更难溶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⑤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

考查元素化合性质、侯德榜制碱法、盐类水解等

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CuB.SiO2C.AI(OH)3D.CaCO3

【答案】C

【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盐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铜和二者都不反应,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答案选C。

10.下列没有漂白性的物质是

A.氯水B.二氧化硫气体C.漂白粉溶液D.CaCl2溶液

【答案】D

【解析】A氯水中存在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B二氧化硫气体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C漂白粉溶液存在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DCaCl2溶液不具有漂白性。

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⑤B.②③C.②⑤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Fe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错误;②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与HCl生成H2SiO3,正确;③AlCl3是共价化合物,电解AlCl3不能生成Al,错误;④Na在点燃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a2O2,错误;⑤SO2与H2O反应H2SO3,H2SO3具有还原性,与O2反应生成H2SO4,正确,故答案为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做好本类题目的前提是掌握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既要掌握物质的通性,也要掌握某些物质的特性,如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活泼的金属Na与O2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产物的不同,Na2O与Na2O2的性质的不同,Mg与CO2的反应、Al及化合物中,Al与NaOH溶液的反应,铝热反应,Al2O3及Al(OH)3的两性,Fe与O2的反应,Fe2+与Fe3+的相互转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SiO2的特殊性,与C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i和CO,浓硫酸、稀硝酸和浓硝酸的性质等,都需要单独记忆和掌握。

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0mL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

B.用40.0mL10.00mol/L的盐酸与10.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C.标准状况下,将1.0g铝片投入20.0mL18.40mol/L的硫酸中

D.在50M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1.2mol氮气和3mol氢气合成氨

【答案】A

13.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

mol)

A.图l:

n(HCl)=l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B.图2:

n(NaOH)=1mol,CO2逐步通人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C.图3:

n(O2)=1mo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D.图4:

n(HNO3,)=l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碳酸钾加入盐酸中,则开始盐酸过量,所以反应开始就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当加入0.5mol碳酸钾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再加入碳酸钾,则气体的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符,错误;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氢氧化钠过量,开始生成碳酸钠,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时,二氧化碳过量,则开始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1mol时,则恰好生成碳酸氢钠1mol,与图像不符,错误;C、当C的物质的量小于或等于1mol时,氧气充足,所以生成二氧化碳;当C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时,开始生成CO,当C的物质的量是2mol时生成CO2mol,正确;D、当加入Fe的物质的量小于或等于0.25mol时,Fe被氧化为硝酸铁;Fe的物质的量大于0.25mol,则Fe逐渐转化为硝酸亚铁,Fe的物质的量为0.375mol时,则完全转化为硝酸亚铁,与图像不符,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与量有关的反应图像的判断

14.下列用数轴表示的产物与量的关系不合理的是()

A.铁与稀硝酸反应:

B.Cl2与FeI2溶液反应后的产物:

C.向烧碱液中通入SO2后的产物: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稀、足)+Fe=Fe(NO3)3+NO↑+2H2O,3HNO3(稀、不足)+8Fe=3Fe(NO3)2+2NO↑+4H2O,因此HNO3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4时,恰好反应生成Fe(NO3)3;HNO3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

3时,恰好反应生成Fe(NO3)2,A项合理;B.根据氧化性:

Cl2>Fe3+>I2,发生的反应为Cl2+2I-=2Cl-+I2、Cl2+2Fe2+=2Cl-+2Fe3+,当n(Cl2):

n(FeI2)≥1.5时,FeI2完全反应生成FeCl3和I2,当n(Cl2):

n(FeI2)≤1时,只发生Cl2+2I-=2Cl-+I2,产物为I2,B项不合理;C.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NaOH+SO2=NaHSO3,因此当氢氧化钠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时,恰好反应生成Na2SO3;当氢氧化钠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时,恰好反应生成NaHSO3,C项合理;D.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4NaOH=NaAlO2+2H2O。

OH-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时铝元素都以Al(OH)3和Al3+的形式存在;OH-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时,铝元素都以AlO2-的形式存在,OH-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时铝元素以AlO2-的形式存在,D项合理,答案选B。

考点:

考查SO2与氢氧化钠、铁与稀硝酸、氯化铝与氢氧化钠、Cl2与FeI2反应的有关判断。

15.在下列各变化中,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下),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该反应中,每生成2.24LG(标准状况),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2)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之间。

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且B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酸,B是一种含两种金属元素的盐,当A过量时,C及D均易溶于水。

则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答案】

(1)2Na2O2+2H2O=4NaOH+O2↑(2分)0.2mol(2分)

(2)Cl2+2NaOH=NaCl+NaClO+H2O(2分)

(3)NH4++HCO3-+2OH-

NH3↑+CO32-+2H2O(2分)

(4)AlO2-+4H+=Al3++2H2O(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E为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液体且在生成物中,所以是水.F为淡黄色粉末,是过氧化钠或硫,但能和水反应,所以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氧化钠,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所以G是氧气,H是氢氧化钠.

