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77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8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docx

井冈山总规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规划前提1

一.规划任务背景1

二.规划指导思想2

三.规划期限2

第二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3

一.发展背景3

二.发展条件6

三.发展战略10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2

一.现状发展水平12

二.规划基本原则14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14

四.等级规模结构规划15

五.职能结构规划15

六.空间结构规划16

七.重点城镇建设16

八.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7

九.市域基础设施规划18

第四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24

一.城市性质24

二.城市人口规模24

三.城市用地规模25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26

一.现状用地概况26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26

三.城市用地发展方向27

四.城市总体布局原则28

五.城市布局结构28

六.规划用地指标28

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31

一.居住用地规划31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32

三.工业用地规划35

四.仓储用地规划36

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37

一.对外交通规划37

二.城市道路广场规划38

第八章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43

一.绿地系统规划43

二.城市景观规划44

第九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48

一.给水工程规划48

二.排水工程规划50

三.供电工程规划52

四.电信工程规划53

五.燃气工程规划55

六.管线综合规划57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59

一.防洪规划59

二.消防规划60

三.人防规划61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63

一.城市环境保护规划63

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65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67

一.近期建设规划指导思想67

二.规划期限与城市规模67

三.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67

四.近期重点建设内容68

第十三章远景规划构想71

一.远景规划目标71

二.远景发展规模71

三.远景用地发展方向71

四.布局主导原则71

五.城市布局结构72

第十四章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建议73

井冈山市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报告74

一.井冈山城市发展现状74

二.新城区建设背景74

三.新城区发展建设要求75

四.城市人口规模确定76

五.城市用地指标和用地规模76

六.土地开发潜力和耕地平衡77

城市土地定级及使用控制专题报告78

一.土地定级的目的78

二.定级评价的技术方法78

三.定级结果及使用控制79

附录《井冈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

《井冈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附图道路编号图

第一章规划前提

一.规划任务背景

目前,井冈山市城区所在地是地处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中心景区的茨坪,现状城市建设用地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万人,其城市建设发展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开发有一定的矛盾且日趋尖锐。

早在1987年国务院批复的《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就明确规定:

“凡与风景游览无直接关系,或对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不同程度损害、污染的单位宜迁离茨坪,分别迁往厦坪、罗浮一带,不得长期驻留井冈山”。

近几年,井冈山提出“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旅游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景区建设与城市建设争夺用地情况日益突出。

茨坪作为井冈山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城市居民生活区,与景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相适应,既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又制约了旅游接待规模的扩大。

同时,由于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及其主要景点横跨井冈山市和宁冈县两个行政区域,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管理和旅游业的整体开发十分不利。

鉴于此,吉安市(原吉安地区)和井冈山市、宁冈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专家评议,并报请上级批准,拟在“十五”期间将井冈山市与宁冈县合并设立新的井冈山市,其城区的政府行政职能、城市生活职能等统一搬迁至厦坪、拿山一带,建设新城。

茨坪则作为旅游接待中心和主要景区,龙市为接待次中心、主要景区和边贸重镇。

拟建的新城区位于现拿山乡、厦坪镇之间的长义岭地区,城区规划面积约9.6平方公里,即南至拿山河河道、北至长路村山脚、东起拿山乡政府建成区、西至厦坪镇建成区,南北走向2.75公里,东西走向3.5公里。

该地带主要是低矮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多为园地和残次林地,自然村落、居民、耕地少,新建城区拆迁安置量小,各项基础费用较低。

二.规划指导思想

1.从宏观经济分析入手寻求城市的发展机遇,合理确立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模。

2.协调和优化城镇体系格局,完善市域交通网络,促进城乡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3.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创造良好的城市形态和有个性、舒适宜人的山、水、城、绿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提供高质、便捷、优越的工作、游览、生活、休憩的环境。

4.突出生态特色,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抑制有危害性的开发活动,与旅游事业的发展相呼应。

5.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高效能、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水、电、通信设施。

6.协调安排城市建设的开发时序,增加实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争取最好的投入产出效果。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

2000年~2020年

近期:

2000年~2005年

远期:

2006年~2020年

第二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一.发展背景

(一)自然背景

1.井冈山市

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西部的罗霄山脉中段、湘赣两省的交界部位。

东邻泰和县,北接永新县,南临遂川县,西界宁冈县并与湖南省的炎陵县接壤。

总面积660.87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城市。

全境平均海拔高度800米左右,地形呈西南高,渐次向东北、东南倾斜,是典型的单斜地形。

中西部为山地,东北、东南为低山丘陵和盆地,相对高差达1632米。

境内山川纵横、盆峪相间,地貌大致可分为构造侵蚀性山地、构造侵蚀性丘陵、堆积河谷盆地及河成阶地四大类。

境内大小溪流遍布,呈弧形放射状水系,较大的有拿山河、行洲河、仙水河和大旺水。

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雨较为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较宜人。

