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38959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11页)6900字.docx

乡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为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特制定《xx镇中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突发安全事故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xx

  副组长:

xx

  成 员:

xx xx xx xx xxxxxxxx xx xx xxxx

  指挥中心:

  主  任:

xx(兼)

  副主任:

xx xx

  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

XXXX年21  

  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组织交通工具,各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含学校火灾安全事故,学校交通安全事故,学校危险化学药品安全事故,学校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学校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学校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学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学校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等。

  三、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指挥中心主任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

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中心学校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置工作。

  4.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纪律处分。

  四、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突发事件

  1.报警程序:

  

(1)当事人所在学校负责人、派出所。

  

(2)镇中心学校领导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公安机关,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110(电话110)。

  2.处置措施:

  

(1)接报后,中心学校校长、所在学校校长、值日教师和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组织人员按照程序打电话向相关领导报告。

  (3)组织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到场领导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当地卫生所或就近卫生院进行救治。

  (5)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离现场,其余人员驱散。

  (6)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7)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且较为严重的,须立即拨打公安“110”。

  3.注意事项。

  

(1)学校领导、教师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

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3)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家长进入校园。

  4.疏散人员。

  

(1)当事人所在的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应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地带,其余各室关闭门窗,避免更大的伤亡事故。

  

(2)确保师生的人生安全。

  

(二)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

学校领导,值日教师,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

“……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3)在向学校、中心学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

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区内消防安全员和教师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学生除外)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

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三)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镇政府领导,学校值日教师,公安人员。

  2.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中心学校、镇政府领导。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事故原因和事故情况,并做好登记。

  (3)根据事故的严重情况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处理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学校(幼儿园)要吸取教训,充分认识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对全体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

学校要成立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学校交通安全的现状、隐患原因和对策,要切实制订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今后,如因管理有漏洞,工作不认真,整改不及时而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要争取在本学期结束前利用交通安全图片、黑板报、宣传窗、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规范学生的交通行为。

学校还要通过告家长书或家访等途径,要求家长加强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3)强化交通安全工作措施。

根据地理位置特点,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如学生上学放学要穿越公路或交通繁忙地段,学校组织学生选好"路长",排队过马路。

  (4)强化学生的管理工作。

要制订和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落实,有住校生的学校特别要加强对住校生的管理。

要加强寒假期间的学生安全管理。

寒假期间,学校(幼儿园)不得组织学生、幼儿外出旅游及其他集体活动。

  (四)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2.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中心学校领导。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教育局和地方防疫部门。

  3.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当地卫生院(所),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3)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骨干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各学校领导安排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市防疫部门报告。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各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五)抗震救灾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镇政府领导,学校值日教师,防震减灾工作组人员。

  2.报告程序:

  

(1)地震发生后,学校各防震减灾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开展地震灾情调查工作,并向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报告;

  

(2)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及时向中心学校、镇政府领导报告。

  3.处置措施

  

(1)当接到临震预报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进入震前应急准备状态,按预案展开工作。

  

(2)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根据临震预报、震情趋势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准备必要的避震场所并组织教职工和学生避震。

  (3)对不能离岗的部门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在岗人员的安全。

  (4)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队伍,以便配合专业抢险抢修队伍实施快速救援。

  4.注意事项

  

(1)领导小组立即按此预案展开工作,并立即将震情、灾情报告上级防震减灾指挥部,同时协助上级防震减灾指挥部做好学校抗震救灾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级减灾应急工作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实施并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会议制度:

破坏性地震后,由防震减灾指挥部召集各应急工作小组成员立即赶赴领导小组所在地开会,研究、部署、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六)防溺水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

  2.报告程序:

  

(1)溺水事件发生后,学校成立防溺水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2)及时向中心学校领导报告。

  (3)根据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处置措施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4.注意事项

  领导小组立即按此预案展开工作,并立即报告指挥部,协助中心学校做好学校溺水工作。

  (七)防洪事件

  1.处置事故的组织:

