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80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谋划书Word格式.docx

对于进一步改善**县**中学广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县及周边适龄学生就学难问题、加速全民文化素质提高,从而推进**经济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是促进**县教育事业发展,加速全民文化素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该项目选址在**县落雁街,新增建筑面积2290m2,总投资估算251.14万元。

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合理有据,建设条件完全具备,应尽快立项建设。

1.5主要技术指标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44.1

2

新建建筑面积

m2

2290

3

拆除建筑面积

1700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51.14

4.1

建安工程费

180.47

4.2

设备购置安装

5

4.3

其他费用

47.07

4.4

预备费

18.6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建设背景

**县位于**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带,北邻壶关,西连高平,西北接长治县,西南连**,东部和南部与河南省辉县市、林州市、修武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1751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

多年来,**县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降低资源消耗,使全县经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与此同时,该县还注重实施“科教兴县”发展战略,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夏振贵市长在**县调研时着重指出: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成人教育,谋划高等教育;

当前要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问题,进一步扩大高中教育覆盖面,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切实提升全市的整体教育层次和水平”。

2.1.2学校现状及发展规划

**县**中学创办于1987年,为三年制初级中学,现有学生1271人,其中住校生为600人,学校服务半径1000米,校园总占地面积29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670平方米,学校现有一栋教学、教辅办公楼8500平方米,42间二层学生宿舍、教师办公混合用房1700平方米(拆除),42间教职工住宿用房850平方米,学生餐厅620平方米。

2007年该校扩为12轨制,36个教学班,住校生人数将达到1000人以上。

由于人口分散,住校生较多,为解决子女就近上学方便,缓解就学压力,现规划新建学生宿舍2250平方米。

2.1.3项目提出理由

1、由于受当时条件制约,该校校舍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也较差,加之住校人数增加较快,校舍短缺的矛盾日显突出。

2、依据县委、县政府规划,**中学要和周边中学合并,并将原来质量较差的42间二层学生宿舍、教师办公混合用房1700平方米拆除,新建学生宿舍2250平方米,以缓解学生用房压力。

**市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委托,对**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县第“十一五”发展规划,是保证该校正常教学的必要保证

**中学现有学生1280人,其中住校生600人,到2007年住校生可达1000人以上。

由于原有设施简陋,无法满足现有学生的住宿需要,更无法满足学校的长远发展需要。

新建一栋2250m2的学生住宿楼,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对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项目建设一方面可解决**中学教学辅助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近年来**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服务区域内适龄学生相对增加,使**中学现有的教学辅助用房已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

同时,自2007年开始,**县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含县城所在地学生),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致使该校住校学生多、教学辅助用房短缺,对教学质量和孩子的正常学习及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急需增设相应的教学辅助用房,才能解决该校的实际问题。

因此,该项目对完善学校功能,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现实的意义。

3、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对促进县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要求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纲要中还指出,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舍安全。

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使所有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

加强农村学校的食堂、饮水设施和厕所建设,改善卫生住宿条件。

“十一五”时期,中央安排资金100亿元推动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

**中学作为**县主要的初中阶段教育学校,其建设和发展历来是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的大事。

该项目的建设同样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用地和选址

3.1项目选址

1、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和教育方针、政策,讲求经济效益,节约能源,节省工资投资,节约原材料,缩短建设周期;

因地制宜实行综合利用,节约用地、用水,保护环境,执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等现行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到符合国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提倡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

2、交通方便、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3、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4、地形力求规整、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及其设施。

3.2项目选址

根据选址原则,该项目选址位于**县**中学校区内,占地面积为830m2,详见附件《**县**中学校地理位置图》。

3.3建设条件

3.3.1自然条件

1、气象

该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

具体气象参数如下:

年平均气温7.34-8.0℃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8℃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3℃

绝对最高气温32-34.3℃

绝对最低气温23.7℃

年均降雨量(降雨集中在7-9月份)650mm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或南风

冬、春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基本风压0.45KN/m2

基本雪压0.30KN/m2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上气象条件,使项目建设和使用能够适应上述气候特点。

