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9624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docx

必修一第一专题活动单

《沁园春•长沙》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明确本文的篇章结构,找准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理解诗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4.朗读背诵本词。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2.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圈出疑难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上课提问,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

了解写作背景及词的文学常识。

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

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活动二:

顺畅朗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沁()园春橘()子漫()江百舸()

怅寥廓()岁月稠()峥嵘()方遒()

浪遏()飞舟万户侯()

2.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活动三:

讨论交流

1.词的上阕写了什么?

下阕写了什么?

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

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情调悲凉低沉,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三、课后活动

1.背诵全文

2.将下面两句诗,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扩写成一段80字左右的语段。

(景物不能遗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知识链接——毛泽东名句: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和柳亚子先生》)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到韶山》)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菩萨蛮·大柏地》)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相信未来》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理解作品,体会诗人“痛苦的吟哦只为追问光明”之情怀。

2.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真善美。

3.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学生联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2.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上课提问,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

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出生在行军路上。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在研究所工作。

因在部队遭受过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78年用“食指”笔名,意思是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因为“我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责”。

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他是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说,他是一代诗魂,他的诗歌曾深深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那是“文革”前夕,在北京一些高干子弟中形成一个“文艺沙龙”――“太阳纵队”,发起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郭世英(郭沫若的儿子),还有牟敦白、张朗朗等,他们经常通宵达旦探讨当时敏感的一些哲学问题和文学观点。

食指也曾出入这个沙龙,深受他们思想探索精神的影响。

“文革”期间这个文艺沙龙被查禁,郭世英在1968年4月被北大的造反派“迫害致死”,张朗朗流亡南方,在好友王东白的本子上写“相信未来”四个字。

食指则以此为题,写出这首《相信未来》。

在那个狂热的年代里,当时多数人很迷惘,很失望,食指也很矛盾,但食指认为,年轻、热情、执著总会摆脱现实的羁绊。

活动二:

顺畅朗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灰烬()凝露()摇曳()曙光()

瞳孔()惆怅()轻蔑()脊骨()

2.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活动三:

讨论交流

1.仔细阅读前3节,找出诗中的意象。

并体会意象的特征及变化。

 

2.顾城诗《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评论就说:

“在‘黑色的眼睛’这个深层意象中,受骗和觉醒被神奇地结成一体。

”《一代人》中“黑色的眼睛”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短短两句话却用“一代人”作标题,如何理解?

请结合第四节中的“眼睛”意象思考理解。

 

3.像食指这样的经历以前有吗?

像食指这样的心态以前有吗?

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有吗?

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有吗?

为什么还有大学生跳楼,马加爵杀人?

 

三、课后活动

1.朗读背诵本诗前三节。

2.阅读顾城的《远和近》一诗,回答问题。

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2)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朦胧诗的能力。

2.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和澎湃的激情。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2.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上课提问,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

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1988年后旅居美国。

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胶丸厂工作。

“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78年12月和芒克、北岛、严力等人在北京创刊《今天》杂志社,后成为《今天》的重要诗人,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北岛、舒婷、杨炼和顾城一起并称为“五大朦胧诗人”。

1980年5月开始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

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五人诗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1949年是诗人江河的出生之年,也是新中国诞生之年——江河与共和国同龄。

这一点颇具纪念意义,但这也注定了诗人(这一代人)的成长要与共和国的成长一起经历曲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他们的青春年华淹没在诸多政治运动中,他们的青春梦想消蚀在迷惘的无助或清醒的痛苦中。

但“残酷”并非生活的全部,“地下诗坛”、“白洋淀诗歌群落”……在悄无声息却又猛烈地涌动思想之潮,理想和信念始终未灭;而一旦禁锢消除,他们便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活动二:

顺畅朗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召唤(  ) 憎恨(  ) 栖息(  ) 倔强(  )耸起(  ) 

欢跃(  ) 诞生(  ) 血液(  )涨满(  ) 颤动(  )

2.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活动三:

讨论交流

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个章节的内容。

 

2.第一章选用了哪些意象表现春回大地的蓬勃生机,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请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第三章。

三、课后活动

1.有感情诵读本诗。

2.阅读江河的诗歌《星星变奏曲》中的部分文字,思考后面的问题。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十八岁和其他》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一、课前活动

1.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2.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上课提问,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

了解作者生平。

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

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

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

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

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

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

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被宠爱的感觉》《浸洒的花朵》《变色的太阳》《水柳的诱惑》《感情的花季》。

活动二:

顺畅朗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迷惘()沉湎()溺爱()抹煞()

怪癖()炫耀()摭拾()涉猎()

翱翔()枝桠()引吭()祈祷()

2.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活动三:

讨论交流

1.第一部分中,作者心情矛盾体现在哪里?

欣慰什么,迷惘什么?

 

2.第二部分中,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三部分中,面对儿子读书之苦,父亲态度如何?

 

4.第四部分中,父亲对儿子的希望是什么?