由于地势高,地形复杂,气温、降水、日照等年际变化大,地区间差异也大,有“同山不同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现城区所在地茨坪气候条件极为舒适,是盛夏避暑、疗养的胜地。

市域内森林茂密,林业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现有林地面积84.6万亩,林木活立木总蓄积量433.5万立方米,其中90.8%分布于中、南部山区的井冈山企业集团、黄坳乡、下七乡和长坪乡境内。

2.宁冈县

宁冈县东及东南与井冈山市相连,南接湖南省炎陵县,西毗湖南省茶陵县,北及东北与永新县为邻。

总面积609.03平方公里,其中近80%为山林地。

县境内山峦起伏、群峰迭绕,四面环山、周高中低,形成半月形盆地,平均海拔高度267米,相对高差1360米。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侵蚀构造中山地形、剥蚀低山丘陵地形和侵蚀堆积地形三种。

宁冈水系发达,河流呈树枝状分布。

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系有9条,总长约168公里。

主要河流有龙江河和郑溪河等。

境内气候条件与井冈山市类似,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

作为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宁冈林业资源较为丰富。

现有林地面积72.3万亩,林木活立木总蓄积量133.3万立方米。

此外,境内还有一定储量的瓷土和稀土矿可以利用。

(二)历史人文背景

1.井冈山市

井冈山市现为县级市,属吉安市(原吉安地区)管辖。

建国前,现行区域曾分别属于永新、遂川、泰和三县辖地;1959年划宁冈全境、永新县的拿山区、遂川县的井冈山乡合并成立井冈山管理局,治茨坪;1961年宁冈恢复县置分出;1969年遂川县的黄坳公社(包括下七、长坪)划归井冈山革委会管辖;1981年设立井冈山县;1984年改设井冈山市,市治茨坪至今。

全市现辖茨坪街道办事处、厦坪镇、拿山乡、黄坳乡、下七乡、长坪乡和井冈山企业集团。

1999年底总人口5.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8万人,占33.74%。

市域人口密度89人/平方公里。

除100余人为畲、满、壮、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均为来山工作人员)外,均为汉族。

2.宁冈县

宁冈于元至顺年间(1330~1333)建县,名永宁县;民国3年改名宁冈县。

建县之初设县治于升乡(今古城),元至正12年(1353)迁瓦冈(今新城),民国17年始设县治于龙市。

解放后几经变动,1961年恢复宁冈县原行政区域,县治龙市镇,隶属于吉安市(原吉安地区)至今。

宁冈县现辖龙市、古城、新城、大陇4镇和坳里、鹅岭、柏露、茅坪、葛田、荷花、东上、睦村8乡。

1999年底总人口8.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万人,占16.32%。

县域人口密度144人/平方公里。

基本为汉族。

宁冈县当年曾经是五百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本营,“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红色政权的摇篮。

境内的革命旧居、旧址有73处,其中13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城龙市镇有“井冈山革命圣地中心”的美誉。

(三)经济发展背景

1.井冈山市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井冈山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实际增长8.98倍,年均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倍,年均递增9.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倍,年均递增12.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8.6倍,年均递增17%。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提前6年实现了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78.6元,远高于江西省人均4650.5元的平均水平,在吉安市(原吉安地区)居于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00万元;财政收入4128.9万元,人均70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2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的比重为25.1:

32.2:

42.7。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井冈山“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有了初步成效。

2.宁冈县

宁冈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70年代以前经济还很落后,经过近30年的建设,其综合经济实力有较大的提高,经济结构也有一定的调整。

但相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来讲,还是比较落后,是需国家扶持的贫困县之一。

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2704万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2596.6元,低于江西省和吉安市(原吉安地区)的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6万元;财政收入2050.8万元,人均23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7元;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为37.8:

30.6:

31.6。

3.市县合计

1999年,井冈山市和宁冈县合计国内生产总值为60204万元,人均4117.9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9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04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171万元。

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为29.9:

31.6:

38.5。

附表1:

吉安市(原吉安地区)各县、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1999年)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元)

人均全部工业

总产值(元)

人均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元)

人均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元)