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县**中学校区内,拟将学校现有的位于学校南部的宿舍楼拆除,在原地址建设学生宿舍,地形地势平坦,可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3、地质

该项目场区目前尚未做地质勘察,可研建议在初设时做好工程地质勘察,以取得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以确保工程安全实施。

4、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项目建设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1g。

3.3.2公用工程条件

1、交通条件

该项目区位于**县**中学校区内,校区外围东、北、南侧均和城市道路相邻,交通方便。

2、水、电、暖供应条件

供水:

由**县**中学原有供水管网接入。

供电:

由**县**中学原有供电电网接入。

供暖:

校区内原有的锅炉不能够满足该校新建学生宿舍楼以后的采暖需要,需要新增0.5t的锅炉一台。

3、通讯

该项目区在电信通讯网络覆盖范围内,铺设电话线路非常方便。

第四章规模确定

**县**中学校现为6轨制初级中学,在校生1271名,住校生600名,根据**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学发展规划,该校于2007年开始扩轨,计划发展为一所12轨制的初级中学,扩轨后在校生人数达到1800人,预计住校生人数将达1000人以上,用地规模据此确定,建设规模本次可研只考虑786名学生的住宿用房,其他用房本次不予考虑。

4.1编制依据

1、《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4、**县**中学提供的基础数据

4.2用地规模

**中学总占地29400m2,学生总数达到1800人时,生均占地面积16.33m2,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所规定的生均用地指标范围(用地紧张地区为10~12m2/生,用地不紧张地区为22~28.8m2/生),学校可不新增地,在学校现有用地内建设学生宿舍即可。

4.3建设规模

1、宿舍楼

**中学现有一栋二层的学生宿舍和教师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700m2,因建设时间较早,且年久失修,拟将其拆除,在原址建设一栋学生宿舍。

另外,为满足扩轨后学生的住宿需求,将一层的教工宿舍850m2改为学生宿舍,可容纳252~336名学生住宿。

**中学新建的学生宿舍按《宿舍建筑设计规范》4类居室、双层床、每居室居住8人进行设计,人均使用面积为3m2,本次可研所建设的宿舍楼计划安排450人住宿,总使用面积为1350m2,考虑0.6的使用系数,确定宿舍楼建筑面积为2250m2。

宿舍楼投入使用后,**中学住宿用房可解决702~786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其余学生所需宿舍由学校在以后的扩轨过程中逐步解决完善,本次可研不予考虑。

2、锅炉房

学校现有锅炉仅能满足现有设施的采暖需求,新建宿舍楼采暖需新增一台0.5t/h的锅炉,需新建一个40m2的锅炉房。

第五章总图布局及工程设计方案

5.1设计理念

1、网点布局考虑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使学校形成适当的规模,以实行“最佳规模”办学。

2、总体布局力图使得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协调一致,与校园绿化,美化融为一体,实现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以便能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休息、活动、交流的环境空间。

3、建筑风格新颖、和谐,将现代设计手段和传统设计手段相结合,反映校园建筑的特征,体现学校的风貌。

4、因地制宜、顺应地势、尊重自然,充分注意校园和自然的自然结合,使得校园有机地融入该地区环境中,为该地区景观增添光彩。

5、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并且赋予了现代文化气息,满足了学校和教育的需求,力求经济、合理、环保、优美。

6应考虑该建筑对其前后左右现有建筑物的影响,并且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5.2总图布局

5.2.1总平面布置

根据**县总体规划及该校发展规划要求,该项目是在拆除原有学生宿舍和教师办公楼的基础上建设,拆除面积为1700m2,新建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为2250m2,新建锅炉房的面积为40m2,整个场区平面近似于梯形,主要分为教学区,位于场区的南部,主要由教学用房、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学生餐厅等组成;

体育活动区,位于场区的东部,主要由环形跑道组成;

另外在宿舍楼前布置化粪池等附属设施。

(具体布置详见附件平面布置图)。

该项目的给水、排水管网由**县**中学现有管网接入,接入点到项目引入点的距离约为10米;

采暖热源由新增的0.5吨锅炉供给,接入点到项目引入点的距离约为50米;