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镇政府领导,值班教师。

  2.报警程序:

  

(1)学校领导。

  

(2)中心学校、镇政府领导。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2.处置措施

  

(1)上级防洪抗汛预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防洪抗汛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食堂、门卫室、电脑室等重要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洪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4.注意事项

  

(1)在防洪减灾应急行动中,学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2)学校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并切实落实各项组织措施。

  洪涝灾害情况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防洪抗汛工作,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八)防触电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电工、医务人员。

  2.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中心学校领导。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处置措施

  

(1)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

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2)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

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

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

  (3)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

根据具体情况,急送医院,请最好的医生救治。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各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九)非法入侵事件

  1.门卫人员应严格执行门卫验证、登记制度。

要提高警惕,禁止携带管制刀具、有毒、易燃易爆或可疑物品的人员和神志不清、酗酒、衣衫不整及形迹可疑人员进入校园。

外来人未经允许强行闯入,门卫不得放行,及早将闯入者查清并逐出学校。

  2.对按规定允许进入校园,但观其行为又有嫌疑的人,门卫人员应掌握其活动情况,并予以记录,必要时请其出校。

  3.值日领导须加强校园周边巡逻,发现有不良分子翻墙入校,应立即予以制止。

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斗殴,先制止、制服,为防不测,同时拨打“110”报警。

  4.不法分子侵入校园滋事,值日领导、班主任应及时控制第一现场。

  5.身在第一现场的教师应挺身而出,与不法分子开展斗争,尽力保护学生安全不受侵害,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6.学校领导迅速调配各种力量,有效制止不法侵害事件的发生、蔓延,同时紧急部署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地方。

  应急措施:

  1.事故现场的教师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指挥部。

  2.指挥部:

指挥部人员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并灵活机动地做好与犯罪分子周旋的工作。

  3.学生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报警),根据现场情况及自身的客观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对发生的情况:

沉着冷静,遇险不慌,寻求救助,及时避让,保证安全。

  (十)危险化学药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化学药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现场教师要及时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情况报告主要负责人。

  3.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十一)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学校要定期检查锅炉使用情况,做好锅炉工的培训工作。

  2.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受伤师生,及时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十二)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申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订安全应急预案。

  2.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3.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十三)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当接到某班级突发“传染病”病例后,在第一时间即采取如下措施:

  1.学校指挥中心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防治工作的现场指挥和总体协调。

  2.**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及有关医疗单位取得联系,争取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3.在当地政府及公安派出所的支持下,对“病例”**区域及直接接触者进行隔离封闭。

  4.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对“病例”**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区域随时进行消毒。

  5.根据隔离封闭“病区”的需要,及时提供“病区”隔离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具、用品,提供被隔离人员的吃住及生活必需品。

  6.及时做好被隔离人员的思想稳定和疏通工作,并**区域外围家长及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

  7.及时做好来访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的宣传、解释工作。

  8.要重视每一个工作环节,必须周密考虑各种防范措施,严格防范交叉感染。

  (十四)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1.成立以学校校长挂帅的学校体育工作安全领导小组

  2.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安全的法规、办法、理论的学习

  3.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要广开渠道、加强宣传。

  4.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开展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安全。

  5.加强、加快硬件建设、布局合理、给学生一片安全的天空。

  6.妥善处理已经发生的伤害事故。

  7.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1)掌握身体失去平衡的自我保护方法

  

(2)学会课堂教学保护帮助方法

  (3)根据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

  (4)通过课堂教学规范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8.课余运动训练方面

  

(1)少年儿童运动员的选材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运动员的训练应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

  (3)教练员组织的课余训练要具备高度负责的精神。

  9.组织学校的运动会

  

(1)制定竞赛规程。

包括安全防范的要求、措施。

  

(2)培训裁判。

特别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制定比赛项目的安全预案。

  XX年三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