(1)设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xmol

Na2O2+2H2O=4NaOH+O2↑  转移电子数

              22.4L   2mol                

 2.24L   x x=0.2mol,

(2)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A是氯气,与碱反应,故答案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3)B是一种酸式盐,且B遇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所以B是碳酸氢盐,D是一种气体,强碱与酸式盐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是氨气,所以A、B的反应是强碱和碳酸氢铵的反应,故答案为:

2OH-+NH4++HCO3-=NH3↑+2H2O+CO32-

(4)B是一种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所以B是偏铝酸钠,A是一种强酸,酸先和偏氯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过量的酸反应生成铝离子,故答案为:

AlO2-+4H+=Al3++2H2O.

考点:

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体积等相关知识。

16.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B、C、D元素电负性的大小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2)E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在一定条件下,2L甲气体与0.5L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4)在298K下,A、B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

又知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能将B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B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ΔH=。

(注:

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5)要证明与D同主族相邻元素F的非金属性与E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合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6)用A、B的单质作电极,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写出此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假设C只被还原至+4价)

【答案】

(1)O;N;C

(2)8HCl+KClO4

KCl+4Cl2↑+4H2O(3)NaNO2(4)-(4a-3b)kJ/mol或(3b-4a)kJ/mol(5)将氯水(或氯气)滴入(或通入)到硫化钠(或硫化氢等)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答案合理即可)(6)NO3-+e-+2H+=NO2↑+H2O

【解析】由已知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推知:

A、B、C、D、E五种元素分别是Al、C、N、O、Cl。

(1)电负性O>N>C。

(2)生成的气体单质是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HCl+KClO4

KCl+4Cl2↑+4H2O。

(3)氮的氧化物中,NO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2LNO与0.5LO2混合后先生成1LNO与1LNO2的混合气体,再与NaOH溶液发生下列反应:

NO+NO2+2NaOH=2NaNO2+H2O,所以生成的盐是NaNO2(也可用电子守恒法推出N在盐中显+3价,所以是NaNO2)。

(4)在298K下,1molAl(s)完全燃烧放出热量akJ,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热量bkJ,根据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在298K下的ΔH为-(4a-3b)kJ·mol-1或(3b-4a)kJ·mol-1。

(5)要证明S的非金属性与Cl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利用置换反应,将氯水(或氯气)滴入(或通入)硫化钠(或硫化氢等)溶液中即可(答案合理即可)。

(6)常温下,Al被浓硝酸钝化,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O2和NO2,故碳为原电池负极,正极上硝酸得电子生成NO2。

17.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提示:

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在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化合物D与KNO3、KOH共熔,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四 Ⅷ

(2)1∶2

(3)③

(4)3Fe2++NO3-+4H+=3Fe3++NO↑+2H2O

(5)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解析】该题推断的突破口是反应①,根据“提示”可知D、A分别是Fe2O3、SO2;根据题中叙述信息,可知I为Al,K为NO2,再根据框图信息可以推断出B为SO3,C为硫酸,E为Fe(OH)3,F的溶液中含Fe3+,G为Fe,H为氧化铝,J为硝酸,L为NO,M的溶液中含Fe2+。

18.根据下表左边的“实验操作”,从右边的“实验现象”中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答案”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答案

实验现象

(1)让一束光线通过Fe(OH)3胶体

A.呈蓝色

B.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C.呈现光亮“通路”

D.产生红褐色沉淀

(2)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

(3)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

(4)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

【答案】CDBA

【解析】

(1)让一束光线通过Fe(OH)3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呈现光亮“通路”,这是丁达尔效应;

(2)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沉淀。

(3)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会产生白色胶状沉淀;(4)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呈蓝色,淀粉遇碘变蓝;

点评:

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

19.(18分)某地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

20~50mg/kg

分装时期

分装企业

⑴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KIO3+KI+H2SO4=K2SO4+I2+H2O

⑵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⑶已知:

I2+2S2O32-=2I-+S4O62-。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kg。

【答案】

(1)1、5、3、3、3、3

(2)①I2+SO32-+H2O===2I-+SO42-+2H+

②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

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②1.0×10-5③4.2×102/w

【解析】略

20.某研究性实验小组欲验证浓硝酸在与Cu、Ag合金的反应过程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并测定Cu、Ag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

查阅相关资料表明:

“常温下,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

”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Cu与HNO3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开始前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1,其目的是;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

(3)停止反应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实验发现,通入的O2温度高低对实验现象有较大影响,为便于观察应通入(填“热”或“冷”)的O2。

(4)为减小实验误差,在A中反应完成和D中出现现象后,还应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5)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前,Cu、Ag合金的质量:

15.0g,浓HNO3:

40mL13.5mol·L-1;实验后A溶液:

V=40mLc(H+)=1.0mol·L-1。

假设反应中HNO3既无挥发也无分解,则:

①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mol。

②若已测出反应后E装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则为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6)若已知Cu、Ag合金的质量为mg,且溶解完全。

请利用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简单的操作,以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其实验过程为。

【答案】21.(12分)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