供电由学校原有供电管线接入即可满足项目用电要求,其接入点到项目引入点的距离约为30米。

5.3设计说明

5.3.1工程设计依据

(1)**县**中学委托设计要求

(2)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设计规范

(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4)《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5.3.2工程设计内容

该项目主要包括:

**县**中学学生宿舍楼

5.3.3工程设计范围

**县**中学学生宿舍楼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照明、消防专业设计。

5.4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体现“适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原则

2、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2250m2,地上三层,占地面积790m2,单面楼,室内外高差按0.45m考虑,层高均为3.6m,女儿墙高度为0.5m,总建筑高度为11.3m,整体呈长方形,考虑消防、安全、使用要求,分别在楼体中部和两端设置楼梯间作为出入口。

该楼内做水磨石地面,仿瓷涂料内墙面及顶棚,塑钢窗,木门,外墙面刷涂料,尽量与周边建筑物协调一致,屋面采用聚笨板保温层,水泥焦渣找坡层,SBS防水层。

3、锅炉房一层,占地面积40m2,地面做细石混凝土地面。

5.5结构设计

5.5.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5.2结构设计

学生宿舍楼、锅炉房均采用砖混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体采用煤矸石砖砌筑,外墙为370墙、内墙为240墙,钢筋砼构造柱,钢筋砼圈梁,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现浇混凝土等级为C20、C30,钢筋等级为Ⅰ、Ⅱ级

5.6人防设计方案

依据《**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规定》(晋市政发[2003]22号)规定,交纳相应的人防易地建设费。

5.7给排水设计

5.7.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7.2给水系统

1、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

学生宿舍用水:

100L/日·

2、给水系统设计

项目日用水总量为45m3,供水水源按现有水源从南侧接入,由于该学生宿舍楼为三层楼房,而直接给水方式最为简单、经济,故建筑物室内给水采用直接给水方式。

系统成枝状布置,采用PP—R管,这是由于PP-R管材除具有一般塑料重量轻、强度好、耐腐蚀、不结垢、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无毒,卫生,属绿色建材。

PP-R原料属聚烯烃,其分子由碳,氢元素组成,无毒性,卫生性能优良;

(2)耐热,保温,属节能产品。

PP-R管维卡软化温度为131.3℃,最高使用温度为95℃,长期(50年)使用温度可高达70℃.该产品的导热系数为0.24W/m℃,仅为钢管导热系数的1/200,用于热水管道保温节能效果极佳;

(3)安装方便、可靠,采用热熔同质连接,数秒钟即可完成一个接头连接,与金属管及用水器连接采用优质金属嵌件管件,安全可靠。

5.7.3排水

1、生活污水排水量的确定

项目生活总排水量为36m3。

2、室外排水系统设计

项目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和雨水排放系统。

室外排水体制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的形式,室外排水系统依据项目地势情况并结合建筑物的方位合理选择,同时考虑合理利用已有的排水管网,最后排入学校现有污水管网中,雨水重力流管道按满流设计。

3、室内排水系统设计

项目室内排水体制采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流的形式。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排水系统,污水管采用UPVC管。

室内排水经排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室外化粪池容积为40m3。

4、雨水排放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雨水在室外汇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雨水系统采用UPVC排水管,雨水斗采用金属雨水斗。

5.8采暖设计

1、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2、设计范围

项目区供热设计

3、设计参数

(1)室内温度参数

宿舍楼:

18—20℃

(2)室外温度参数:

-8℃(冬天)

(3)冬季室外风速:

2.4m/s

4、采暖计算

新建采暖面积2250m2,采暖热指标是45w/m2,新建热负荷为101.25KW,由于原有锅炉不能满足新建宿舍楼采暖需要,故需要新购置0.5t的锅炉来满足需要。

采暖系统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按建筑物负荷要求合理配置,采用双管上供下回系统。

同时考虑采用一定的防护措施,如在散热器上加防护罩,采暖热媒为热水等。

5.9电气设计

5.9.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031-2000)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5.9.2设计范围