人均一般预算

财政收入(元)

排序

排序

排序

排序

排序

吉安地区

3103.6

2657.8

2040.0

1183.2

191.3

吉安市

6061.3

2

5458.9

1

1483.0

12

2514.0

2

475.5

2

井冈山市

6378.6

1

5273.0

2

3000.5

2

3572.0

1

538.0

1

吉安县

3106.4

7

2776.3

7

2160.3

8

1048.6

8

178.9

7

吉水县

2437.6

11

2610.7

8

2000.2

9

1117.5

6

140.3

11

峡江县

3642.7

5

3141.2

4

3037.3

1

1382.3

5

301.4

3

新干县

3469.5

6

2823.2

6

2478.8

4

1672.3

3

223.2

4

永丰县

3023.1

8

2206.1

10

2253.3

5

962.2

11

153.1

10

泰和县

3945.5

3

3420.4

3

2702.7

3

1071.8

7

173.7

8

遂川县

2341.3

12

1690.6

12

1460.0

13

722.0

13

117.5

12

万安县

2450.1

10

2419.2

9

2248.7

6

823.8

12

191.8

6

安福县

3812.3

4

2842.9

5

2165.8

7

1558.7

4

171.9

9

永新县

2023.1

13

1627.2

13

1905.0

10

972.0

10

109.0

13

宁冈县

2596.6

9

2173.0

11

1683.2

11

993.4

9

193.9

5

资料来源:

《吉安统计年鉴2000》,人口以1999年底为准

二.发展条件

(一)优势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名胜和美丽怡人的自然风光。

据井冈山市统计,1999年来山游客达到62.5万人次,旅游收入2.96亿元,旅游业已成为该地区经济总量增长、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有213.5平方公里,分为八大景区:

茨坪中心景区、龙潭景区、黄洋界景区、主峰景区、笔架山景区、湘洲景区、桐木岭景区和仙口景区。

除笔架山、湘洲、桐木岭及仙口四个景区尚待开发外,其余四个景区均已全部或大部分开发,向游人开放。

内有景点60多个、革命人文景观30多处,其中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0处。

自然景物景观270多处,类型有峰峦、奇石、瀑布、气候、气象、温泉、溶洞、独特的高山田园和珍稀动植物等八大类。

井冈山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

景物景点数量多、质量好、知名度高;旅游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旅游产品已定位,“红色摇篮,绿色宝库”的品牌已为世人接受,旅游设施日趋完善,供水、供电、通讯、交通、购物、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

客源分析:

根据井冈山市近五年资料统计,其主要客源市场为广东、江西、上海、北京、湖北、江苏、湖南等省。

厦坪方向来的客源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京九线通车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1999年有71.3%的客流是经厦坪上山的。

相反,从遂川、宁冈两个方向上山的客源比例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井冈山市与宁冈县合并后,可摆脱行政区划对景区统一开发管理的干扰,将井冈山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与宁冈的革命传统胜地相结合,同时辐射到永新、遂川等地,构筑大旅游框架,形成区域循环旅游线路,以茨坪核心区为龙头,带动整个大井冈山旅游区的发展。

附表2:

现状井冈山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旅游接待人数总计(人)

241000

350000

484500

340000

627000

厦坪方向

来山客源

人数(人)

73505

146650

277618

233920

447051

占总人数比例(%)

30.5

41.9

57.3

68.8

71.3

遂川方向

来山客源

人数(人)

96641

111300

134207

76840

146091

占总人数比例(%)

40.1

31.8

27.7

22.6

23.3

宁冈方向

来山客源

人数(人)

70854

92050

72675

29240

33858

占总人数比例(%)

29.4

26.3

15.0

8.6

5.4

 

 

 

 

广

人数(人)

11295

146300

156978

99280

164901

占总人数比例(%)

49.5

41.8

32.4

29.2

26.3

西

人数(人)

62901

84000

97385

66980

104709

占总人数比例(%)

26.1

24.0

20.1

19.7

16.7

人数(人)

3374

6650

27617

27880

81510

占总人数比例(%)

1.4

1.9

5.7

8.2

13.0

人数(人)

2651

10150

39245

33320

74613

占总人数比例(%)

1.1

2.9

8.1

9.8

11.9

人数(人)

33981

39550

36822

21084

20691

占总人数比例(%)

14.1

11.3

7.6

6.2

3.3

人数(人)

1928

4200

30039

13940

52668

占总人数比例(%)

0.8

1.2

6.2

4.1

8.4

人数(人)