三、课后活动

1.有感情诵读本文。

2下面是一首小诗。

读后请仿照相应的句子,把①②③三条横线上空缺的句子补齐。

要求想象合理、顺畅、连贯。

只要青春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①____________,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身陷茫茫沙漠,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漫漫冬雪覆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我的四季》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理性与激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2.自主阅读,理解文意,结合个人生活实际思考、体悟生命真谛。

私、善良、坦诚、拼搏等美德的热烈追求。

一、课前活动

1.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2.借助工具书,识记重点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上课提问,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

了解作者生平。

张洁,生于1937年,当代女作家。

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作品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等。

张洁的作品细腻真挚,优雅醇美。

这篇文章发表于1981年2月。

80年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表的。

活动二:

顺畅朗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颤抖()冰雹()夭折()碾成()

磕绊()焦灼()干瘪()急促()

2.朗读课文,解释下列成语。

汗流浃背:

不毛之地:

望眼欲穿:

痴心妄想:

怨天尤人:

幸灾乐祸:

入不敷出:

活动三:

讨论交流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

 

三、课后活动

1.有感情诵读全文。

2.把下面的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知识链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准确概括、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2.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初步拟订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3.积极参加讨论,把自己的感悟主动与他人交流。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2.借助工具书,识记重点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上课提问,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

了解写作背景及相关知识。

十六七岁应是尝试规划人生、设计人生未来方向的时候,马克思说: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学习本课,一要注意圈划出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准确理解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二是根据你的个人实际,请为你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作一个设计,并请说出选择这种职业的理由。

活动二:

顺畅朗读课文

给加点字注音

炫耀()啮噬()刚劲() 藐视() 

眷恋()商榷()累赘()不露声色()

四肢百骸()恪尽职守()鬼迷心窍()

活动三:

讨论交流

1.马克思认为青年选择职业应考虑哪两方面的问题?

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2.马克思认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冷静地研究所选择的职业?

他提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3.马克思为人们选择职业指明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马克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三、课后活动

1.少年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自己的责任,他已经认识到个人职业选择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在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请联系实际谈谈为“人类的幸福”与为“自身的完美”是否矛盾。

2.写一篇随笔:

要求结合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的建议,根据自身的兴趣、性情等特点为自己做一个职业选择。

 

《我的五样》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

    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2.借助工具书,识记重点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上课提问,大家一起解决。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

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活动二:

顺畅朗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斟酌()()雏形()甄别()生死攸关()

奢侈()()纤巧()绚烂()濡养而出()

妩媚()()商榷()弥漫()忐忑不安()()

斑斓()()犄角()不啻()瞠目结舌()

2.朗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林林总总:

生死攸关:

瞠目结舌:

濡养而出:

冥思苦想:

活动三:

讨论交流

1.阅读全文,完成表格。

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入选理由

舍弃顺序

舍弃理由

2.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谈谈你对各句的理解。

(1)万物好像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等在那里,等待你的手挑选。

(2)我顿时感到自己的不孝,是啊,对于我的生命来说,父母难道不是极为宝贵的因素吗?

(3)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一刻,顿觉四周惨失颜色,犹如本世纪初叶的黑白默片。

(4)也许女人真是水做的骨肉,“水”一被勾销,立觉喉咙苦涩,舌头肿痛,心也随之

焦枯成灰,人好似成了金字塔里风干的长老。

 

三、课后活动

1.在纸上写出你生命中的五样,然后逐一舍弃其他四样。

只留一样。

(模仿课文形式,先让学生选择,然后放弃,增加生活体验,引出对人生追求的讨论。

    2.结合当时的心理和自我的生活体验,表述选择和放弃的理由和感受。

《沁园春•长沙》活动三:

1.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面对充满生机之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侧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肩荷着历史的重任,主宰着民族的命运,指点着祖国的江山,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上阕写景是下阕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直接再现、升华。

全词借景抒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2.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上阕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往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3.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课后活动:

时值春天,诗人奉命前往边塞。

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

诗人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

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诗人觉得红日仿佛就出入于长河之中。

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相信未来》活动三:

1.第一节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困的悲哀缠绕第二节 紫葡萄化为露水鲜花在别人胸怀第三节 排浪、大海、曙光意象特征由灰暗、凄凉、沉重到明亮,有力量。

运用反复手法,强调在困境中要理想不灭,相信未来。

2.“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浩劫。

“黑色的眼睛”有双重寓意:

一指这双眼睛曾被“黑色”欺骗,被“历史风尘”蒙蔽;一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被蒙蔽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色之中渐渐培育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具有了全新的品质,从而能拨开历史的风尘,看透岁月的篇章,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

这并非诗人一个人的经历,而是像顾城、食指那样整整一代人的经历,用“一代人”作题,规定了诗歌社会批判性的视角。

两首诗中“眼睛”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一样的。

3.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像食指这样的人也很多,许多的仁人志士在逆境和挫折之中,执着的相信未来,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应该没了。

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太缺乏了。

大学生跳楼――为情――他的鲜花依偎在了别人的情怀。

马加爵杀人――穷――他认为贫困只能带来悲哀。

虽有苦难折磨,青春、人生仍要坚定信念,越挫越勇,相信未来。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活动三:

1.第一章交代时代大背景,第二章热情赞美变革者,第三章歌颂伟大的友谊,第四章呼吁人们投身改革大潮。

2.春天来了,海洋和冰块的撞击,象征着春天和寒冬搏斗的时代特征,冲向浪头的船象征着我们向美好的未来进发,绿色的帆是春天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3.诗人说岩石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流,语言坦白的像沙滩一样纯洁,雪花似的水鸟栖息在我们的肩头飞来飞去,我们就应该这样与人与自然交流。

诗人描绘了一副宁静、和谐、安详、天人合一的美景,揭示了人与人坦诚交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生命的准则。

这一章,诗人把诗行排列成岩石状,用以象征这种坦诚、和谐、信任、纯洁的关系。

课后活动: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十八岁和其他》活动三:

1.“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

“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

2.

(1)流行观念的影响;

(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

(根本原因)3.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只能“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4.

(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

(2)惜时如金。

课后活动:

①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 ②绿洲定在不远的前方等待 ③只要明天还在

《我的四季》活动三:

1.作者的人生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