该项目的供配电、照明、综合布线等。

5.9.3负荷计算

建筑物名称

单位面积指标

(W/㎡)

建筑面积

(㎡)

用电负荷(KW)

宿舍楼

30

2250

67.5

由于学校现有的供电线路是直接从变电所接入,故学校新建宿舍楼后不需要另增加变配电设备,直接从学校原有的供电线路上接入即可满足用电要求。

5.9.4照明设计

1、照度标准

楼内照明照度标准学生宿舍用房按150LX。

2、照明灯具

学生宿舍楼照明采用普通荧光灯具,并设置格栅。

3、照明系统的设计

宿舍楼照明线路采用单相交流220V三相四线制,每个回路设保护措施,每个照明装置设单独的融断保护。

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节能,优选节能灯,建筑内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建筑内照明配电箱的负荷电流差不超过30%,室内照明均匀度不低于0.7。

5.9.5导线敷设

供电线路采用电缆敷设,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采用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电缆线路的敷设考虑建筑物的位置,选择最短线路,采用直接埋设,室内线路采用穿塑料管暗敷。

5.9.6防雷与接地

学生宿舍楼按三类防雷进行设计,屋顶防雷利用建筑物基础做自然接地系统,屋顶避雷网网格间距不大于20×

20m。

利用建筑物内柱、梁及基础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将避雷带与建筑物基础作可靠连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4Ω,如果达不到此要求增加人工接地装置。

建筑物内净距小于100mm的平行或交叉的长金属体每隔30m或交叉处用金属线跨接。

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不小于5根螺栓连接的除外)等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用金属线跨接。

低压配电系统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保护线连接,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入同一个接地系统当中,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

5.9.7消防供电设计

消防供电按二级负荷供电,消防系统按一级保护对象进行火灾报警与控制的设置,设置消防控制室,消火栓按钮安装在消火栓内,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源电话、声光迅响器及火灾显示盘。

报警控制线路在电缆竖井内沿桥架敷设,屋顶穿管部分沿现浇层敷设,其余部分穿管沿墙暗敷或在吊顶内敷设。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采用BVR—25mm2导线作为接地线,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及穿管导线做好接地保护。

5.9.8综合布线

在项目内进行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按照基本配置设计,项目区内根据要求设计电话系统及通信系统。

每个水平工作区由2个或2个以上信息插座;

每个信息插座的配电缆为1条4对对绞电缆;

对电话至少每个信息插座配1对双绞线。

第六章环境保护及消防

6.1环境保护

6.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6.1.2主要污染来源

1、悬浮颗粒物:

主要来源于施工期间各种建筑材料的运放及地面土石方挖掘造成的二次扬尘危害。

2、废水:

来源于建设污水及生活用水。

3、噪声:

主要由施工期间各生产机具产生,重点考虑工程分期建设时对正常教学秩序及周边居民的影响。

4、固体废物:

主要来源于施工期间的废弃建材和运行期的生活垃圾。

6.1.3具体防治措施

1、对施工建材的运送、土石方挖掘场地要及时撒水降尘,增加空气湿度;

2、施工污水经沉降合格后,排至城市下水管网;

运行期生活废水经场区出水管网统一排至城市下水道;

3、施工设备尽量选用环保型低噪机械,最大程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不同施工阶段噪声限值如下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A))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4、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文明存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通过植物的净化、过滤作用,进一步消除各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破坏。

项目建设还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的“三同时”制度,确保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6.2消防

6.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定》(GBJ50140-2005)

6.2.2消防设计

该项目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按二类建筑标准设防。

1、消防给水及管道设计二类建筑标准设防

消防用水来源于**中学南侧的供水管网。

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0L/S考虑,室外消防用水量按15L/S考虑。

室外消防系统采用低压制,给水管网水平成环状布置,给水管道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设两条输水干管,输水干管分别从**中学南侧接入。

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干管应仍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在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连接管,消防车便于停靠的位置附近设2个水泵接合器。

室内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消防管道立体成环状敷设,设屋顶消防水箱,消防水箱的容积为12立方米。

2、安全措施

项目区内按照建筑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