723

4550

16958

7820

33858

占总人数比例(%)

0.3

1.3

3.5

2.3

5.4

人数(人)

482

3500

10175

6460

17556

占总人数比例(%)

0.2

1.0

2.1

1.9

2.8

人数(人)

482

5950

9690

2380

16929

占总人数比例(%)

0.2

1.7

2.0

0.7

2.7

人数(人)

0

2800

4845

3060

10032

占总人数比例(%)

0.0

0.8

1.0

0.9

1.6

人数(人)

1205

2450

2907

1360

1884

占总人数比例(%)

0.5

0.7

0.6

0.4

0.3

人数(人)

0

350

1453

4080

5643

占总人数比例(%)

0.0

0.1

0.3

1.2

0.9

人数(人)

13978

39550

50384

18360

44517

占总人数比例(%)

5.8

11.3

10.4

5.4

7.1

2.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指导思想。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订了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21世纪行动议程》,充分强调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拟定长期发展计划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指标杠杆。

井冈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无污染,无噪音,水热条件优越,生态环境极佳。

区内有我国保存完好的中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动物、植物区系繁多,种类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森林覆盖率分别为85.6%(井冈山市)和60.9%(宁冈县)。

大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指标均超过国家一级(类)标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赋予土地以价值,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环境的市场价值也就越高。

井冈山优越的自然环境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长远向好。

3.较高的知名度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红色政权的摇篮,无论井冈山市还是宁冈县,其人文景观的景点众多,知名度都很高,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已有众多省市的军队院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此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时,其自然景观的魅力和名气近几年也直线上升。

悠久的革命历史和高知名度对吸引游客、招商引资、广纳人才、筹措资金十分有利,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

(二)制约因素

1.对外交通联系不畅

交通条件的优劣是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虽然京九线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为井冈山打开了迎接远客的大门,但其运力和车次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加之无论是从泰和火车站还是从南昌、吉安来的游客都只能经319国道一条线上井冈山,这条路段中仅泰和至厦坪、罗浮段为二级公路,其它路段现基本都为四级公路,翻山越岭、弯多坡陡、路况较差,运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些都对井冈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市未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周边缺少大城市作依托

井冈山风景旅游区面积大、景点多、内容丰富,但其缺点是景区之间过于分散,距离多在10公里左右。

加之是山区,景点之间交通联系颇费周折,无形中造成游客游览线路加长、来去匆匆、很多景区无时间光顾等遗憾。

相对来讲,更适于时间较长的疗养度假或近距离的假日出游。

但井冈山周边地区经济都较为落后,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的消费群体,因此其在相邻区域获得的服务收益和接受的经济辐射都极其微弱。

3.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紧缺

长期以来,井冈山地区的经济力量一直十分薄弱,市、县(井冈山市和宁冈县)加起来的总财政收入每年也只有六千余万元,宁冈还是需国家扶持的贫困县。

建设资金的短缺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三.发展战略

(一)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根据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近几年经济增长情况,参照其“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设想,考虑未来合并后的城市发展建设条件和目标定位,确定未来井冈山市(合并后)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为:

1.国内生产总值

以1999年市县之和的6.02亿元为基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8亿元,年均递增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年均递增4.8%;第二产业增加值3.32亿元,年均递增9.7%;第三产业增加值4.67亿元,年均递增12.4%。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61亿元,此5年间年均递增8.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年均递增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9亿元,年均递增8.5%;第三产业增加值7.80亿元,年均递增10.8%。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70亿元,此10年间年均递增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亿元,年均递增2.7%;第二产业增加值10.09亿元,年均递增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87亿元,年均递增9.8%。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5年为6105元人民币;2010年为8390元人民币;2020年为15320元人民币。

3.产业结构

2005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为23:

32:

45;2010年为18:

32:

50;2020年为11:

30:

59。

(二)战略措施

1.贯彻“旅游兴市”战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形成包括饮食、娱乐、购物、交通在内的综合服务体系;繁荣第三产业,加速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将井冈山与宁冈的自然风光和革命人文景观优势组合起来,同时辐射到永新、遂川,构筑大旅游区框架。

2.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培植优势产品,大力发展果、竹、茶及山货生产,建立旅游食品生产基地;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观光农业旅游项目,让广大游客充分体验农家自然风光,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要求。

3.严格控制和淘汰低层次、低水平及有污染的生产企业;着力培育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制造等工业类型,发展旅游相关产品的深度加工,使其成为地方优势产业;组建企业集团,扩展关联企业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